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四十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無遠弗屆,中國是這個過程的重要參與者,也是最大的得益者。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國民經濟一度幾乎陷於崩潰,但1978 年至今,人均實質產值卻上升十三倍!有種說法是,這個過程也帶來貧富懸殊。但我們不應忽略,就算是農村人口,生活也大幅度地改善,實質人均收入上升也有七八倍之譜。
若以事後孔明的角度看這問題,既然經濟開放能帶來這麼大的好處,我們便毋須相信鄧小平當年作出開放政策的決定時有什麼難度。但正如國際貿易理論大師巴沃蒂(Jagdish Bhagwati)所指出,不少發展中國家在參與自由貿易前,大多都會擔心市場一旦開放,自己根本競爭不過先進國家,致使百業凋零,人民失去職位;這種見解在中國改革初期也是所在多見,由此可知,鄧小平當年實在要頂着來自保守派的強大壓力。
害怕競爭而支持保護主義
不過,時移世易,今天埋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聲音主要卻是來自發達國家,一些人倒過來害怕自己競爭力比不上發展中國家的工人,因而要支持保護主義。
出現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擔憂其實並不奇怪,自由貿易的後果之一正是迫使各國發揮自己的相對優勢。中國過去某些企業競爭不過外國,早已萎縮消失,代之而起的卻是一批找到自己優點、能攻陷先進國家市場的企業。在發達國家中這種情況一樣出現,貿易促使各國把資源更有效配置,從而提升生產力。
上述是國際貿易理論的基本常識。不過,近年一些定量研究卻發現,貿易所帶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雖有助經濟增長,但從量度出來的結果看,它的貢獻卻不足以充分解釋貿易對繁榮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還應有其他的渠道,找尋這些渠道是近年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方向。
一個主流理論是,市場競爭能促使企業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若這些企業不這樣做,它們便會受淘汰。據此思路,我們不難得出如下的推理︰一、市場競爭愈激烈,企業的生產力便愈能提高;二、國際市場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所以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生產效率會比只懂在本國內銷的企業要高。不少貿易理論都把這推論當作是不可拂逆的結論。
研究結果出人意表
這個結論最近受到強烈挑戰,而挑戰的理據對中國和香港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啟示。
提出挑戰的是一位叫呂丹的學生,她幾年前給阮志華老弟發掘,從北京大學推薦到芝加哥大學去,今年將在經濟系博士班畢業,系內評價極高,我與她也有過交流。
呂丹的研究建基於她對中國統計數據的分析。她的數據來自1998 年以後每年一度國家統計局進行的企業普查,其覆蓋面極廣,包括了所有國企及年銷售量超過500 萬元人民幣的私營企業,在2007 年納入數據庫的企業多達336768 所,它們的出口量佔中國總出口量的九成,而企業所要提供的數據亦極為詳盡。根據這些數據,呂丹發現了一系列出人意表的結果。
第一個發現是,中國的出口商不論是「全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或「勞動生產力」,平均而言都比不上以內銷為主要目的的生產商。這兩種生產力的量度法都有助我們了解企業的生產效率,例如把同樣的人力物力放進甲乙兩個企業內,甲的產量若是比乙高,那麼甲的生產效率或「全要素生產力」便高於乙。
這個發現與傳統的見解大相逕庭。為什麼在世界市場中要與多國企業一爭長短的出口企業,其效率反而不及內銷生產商?這好比能征慣戰的國家代表隊的水準及不上地方代表隊同樣使人不可思議。
數據又清楚顯示,出口生產商所造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勞動密集,但中國也有出口資本密集產品的生產商。按照經典的國際貿易理論赫薩爾─ 奧林定理(Heckscher-Ohlin Theorem),中國勞動力充裕,歐美則資本充裕,最符合兩地利益的做法是中國向歐美輸出勞動密集產品,歐美則向中國出口資本密集產品。但呂丹卻發現,中國出口商效率之所以較低,原因是在於數目眾多出口勞動密集產品的企業表現差強人意,佔少數生產資本密集產品的出口商則實力強勁,效率比留守本國只重內銷的企業效率要高。
這些結果初看起來會使人訝異,有些人可能只是認為中國與其他國家不一樣,傳統的經濟理論或國際貿易理論不能解釋中國,要另立一套才成。
我不贊成這種思維方式。一套理論若似乎解釋不了某種現實,第一步要做的應是仔細想一想,我們是否遺漏了什麼因素?若然找出這些因素後,真實世界的現象又重新可作解釋,那麼我們的理論便更完整,不用從頭開始建立另一套新的理論。
效率一般也可稱霸市場
呂丹的解釋倒也簡單,但完全符合經濟原理。中國輸出的勞動密集產品(如衣服、玩具等)在歐美市場本就佔盡了勞工成本低廉的優勢,就算生產商效率一般,比不過內銷生產商,在歐美也足以稱霸市場。但假若出口的是資本密集產品(如藥物、石油、化學品),成本再無優勢可言,在強手雲集的國際市場,企業本身的生產效率若無過人之處,如何能夠立足?
既然如此,我們也應見到,大部分生產勞動密集產品的外銷商,雖可以在國外成功佔據市場,但在中國卻全無立足之地,市場佔有率是零。反之,能夠出口資本密集產品的企業,因生產效率優越,在中國及外國都一樣能佔據市場。企業普查中見到的數據,正正可印證到上述的推論。
這些結果並無違反競爭可促進生產力的原理,新「發現」的是,在勞動密集產品市場中,競爭最激烈的不在歐美市場,而在中國內銷市場。
讀者不難對這些解釋提出質疑。例如,中國的產品在歐美市場中一樣要面對來自越南、印尼等勞動力充裕國家的競爭,並非不思進取、生產力原地踏步也可繼續佔據市場。這點沒錯,但這些競爭者短期內似乎尚未足以威脅到中國出口商的生存。
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假如人民幣突然大幅升值,出口商在國際市場目前佔據到的一點優勢會否蕩然無存?有此可能,但總不會是所有出口商都如此不濟。
競爭會更加激烈,生產力較弱的會倒閉,造成失業,但生存下來的也一定有辦法在競爭壓力下更有作為,生產效率更能提高。
成本推高影響消費者
另一個質疑是,有能力打入內銷市場生產效率較高的生產商為什麼不順便也在國際市場中分一杯羹?這的確是一個使人疑惑的問題,須作解釋。
中國的勞動密集產品雖在國際市場中擁有優勢,但進入國際市場卻並非人人可做到。這需要國際的網絡關係及對市場的了解。2008 年中國出口的總值中,55.25 %來自外資企業,而外商投資存量中,港資又佔了63%。由此可知,中國的出口相當程度地倚靠外資企業,尤其是港資企業,在改革開放初期更是如此。這些外資企業擁有的國際網絡及對市場的認知恐怕不是普通的內地企業所能望其項背,後者就算身懷絕技也未必能打入國際市場。
打入國際市場不易,但進入內銷市場可能更困難。內地講關係、條文制度複雜,面對善於掌握這些關係的眾多內地企業的競爭,外資及港資企業都不易勝出。
通過對企業普查數據的分析後,不少內地的港資企業可謂「原形畢露」,投入同量的人力物力,港資企業的產出,平均低於內地企業的產出,它們所能倚靠的,只是國際市場的網絡關係及知識而已,一旦人民幣有較大的升值,此種優勢或許便不足恃;不斷改善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搞創新才是它們繼續生存之道。
在上周末一次旅途中,碰到廠商會會長黃友嘉,他是芝大經濟系博士,對港商在內地進入內銷市場所遇到的壁壘和困難了解甚深,這些困難對中國消費者及鼓勵內銷的國策都並非好事。內地有一種奇怪現象,同是中國生產的商品,在外國售賣價錢往往會低於在中國的價錢。這反映出中國的內銷市場中稅率、關係、交通運輸等等障礙,在在都在推高成本,使消費者蒙受損失。中國政府應想方設法掃除這些障礙。
HKEJ 20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