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15

第十三個「五年計劃」 (雷鼎鳴)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周四結束,主要討論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我執筆時尚未見到有何公布,只能說出希望這「五年計劃」要注意甚麼。


公眾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20112015年)經濟增長能否達標及未來五年的指標會訂在哪裏。在20112014這四年中,中國GDP平均年增長稍超過8%,若要達到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原本訂下的平均7.5%年增長率,肯定可以達到。今年GDP增長就算只得5.5%,五年的平均也有7.5%,而今年增長必然遠超5.5%。


這是得來不易的成績,過去五年,世界經濟環境受金融海嘯的餘波及歐債危機影響,情況惡劣。IMF對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測本來是3.8%,但形勢不饒人,IMF要把這增長率不斷下調,先調低至3.5%,再降至3.3%,仍不足夠,日前在秘魯利馬舉行的年會中,更預測只有3.1%的增長。若非IMF對中國經濟較為樂觀,而又有中國近7%的增長率支撑着,恐怕今年全球的增長會更低。


城鎮化仍是增長重要來源


不過,我不認為我們需要太重視「五年計劃」所訂定的指標。在歷史上,有時實際經濟表現遠勝指標,也曾出現過所有指標都無法滿足的情況,我對「指標」此等計劃經濟中出現的概念,只會視為一種可用作打打氣,指引方向的工具,太過認真便無謂了。


更加重要的問題是要看看「十三五」究竟會提出甚麼方法去繼續發展中國的經濟。中國正處於多個結構性的轉型期,着實需要我們枕戈以待。


城鎮化仍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從19782014年,中國城填人口增加了5.77億人,城市從193座上升至658座,這是全球性人口城市化大潮的一個組成部分。人民在城市中能較有效接觸到新科技及先進管理方法,生產力遠勝在農村之時。但這也對政府帶來巨大的壓力,每年如何在城市中創造過千萬的新職位。到城市工作的父母,也在農村留下了近6千萬的所謂「留守兒童」,為社會埋下隱憂。治理一個大國真的不容易,人口等閒以億計算,經濟卻以萬億元作單位,想想也使人冷汗直冒。


工業科技轉型提高競爭力


過去中國創造職位的方法是大量生產勞動密集產品,並輸向世界各國。這方法的好處是可迅速地利用自己的優勢,使大量民工得益,比印度所用的發展IT更有效。印度的策略只能惠及人數少得多的高教育水準的精英,普通人等獲利有限。但中國若是一味只靠廉價勞工,終究也要面對來自越南、印尼,甚至印度等勞工更便宜的競爭,所以中國經濟必須不斷轉型。


轉型有三大方向。一是製造業的科技含量要日逐步提升,這便又需要大量的科研投資作支持。二是從製造業轉至服務業,去年中國的服務業已超過GDP48.1%,大於製造業加上建造業的42.7%,但仍可走的路還很長。服務業的好處之一是可吸納非常大量的勞動力。三是把生產能力從無用低效的地方轉至高效地方。中國的鋼鐵煤炭都有產能過剩問題,鋼鐵以重量計,比大白菜還要便宜。但產能在某些領域過剩正顯示出在其他領域產能不足,資源配置錯誤。最不足的一部分很可能是環保工業的產能。中國的空氣及水污染嚴重,不投放大量資源改善環境如何了得?但這又指明了一個方向,搞環保是推動未來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


港人也許更關心人民幣如何國際化及香港可得到多少油水。我相信香港的確有條件在金融服務業上分一杯羹,機會的確存在,但是否成功,主要還是看港人如何自我提高競爭力,否則香港會輸給上海、新加坡、倫敦,甚至前海等地。現時社會中太多無謂的政治,實不利香港的發展

(Sky Post 2015-10-30) 

10/29/2015

Five issues China must address in its latest five-year plan (Francis T Lui)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ets this week for the 5th plenum of its 18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main item on the agenda is to discuss and approve the 13th five-year plan, which will span from 2016 to 2020. In a globalising world shaped by powerful market forces, are national five-year plans typical of command economies still relevant?
 
Five-year plans set up targets, many of which often turn out to be grossly inaccurate. The worst one for China was the 2nd five-year plan of 1958-1962, where none of the multiple targets were met. The 6th (1981-85) and the 8th (1991-95) plans were also way off-targe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rowth target for the former was 4 per cent per annum, but it finished up at 11 per cent instead.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11.6 per cent from 1991 to 1995 also deviated wildly from the original target of 6 per cent. China's central government, powerful as it is, does not possess the capacity to dictate how the economy performs.
 
This year is the last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Despite all the worries about the slowdow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planned target of 7.5 per cent GDP growth will certainly be fulfilled. During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the plan period, average GDP growth per year was 8.04 per cent. Even if the growth rate this year drops to 6.8 per cent, the economy will still enjoy an average growth rate of 7.79 per cent over the five years.
 
Twenty or thirty years ago, few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would pay attention to any of China's plans. Things have changed. Observers around the world now have to figure out what new economic policies will be undertaken in China. It wa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the IMF conference held in Lima earlier this month.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 chief economist, Maurice Obstfeld, pointed out that the global economy was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ree powerful forces,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related fall in commodity prices, and the impending normalis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Obstfeld was right. The world cannot afford to ignore China's plans. Its success or failure will both have wide-ranging impact on other economies. The plenum this week will discuss how China is going to deal with fundamental structural changes. I can see at least five issues that should be addressed in the forthcoming plan.
 
First, China has adopted a developmental strategy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India. China has taken advantage of its abundant and cheap labour to produce and export labour-intensive goods. This has rapidly and directly creat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migrating to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India, on the other hand, has established a vibrant IT sector, which benefits the educated elite much more than the masses. The drawback for China's strategy is that it now has to face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other labour-abundant countries. This is forcing China to go up the ladder from labour-intensive to more technology-intensive manufacturing. Some of the proposals from the five-year plan will likely be related to how this transition can be done more effectively. A large service sector can create a lot of jobs.
 
The second structural change is the transition from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to the service sector. In 1980, services accounted for only 22.2 per cent of the GDP. Last year, its share rose to 48.1 per cent, surpassing the 42.7 per cent share of the manufacturing and construction sector. China's service sector probably will never be close to Hong Kong's 90 per cent share, but is bound to continue growing. An advantage of a large service sector, which is labour-intensive, is it can create a lot of jobs. Manufacturing may slow down. Possibly we will encounter long periods of disappoint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ices or low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ut the decline in manufacturing can be offset by the expansion in services.
 
Third, China seems to be producing too much of certain goods, such as steel and coal. Excess capacity in production is a sign of in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When too much of some items is produced, there are likely shortages of funds in others. Serious pollution in many parts of China is an indication that not enough is being spent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balancing productive capacities implies special structural changes. The five-year plan must consider new priorities. A greener environment should be one of those. A good five-year plan should come up with proper methods to deal with all the problems created by the rapid pace of urbanisation.
Fourth, large-scale 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to the cities has been a major sour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People previously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can quickly improve their productivity once they can take advantage of what the cities can offer. In 1978, fewer than 18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lived in cities and towns. Last year, more than 55 per cent belonged to the urban population. The sheer size of the migration has created mind-boggling problems. Large numbers of new jobs are constantly needed.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villages by their parents are often inadequately educated or protected. There are probably 60 millio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ina. Urbanisation will continu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A good five-year plan should come up with proper methods to deal with all the problems created by the rapid pace of urbanisation, itself an important form of structural change.
 
Finally, the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renminbi are two open-door policy initiatives that China will undertake in the next five years. "One Belt One Road" can help China export part of its excess productive capacity in infrastructure and expands its global market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he next step in making the renminbi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is to get it included in the IMF's special drawing rights basket. The IMF is expected to decide on it before the end of the year. If the outcome is positive, China will be busy formulating policies that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renminbi as an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
 
Hong Kong, being a free port with core competence in trade, logistics, and financial services, has unique capabilities to contribute to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Beijing, however, may not even know how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Hong Kong in this regard. The opportunities are there. Waiting for others to tell us what to do is a bad approach. If we want to benefit more from the five-year plan, we have to uphold our own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come up with innovative adjustments ourselves.

10/26/2015

諾獎得主迪頓與逃離貧窮 (雷鼎鳴)


普林斯頓的迪頓(Angus Deaton)今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實至名歸。迪頓在經濟學界中雖極受尊重,但並不算是家喻戶曉的大紅人。不過,他對福利經濟學、貧窮問題、需求系統等等重要領域的確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實際世界的政策也有重大影響,相信沒有誰可質疑頒獎給他是否合理。

 

香港政策的制訂幾乎全都遠遠落後於經濟學理論的發展,近年推出的扶貧政策與貧窮線的制定也未見有參考過迪頓的貢獻,起碼我在扶貧委員會的會議中從未聽過有人提過迪頓的名字(我自己可能也失責,尚未有機會在會議中提出過他的觀點)。

 

現在貧窮線的界定,是以住戶收入中位數的一半作準則;又因住戶人數有多有少,所以不同人數的住戶都各自有其準則,人數較多的,住戶貧窮線訂得便高,人數較少的則較低。不過,住戶報稱的收入有時並不能準確反映其成員的生活狀況,迪頓主張要直接量度各人的生活或消費水平,例如若他們貧病無所醫,又或兒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機會,便已足夠說明這些住戶處於貧困之境;反過來說,有些人自稱收入低微,但餐餐可大魚大肉,尚可到各地遊山玩水,我們則大可不把他們列作窮人。

 

中國模式 非洲難學

 

迪頓曾提起過一個典故,話說二三十年代芝加哥的黑道大亨卡邦(Al Capone)橫行一時,殺人放火違法賣酒,無所不幹,但他神通廣大,警方永無方法將其定罪,最後警方靈機一觸,發現他消費奢華,但報稱的收入卻似有若無,收入與開支不相稱,終於以逃稅罪將其成功送進監牢。由此可見,實際的開支或消費,比報稱的收入更能反映實況,各國的統計部門,也應搜集相關數據,貧窮線的界定以此作根據更有道理。

 

迪頓深信政府有其重要功能可扮演。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我們常會認為能幹、有效率的政府,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其實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政府都十分弱勢,效率與能力都十分有限,稅抽不到、服務水平低劣、監察執法不力等等,不一而足。迪頓認為有效政府是減貧的重要條件,他甚至認為富國對窮國的外援(有些窮國每年得到的外援往往大於她們政府每年的總財政開支),容易起到反效果。不斷依靠外援的政府,很易成為扶不起的阿斗,這反而成為該地經濟發展的障礙。

 

近年我的舊同事林毅夫教授,十分熱心到非洲諸國推廣中國經濟起飛的經驗,這有其理據,因為今天非洲不少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與30多年前的中國相似,她們的確可能從中國的成功中得到啟示。不過,我對此一直不敢太樂觀,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早期有強人鄧小平領導的頗為有效的政府,政令雖不至於能完全推行,但政府的能力仍算強大,今天的非洲諸國,不見得有此領導人,恐怕並無中國當年的條件推動改革。

 

香港近年出現一種觀點,以為經濟發展可有可無,若重視經濟便是只向錢看,十分庸俗,缺乏理想。哲學家李天命說自己不親共,但敬重中央政府有能力把今天的中國發展為盛世,他的言論雖然恰當,但卻迅即遭一些思想偏執的人攻擊,認為他太過「實際」。社會中出現的此種觀點(可能尚未到思潮的程度),其根源我相信是有人視中央政府為敵,是殘害百姓的惡魔,但同時又無法否定在其領導下,近37年內中國人均實質GDP上升了20倍這一人類歷史中從未出現過的奇蹟,所以惟有貶低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迪頓不是中國問題專家,但在其著作中多次談到中國的經濟,他的一些發現,倒可有效推翻經濟發展無用論。

 

迪頓年前出版了一本簡明易懂的通俗著作,書名是《大逃脫》(The Great Escape),此書名取自描寫二次大戰德國集中營戰俘逃亡經過的同名經典電影(港譯《龍虎榜》,史提夫麥昆主演,我看過起碼四五次),但迪頓所要討論的卻是在人類歷史中,窮人如何逃脫貧窮的過程,此書十分有趣,值得捧讀。書中有些討論,對經濟發展的功能有十分有力的辯護。

 

快樂與否 還看經濟

 

實質人均GDP是否有所增長,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GDP增長會否使人民更幸福快樂?若果GDP所代表的物質財富及自由根本不能使人民更快樂,那麼我們的確不用太理會GDP,但那是事實嗎?迪頓使用了一些量度各國人民幸福快樂或生活滿意度的調查結果,當中以10分為最快樂,0分為最痛苦,再以每國人民快樂程度的平均值為指數,進而分析這些指數與各國的人均實質GDP有無關係。

 

他發現,在窮國中,就算收入稍作上升,人民的快樂程度便會急升;在較富裕國家中,收入上升仍會與快樂指數有正面關係,但快樂指數上升的速度要比窮國的慢一點。迪頓把此種關係化為一條曲線,他發現快樂指數與人均實質GDP的對數(logarithm)呈現一種明顯的正面的線性關係,實質人均GDP愈高,人民愈有可能快樂。這結果雖只證明快樂與收入的相關性,而不確定哪是因哪是果,但我們倒很難找到合理的理論把此現象解讀為快樂使GDP上升,反而是收入上升可使人民有更大的消費自由,從而使他們更快樂。

 

試想想,假如今天中國人民的收入下降95%,變回只得1978年時的收入水平,那麼誰會有能力上網聊天看電影,假期時到處遊山玩水到各國購物,兒童及年輕人又哪裏可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迪頓自然明白,量度快樂指數涉及很多經濟學與哲學上的爭議,例如,我認為自己很快樂,你認為你不快樂,是否意味我的快樂指數一定高於你的,又或我比你快樂?困難是出在快樂頗帶主觀性,不同人之間很難有客觀的互比性。不過,大量數據顯示,主觀性的快樂程度與客觀性的GDP在世界各國都有強烈的正面關係,這便使迪頓認為,假如政策目標是使人民更快樂,聚焦在GDP之上,並無誤導。

 

無獨有偶,哥倫比亞大學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今年4月與其他同行發表過一份《世界快樂報告2015》的研究報告,內中有把影響快樂的6種變數找出來,它們是人均GDP、健康過活的生命期、社會能對個人提供的支援、政府及企業的可信任度(即其廉潔程度)、主觀上感到的自由程度,以及社會的慷慨程度。

 

此報告除了用計量經濟方法找出快樂指數與這6項變數的定量關係外,還對各國人民的快樂程度有個排名,香港排名只得72;但若按上述6個客觀的變數值作推算,香港的排名理應高很多,與英國、比利時等相若,這反映出港人另有負面情緒,也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是否與近年的政治爭拗有關?也許是,但更大可能不是,因為在政治爭拗較今天少的20052007年期間,同樣的研究早已顯示出港人的負面情緒、自我悲傷的程度已十分嚴重。其實東亞諸國中,也有與香港近似的情況,人民的快樂程度與其享有的客觀條件不相稱,是否文化因素還是其他因素造成,是有趣的研究題目。

 

逃生之門 應留他人

 

我們若然不認同快樂程度可以量度,也可改用其他較客觀、更易量度的指數。迪頓十分重視人民的健康與壽命,在今天的窮國中,大量兒童出生不久便夭折,安哥拉、剛果、阿富汗等國,人均壽命只得40歲左右,在歷史上,就算是今天的發達國家也好不到哪裏去,在100年前,西方國家的人均壽命只得54歲,但今天出生的女嬰卻已有五成的機會可以活到100歲以上。健康欠佳、壽命短正是貧窮的特徵之一,脫貧而保障不了健康便不是真正的脫貧。從健康與壽命的角度看,經濟增長有無用處?

 

迪頓把世界各國人民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數據找來,並將其與實質人均GDP作出比較,他同樣發現,在窮國當中,收入稍作增加,壽命便上升得很快,但在富國中,壽命上升的幅度則較小。若果把壽命與實質人均GDP的對數作一比較,則可發現它們呈十分明顯的正面線性關係,收入愈高的國家,壽命愈長。這反映出經濟增長極可能有助於改善人民健康,減少貧病交煎的悲劇。

 

在迪頓所製的壽命與實質人均GDP對數的曲線中,中國的位置緊密貼近曲線,這當中可引申出另外的意義。不少評論人十分懷疑中國GDP數據的準確性,其實世界多個國家GDP的估算都可能存在誤差,非中國獨然,我們須用多種方法反覆檢驗其準確性和可靠性。

 

人均壽命的數據水分不會很多,但中國的人均壽命數據卻與GDP數據完全匹配,這倒可支持GDP數據誤差不會太大這一論斷。在迪頓的研究中,他也發現中國人民健康發展的水平,在前幾年剛過了一個收入的轉折點,在此點之前,人民健康主要受傳染病威脅(諸窮國大致如此),但過了轉折點後,象徵不少致使無數人死亡的傳染病已受到控制並可治癒,剩下來的殺手便是心臟病、癌症等慢性病,中國過了轉折點,也象徵中國正慢慢步入發達經濟體的行列。

 

中國的滅貧策略與印度頗有不同。中國用的方法是大搞加工區,僱用了大量農村來的民工,直接推高他們的收入;印度則搞資訊科技電腦軟件,長遠而言有好處,但短線則主要只惠及教育程度高的精英,對廣大人民的收入作用較低。以此而論,我認為中國的滅貧比印度的快捷得多。

 

迪頓是一個極重視教育的人,他批評某些人自己逃脫貧窮後,卻毀去讓其他人逃生之門,而教育正是逃離貧困的主要路徑。此點港人將來可能會有所體會,香港政治鬥爭激烈,參與者的比例雖很低,但聲音頗大,其中一後果便是大學及大學生形象插水(參看上周我在本報的文章),現在政府中頗無人肯義無反顧支持大學,社會中有人肯捐錢予大學發展的,卻也被無理攻擊,現在大學籌款已是困難重重,善長絕跡。一些不懂自我克制、熱中政治的學生與政客,可否想想他們是在拆別人逃離貧困的橋。

 

(HKEJ 2015-10-23)

10/23/2015

政治厚黑學 (雷鼎鳴)


我常對同事及學生說,學生在大學多學到一些本領自然是好的,但就算甚麼也學不到,只要懂得邏輯與科學方法,也算不枉此行。邏輯使我們思想清明,科學方法要求我們事事講求證據,並對之仔細推敲,二者都可助我們洞悉世情,不為人所惑。


我在芝大的一位師兄,香港著名的哲學家李天命是邏輯高手,他有能耐把正確的思想方法通俗化廣播人間,成為一整代人的思想導師。他早年已退休,過着優哉悠哉生活,但或許是因為對近日社會中層出不窮的集體思想謬誤看不過眼,重出江湖,稍現俠蹤,在網上批評了幾句港大學生會會長的欠缺誠信、邏輯錯亂,又告誡那些政治BB「政治對決決於實力」,並自稱「不親共,但頗敬共,同時敬而遠之」。


李的父親是國民黨人,敬共是因為現在是近代以來國家最興旺的時期。他所講的種種全都是言之有據,無可辯駁的說話,但我們也不用訝異,他立時便在網上及某些報章中遭人圍攻。但圍攻又有甚麼用?只要他是錯的,一個人把他的錯點出來便已足夠,若他是對的,一千個、一萬個星宿老怪的徒子徒孫加入吶喊,也不會使到蕭峰有任何損傷。


難覓理據破綻 只好從中抹黑




在攻擊李天命的事件中,我們大可看懂一些反對派媒體的策略。這些媒體常意圖虛構一種形勢,使港人誤以為思想界與學術界中絕大部分人都支持亂港活動。這與真實情況當然誤差巨大,所以若有知識界中人說出這些媒體不想別人聽到的話,便必須按照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策略對付之。李天命名氣太大,粉絲無數,他的巨著《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據說出了60版(未計內地版),他站在反對派的對立面,是他們的重挫,不能不理。但在理據上與李相鬥,只是自取其辱,所以最佳的策略便是抹黑。不過李的形象超脫,無利益糾纏,抹黑欠缺內容,無計可施之下,竟有人想出他是「撞了邪」,見此「論據」,如何不使人捧腹?


抹黑方法可因人而異。盧寵茂有腿患,數月前他被人弄跌,便說他「插水」,有醫生證明他真的受了傷後,反對派仍不知收斂,學生會會長及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卻訛稱他「因為陳文敏沒有問候他,所以不支持陳當副校」,有支持陳的港大教委會委員已證實此乃學生的謊言,盧並無說過此話。由此可見,既然盧是名醫、名教授,找不到攻擊他的理據時便大可採用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的厚黑學伎倆。


缺乏發言平台 被輿論圍攻




對付港大教育學院李輝教授的方法又稍有不同。李輝做足功課,在《城市論壇》中指出陳的學術成就不夠。但他的母語不是廣東話,在面對公眾時經驗不足,說自己論文的「影響因子」比陳的大200倍,立時有人以為抓到他的痛腳。我翻查過李輝出版紀錄,幾可斷定他並不是說自己的「影響因子」大陳的200倍。李搞教育,會十分清楚「影響因子」只是衡量刊物之間的影響度,而不是量度不同學者影響力的指標。「影響因子」與學術刊物地位之高低有極密切關係,嚴肅的學者都希望將自己的論文投到學術地位高(「影響因子」也高)的刊物,論文一經刊登便自聲名大噪,只有沒能力被這些刊物接納論文的人才會故弄玄虛,貶低「影響因子」高的刊物,但沒有文章在這些刊物刊登,其學術前途也會困厄。李輝的文章有些的確在「影響因子」較高的刊物刊出過,比陳文敏發表文章的刊物「影響因子」真的大上200倍,不過,因學科不同,這種比較有人會視為不公平,但因差距太大,也不算太不公平吧。反對派對付李輝的方法是製造稻草人,即「明屈」他,欺他沒有強大的發言平台,要把他打得不得翻身。


不斷的攻擊對手也會有反效果,使市民感到原來知識界有這麼多人持有與反對派不同的意見。廖栢偉是前中大副校長,大學運作熟悉之極,他又已退休,並無個人利益考慮。他寫過篇文章解釋港大校委會的運作,並指出學生的不當。這篇文章影響很大,反對派難以找到批評他的理由,便惟有「冷處理」他,除了說他不明世事外(誰會比他更懂大學的運作!),便絕口不提他。栢偉對別人不攻擊他,似感到十分失落,我惟有告訴他,是別人怕了他才這樣做

 

(Sky Post 2015-10-23)

10/18/2015

學術資歷須以高標準看待 (雷鼎鳴)


上周談及港大校委會對於委任副校長的學術資格問題不放鬆,我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物色委員會的程序顯然出了問題,其結論也大為可疑,我理解為何校委會的學術人士會咬住學術問題不放。


正如上周所說,學術評審要以同行權威人士的報告作核心,從劉進圖漏出的本應是機密的校外評審人的名單看來,問題可不少。


校外評審人公正性不夠全面


在大學中,教授升遷的評審人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要地位崇高;第二,與被評人不是同事、師生,不是共同作者,沒有利益關係;第三,他們應是與被評人同一領域的專家;第四,名單最好是校方自己定出,不是被評人自己提議的。在制度上,大學一般都要求評審人寫清楚他們與被評人的關係。


三位評審人中,李國能足夠資格評價陳文敏的專業貢獻,但他不是正規學者,不會評價學術。Sarah Worthington曾到港大當訪問教授,在制度上無論她地位多高,也不可能被視作獨立的評審人,就算她的評價十分公允也如是,況且她的專長是公司管治,不是陳的人權與憲法,專業不對口。至於Hazel Genn,專業似乎接近一些,但她與港大法學院關係密切,在RAE評審中對港大有貢獻,她也只能當作非獨立的評審人。


上述這些人物都是有權威性的,但都不應改變制度。在我校,我們對擁有諾貝爾獎的評審人也一樣有這態度,也絕不會認為不同意他們的判斷,便是侮辱了他們,他們也不會認為被侮辱。


評審人對申請終身教職的資淺教授一般比較直率,因為他們不知道大學是否留用他們。


但對資深教授的升級,報告大多寫得很正面。對為資深教授寫的信,我們會從字裏行間找出他們的真正觀點,例如其讚詞空洞,或只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說被評者工作有效率,用功等等,這便表示他們的評價不高了。


評審人措辭用語 反映評價


但更重要的是要檢查這些報告符合客觀可量度的事實。有時他們過度讚揚某人,原因可能是看不起該大學,認為被評者肯到該大學去,大學應該沾沾自喜。怎樣檢查評審人是否合理,方法多得很,只舉一些例子。


被評者最好的幾篇文章中,有哪些在最頂尖的幾份刊物出版?陳文敏的文章很多(連港台的《香港家書》也被他放在論文中),他自己卻聲稱曾在三份被他認為是頂尖的刊物出版,但以「影響因子」作排名,這些刊物其實與真正頂尖刊物相差極遠,最好的二篇在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但此刊排名僅得第630(以過去7年影響因子作標準),另外兩份刊物竟排不進一千位。我們行業內,排名低於50的根本不會理會。


論文引用率不足 難稱表率


論文被引用次數也是學術界常用的標準之一,這是指自己的論文被其他人正式的學術論文引用的次數,與閱讀率,及所謂的搜尋率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正如我兩周前所說,在Google Scholar,他一生被引用過大約400次,但在更嚴格的SSCI中,我用過他幾個名字找尋,只找到有74次引用。這些與國際上法學名家數以千計的引用率差別太大。


我們當然也可討論其他的標準,結論卻是一樣的。篇幅所限,不贅!


其實這兩周內,不知已有多少各院校教授搜尋過有關陳的學術背景的資料,但我們也應公平,陳當了院長多年,不可能有時間去作正規的高質量研究,上述數字,並無顯示他的專業能力不足,但卻證明到,他過去走的路,並未有給他機會證明自己的學術能力或地位,除非港大認為自己的學術把關人不需有顯赫的學術地位,否則校委會因學術理由而不接納他當副校長,無人可以非議,校委會這樣做,是撥亂反正。

(Sky Post 2015-10-16)

10/14/2015

多事之秋的大學校園 (雷鼎鳴)


佔中一周年後,大學開學迎新活動中,似未見佔中等政治議題被突出。證之於佔中一周年紀念日中,主要的政黨明星也失去蹤影,強烈的政治取態或行動可能已被視作負資產,不利區議會選情。

 

在校園中,最有意慾組閣參選學生會的,近年恐怕以政治活躍學生居多,但絕大部分學生連投票的興趣也闕如,只要看看各校投票的比率便知。學生若無人「組莊」或投票率不足(我校規定要有14%或以上的學生會員投票,選舉才算合法),那年便不能上莊,今年一些大學的學生會便上不了莊。

 

我校學生會今年3月選舉,但票數不夠,無內閣當選,但校董會內設有學生代表席位,惟有在上周靠學生自行投票選出代表當校董,結果在全校有近13000學生中,共只有314人肯投票,勝者共得197票!不過,其他各系會或屬會依然熱鬧,學生的冷淡,似較針對政治色彩強烈的位置。由此可見,很多大學生其實不熱中於校園政治化。

 

學生領袖 不復自信

 

最近幾年,有些大學生捲進了各種較激進的社會或政治活動中,他們人數不一定多,但因有政黨及部份媒體的支持,所以聲音也頗大。但這樣也帶來嚴重的後遺症,大學生與大學在社會很多人眼中,形象都插水,政府不少官員或許心中已把大學和大學生當作是負資產,將來撥款支持大學,不一定會義無反顧;商界中人對學生也易產生戒心,僱用時小心翼翼。在民間,痛罵學生禍港的人多不勝數,我碰見過一些學生領袖,其眼神已不復去年自信的神采,替代的是迷惘或甚至是畏怯,也許這是他們在街頭被各方人等指罵過的痕跡。

 

這是很不幸的,社會中人對大學和大學生的判斷不見得正確。我幾乎天天都接觸九十後,在課堂或在辦公室與他們論道論學,都深切感受到絕大部分學生肯講道理、尊重理性和勤奮,尤其是在校園的平和環境下更是如此。我明白社會中人為何有不同的印象,但此印象恐怕是因某些媒體選擇性及誇大性報道才有至此,社會宜應繼續支持大學的發展,尤其是與學術關係密切的項目。

 

不過,有些大學生和年輕的知識分子也應作檢討。近日擁有大量「粉絲」的思想方法學家李天命卻無理遭人批鬥,李在其網站發帖指出陳文敏教授和學生領袖的一些思想方法的謬誤,並認為香港不少人已犯上集體性的思想謬誤,對社會破壞極大;謬誤之一,便是只以自己立場作判斷準則,不講邏輯,不講真理。

 

李天命是我在芝大的師兄,其人聰明絕頂,但他讀博士時竟可長期在多倫多逍遙,在芝大不見蹤影,一樣可以畢業,因而成為芝大香港同學中的傳奇,而我與他也只有數面之緣。他是一個遊戲人間的人,從未聽過他參與政治,所以他在退休多年後重現江湖,令很多人感到很大的威脅,也難以找到可擊倒他的「理由」。

 

事實上,李天命思路清明,批評他根本無從入手,惟有使用不雅言詞亂罵他立場的老方法以轉移視線,甚至有人還賊喊捉賊,罵他撞了邪。這類文風不應是有大學教育的學子所應有的,不能讓其泛濫。

 

大學中除了被放大了的一些躁動外,尚有一些暗湧。月前,有港大教授傳來一份港大上任負責研究的副校長譚廣亨教授(現暫居港大首席副校長)於814日發給港大各院系領導的一封信;信上並無蓋上保密字樣,所以我也便細看了。

 

信中指出,港大在教資會所辦的「2014研究評審工作」(即RAE)中表現遠不如理想,港大的領導層認為RAE的報告是十分重要的警號,但他們與院系領導開會討論如何回應及訂出改進措施時,卻見互相推搪卸責的現象。譚十分不滿,認為院系必須深刻反省,並貫徹一系列改進措施。

 

任何組織一時的落後,並不足以令人失去對它的尊敬,它有無能力與決心糾錯才是關鍵。「亨仔」與我是中學同窗,中二時坐在隔鄰座位,他品學兼優,學術研究成就已登大師級之境,我十分佩服,但更佩服的是他敢於面對問題,迎難而上,若有他在,港大可在下次RAE中重奪佳績,給納稅人一個交代(我們也要面對其強大的競爭壓力)。

 

按照此可稱為「警告信」的內容,港大一些不事生產的教員恐有壓力,或許會有抗拒,但生產力強、專注學術的教授卻應歡迎。若港大校方真的有決心整頓一些差強人意的院系,其負責學術人事的副校長,便一定要是嚴格的學術把關人,自己的學術地位若不足,後果嚴重。

 

港大校委會事件也引發出有60位學者出來說要監察各院校,看看有無違反學術自由的個案。有人注意學術自由並監察之,這是好事,但我相信其影響甚微。香港的大學近20多年來,早已建立並改進了不少制度,我們很難找到違反或打壓學術自由的個案。

 

上周中大教委會的教授們投票大比數地否決了討論學生提出的有關保學術自由的議案,或許是反映出學界對現有機制的信心。在大學中,也可能出現另一情況,學術不行的人可亂用學術自由作為其不用被炒的「免死金牌」;希望真正支持學術自由的人都懂得分寸,不受這類人影響。

 

打壓自由 個案難找

 

在近日眾多大學事件中,最惹人注意的自是陳文敏事件。此事的影響因為涉及院校自主,早已溢出港大校園,成為學界共同關注的話題;又因為學生洩露了部分校委會會議的內容,哪怕是斷章取義,張冠李戴的,也引起了不少人查考陳文敏的履歷,我所知的各路學界朋友中,細心分析考量過陳的學術成績的,不知凡幾。

 

此種考量在平時是「吃飽了飯沒事幹」才會做的事,但現在卻是必要的,因為它對我們判斷香港學界的院校自主有無受到侵害,有關鍵性的作用。港大校委會否決了其物色委員會的建議,有人認為是基於來自政府的政治壓力,但梁智鴻則說各校委的討論都十分專業,亦有人認為政治干預只是來自香港的政黨和利益團體,他們一定要陳坐上這位置。對於這些南轅北轍的猜測,我們只能用細心的邏輯推理與實證方法去檢驗其真偽。

 

這個職位並非普通行政職務的副校長,而是能操各教授升遷生殺大權的重要位置,所以按照常理,能當此任者應要滿足幾個必需條件:一、此人要十分公正,而且其同事相信他公正;二、他有豐富的行政經驗;三、他有很高的學術成就而且有學術遠見。缺乏以上任何一個條件的,都不會是理想人選。

 

我是外界中人,不會知道陳是否行事公正,對他的行政能力也無從知曉。不過,我素來相信,積極參與香港政治活動的人,容易令同事懷疑他的公正性,就算他行事真的很公正,也未必能化解他們的疑慮。

 

上周陳的退休同事、港大法學院的前包玉剛講座教授Tony Carty卻公開撰文批評陳的人事判斷不當,並認為《文匯報》對他的指控十分客觀。身為外人,我無足夠資料對此作出無誤的判斷,所以我惟有集中在陳的學術成就這一可觀測到的客觀事實之上,而又因為學術成就是必需條件,就算只討論一點也已足夠幫助我們判斷。

 

在研究型的大學中,評估一個人的學術成就有一套嚴謹的程序。第一步是要找與被評人同一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作出保密的評估。選這些評估人大部分應由校方去選,而不是被評人所建議;評估人亦要交代他與被評人的關係,若是合作過的同事或有過緊密關係,在制度上,評估人都不會被視作獨立,其評價會大打折扣,就算評估人是諾獎得主,我們也會採此態度。

 

評估學術 必要條件

 

又由於對於資深的被評人,評估人所寫的報告很多時都十分客氣,不說或少說負面因素,所以有經驗的大學中的審核者,均懂得要從字裏行間找出其真意,例如只讚其行政好,卻不說學術上有何重要貢獻,那便是此人學術上不足了。

 

我因職務上的關係,在大學中先後當過5年審核各系同事升遷的委員會委員,閱讀過不同領域中各世界權威所寫的1000多份報告,並與同事進行過以百小時計的討論,算是對評估非我本行的人的學術成就有點經驗。

 

第二步是一級一級的找不一定是內行的人評估。先是系內資深同事根據校外權威所交來的報告作出研判;要注意,這些同一學院或同一學系的同事不一定熟悉被評人研究的領域,也不及權威所寫的報告這麼內行。再往上走,便是更遠離被評者本行的校方各級委員會的評估了。在我校,共要走過6層,每一層都要作出獨立的判斷,愈往上走,作決定的人愈是外行。

 

為什麼有此制度?這是平衡與檢查的制度,防止講人情搞關係,擴充自己地盤,並減低最後判斷的隨意性,每一層都尊重但仍可能否定下層的判斷,不容易照單全收。

 

從劉進圖漏出的評估人名單中已可清楚看到,物色委員會並無對陳進行過真正嚴格的學術評估(這不奇怪,對校內的資深申請人有時不作此等評估),否則權威評估人的名單不會那麼奇怪。Sarah Worthington的研究領域與陳不同,且曾在港大當過訪問教授;Hazel Genn幫助過港大法學院RAE的準備工作,兩人與陳關係密切,她們的名字很可能也是陳建議的。至於李國能,可證明陳的專業貢獻和社會服務,但無身份評論學術。我與李國能從前也在同一類的物色委員會共事過,記憶所及,他不評論學術。

 

但上述制度既然一定需要外行人作學術判斷,那麼其判斷基礎從何而來?首先,每一研究型大學一定有培養一批擁有這樣能力的人去擔當職務,他們懂得分辨履歷和評估報告的重要性和準確性,這須有長期的訓練,資淺教授一般做不到。

 

簡而言之,是要掌握不同領域的慣用客觀評審準則,並看看評估人所言有無誇大偏頗,或與這些準則有無明顯矛盾。例如研究工程的,看看有無成為IEEE院士;數學的有無在世界數學大會中發言,並發言多少分鐘(他們對此有精準準則);文學或歷史的,要看在極具名望的出版社出過多少本專著(不是編的書)等等,但最重要和常用的準則,卻是在頂尖的期刊出過多少文章、論文被引用過多少次。

 

引用論文 次數要多

 

陳在自己的履歷中特別指出自己有文章在3份「頂尖」刊物刊出過,其中最好的應是兩篇在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按照刊物過去7年的「影響因子」排名,據美國有一大學法學院的網站資料顯示,其在法學學報中的排名為第630,另外兩份「頂尖」刊物連1000名也入不到。

 

在經濟學中,沒有論文在排名5名內刊登的已經可受人質疑。評估人不能不問,學界中人一定希望自己的論文在頂尖期刊登出,為什麼陳沒有?至於引用率,可反映自己論文或著作對別人的論文曾起過多少影響,不是好的文章,極難得到很多的引用(要注要:是引用,不是搜尋)。陳在Google Scholars一生人的總引用次數共約400,在更嚴謹的SSCI引用率中,我試過多個他的名字,只找到他被引用74次。這些引用率,與知名的法學學者數以千計的引用率相差太大,校委會若有質疑,並不奇怪。

 

所有這些,並不等於陳對香港法律界沒有巨大的貢獻。陳長期當過院長,自然沒時間做一流的研究,他第一次當院長時,是被同事選舉出來而不是被委任的,這意味著李國章所說的nice guy絕非無的放矢,也意味著當年他不用通過學術評審。

 

既然港大需要一個有崇高學術地位的學術把關人,而陳本人選擇的事業路徑,早已不是往此目標走,包含了學術及非學術成員的物色委員會所作的學術判斷又是如此有違常理,那麼同樣包含了學術與非學術成員的校委會要撥亂反正,何足為奇?按上文的推論來說,堅持把陳搬上台的政治人物,才是盲撐或干預港大的院校自主。

 

(HKEJ 2015-10-13)

10/12/2015

「三跑」的財務安排 (雷鼎鳴)


上周機管局發新聞稿,重新訂定第三跑道系統(「三跑」)的財務安排,社會中討論已不多,看來機管局繞過立法會審批撥款的策略已見成效,因建機場新跑道不用政府付錢,政客「抽水」空間減少,目前雖仍有零星的反對活動,應未構成重大阻力。

 

 

「三跑」的融資方案是聰明的。連「三跑」共須動用1420億港元。這是以用錢時的價格計算,若以2010年的價格計算,則只是845億元,從香港目前的政治環境看來,若是這筆巨款要通過立法會審批,幾可肯定會出現不少單純是政治角力的障礙,致使跑道一拖再拖,造價急升。本來立法會可扮演恰當甚或是專業的審批角色,有其重要的貢獻,但過分的政治化卻會造成噪音,不利社會聚焦各種項目的真實得失。機管局(或政府各個部門)設法避過立法會,是不得已的事;希望立法會將來能減少黨派之爭,恢復到公正的審批角色,這才符合香港的長遠利益。

 

 

修訂方案 影響中性

 

 

今次機管局修訂的融資方案,其實只是小改。修訂前這1420億元的來源是530億靠借貸,470億靠機場的經營溢利,420億靠徵收機場建設費;修訂後的方案只是把建設費的徵收從420億減少160億,但借貸則增加160億,新借貸額變成690億。

 

 

從經濟學的李嘉圖等同(Ricardian Equivalence)原理看來,這修訂其實並無大意義。現在少向旅客徵費160億元,並非等於有免費午餐,因為這意味多欠160億的債項,這筆債將來總是要還的,在償還時羊毛出在羊身上,旅客或香港市民便要多付160億加上利息。現在少付錢,可把省下來的賺取利息,但將來要連本帶利還清,得失互相抵消,這是李嘉圖等同原理的核心觀點。

 

 

不過,方案修訂與否雖對總體經濟影響中性,不同人等卻是各有得失。例如中老年及坐飛機多過坐地鐵之人,他們會希望今天坐飛機時可減少支付機場建設費,到了數十年後機管局因要還債而加收建設費,他們或許已不在人間或少搭飛機,對他們無損。另外從理財觀點看來,機管局自己搞妥融資大計,不用靠政府,是貫徹用者自付原則;不少乘客都不是港人,就連港人乘客也是收入較為偏高,要他們多承擔機場跑道的建設費並不過分。

 

 

上述融資方案的修訂雖不甚重要,但更大的議題依然是「三跑」是否符合成本效益。關於成本效益的估算,機管局一早已找了一家顧問公司替它工作,2011年時已發表一份報告,主要以2009年時的數據去推斷未來,到今年1月,又出了一份新報告,並把各數據更新。

 

 

對於機管局關於「三跑」效益的估算,我幾年以來有一點總是不大認同。它把效益分為直接效益、間接效益、衍生(Induced)效益和催化(Catalytic)效益。所謂衍生或催化效益,我認為容易重複計算。例如,多些遊客來港,我們可以說他們會幫助了的士司機或食肆酒店等行業,而此等行業的員工又會消費,從而刺激到更多社會的消費等等,因此種所謂乘數效應,「三跑」的作用容易被誇大。試想,我們搞教育,可令學生將來收入上升,他們又因有較高收入而多消費,從而刺激到經濟,但我們總不可以把他們未來一輩子的不少開支都算作我們教育產值的一部分,倘若每個行業都這樣做,因為重複計算嚴重,香港的總體GDP便會比真正的產值大得多。

 

 

折現高低 興建依據

 

 

因是之故,為了避免誇大效益,我只願意考慮直接與間接效益,不理衍生或催化效益。據此方法計算,「三跑」未來50年效益折現值的總和,以2012年價格計算,是8415億元,比起維持及改進二條跑道的方案所得的4830億元,高出3585億元。

 

 

究竟「二跑」還是「三跑」更符成本效益?「二跑」總成本的實質折現值(以2012年物價計算)是289億元,「三跑」則是845億元(以2010年價格計算,亦即多付出590億元左右(統一以2012年價計)的邊際成本便可從「二跑」變成「三跑」,多得額外的3585億元的邊際效益。邊際效益與邊際成本的比例幾乎是六比一,十分划算。

 

 

這裏有一個問題,機管局用以計算成本效益折現值所用的折現率是4%,折現率愈低,效益的折現值便愈高,會否報告所假設的折現值過低,因而高估了其效益?匯豐有份報告曾認為折現率應訂在10%。我不認為4%有什麼不當,但為免爭議,也應考慮到較高折現率意味著什麼。

 

 

機管局報告所公布的數據並不容許我們計算出在不同折現率下效益有多少,但卻公布有所謂的經濟內部回報率(EIRR)。經濟內部回報率的定義在網上隨時可找到,這裏不贅,我們只須知道把EIRR與折現率作出比較,便可判斷出跑道是否符合成本效益,若折現率是10%,但計算出來的EIRR超過10%,那麼建「三跑」是正確的,若EIRR低於折現率,則不要建。

 

 

2015年機管局的報告中,投資「三跑」的經濟內部回報率是每年179%(只包括直接與間接效益)。這是驚人地高的回報率,我甚至一度懷疑是否報告中所用的EIRR另有定義,但查看後,已知最初的理解並無錯誤。若回報率真有這麼高,一定超過任何合理的折現率,投資「三跑」便一定划算。我曾問機管局有無更詳盡可供我自己計算的數據,至今仍不得要領。

 

 

對沒有把握或不明白來源的估算我不喜歡用,於是我再找來2011年機管局有關「三跑」的顧問報告,當時它所計算出的EIRR29%。這較低的投資回報率我較為相信,只是不知為何相隔幾年,同樣的回報率估算會從2011年報告中的29%上升至2015年的179%。不過,無論是29%179%,均遠高於任何合理的折現率。換言之,「三跑」值得投資!

 

 

反對建「三跑」的人自然不是這樣想,當中也的確有些不確定因素會影響到成本效益。其中一項是造價問題。「三跑」填海工程浩大,建新跑道、停機坪和二號客運大樓無不頗需勞工。整個亞洲可能快將進入基建的高峰期,否則各國也不會那麼重視亞投行為基建融資,但如此一來,建築費用可能會比預期的高。不過,以效益遠遠大於成本的局面,建築費就算大增幾十個百分點,也改變不了「三跑」值得投資這結論。

 

 

環保空牆 可予解決

 

 

另一問題是環保。多了飛機升降會增加碳排放, 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大多數港人恐怕也不願為此放棄發展。環保項目中最有爭議的項目之一是附近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海豚自是人見人愛,珠江口與附近據估計約有2500條中華白海豚,跑道附近水域有說約有70條海豚,與其拖延工程步伐,不如多想辦法幫助這些海豚暫時搬家;若拖延工程一年,直接間接效益的損失可高達120億元,省回一年時間等於取回120億,若因70條海豚的搬家而延誤工程一年,等於每條海豚耗費過億港元。

 

 

所謂的「空牆」問題,即航機起飛後大約有10分鐘的航程便要進入「空管移交點」,歸內地空管單位指揮,亦引起過不少「三跑」是否可行的討論。民航局認為一早已與內地和澳門達成共識,有了個2007年方案,應付到因「三跑」帶來的更繁忙航班。但廣州快將建第四及第五跑道,深圳快有第三跑道,這區域的航班定會增加,2007年的方案是否要修訂,使人起疑心。

 

 

不確定因素存在,但正面的因素也在增加。香港位處「一帶一路」中海路的起點,但少人提到空路。未來二三十年,東亞、南亞和中東等地經濟板塊一定會大有增長,對航班的需求會上升,「一帶一路」是新的因素,「三跑」的效益會因而再增加。

 

(HKEJ 2015-10-9)

10/09/2015

為何要咬住學術地位不放鬆? (雷鼎鳴)


任何機構都會犯錯,但它受不受尊重,並不在於它有沒有錯,而在於它有無糾錯能力。究竟港大校委會投票後所得的決定,是一錯再錯還是撥亂反正?


大學是個複雜的制度,外行人常有誤解,但說穿了,是種互相制衡、多層檢查,以利於自由追求學術的制度。校委會或校董會的權責是制定發展大方向,配置資源及決定校長與多位副校長的人選,教委會則是校內學術最高架構,校委會成員無權干預學術事務或教員的升遷。在校內的各院系,也是互相制衡檢查。一個教授要升級,要經歷多層的評估審核(在我校是六層),但最重要的一層是所屬學系同行的評估,而這些評估又會以國際上同一領域的學術權威所寫的多份報告為核心。


系外人參與 防止系內人搶佔地盤


不過,優秀的大學都不會只對申請人所屬學系給予評估權,一定也會有系外非同行的教授所組成的委員會作檢查判斷。為甚麼讓系外的非同行去決定最後的生死?這也是平衡與檢查的一部分,可防止系內同僚對自己學科自吹自捧,交換人情,或為自己系搶佔地盤等。但此種制度必需要校內有相當一批教授懂得評估其他領域教授的學術成就,此種能力不是人人皆有,需長時間訓練培養,我因職責關係,先後有五年時間要參與評估全校各專業的同事的升遷,讀過的來自各世界權威的評估信總有一兩千封以上,參與過的討論無數,算是對這些評估有點認識。當然,港大校委會也有人認識。


我的經驗是,上級委員會雖會倚重下級的同行專業的評估,但很少照單全收,人人都會作出獨立的判斷。若發現下級有顯眼的錯誤,必會糾正之,而且不會認為這是在侮辱下級的判斷。此類否決的事情,每年不知出現凡幾。


港大校委會這次關於陳文敏教授能否擔當負責學術人事的副校長的決定,可以是基於陳的政治形象是否中立、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又或是學術地位是否崇高等等。每一種理由都可以有爭議,但因此職位是學術把關人,學術地位或眼界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此事已鬧得沸揚,社會中或各間大學早已議論紛紛,不再只是港大自身的事務。外界,包括我,也會問,究竟校委是根據政治、管理還是學術去作決定?


上述政治、管理與學術都各自是重要條件,我且認為學術是必要條件,否則一所有地位的大學的學術把關人學術地位不足,情何以堪?對其他大學的形象也不無影響。有人認為社會不應咬住陳的學術成就不放,我不同意這看法,而且認為必須咬住,因學術成就的真假或高低,正是判斷今次校委是否因受到外間干預而更改決定的試金石!


需判斷學術地位 考慮任命的理據


假如陳的學術地位很高,但校委不理會,因而否決了他,那麼這些校委考慮的便必是學術以外的因素,如政治,如管理能力,但就算這樣,也不能說校委一定不對,只是反對校委決定的會更振振有詞。


假如陳的學術地位不足,而陳的支持者仍不理會,繼續盲撑,那麼這些支持者便必定是不重視學術之輩,政治干預校委的,可能正是他們。


誰有資格去判斷陳文敏的學術地位?有人認為只有物色委員會有此資格,校委會不能過問。這是錯誤的觀點。物色委員會內有學者也有非學者,非學者不懂判斷學術水平,只會注意非學術的因素。若說校委會不能再審核物色委員會的學術判斷,那麼便意味着它也不能審核物色委員會的非學術判斷,換言之,它只能是一隻橡皮圖章。況且校委會內也有兩位前任大學校長及著名學者,他們的學術能量不會比物色委員會低。當然,在正常的情形下,校委會不會隨便質疑物色委員會的判斷,除非是見到後者有顯眼的錯誤。

(未完待續, 下半篇談證據)

 

(Sky Post 2015-10-9)

10/06/2015

佔中一週年檢討運動的失敗 (雷鼎鳴)


香港佔中一週年,發起人及「雙學」(學聯和學民思潮)紛紛承認失敗,或是表示迷惘。沒錯,失敗的徵象是明顯的,已到路人皆見的地步,取其犖犖大者,可列舉如下﹕

佔中發生前,發起人及部分閱歷甚淺的傳媒人以為運動將會是「愛與和平」,但不少人早已指出他們根本無力防止暴力的出現。證之於其後的發展,「愛與和平」又怎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

佔中的理論家曾不斷論述,佔領運動一旦出現,中央及香港政府便不得不退讓。但讓步不但沒有出現,中央政府的立場還更強硬。關於讓步的論述,已證明是面壁出來的幻想。兩年多前的民意調查亦早已顯示,大部分港人根本不相信中央會因佔中而讓步,他們沒有如理論家般脫離實際。

有些參與者自我安慰,說運動也能成功地喚醒群眾。有部分港人的確同情運動的目的,但不要忘記,佔中同時也引起大量港人的反感,社會變得更撕裂。佔中一週年紀念,到金鐘緬懷的支持者加上一百八十名反對佔中者,總人數才只有一千一百人,泛民主派政黨的頭面人物幾乎全部失蹤,原因顯然是區議會選舉在即,佔中已被視作負資產,政黨春江水暖鴨先知,不敢不與此切割也。

佔中者雖不關心其對經濟的影響,而此運動雖未有成功癱瘓中環的金融中心,但其對經濟的深遠破壞已逐步顯露出來。今年頭七個月,零售業的名義營業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一點八,但業內不但要靠減價促銷,還要面對整體經濟百分之二點五的通脹,實質營業額等於下降了百分之四點三,比「沙士」(非典)時更糟。要注意,此事發生在人民幣仍在升值、中國經濟仍有穩定增長之時,零售業不振,不能只歸咎於這些因素,佔中及其後遺症實難擺脫關係。更麻煩的是,經此一役,中國內地會覺得香港並不是一個這麼可靠生意伙伴,香港長遠經濟難免因此受損。

港人的核心價值觀中有自由、民主、法治等等。佔中踐踏了眾多港人的自由,阻礙別人使用道路,不容別人上班,一些商店生意一落千丈,這怎不是對自由的侵害?佔中一直得不到大多數港人的支持,人民沒有授權佔領者霸佔公眾地方,這算是什麼民主?佔中發起人兩年多前已承認這是違法活動,守法不是法治的充足條件,但卻是必要條件(除非違反的是惡法),大規模地故意違法又怎會不與法治相矛盾?

失敗與破壞都是明顯的,我們若不檢討其錯誤,便容易重蹈險境。奇怪之處是這些結局早在一兩年前便有人不斷指出,但支持者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陷於自我中心的泥沼,看不到與他們理論相悖的證據及論述,此可能是人性使然。

佔中的理論根據從一開始便大有問題。哈佛兩位著名學者葛理沙(Edward Glaeser)及孫思坦(Cass Sunstein)今年發表了一篇有關公民抗命的論文,按他們的分析,佔中開始時的構思是搞所謂的「微小抗議」(Epsilon protest),即用和平、殺傷力不高的方法去爭取最多的群眾去抗議,若支持者眾多,政府可能因感到壓力而讓步。不過,佔中最大的困擾是它一直得不到大部分港人的支持,有些人還十分反感,否則不會出現一百八十多萬人簽名反對佔中的事實。唯一例外是發放催淚彈後的一段短時期。

沒有足夠的民意支持,公民抗命若想成功便要變招。可行之法是用較激烈的方法故意挑釁政府,使其憤怒,從而採用強硬的手法還擊。若是如此,有望爭取到更多人同情抗命者,增加了他們的議價力量。

此種策略雖然常見,但其實是飲鴆止渴的做法。據葛孫二人所研究的歷史案例,其成功率很低。它一定要政府反應過度才有效,發放催淚彈初期,佔中者的確成功地爭取到不少人的支持,但其後警方一旦克制,不少佔領者又行為乖張,港人便失去耐性,佔中後期,他們的支持度便跌至所餘無幾。

佔中另一失策之處是不懂得「廣場定律」。在廣場中佔領者才有權力,一退場便打回原形。在此條件下,容易衍生出只管往前衝誓死不退場的情緒,誰稍作理性思考,隨時會被台下躍躍欲試更激進的參與者奪權,所以若要保持權力,便只能互拼誰最激進。文革時如此,天安門事件時也是如此。現在佔中的泛民已失去不少支持,運動似被更極端的本土或港獨所騎劫,運動不會越來越成功,激進下去的抗議者只會惹人煩厭,失去民心。

佔中者喜用「無可奈何論」為自己的錯誤辯白。他們聲稱,泛民在過去早已用盡各種方法為香港向中央爭取更多的民主,包括所謂的「真普選」,但中央卻置若罔聞,他們才不得不用上公民抗命此招。這說法有兩個問題﹕第一,不少評論早已指出,佔中不但無用,且有反效果,其他方法失敗不等於要用上更糟糕的方法。第二,他們對「真普選」的要求其實是抽空了中央的角色,使它變成橡皮圖章,否則便要它面對重大政治壓力。中央若非笨蛋,根本不可能答應如此的訴求。在一國兩制體制下,我們需要的是特首要得到「雙認可」,既得中央的認可,也得港人的認可,缺一不可。提委會的部分功能便是篩走一些中央不可能接受的人,但這並不意味著餘下的候選人一定得不到港人接受。公開的全民投票可守尾門,逼使希望勝出的候選人走上中間路線,我過去在這問題上已發表過不少文章分析,並認為這是最符合香港利益的做法。不過,最害怕有普選並且出現走中間路線得到強大民意支持的人,恐怕是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極端分子,因此他們或明或暗都會反對任何形式的普選。■
 
(Asia Week 20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