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2025

揭《大而美》背後 政治利益考量 (雷鼎鳴 )

美國國會以輕微票數差距通過了《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此法案是多年來美國涵蓋面最廣的財政法案,涉及項目數以百計,說它「大」是對的,但說它「美」卻言過其實。

美國多個民調結果都顯示出,大多數美國人對這法案都持反對態度,共和黨可能會因它而失去一部分民心。

這份長篇法案其實很能集中反映美國利益集團的影響力,只要看看錢用在哪裏,有甚麼項目被刪扣掉,我們便大可明白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要爭取甚麼人,不重視甚麼人。對港人而言,這個《大而美法案》也可為我們展示出,一個全球霸權在走向衰落時,她的內部會出現甚麼變化。

大削福利 堵截非法移民轉視綫

這個財政法案最突出的特色是她很難擺脫別人對它「劫貧濟富」的批評。在個人入息稅方面,它是把2017年特朗普第一任時通過的原本只在20172025年才生效的減稅方案永久化。我不反對減稅,這能濟富也能濟貧,但法案有削減開支也有增加開支的部分,最被特朗普政敵批評的,是窮人的福利大減。這主要有兩項目,一是其醫療補助(Medicaid)提高了門檻,申請人若非要照顧兒女,1964歲人士必須平均每月工作80小時以上的才有資格。這個門檻提高後,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會得不到醫療補助。第二個項目是營養補貼,這大致等於過去窮人所領取的糧食券。兩個項目開支被削減,幾年下來,可省回近萬億美元。

特朗普此舉反映了他對不同族群利益的優先次序,他削減窮人利益,政治上相當危險。用選票來算,他的權力基礎是所謂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群眾。這些人一般教育及收入程度都較低,取消了他們部分人的醫療福利,終會引起不滿,削弱特朗普的群眾基礎。要知道特朗普是一名富商,與MAGA群眾有着天然的差別,這些人支持他是異數,當發現不符自己利益時離棄他,恐怕是遲早之事。

特朗普當然不會甘於失去MAGA群眾的支持,他需要做點補救工作,最方便的工具便是把非法移民當作代罪羔羊,轉移視綫。美國近年出現大量治安問題,而同時亦有不少非法移民潛藏在境內或從邊界湧入。他們有些是打黑工,搶劫犯罪的恐怕也不少。MAGA群眾對他們一般十分反感,就連華裔美國人大多對他們也充滿戒備,以防他們到自己店裏打劫。

不過,民主黨所代表的白左自由派思想,對非法移民較為包容,有時甚至到走火入魔地步,頗引起MAGA群眾的不滿。近日三藩市有名小偷跑到連鎖店Walgreen內偷了瓶洗頭水,被一名華裔的店長發現,雙方大打出手,都受了傷。告上法庭後,華裔竟被定罪,說他用暴力襲擊他人不對。此種判決頗能引起公眾憤怒,要知道,在加州被偷被抢950美元以下,找警察也没用,他们不會受理,這店長除了自己还擊匪徒还能怎样?

拒補貼綠色能源 改撑傳統油企

現在特朗普要大量堵截非法移民,頗能引起MAGA的共鳴。我看《大而美法案》中,用在堵截、打擊非法移民並把他們遞解出境,用的資源高達1,500億美元,是美國政府執法部門中經費最多的。特朗普希望每年能把100萬非法移民遞解出境,十分大手筆,又打算4年內共耗費450億美元增加10萬張拘留床位(每床位用45萬美元!)。為何如此大張旗鼓用這麼多錢對付非法移民?我相信這是在演一場戲,演給MAGA群眾看,延長他們支持特朗普的時間。

能源是法案的另一重點。馬斯克(Elon Musk)與特朗普鬧翻,重點之一是特朗普不再補貼電動汽車及綠色能源的發展。本來電動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等都是極重要的製造業方向,但特朗普對它們沒興趣,原因應該是他需要石油公司的支持。

國防開支在法案中又增加了1,500億美元,其中290億美元用在造船上。這點並不奇怪,特朗普從前表示打仗不划算,不喜歡戰爭,但近月看他從派飛機轟炸伊朗開始,可能又再陷入美國過去總統的宿命,被軍工綜合體拿捏着,不惜削減人民醫療開支也要大增軍費。

大增軍費鄙視教育 打擊美國運

對美國國運最沉重的打擊是特朗普政府對知識與科技的鄙視。打壓哈佛等大學我們記憶猶新,法案中對大學從籌款中得來的捐助所作的投資回報居然也要打主意,稅率1.4%8%,愈多資產的大學,稅率便愈高。

我們也應注意,截至今年5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的經費已被大幅削減,数學物理化學等,減少了67%,生物52%,工程57%,國家健康局(NIH)提供的研究經費一樣不能倖免。不投資在教育及科技上,等於沒有未來,但特朗普此等民粹主義者,對科學家不會有應有的尊重。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大而美法案》在2034年之前會為美國再增加2.8萬億美元的債,這是將來的美國人要負擔的。特朗普並不在意下一代的利益。

 

(香港經濟日报 202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