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2018

進博會的深層意義 (雷鼎鳴)


    習近平本周一在上海主持了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開幕儀式,這個「進博會」驟看起來,有些突兀古怪,但細想下,我認為它是神來之筆,其深層意義,甚至連中央的決策層也未必全部掌握。

  為甚麼說「進博會」使人奇怪?它與廣交會不同,目的並非是推廣中國自己的產品,反而是開歷史之先河,自己出錢替別人建立平台,方便國外企業來華展示自己的優質產品,在本土市場中,直接使中國的企業感受到競爭的壓力。這是與保護主義對立的舉措。

  若論「進博會」的時機,其實也不盡如理想。人民幣匯率近月較為低迷,這意味着中國人民若要購買進口貨,要付出較高的代價。因為美國息口帶頭上升,中國的利率也難以不受影響。利率向上,不利投資,這是普通常識,但其實也不利消費,在高利率的環境下,人民若今天把錢花掉,少了儲蓄,等同未來會因喪失了賺取高息的機會,被逼減少更多的未來消費,在投資及消費都被高息壓抑下,要提升入口並不容易。再者,中美正在打貿易戰,中國增加入口,理論上雖可能增加美國的出口,對美國有利,但特朗普有可能葉公好龍,視中國的善意為政治陰謀,反而要唱淡甚至抵制這「進博會」。

  既然有這些不利因素,為何開創「進博會」仍是一後果深遠的策略?這又可分不同層次看這問題。在較明顯或表面的層次上,中國是要告訴世界各國,中國並非追求貿易盈餘,而且也無意封閉市場,用行動鼓勵外國人把商品出口到中國,正是對堅持開放的政策說到做到。當中暗藏的一招是,沒有跟中國打貿易戰的國家,出口貨物到中國可獲享更低的關稅,這樣對美國便是雙重打擊,美國若繼續打貿易戰,輸華產品不但要付比過往更高的關稅,而且也失去其他國家所享有的比現在更低的稅率,這大大不利於美國在中國市場中爭取更大份額。這對美國的製造業是十分不利的,要知道,去年中國入口1.73萬億美元,大約等同於南韓、西班牙或加拿大整個國家的GDP,這市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但要真正了解「進博會」的深層意義,我們尚須明白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概念。貿易意味着競爭,競爭正是推動改革及經濟轉型的最有效方法。中國假如能大幅增加外國的進口,競爭會帶來不同性質的影響。

  首先,既然進口商品被放在同一平台被人評頭品足,那麼,在中國龐大市場的利潤驅使下,外國的生產商需在價格及品質上力求增加競爭力,這對中國的消費者及要輸入半製成品的生產商都是好事。第二,外來的產品會與本土產品競爭,中國目前雖然資本充足,但勞工成本仍比世界平均低出一成半,根據基礎貿易理論的Heckscher-Ohlin定理,競爭的後果是歐美日等國家會向中國輸出較多的資本密集產品,中國則繼續生產較多的勞動密集產品,假以時日,因中國教育及科研水準快速提升,將來科技密集產品的生產會愈來愈多。又因為輸入了較多資本密集的產品,中國自己的生產商部份會被逼退出這些行業,它們原本擁有的資本可解放出來用在擴充勞動密集產品或用在發展科技之上,亦即更多的資源放在自己有優勢的領域上,這又會為將來的出口培養出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授魏尚進的團隊實證研究顯示,更開放的政策促進了入口以後,將來出口增加更快,外貿盈餘甚至會因此提升。讀者可自行判斷「進博會」是否神來之筆?香港在內地的廠家亦應調整新來的競爭下要採取的策略

 

(Headline Daily 20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