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2024

利瑪竇、禮儀之爭、與地緣政治 (雷鼎鳴)

 

音樂劇《利瑪竇》正在香港文化中心第三度公演。我本不知此事,全因大半個世紀友誼不斷的林麗真女士飛鴿傳書才得悉。林曾在無綫當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監製,培養及提拔過香港影視界多位超級天王巨星,與《利瑪竇》音樂劇的著名填詞人鄭國江互認為對方「損友」,鄭國江推薦此劇,演利瑪竇一角的是王梓軒,他是故人王英偉的公子,他在美就讀高中名校Milton期間,我已聽聞他充滿藝術細胞,再加上有劉松仁做導演,不能不對此劇充滿期待。我買票時好的位置早已賣光,只能靠長者折扣用72元買了樓上「超等」,雖距離較遠,但無損感受現場氣氛,演出亦不負所望,果然精采絕倫。

利瑪竇來華 入鄉隨俗文化融合

我不是藝術評論人,但對利瑪竇的歷史做過不少功課,也曾參觀過位在北京中共黨校中利瑪竇和明清期間其他耶穌會會士的墓園。今次的音樂劇很懂得找主綫脈絡,除了講述利瑪竇的生平外,很好的突出了他對中西文化交流互相認識所作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把歷史上著名的「中華禮儀之爭」融入劇中,使此劇的精神理念得到極大的提高,不但使人回味不已,亦對今天國際地緣政治的亂局多所感悟。

「禮儀之爭」是甚麼一回事?利瑪竇是明末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我的母校華仁書院便是耶穌會辦的學校),非常重視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文化。利瑪竇有言:「八萬里而來,交友請益,但求人與我同,豈願我與人異耶!」他在澳門、肇慶、韶關15年有餘,努力學習中文,能以典雅文言文寫書,想來他當年所用的中文,很可能是粵語,與我年輕時華仁的愛爾蘭神父老師所說唔鹹唔淡的粵語一脈相承。他不但繙譯過儒家典籍,把中華文化介紹給西方人,亦帶來大航海時代總結出的《萬國輿圖》,讓中國的士大夫得窺中國在世界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他與徐光啟合譯了古希臘歐基理德的《幾何原本》13卷中的頭6卷,這是中國科學史中的頭等大事,從此中國人不但懂得計算,還認識到甚麼是數學證明。正如徐光啟所感歎:「不用為用,眾用所基……欲駁之不可得,欲減之不可得。」

在文化融合方面,利瑪竇有強力的觀點。他認為儒家雖不重視超自然之事,但倫理觀點完全與天主教一致。他不反對中國的祭祖祭孔,認為這只是文化習俗,無傷大雅。以帶有物質性的「天」或意含人類老祖宗的「上帝」去稱呼「天主」,他亦不拘小節,不認為有問題(「帝」的字源有花開並蒂,傳宗接代之意,「上帝」可理解為最大的祖先)。他這套觀念,在死後為耶穌會在華傳教士統一思想全部認同,後來被稱之為「利瑪竇規矩」,在中國沿用。

教廷昔推翻利瑪竇規矩 礙傳教

但利瑪竇及耶穌會會士這套觀點卻被1632年開始相繼來華的道明會及方濟會會士所強烈質疑,1643年道明會在華負責人黎玉範還專程到梵蒂岡打小報告,指斥「利瑪竇規矩」不合教義。教廷遠在歐洲,不見得了解情況,也拿不定主意。此後爭議數十年,無法定奪。1693年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教士顏璫提出要禁止教堂內書有「敬天」的匾額,通通要摘除,當中有康熙御筆所書的,也不倖免,這倒惹毛了康熙。170411月教宗格筋孟十一世作出決定,推翻了「利瑪竇規矩」,由多羅作代表,傳達口諭,康熙大為震怒,要傳教士簽下「信票」,繼續遵守「利瑪竇規矩」,不簽者逐出中國。其後一百多年,天主教在華的傳教工作一蹶不振,瀕於崩潰,直至十九世紀的傳教士隨着帝國主義的船堅炮利再度來華才有起色,但帝國主義與本應無關的傳教事務搞在一起,終究對教形象有損。

缺利瑪竇清明 西方續抹黑中國

「禮儀之爭」可視為一種文化觀念的衝突。當時天主教中某些人自視為道德與真理正統,看不起亦無興趣了解別的文明體系。中國在康熙至乾隆年代國勢亦如日中天,康熙為人雖十分開明,宮廷中有多位西方有識之士行走,但對西方教士中胡亂貶低中華文明的無知人士卻難以容忍。教廷亦因相信有些人誤報的「軍情」而作出錯誤決定,以致其傳教目標難以落實。今天的教宗是耶穌會第一個當上教宗的會士,對此耿耿於懷,極想在中國再打開傳教之門,這是後話。

綜觀今天西方政客無日無之的製造謊言,自欺欺人,抹黑中國,與當年一些較後才來華的傳教士的傲慢心態頗有相近,但其時仍有耶穌會一脈的思想清明之士據理力爭,今天的西方卻缺乏此等人物了。

 

(香港經濟日2024-4-26)

 

4/19/2024

新質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雷鼎鳴)

 

今年3月兩會在北京舉行後,內地及香港突然流行了一個新的名詞「新質生產力」。這個名詞對我來說也是新的,在網上及印刷品中找尋其含義,有時也是愈看愈糊塗。想來還不如自己獨立思考,替它定義,並從中發掘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我會把這名詞拆解為3個部分:「新」、「質」與「生產力」,每一部分在經濟學中都有特殊意義,把3個部分組合在一起便構成一種發展的策略。

先說「生產力」。在經濟學中,我們慣用的概念是所謂的「全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簡稱TFP。甚麼才是生產力或TFP的進步?假如某工廠或經濟體今年與去年投入完全相同的生產要素(例如人力、資本、土地等),去年生產了100個單位的產品,今年卻可生產110個單位。那麼我們便說此工廠或經濟體的TFP進步了10%,亦即其效率增長了10%

覓新動力 化解「報酬遞減律」

「生產力」會否每年都自動上升,從而產量自然而然增加?世界一般不會這麼美好,「生產力」並不會無緣無故的進步。最接近自然而然的進步,來源可能是經的積累。一批員工就算是不斷的在做同一的工作,久而久之,他們也會熟能生巧,生產效率自動進步。

但若要更有保證的進步,是要靠投資在科技及教育上,才能不斷產生新的方法、新的意念,推動生產力。換言之,「生產力」是內生而不是無緣無故變化的,要看我們能投入多少資源去決定。

生產力的進步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我曾多次作出一些定量估算,發現中國過去一段頗長的時期,經濟增長的動力七成來自資本的高速積累,亦即中國人民願意今天克己節儉,把45%左右的收入儲蓄起來投資,以利未來的生產。另外的三成正是來自TFP的進步。至於勞動力,早已因人口停滯甚至下降,已不再是推動增長的動力。

上述的七成三成之分並非固定不變的。中國並不缺乏資金,外國的投資若不能帶來新技術,對中國並無多大用處。更重要的是,中國要找尋新的動力去化解「報酬遞減律」的影響,亦即當資金已很充裕時,新增的資金不會對生產量有太大幫助。這正如已有100條公路時,第101條的貢獻會不如早期第1條公路的貢獻。化解「報酬遞減律」的不二法門,是不斷尋找新的有足夠利潤的投資機會,使資金有出路。

創新+高質 善用顛覆性科技

這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具挑戰性。這便帶來「新質生產力」中「新」與「質」的重要性。

「新」是要我們不斷有新的意念或方法,用以提高生產效率,效率提高後,投資後便更有賺到利潤的把握。這需要創新科技,而創新科技需要有大量的投資、科研體制的合理設計及人才培訓及成長,才可以得到的。對中國而言,這太重要了,這不單是因為美國發動的科技戰要中國挺身應戰,更因為中國的資金額規模太大,全球第一。所以任何有價值的新科技出現後,其在中國所能得到的應用,亦即資金與科技的結合,都可能是規模巨大,對經濟的影響非同小可。試想一所只有微量資金的小公司,若無新的資金來源,就算有新科技出現,效果也有限。

「質」的重要性不亞於「新」。我把它解讀為高質量,但也許更有意義說法是要尋找並利用一些顛覆性、改變生產範式的科技,而這些科技同時也往往會摧毁舊科技或舊的生產方法。

與世界頂尖人才交流 激盪思想

舉兩個例子。現時電動汽車已因電池續航力的進步而帶來汽車業天翻地覆的變化。德國、美國、日本等過去掌握了內燃機設計,把靠內燃機推動的汽車變成近乎完美。但現時更節能更環保的電動車出現,成本更低、效能更好,內燃機便成古董,沒有前途,掌握內燃機技術的工程師及工人,其知識的價值很大程度被摧毁。另一例子是內地盛行的流動電子支付系統,有了此種方便性幾乎獨步天下的新科技,一些新興行業便自然被創造出來。很難想像,沒有這些支付系統,美團外賣或高德叫車,甚至高鐵訂票等高效業務能夠出現。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靠人才推動,而人才是否能出新意念,要靠他們的互相交流,思想激盪。

中國是人口大國,在這方面佔有優勢,但若能繼續與世界頂尖人才交流,作用更大。

(香港經濟日2024-4-19)

 

 

4/12/2024

耶倫稱中國產能過剩是何用意?(雷鼎鳴)

 

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訪華期間發表的言論,頗引起公眾對她來華目的的猜疑。取其大者,她主要有3個相關的論點:第一、中國太大了,世界承受不了她這麼大規模的生產量;第二、中國對電池、太陽能光伏板,及新能源汽車等有太多補貼,以致其溢出效應構成對其他國家的損害;第三、中國住戶消費不足,資源過度放在商業投資之上,這更被政府對某些製造業的補貼所惡化。

耶倫是財長,管理美國政府的收支。以上的3點卻是與貿易或商務關係更大,應找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或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來處理,找耶倫來是否要她「不務正業」?也許因為耶倫是正牌經濟學教授,所談問題涉及經濟,說服力比法律出身的雷蒙多及戴琪強得多,但更大的可能是耶倫真正的目的是要解決美國政府的赤字問題。

綜合以上3點,耶倫都是在說中國產能過剩,在對環保大有幫助的新能源方面,尤其如此。

耶倫欲華貨加價 免衝擊美市場

甚麼是產能過剩?按經濟學基本原理,是某些產品的供應量大於需求量,以致賣不出去。在市場機制下,解決的方法很簡單,一便是減價,以促使需求量上升,產量下跌,從而達致供求平衡;二便是開闢新的市場,擴大需求。

耶倫顯然不是要中國把商品減價,而是想中國加價,以免衝擊美國的市場。此等思維,反映了美國政府主要考慮部分商界利益,消費者的得失並不放在心上。有些商品在中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並不一定賺到多少利潤,例如在電動汽車中,政府曾有對消費者補貼,鼓勵他們多用電動汽車,減少非環保的燃油汽車。現在補貼在取消中,汽車若是加價,豈非更難賣出,產能更加過剩?其實在國際貿易中,某些商品在中國被認為過貴,但在外國卻被認為太便宜,是正常不過之事,這正好反映中國對此商品擁有比較優勢,適宜輸出。中國輸到美國的電動汽車或其他新能源商品,以價格而論,幾可橫掃美國市場。美國的消費者及需要中國產品的企業,自應因為可以買到便宜貨而歡欣雀躍,但美國政府顯然不重視他們的利益。

加息推高美元 美商品競爭力降

本來最合理的做法是順從市場力量,競爭力不及中國的美國企業可轉型到自己有比較優勢的其他行業,例如金融等服務業。但美國又害怕在製造業上太倚靠中國,以後要惡也惡不起來,所以只想阻止中國產品進佔市場。其實美國就算有此意圖,也可有另一方法,便是通過減息把美元貶值。

這兩年看似人民幣貶值,其實不然。人民幣相對於其他貨幣滙率雖有波動,但總體穩定,現時相對於一籃子貨幣,滙率大約等同1年前、1年半前及8年半前。滙率不穩的是被大幅加息政策所推高了的美元,亦即其他貨幣滙率相對穩定,只是美國人為地推高美元。這並非沒有負面後果之事,美元高企會削弱美國的出口,亦使到本國的商品競爭力下降。上述新能源電池及汽車輸給中國,美元升值是其中一個原因。高利率的另一嚴重後果,是美國政府所欠的債要承受沉重的利息負擔。耶倫是財長,冷暖自知,怎不叫苦連天?

減息可紓緩問題,在大選年,美國政府尤其需要減息刺激經濟,但減息則使美元失去吸引力。大家都知美國欠債纍纍,又不時會把美元武器化打擊不合她心意的國家,持有美元風險甚高,若非高息吸引,何必要持有太多美元。

美減息可紓外貿 惟難再借到錢

所以美元一旦減息,雖可在外貿上因美元貶值而得益,但美國政府卻會發現很難再借到錢去支撑她的赤字了。借不到錢可以自己印鈔票借給自己,但高通脹卻會重臨,正是焦頭爛額,如何是好?大花筒的美國碰上能高效率生產價廉物美商品的中國,早已陷了下去,不能自拔。美國精英見此感到害怕,但已無法與中國脫鈎。

耶倫想到的出路之一,竟是希望中國減少投資,把資源耗在消費上,這便會減輕美國的壓力。經濟學上有所謂「黃金準則」的投資率,可達致一生人最多的消費。假設收入100元,若消費60元,便只剩下40元可用作投資。投資率愈高,意味着今天的消費會減少,但將來的收入卻可因現時的高投資而增加。反之,投資率太低,今天雖可多消費,但經濟會因缺乏投資而下滑,將來的收入及消費都減少。哪一個投資率能使一輩子的總消費最大化,便可稱作「黃金準則」投資率。我曾估算過,以中國目前的國情,GDP 40%左右的投資率是「黃金準則」,而中國目前的投資率約43%,十分接近「黃金準則」。耶倫希望中國降低投資率以利美國,是過分的要求了。

(香港經濟日2024-4-12)

 

 

4/05/2024

甚麼才是超級大國?(雷鼎鳴)

 

在蘇聯解體前,美蘇兩國明顯是當時的超級大國。用市場滙率計算,在60年代,美國GDP獨佔全球GDP40%,蘇聯遠比美國為低,但低多少難以定奪。這是因為80年代中以後,才有把物價差別因素考慮在內的「購買力平價」計算法,而美國的物價遠比大多數國家為高,所以上述的40%有水份。

美綜合實力強 惟華多領域趕超

在軍事上,蘇聯擁有大量核武,科技上與美國一樣能送人上太空,其科學家數量之多及質量之高,也使別國望而生畏。到了今天,俄羅斯GDP只是美國的零頭,但中國及其他國家增長比美國快,美國的GDP已跌至全球的25%左右。不過,美國的軍費每年9,000多億美元,比緊接美國排名的10個國家,即中國、俄羅斯、印度、沙特、英國、德國、法國、南韓、日本和烏克蘭的軍費總和還要多。從這個意義上,美國顯然是世界唯一的軍事超級大國。

中國能否稱為軍事上的超級大國?以數據作比較,中國軍事開支只佔美國的三分之一,差距頗大。但中國製造武器的成本及軍人薪水遠低於美國,又不用像美國般全球設置800多個軍事基地,3,000億美元左右的軍費已足以使美國忌憚不已。中國的軍費是第三名的俄羅斯的3.4倍,我們從此可判斷,中國已是軍事上的大國。但中國人較謙和,不會把自己當成是軍事強權,所以軍力上的超級大國帽子,不戴也罷。

不過,美國兩個政黨早已統一了思想,把中國視為美國最大的威脅,必要遏制之而後快。這與意識形態無甚關係,越南是共產主義國家,美國還是拼命拉攏之。中國的實力才是真正的使美國坐立不安的因素,縱然中國絕無打算攻擊美國,只想和平崛起,美國也不會容許此事的發生。

今天美國的綜合國力雖仍勝於中國,但中國在多項較量中已靜悄悄地把美國從冠軍寶座上推了下去。中國現時已是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全球有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正是中國。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已是美國的1.3倍,或許是更高。科技上亦有不少領域超越了美國,但最使美國寢食難安的應是製造業。

中國製造業 世界唯一超級大國

中國的製造業在大多數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對,是超級大國,還是唯一的。何以見得?據瑞士經濟學家鮑德文(Richard Baldwin)分析歐盟蒐集的數據所得,在製造業總產值上,中國佔了全球的35%。美國排第二,只佔12%。中國也超過了排名第二至第十的總和,這不是製造業的超級大國是甚麼?若用增加值去計算,中國的製造業一樣也佔了全球的29%。上述數據是2020年的,到了今天,中國佔有的優勢可能更明顯。

為何製造業的地位這麼重要?美國人應是很懂的。我曾在美國新奧爾良市參觀過它的二次大戰博物館。原來在19391月,美國的軍機只得1,700架,遠遠不是德國或日本的對手,士兵也只得33.5萬人,只及德國的九分之一,所以美國人大多反對參戰。但美國工業基礎強大,咬一咬牙把國防開支提升到GDP的四成,光是戰機也造出了30萬架,美國也就憑她的工業把自己變身為世界軍工廠。在戰爭時期,服務業、金融業通通靠邊站,實體的工業製造能力起決定性作用。

美續遏華 港人宜有心理準備

中國雖沒有意願與美國打仗,但美國策略家必會有遠慮,總會把中國的軍事潛力考慮在內,而這是要看製造業的底蘊的,挑戰這方面的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怎能不三思?

美國現今頗希望在本土重建製造業,在某些領域上,如製藥、芯片等,美國實力強橫。在整體的高新科技上,美國與中國都是在起跑綫上,大家都在探索人類的未知,誰勝誰負,無人知曉。但在較傳統的與民生有關的製造業,如家電用品、電動汽車、太陽能、鋼鐵等,美國已落後中國太多,相關人才也十分缺乏。美國人也是喜歡賺快錢,當律師或金融炒家,賺錢比當科學家、工程師快得多。若美國要重建製造業,沒有一、二十年恐怕難有希望。

展望將來,按目前的發展軌迹推斷,大約1520年後,用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大約是美國加上整個西方世界的總和,亦即經濟上也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絕不想有此事,所以未來的十多年,必會出盡各種手段去阻礙,港人宜有心理準備。

(香港經濟日20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