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2017

融入大灣區? (雷鼎鳴)


特首與大批司局級官員上月到珠三角幾個城市考察,如此大動作,應是為未來香港發展定調。因為我對三藩市灣區的布局比一般人熟悉,所以也花了點時間思考香港融入大灣區的問題。

 

大灣區並非新概念。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大批香港企業家湧到東莞、深圳等地開設工廠,把珠三角成功地打造成世界工廠。

 

二十多年前,科技大學的創校校長吳家瑋最喜歡推銷大灣區概念,到他辦公室往往會見到他對著一張珠三角地圖滔滔不絕。他曾在三藩市當過大學校長,想來他對大灣區發展的靈感該是來自他在加州灣區的經驗。我們要注意,加州灣區的獨特經驗主要來自全世界都想學習的硅谷,這裏的創新科技龍頭地位近年雖被北京中關村及深圳南山威脅著,但要說被全面超越,恐怕起碼還有一二十年。

 

金融服務業是香港優勢

 

時移世易,今天所說的大灣區與二三十年前的大灣區已有頗大的分別。

 

首先是公路網現在已四通八達,把天涯變為比鄰的高鐵已通了車,甚至成為了人民日常交通工具的一部分。4月份我去了大灣區較為貧窮的肇慶,在深圳到那裏的高鐵直通車票早已賣光,唯有到廣州再轉肇慶,沒有座位,只買到站位,但轉瞬便已到達。回程也買不到票,有點狼狽,但可看出高鐵班次雖幾分鐘一班,仍然供不應求。可見內地各區域的經濟也已高度融合了。

 

其次是資訊科技比以前更發達,智能手機的滲透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交通網絡與通信技術都是區域融合的重要條件。

 

第三是大灣區的經濟結構已經深度轉型,很多勞動密集製造業的工廠已離開了,代之而起的是服務業及深圳有世界級風範的創新科技產業。

 

第四是要素稟賦已大幅改變,低技術勞工不少已離去,學校已供應了更多高教育水平的勞動力,不少科技專才已在此生根,資本的充裕程度與八十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語。有了這些改變,就算過去港人有在珠三角設廠的成功經驗,現在也應重新檢視將來融合之路應怎樣走了。融合不代表大灣區的九個市二個區都應做同一些事,互相競爭,而是不同的區市做不同的事,分工互補。此種模式,倒是過去三十年經濟全球化以來不斷出現的自然現象。現在的世界分工已越來越細,某一個小地方或只是一個工廠,隨時擁有某個零件全球性的壟斷地位,不同地方生產不同的元件,最後它們被組裝起來才變成一個產品。由此可見,產業或服務業的定位十分重要。

 

如何定位的根本性因素是要看看自己有什麼相對優勢。在計劃經濟體制,這往往由官員在辦公室拍板決定。但在市場經濟中,最可靠的參考信息是價格。生產要素與產品的價格決定了利潤,在某處地方生產某樣產品能提供最大的利潤,便意味著這地方有生產這商品的相對優勢。例如, 某處地方土地昂貴,這裏便不適合搞佔地甚廣的企業;某地勞工便宜,勞動密集產品便有優勢。

 

進出口貿易或進一步下跌

 

香港一百多年以來,最大的優勢行業是國際貿易,這主要是因它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及擁有深水港,近年它的進出口(加上轉口)貿易總值已接近GDP的四倍,但實際帶來對經濟的貢獻(加上相關的物流業)卻下降至GDP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但這仍高於金融服務業所佔GDP的百分之十六。香港並未失去它的絕佳位置與港口,但香港地價高,限制了它的發展。內地的港口也日漸成熟,更多的貨物不用經香港出口或入口,進出口貿易未來在港所佔的GDP比重,恐怕會進一步下跌,這便要求我們發掘新的增長點了。

 

中央認為香港的優勢是金融服務業,在大灣區分工中,這個定位雖是由計劃部門提出,大抵沒錯,因為市場的信息亦是指向相同的方向。大量金融機構選擇在港落戶便是明證。

 

金融業會繼續發展,服務全國,以至世界,這點不用有太大懷疑,但單靠一個火車頭, 可能仍不足夠,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這一行。香港還需發掘什麼新亮點?此問題的答案,我相信由企業家找尋比政府更準確。

 

香港價值提升的關鍵

 

有幾項倒是可以考慮的。金融與創新科技都是高增值的行業,香港有無發展創新科技的優勢?我相信單靠香港,成事機會不高,香港的大學有優秀的科研團隊,但缺乏生產基地,而後者恰好是深圳的強項,但深圳的大學科研水平仍未成熟,所以深港兩地實有很強的互補性。

 

若香港政府敢於再多走一步,創造條件吸納更多在內地長大但現時身在歐美的高級科研人員來港,根據我多年招聘的經驗,相信很多人是可能來的。這是因為他們較適應香港的生活。但這需要解決兩問題,一是香港有無足夠他們子女讀書的學校,二是有沒有公司願意在港招聘他們。這兩方面政府都有拆牆鬆綁的工夫要做。若成功吸引足夠多的海歸來港,他們所創造的財富會如硅谷般衍生出對多種本地服務業的需求,有助製造就業。

 

除了創新科技,大專教育也可視為服務業的一種。香港有好些優質學府,招收外地學生已是常規了,外地的本科生及碩士生一般繳交較高學費,財政上不但沒有用政府的錢,反而在補貼香港的學生及支持著大學的科研。另外,香港的電影業與內地似也有越來越深度的融合,可以加以重視。

 

不過,這裏要指出,香港越是能在高增值的行業有發展,經濟越有進步,便越會使香港這個地方的價值提升,但這也會使土地的價值自然增加,從而推高樓價。君不見紐約、波士頓、三藩市、倫敦、北京等國際金融中心或高科技中心樓價都非常昂貴?此種市場力量會把低技能不適應這地方的人趕走。這在經濟上正確,但在政治上後患無窮。化解其壓力,要靠多開發土地紓緩樓價及多輸出退休人士到內地較便宜的地方居住來解決。例如,在肇慶用五十萬元人民幣便可買下近千呎的房子。不解決房屋問題,會使融合過程中帶來的經濟利益分配得十分不均。

 

不理大灣區,不融合,是否一種選擇?香港不習慣被規劃,但若內地在大灣區有大動作而香港故意不順其勢而找尋及發展自己的優勢,便是十分愚蠢了。不好好利用大灣區的發展,絕不會使香港有傲立當世的孤高形象,只會使自己陷入被邊緣化的處境,人民收入日漸萎縮,失業率不斷上揚。香港的工商界對此種結局應一早了然於胸,只是部分政客會對此閉目塞聽而已。

 

(TKP 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