12/05/2012

教育「世襲」與社會流動 (雷鼎鳴)

中國人緊張自己子女的教育,不少父母人生的終極目標便是要把子女送進著名大學入讀。此點似已成中國文化基因,無論父母身處於內地、港澳台,甚至是海外,俱有同一行為。
近日報章多有報道一則社會花邊新聞,說不少本地名校都採用「世襲」制,致使與名校無甚淵源的學子望門興嘆,不獲取錄入讀。

此種「世襲」制我知之甚詳。讀中學時已知校方留有一小部分學位,優待舊生(或仍在就讀學生)的弟弟或兒子入讀(我校是男校,與妹妹或女兒無緣)。到同輩同學的子女踏進升讀中學年齡時,常常聽聞他們紛紛回到母校向神父表示希望子女獲得錄取,成功率似乎不錯。


名校篩選學生 爭校友支持


在美國的名牌大學,「世襲」另有一稱號,便是所謂的legacy。在一些東岸的頂尖名校,普通學生的取錄率,往往不到10%,但有legacy身份的,時會達到40%。校方怎知某申請人是否legacy?在申請表上有空位,問清楚你有無父母兄姊曾在此就讀。

為甚麼名校要搞「世襲」?其理由很多,此處只說兩點。第一,似乃維持校友對校方長期忠誠與支持的重要手段,沒有校友的支持,校方籌款不易,沒有資金便幫不到更多的貧寒子弟獲取獎學金入讀。第二,名校收到的入學報名表,常常都是數以萬計。美國的大學不太重視公開考試的分數,夠膽申請者大多都是精英,中學校內成績與課外活動盡皆一流,但千人一臉,人人如此,校方選人時的確有困難。若見到legacy,則會相信他獲得錄取後,最後真正會來就讀的機會較高,此種入學率對大學排名有好處,所以校方較願意取錄此等學生。


內地大學生來源 較美國多元化


「世襲」制是否公平?我們雖可理解其用意,但對不得其門而入的學子而言,當然很難認同其為公平。從總體社會流動性來說,過分的倚靠「世襲」制,也會窒礙沒有「家世」的學子通過教育而往上游的機會。科大同事李中清院長曾有研究,發現美國的名牌大學中,75%的學生來自最高25%收入的家庭,反映其社會流動性的不足,反觀香港,能進科大、港大與中大的,只有25%的父母曾就讀大專院校,有25%以上只有小學或以下教育程度,這似乎較美國更能顯示社會流動性,但也有可能是香港的富貴人家早已把子女送到外國。據中清兄的數據顯示,內地名牌大學的學生來源遠比美國的多元化,沒有家族背景的貧寒子弟一樣能夠靠高考成績入學。

中國是發明利用考試制度促進社會流動性的國家,當歐洲仍被貴族統治的年代,中國已有科舉制。先師柯睿格(Edward Kracke)是著名的宋史專家,他根據尚存的1148年(朱熹高中進士的那一年)及1256年(文天祥高中那一年)的進士名單,發現前者有56%的進士三代都是平民,後者甚至有58%。今年去世的先師何炳棣教授搜集了明清15,000名進士的資料,也論斷出來自三代平民之家的進士也佔了總數的31%,普通書香門第的40%,有「蔭」可享的官家只有6%。而18世紀時英國的貴族大地主,其兒子卻幾乎必可當上議會議員。兩國的流動性,高下立判。
(Sky Post  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