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董建華在一次施政報告中宣布,要在十年內使到六成適齡年輕人能入讀大專院校。這對於當時的香港來說,算是一項宏圖大計,到今天,這計劃有無成功落實?
我們可用2011至12年度的新生入學數字去檢查這計劃的落實程度,用這一年而不用較近期的,是要避開去年兩屆中學生同時畢業引起的統計數字混亂。在2011年,全日制大專一年級收生總數是54,200人,而19歲的人口約有85,000人,由此可知,單從數量的角度,有64%左右適齡年輕人可入讀大學,董建華的計劃,算是落實了。
但數量顯然不能代表一切。當年計劃公布前,據說負責教育的官員並未及早得悉這大計,但一經計算後,發覺要動用的資金太多,政府不願出錢,計劃於是打了折扣,新增學額中,只能以副學士為主。以2011年數字為據,一年級入學新生中,只有16,600 人能入讀政府資助學士學位,佔被取錄進入高等教育一年級人數的31%。而副學士學位中,只有26%得到政府某種資助。
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很多人不願意承認教育是種產業,但教育包含的元素雖多,我們卻很難否定它有產業這元素。天下沒免費午餐,投入教育的經費不夠多,其產出效益亦會較受節制。今學期我所開的「香港經濟」課中,有一組學生(鄭德昌、賴瀚華、司徒安怡與楊天賜)寫了篇研究報告,是關於副學士課程的經濟效益的。他們用了2011年人口普查的原始數據,再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得出了好些有趣的結果,我們若要檢討大專教育的效益,這類實證結果不能不用。
據他們估算所得,一個學位畢業生剛出道的工資比起一位中學畢業後已工作過三年的人平均要高48%,但一個修畢三年制副學士課程的,比起中學畢業有三年工作經驗的只高出4.9%,差距近十倍。入讀學士及副學士的,資質可能有所差別,但後者並未獲得足夠的投資,以致進修時資源比不上別人,應該也是效益有差別的原因。
至於副學士,效益的確頗低。幾年前我有學生用2006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作估算,竟得出副學士畢業生收入還不如中學畢業的結果,現在用2011年的數據,回報雖低,但總也算是正回報,已經是進步了。但這個進步仍是有限得很,放棄三年的工作賺錢機會,再加上要交付學費,等閒要付出40萬元的機會成本,但每年多增的收入只是四千元左右而已,投資的年回報率是1%,並不吸引。
須有計劃提升效益
但副學士課程影響萬千年輕人的前途,我們只能向前看,想辦法增加其效益,而且希望政府加額補助,而絕不應置之不顧。政府肯不肯增加資源我不敢說,但我的學生的研究倒另有一些結果可供思考。他們選取了一些副學士中較實用的學科作研究,例如一些與技術工程、酒店業、個人服務等有關的課程,發現這些副學士畢業生薪水會較高。例如與工程技術有關的,起薪點便比一般的副學士高出三、四個百分點。究其原因,是這一行的勞動力需求,從2001至2011年,每年以6.95%的速度增長,遠高於總體勞動市場每年1%的增幅。
數十年前,香港的父母都很欣賞身懷一技之長的藍領技術人員,今天的則都希望子女能坐在冷氣房中當白領。但香港是一成熟的經濟體制,文職人員當然重要,但技術工人同樣也擔當著重要任務。副學士的課程也許需要檢討一下,看看如何能更切合香港的需要。
(Sky Post
20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