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2023

大國博弈的霸道與王道 (雷鼎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從未經歷過像今天如此既深且廣的地緣政治動盪,以致各國的社會、經濟都受到重創。要找到走出困境之路,一條綫索是弄清霸道與王道的分別。

霸道與王道的概念,在中國歷史上,古已有之。《孟子.公孫丑》有言︰「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這段說話很有意思,光是以力脅逼別國的,還不甚夠資格稱為霸,聰明的霸還會懂得搞包裝,假借一些好聽的修辭,自稱為仁的化身,連道德高地也要搶佔,亦即硬實力軟實力都要足夠,都會利用,侵略了別國,還要人感謝,把她當成是燈塔。霸者也必是有實力的大國,需要一大堆不敢不聽話的小國逢迎,喜歡當盟主。走王道路綫的國家以德服人,對別國持平等態度,有利可共享。她們不一定要當大國,也不需結盟。

美國出兵成癮雙重標準

根據上面的描述,美國要當霸主是明顯不過,不證自明的。美國用在軍事上的資源世界第1,比第2至第10名的軍事資源加起來還要多,發動戰爭之頻繁,也無任何國家可比肩,自1776年建國開始,她只有17年沒有打仗,所參與的戰爭中,只有極少是別國發動的,基本上都是她派兵攻擊別國。這樣一個擁強大兵力而又出兵成癮的國家,別人會不受她威嚇嗎?

美國是極注意形象包裝的。美國《獨立宣言》有云,人人生而平等,他們皆有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段宣言擲地有聲,反映美國開國之父的智慧。不過,歷史卻是充滿嘲諷,大量美洲原居民早已被屠殺至整個民族近乎滅絕,近數十年來在中東、北非、中亞、東南亞甚至拉丁美洲,都遭過美國狂轟濫炸,美國政府如何有顧及人人平等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對此等雙重標準的偽善,我們很難不把其宣稱的價值觀視為行霸道的掩護工具。

為甚麼美國如此喜歡發動戰爭?在不很久之前,有一種頗有影響力的「理論」,說民主國家不會發動侵略戰爭,原因是選舉出來的政府不會幹此不義之事。這「理論」難以自圓其說。美國發動的戰爭最多,很多還是明顯不義的侵略戰爭,那麼便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美國根本不是民主國家,這點是美國絕不承認的;二是民主國家一樣也會侵略別國,以利其當霸主,這點倒是她無法賴掉的。

國際關係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有一套「現實主義理論」,認為所有的超級大國都不會容忍其他國家挑戰其霸權,對有實力的潛在挑戰者绝不會容忍,會千方百計把對方解決掉,正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米爾斯海默的說法,對一切行霸道的國家都適用,但以王道為本的國家卻未必如此。

霸道國家容不下挑戰者

霸道的另一種描述,便是喜歡名副其實的當一哥,人人都要聽其指揮。从經濟學角度看,為何有些人或國家如此喜歡當一哥?假如報酬制度是基於「錦標理論」的,這便不奇怪。在各種比賽中,往往冠軍(也許包括亞軍季軍)可取得近乎所有的獎勵,其他參賽者卻甚麼也得不到。這樣一來,有望奪冠者會出盡辦法確定挑戰者都不得逞,否則自己會失去一切。實際世界中,美國靠着自己的霸權可得到不少好處,例如借債不還別人也無可奈何,所以她對其他國家有可能超越她十分敏感,別國是否有興致超過她並不重要,只要别國表現好,實力進步快,美國也有誘因阻止她的上升。

中國的外交走的是王道還是霸道?在中國歷史上,除了蒙古人曾想派兵遠赴東洋征服日本外,你不會找得出任何一個派兵海外侵略別國或建立殖民地的例子,連鄭和極其強大的艦隊也不幹此事。當代中國推動的改革開放、一帶一路計劃、RCEP、亞投行、向非洲國家提供合理信貸等,全部都是互惠共贏的政策,這正是現代版的王道。連對付伊斯蘭少數極端教派的恐怖分子,中國也沒有像美國般派兵狂炸異國,反而多設立再教育營,減低新疆部分人民受極端思想蠱惑的機會,這可比美國文明得多、王道得多。

中國行王道亦要自身強

中國的王道政策符合經濟學的思想。經濟學家思茲念茲的便是如何使整體社會得到最大利益,最多人得益,追求配置資源的高效率,減少浪費,早已深植在經濟學家的思想基因中,所以我們對美國的芯片戰、貿易戰、抹黑戰等損人害己的政策,很難認同。

霸道要靠假仁假義去掩護,兩條腿走路,王道也一樣要有實力作後盾。一個小國面對着一個霸道大國及一個王道大國,她會聽誰的?若王道大國經濟科技及軍事俱無實力,小國出於恐懼,也只能屈從霸主的指揮。所以中國即使在推行王道,也絕不可能輕忽實力的建設,否則自己也會頹然倒下。

 

(晴报,经济日报 2023-7-28)

7/21/2023

全球人口收入差距下降了20年 (雷鼎鳴)

 

收入分配是各國都關心之事,但原來從過去200年全球人口收入分配的變化,我們可看到世界各地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及將來大局如何演變,其中一個重要的事實,是近20年多來,全球人口收入並非如不少人所以為的更貧富懸殊,而是更趨向平等,而作出此種貢獻的主力,正是中國。

9年前及10年前,我兩次被梵蒂岡所邀,參加那裏的國際經濟學術會議,在2014年那一次,我碰上了原籍塞爾維亞的世界銀行領導經濟學家(Lead Economist)米蘭奴域(Branko Milanovic),他是世界知名的收入分配專家。他因在世界銀行供職,掌握各國不少數據,當時有一份關於19882008年世界人口收入分配的研究報告,頗引起注意。近日他在美國《外交事務》上發表了另一篇文章,把數據更新至2018年,讓我們能更清楚的看到世界大勢。

港基尼系數 遠低於世界人口

量度收入分配的一種常用方法是計算某個社會的所謂「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香港譯作「堅尼系數」,是根據英文發音的誤譯,內地用意大利原文的發音更準確),當人人收入都相同時,基尼系數為0,若1人得到所有收入,其他人皆毫無收入,那麼此系數便是1。基尼系數的值一定是在01之間(有時也被當作0100),愈接近1,收入便愈不平均。

米蘭奴域把世界各國人口的收入數據不分國界地都放在一起,將他們視作同一地球村之人。如此一來,收入分配的差距會很大,例如住在紐約市的富人收入自然遠高於當地的窮人,但紐約的窮人收入又往往高於埃塞俄比亞的「富豪」。按此種計算法,世界人民收入的基尼系數一定頗高,據米蘭奴域的數據,2018年是0.601,我們可用常被詬病為貧富懸殊的香港作為比較,據統計處按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計算出的基尼系數,香港的人均「除稅及福利轉移後有從事經濟活動住戶收入」的基尼系數已降至0.376,遠低於世界人口的0.601

 

中國改革開放 人民收入速升

 

世界人口在2018年的基尼系數0.601,雖然遠高於香港,亦即貧富懸殊程度遠甚於香港,但其實這已體現了一種重大的改進。世界基尼系數的最高峰是0.694,出現在1988年,為何會在2018年大幅跌至0.601,首次體現出世界人民收入的懸殊逐步緩解?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高速發展。中國有兩個特別之處︰第一,自1978年以來,她的人均實質GDP上升了43倍;第二,她的人口非常龐大。在1978年,世界人口中主要都是窮人,其中最大的族群正是來自中國,有這麼多窮人,加上西方國家较為富有,基尼系數當然高企。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頭20年,中國人民收入迅速上升,雖然有利於降低窮國人民與富國人民的收入差距,但在收入的絕對數值上,中國仍太低,不足以撼動整個世界的格局。四小龍等新興經濟體,收入雖早已升至頗高的位置,但她們人口太少,對世界的基尼系數影響也有限。不過,在近20多年來,中國的人均收入,逐漸進入世界銀行所劃分的高收入階段,再加上中國人口眾多,中國頓一頓腳,世界也會震動,中國的高經濟增長,自然會等於世界的窮人大量減少,世界人口的基尼系數也大幅度降低。

中國將來的經濟會繼續高速增長,但我相信她對降低基尼系數的影響力會慢慢下降,原因是中國已進入高收入階段,收入的繼續上升,不會拉近窮國與富國的差距,甚至有可能把基尼系數再提高。

 

華中產崛起 世界格局將質變

 

替中國接棒的可能是印度。此國人口眾多,人均收入不到中國五分之一,顯然仍是窮國。近年她經濟增長不錯,若此趨勢能持續一段時間,可以複製部分中國過去的成績,一大批窮人的收入可提升,世界人口的基尼系數可再下降。但印度社會問題複雜,窒礙增長的因素很多,未必能持續高增長很久。若印度無法對拉低世界人口的基尼系數起很大的貢獻,我們還應把注意力放在非洲諸國之上。

非洲55國(非洲联盟共55國,联合國则共有54个非洲國家)人口眾多,收入也低,若能因參加一帶一路而融入世界經濟供應鏈中,前途也無可限量,有實力接手降低基尼系數。

米蘭奴域的報告頗多有意思之處,例如,他指出當前中國大約有4,000萬人的收入達至美國人收入中位數或以上,亦即這4,000萬中國人比半數美國人口收入更高。他估計在20年內,中國高收入人口的人數會與美國的高收入人數相若。這意味着中國一個實力強大的中產階級會出現,購買力及生產力都可能超越美國,世界格局又會起到質的變化。

 

(經濟 2023-7-21)

7/14/2023

西方國家準備瓜分烏克蘭資源? (雷鼎鳴)

俄烏戰爭膠着,看來戰爭還會持續很久。不過,去年11月烏克蘭已與國際資產管理巨企黑岩集團(BlackRock,或譯貝萊德)商討過,找她為烏克蘭戰後重建如何集資出謀獻策。今年2月,摩根大通也加入行列;到了5月,澤連斯基連顧問公司麥肯錫也網羅在內。

這些公司中,黑岩最引人注意。此公司被委託管理的資產價值驚人,在2023414日,高達9.09萬億美元,大約等於中國GDP(不是資產)的一半!黑岩也是美國各大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在標普500公司中,她幾乎對每一公司都控制超過5%的股權。她同時也是美國聯儲局的御用投資代理,我們可以說,黑岩的利益与美國政府及商界的利益紧密相连。

烏找黑岩策劃重建融資

澤連斯基找黑岩及其他兩所公司策劃戰後重建的融資,背後顯然隱藏了不少謎團,解開它們即可幫助我們評估未來國際形勢的格局。俄烏戰爭仍在打,損失多少,隨時會變化,為何這麼早便計劃重建?假若要再打510年,現時的計劃將來會否與時代脫節?烏克蘭已經歷過戰亂的肆虐,哀鴻遍野,投資在此,會否血本無歸?但黑岩卻認為,資金將會湧入烏克蘭,資金多至氾濫。資本家不會願意做賠錢生意,為何黑岩夠膽預測資本家會蜂擁而來?

投資項目是否吸引,當然關乎其風險與回報。在這樣一個被打得稀巴爛的國家,風險自然高企,但禍兮福所依,戰亂也會孕育高回報。戰爭破壞了大量資產,房屋基建損毀嚴重,根據經濟學「報酬遞減律」的推論,在資產稀缺的地方注入新資產,回報率一般會偏高。例如在橋樑被炸毀的地方重建新橋樑,其社會貢獻便很大。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與日本的重建速度也很快,經濟迅即回復升軌,正好印證大戰後的快速復元並非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今天的烏克蘭與二戰後的歐洲和日本有一大差異。二戰雖有引致各國死傷枕藉,但她們的人力資本精英基本上並無大規模萎縮,也沒有廣泛的移民潮。有人力資本,資金的投資回報才有保證,但烏克蘭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據聯合國難民署的估計,共有500萬至900萬烏克蘭人被迫流離失所,另有800萬難民要跑到波蘭及歐洲其他地方去避難,他們當中恐怕大部分都不會再遷回烏克蘭定居。這等於烏克蘭失去了近五分之一人口,當中9成是婦女及兒童。這涉及的人口及人才斷層,遺禍之深難以估計,投資於烏克蘭,風險何其高也!

黑岩管理的資金及她想吸引的投資者,相當一部分是退休基金,這種基金講求穩定回報,黑岩及其他投資者如何才能有效降低風險?答案正在於她們找到了使人垂涎的抵押品!

投資者勢壓價低吸礦藏

烏克蘭天然資源豐富,其黑土是農業上最優質的土壤;煤、鐵、黃金及不少金屬蘊藏量巨大,據《福布斯》雜誌估計,烏克蘭的礦藏總值14.8萬億美元,其中62%是煤炭,14%是鐵礦。

烏克蘭要多少資金投入才能完成重建?戰爭仍在繼續,這不好算,今年3月世界銀行估計烏克蘭需要4,110億美元,烏政府自己的估計則是7,500億美元。作為計算的基礎,我們可假設是7,500億美元,這大約是其礦藏總值的5%。這便難怪黑岩及其他投資者有恃無恐了,如借錢給烏克蘭,可用這些烏克蘭人民的資產作抵押,若直接投資,則可投在這些有價值有需求的資源之上。要注意,烏62%的礦藏是煤,此物不利環保,也許烏政府也明白此理,所以提議推出綠色「馬歇爾計劃」,這也可能是背後的黑岩在發功,因她明白用上綠色一詞作包裝,對西方國家更有吸引力,又或是西方的資本家可順水推舟,主要在打着煤炭以外的礦產的主意。

對烏克蘭政府勾結上與美國政府與商界關係密切的投資巨企,批評者直斥其出賣國家資產。倘若此說反映現實,我們應可預見幾種事情︰第一,西方投資者會貶低烏礦藏的蘊藏量,以利可以更廉價收購;第二,戰爭持續下去對投資者也有好處,因為如此一來,烏需要的資金更多,有利於境外投資者蠶食更多烏資源;第三,戰爭遠未結束前便談復元投資,因烏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與投資者談判,容易讓步。

其實美國對烏策略也在不停變陣。開始時是借此作藉口制裁並弱化俄羅斯,使她永不翻身。此目的已達不到,反而出現個國破家亡的烏克蘭,美國便不能不重新檢討策略。二次大戰結束後,從1948年至1951年,美國推出過所謂的「馬歇爾計劃」,用了133億美元(等於今天的1,730億美元)援助西歐的戰後重建,此金額雖然不多,只等於受助國3%GDP,但加上這些國家自己的大力投資,西歐得以快速復常。美國此舉是按照其戰後戰略,即強化西歐,以利圍堵蘇聯。今天對烏的戰略,也有同樣考量,即強化烏的經濟,堵截俄羅斯,在此過程中,又可掠奪烏國資產,機關算盡。

 

(晴报,经济日报 2023-7-14) 

7/07/2023

法國暴動顯示社交媒體應整頓 (雷鼎鳴)

法國一名17歲無駕駛執照的北非阿爾及利亞裔少年,載着兩名同伴駕駛着一輛掛有波蘭車牌的平治汽車,被警察截停時不顧而去,因而被警察開槍射死,事件引致了法國多個城市的抗議及暴動,幾天內,700多幢建築物受損,多家超級市場及餐館被搶掠及破壞,連公眾圖書館及幼兒院也被燒,暴動也蔓延至原本與世無爭的瑞士。


無關保護少數族裔利益


示威甚至是暴亂,在法國並不罕見,但今次卻確有奇怪之處。過往的示威多與經濟因素有密切關係,例如201811月開始的「黃背心運動」,起因是為了抗議油價持續上升及燃油稅被調高;去年10月的罷工是要求加薪及抗通脹;今年3月的則是為了抗議法定退休年齡由62歲延至64歲。我們大可自行選擇是否認同這些抗爭合理,我生性勤勞,對人均壽命83歲的法國人堅持要62歲便退休甚感奇怪,但也明白他們是為了早點拿到退休福利,至於政府錢從何而來,他們一般不會理會。今次17歲少年被殺事件卻沒有明顯的經濟元素,勉強加入利益考量,頂多只能說法國的黑人及阿拉伯裔人民感到被歧視,故招致警察的過度反應。


種族歧視當然不對,這名少年死得也冤枉,但我看來,這是一宗使人同情的悲劇多於系統性的不公義。法國人要18歲才可駕車,警察見到一名少年駕駛着一輛波蘭車牌的豪車,哪能不生疑?少年則早已有多次無牌開車的前科,情急之下逃跑乃人之常情,但卻釀成殺身之禍。若在美國,這恐怕不是新聞,警察截停汽車時,司機雙手若不放在軚盤之上,警察便可隨時開槍矣。法國的司法部門一早已宣布會徹查此案,那名按足法國法律行事的倒楣警察已近乎崩潰,那些暴動還有甚麼意義?


我們若說暴徒在爭取或保護少數族裔的尊嚴與利益,也說不過去。他們對自己居住的社區也大肆破壞,照片所見,滿目瘡痍,誰人會得益?難怪死者的祖母也在大聲疾呼,暴徒行徑並不代表死者,要他們快點收手!


破壞情景如港黑暴翻版


此事既無明顯經濟誘因,法國的主流輿論甚至是死者家人也不認同暴徒在主持正義,那麼它為何發生?我們當然可以陳腔濫調的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找出多個理由作解釋,但據不少報道看來,此事顯然有人通過網上的社交媒體在煽動,連馬克龍也要求社交媒體幫忙找出誰是幕後黑手。縱觀暴亂中被拘捕的暴徒,平均年齡只有17歲,年輕的還只是12歲,正如法國的一些報道指出,背後的人把不易定罪的小孩推到前綫衝鋒,自己卻躲在後面,已成同類暴亂的常態。此種情境,飽歷黑暴之災的港人當然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這顯然是不道德的!


若要猜測誰是幕後黑手,有兩種勢力恐怕是最為可疑。一是馬克龍的政敵,法國愈亂,他們下屆選舉勝出的機會便愈大。二是美方勢力,馬克龍主張歐洲要獨立於美國的指揮,這便犯了美國大忌,找個機會整整馬克龍,可起殺雞儆猴的作用,或順勢要他下台,豈不妙哉?反正顏色革命早已是美國的核心技能矣。


這次暴亂處處都顯露出與香港黑暴有共通地方。把街上磚頭挖出作武器,法國人大驚失色,香港人則覺得熟口熟面。到處縱火、無差別破壞,不正是香港暴徒攬炒策略的翻版嗎?


西方主流媒體的表現又再次使人失望。見到法國今次近乎無理性的破壞,他們不少也懂得持批判態度,但他們有為扭曲香港黑暴的報道而感到慚愧而道歉嗎?香港黑暴肆意破壞社區的程度更嚴重、時間更長,既然法國人民也對今次暴亂大為不滿,西方主流傳媒願意放棄雙重標準,也去反映港人對黑暴的深惡痛絕嗎?


社媒須設身份辨別系統


此次事件蔓延速度極快,這有如美國黑人佛洛伊德事件般,影響也是迅速傳播全國。這反映出在互聯網世界,社會事件隨時會失控,那些幕後黑手要小心了。


7年多前,我在本欄寫過篇暴徒以面罩蒙面才敢犯案的文章,今次法國的暴徒也是蒙頭蔽面的。蒙面的原因當然與隱藏身份逃避罪責有關,但其真正的含義卻不止於此。當時我引用Sandra Newman對面具及面罩的精神病學分析文章,原來帶上面具或面罩,可使人更會有無政府主義的傾向,又會使自己產生脫胎換骨變身為超級英雄的幻覺,他們的面罩一被除掉,被強光照射,便會打回原形驚慌失措。我們可把此等精神病學的發現推而廣之,以解釋為何在社交媒體普及後,極端主義行徑洶湧而出。在互聯網世界中,匿名發表言論等於戴上了面罩後行動。說了甚麼事也可無人追究,吹牛吹上天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在社交媒體亂發仇恨言論又不被追究,可成毒癮。


要減少極端主義的影響,不但不能將社交媒體作為法外之地,而且要確立身份辨別系統,使用者不能像戴了面具之人胡言亂語。

 

(晴报,经济日报 20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