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2019

今年經濟回顧及未來展望 (雷鼎鳴)


今年有兩件事困擾香港經濟,一是中美貿易戰,二是已達半年的暴亂。年初時,財爺如常邀請了幾位經濟學家到其官邸飯敘,猶記得當時財爺問及對今年的展望時,無人表示樂觀。要知道,社會中的暴亂其時尚未出現,我們的悲觀,基本上都是來自貿易戰。這悲觀其來有因,香港的進出口(包括轉口)貿易加上物流,在GDP中佔最大板塊,高達21.5%,更重於金融。中美兩國拳來腳往,香港處於夾縫之中,如何受得了?

怎樣量度貿易戰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股價表現是一種領先指標。在商業周期理論中,我們知道股價的上落一般先於實體經濟的上落,而且股價可反映市場中人對公司未來多年總利潤折現值的評估。20181月恒指創下了高峰,貿易戰出現後,股價大幅下跌,但其後有反彈,20194月份有一個暴亂未出現前的階段性高峰,若把2018年的高峰,與這高峰相比,恒指共下跌了9%,我們可視之為貿易戰對香港實體經濟衝擊的市場評估。

GDP負增長難以避免

從今年4月的高峰,到本文執筆時的近期高峰,恒指又再下跌8%,後者可反映暴亂對香港經濟的影響,這8%可能稍有低估,事關貿易戰近日因中美雙方簽約在即,氣氛稍有緩和,但眾所周知,特朗普反覆無常,市場對協議意味着甚麼,十分謹慎。

正如上文所說,股價是領先指標,實體經濟隨後的表現,也大致符合股市所反映的市場預期,今年的其他經濟數據,不論它們是反映貿易戰還是暴亂,都乏善可陳。2019年第1季比起去年同期,實質出口下降3.7%,第2季跌5.4%,第3季跌幅更增至7.1%。在投資上,第1季實質縮減7%,第2季加劇至減10.8%,第3季更跌了16.3%。就連一向較為穩定的實質私人消費,也跌了3.4%。外來遊客明顯減少,非本地居民實質消費在第3季減少了31.7%10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比去年也有24.3%的跌幅。據政府消息,今年財政開支,有很大機會出現赤字。

不少港人希望樓價能夠回落,但雖然經濟的大環境不利樓市,樓價跌幅倒是並不明顯。中原地產指數從6月底的高峰到年底雖下降了6%,但其實今年初至今整體升幅仍超過4%,原因應該是土地供應依然嚴重不足。

GDP的總體狀況與上述的各種數據脗合。2018GDP3%的增長,2019年第1GDP經季節性調整後,比之前1季增長了1.3%,第2季比第1季減了0.5%,第3季已受暴亂影響,又再跌了3.2%,今年GDP錄得負增長,看來難以避免。

年輕人就業面臨困難

明年情況比起今年如何?我無水晶球,只能據理推斷。有利的因素是不少暴徒已被檢控,專責破壞的有生力量有所減少,雖然其破壞行動不會止息,但能量縮小,只能靠更極端更危險的手段去傷害別人生命或破壞財產,但將來被捕的風險愈來愈高。

從悲觀的角度看,困擾香港經濟前景的因素並無消失。貿易戰暫時停火,在美國大選年美國要減息刺激經濟的機率頗高,有利投資市場。不過,中美之間的競爭是未來數十年國際關係的主調,時間在中國一邊,所以美國要千方百計拖慢中國的發展。科技戰及金融戰,陸續有來,美國在台灣及香港也會多加干擾,這些都不利香港,我估計明年香港經濟負增長機會依然很大。長遠而言,中美關係若是不佳,港元與美元掛鈎或會遇上不測之險,政府應檢討如何防範美國破壞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失業率有大的概率會上升。香港經濟日漸倚靠中國,專門搞玻壞的人如何能保證有人肯僱用他們?來屆及未來幾屆的大學畢業生,會在就業市場面對巨大困難。已經多次聽到過一些跨國大公司在聘人前,要先在深圳面試申請人,如果過不了深圳海關,意味着這人將來就算被僱用了也無甚用處,不如不聘。看來年輕人要重新裝備自己,更加了解中國,才可能在職場生存下去。

有一事倒是要小心,今年45月及暑期間,不斷有炒家傳播錯誤信息與謠言,以圖沽空港元,但他們對香港情況並不熟悉,起不了漣漪,大敗而回。

(Sky Post 2019-12-27)

財富分佈與外匯儲備 (雷鼎鳴)


  上周末在北京參加了一個內地《環球時報》舉辦的有關國際及中國國情的研討會,與會者頗多為內地及港台的著名評論家。我參加的一節叫「香港之痛」,內容自是環繞着香港近月的暴亂。因為發言的人頗多,每人的時間極度不足,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性地講一兩點心中認為是重要的,不可能全面性平衡地分析整個局面。

  我估量他們希望我多談一些與經濟較密切的議題,在到了會場時,我才發現把資料數據都留在酒店房間,忘記帶來,所以也就臨時「爆肚」,即興回應之前講者的觀點。有一種說法,是香港近月的暴亂與收入差距擴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我不認同這觀點,雖然香港的媒體喜歡說量度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按此名字原來的意大利發音,香港所常用的翻譯「堅尼系數」是誤譯),近年不斷提高,但此說甚為誤導,近年統計處多次發表的報告也否定了這說法。

  表面看來,使用人口普查數據對「基尼系數」最粗糙的量度,2001年是0.525,到了2016年是0.539,而「基尼系數」上升,代表着收入不均擴闊,香港的媒體也是據此大造文章。但這說法忽略了三點要素。

  第一,上述「基尼系數」的收入計算,是以住戶總收入為基準的。但近年香港人口老化,嬰兒潮出生的人口大量退休,很多都是獨居或與老伴同住。這些只有退休長者的住戶基本上沒有入息或只有很低的入息,但他們因有積蓄,不一定貧困。把這包含大批零或低收入住戶也不加疑問算進「基尼系數」中自然誤導。

  第二,香港每個住戶平均人口一直都在慢慢下滑,從每戶3人跌至每戶2.7
2.8之間。在計算原始的「基尼系數」時,住戶人數並不在考慮範圍,但我們知道,若10人住戶總收是二萬元,這住戶可算十分貧窮,但若1人住戶收入是二萬元,卻難以說其是貧窮。在計算「基尼系數」是,自應用每戶的人均收入,而非總收入。

  第三,香港人口中有近一半人,享有重大的福利補貼,這體現在他們可住公屋居屋,其餘的卻不行。而且不同住戶要負擔的稅務也不同。經過對上述因素作出調整後,統計處所得到的結果是,2001年「基尼系數」是0.412,到了2016年,下降至0.401。這反映出香港收入不均的情況只是改善緩慢,但並非沒有進步。既然收入不均並無惡化,我們難以把香港的暴亂歸咎於此。

  但有另一經濟因素是惡化了的。眾所周知,港人的財富很大部份都藏於其擁有的房屋之中。2019年第二季香港大型社會運動發生時,平均樓價是2013年第二季的三倍半,亦即樓價上升250%。擁有房屋之人帳面財富增值可觀,沒有的則望樓興歎。在同一時期,
2024歲全職的年輕人(減去外傭)名義工資共上升了近100%,但若扣去通脹後,上升幅度不足30%。由此可知,樓價升幅遠超年輕人工資的上升。從財富配置的角度看,他們極難加入業主俱樂部,亦即分享不到樓宇升值帶來的財富。

  要解決收入差距是很困難的任務,但要使到樓市穩定發展卻有可行的政策工具,靠填海或開發郊野公園可也。香港這方面困難並非無解。

  另一個我在會上有提出的重要經濟問題是港元制度。今天港元與美元掛鈎,香港共有等同近四萬億港元的外匯儲備,等於港元貨幣總量M353.3%,世上並無單一炒家甚至幾個炒家聯手有足夠實力可撼動聯繫匯率。

  不過,世界政經局面波譎雲詭,中美角力在很長的時間內會繼續下去,美國顯然已主觀地把香港當作拖慢中國發展的一個戰場,未來可用的一招是凍結香港的美元儲備,又或不准香港使用美元支付系統。此等政策對美國本身也大大不利,但美國也有凍結伊朗及委內瑞拉外匯儲備的先例,所以實施此等政策的機會雖然很低,但不是不可能,港人必須未雨綢繆,以防萬一。

  怎樣預防?1983年港元選美元為掛鈎貨幣,主要原因之一是當年美國是香港最大貿易夥伴,但今天物換星移,香港每年對美的本地出口只剩下五億美元左右。如是觀之,從國際政局及經貿關係的角度看,港元的掛鈎貨幣應改為歐羅或人民幣,或二者兼得。這並非沒有代價,但卻總比出事時被人掠走幾萬億要好得太多。

(Headline Daily 2019-12-27)

12/21/2019

澳門人的自豪 (雷鼎鳴)


澳門回歸20年,一眾國家領導人到澳門參觀訪問慶賀回歸。習近平認為澳門的成就值得自豪。

我並無賭錢的嗜好,所以到澳門的次數不多,每三幾年才去一次,跑跑大三巴(名字來自De Sâo Paulo Cathedral),到充滿歐陸風情的小巷蹓躂,在歷史學家朋友黃天開設、門前有對聯「無酒安能邀月飲,有錢最好食雲吞」的黃枝記吃碗雲吞麵,買些蛋卷杏仁餅便打道回府。倒是3星期前母校100周年校慶,大批海外同學回港慶祝,但校慶活動卻因香港暴亂而延期,大為掃興,幾十名同學在幾位澳門出生的同學帶領下,遠征濠江作深度遊,才去了一些平常不懂得去的地方。我有位同學在新四軍的葉挺將軍故居出生,我也在那裏發思古幽情了好一陣子,以助從香港暴亂影響中拾回冷靜。

澳門政府零債務

澳門20年來的成就值不值得自豪?猶記得1999年回歸前,澳門治安頗為不堪,黑社會當道,但今天到澳門,我們已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這點已是一大進步矣。

從市容可見,舊城區限於面積細小,而且政府似乎對古老的建築及街道甚為注意保育,所以並無可觀的發展。不少新建築擠在丁點大的城區各處,顯得有點雜亂,但若跑到橫街窄巷,除了可見到種種自成一角的嶺南風情,尚可追蹤到明朝開始首批耶穌會天主教傳教士來華的足迹。若要到較有規劃的新發展區,則要跑到新建的賭場那邊去。澳門在土地壓力下勇於填海,除了打造出一個遠勝拉斯維加斯的賭城外,還可使到在人口增至68萬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能保持在221呎,超過香港的16038%

在深一層次的數據上,使到港人羨慕的是澳門近年派錢達到每人1萬元。這反映到澳門政府財政收入豐盛,年年盈餘,在世界各經濟體中,政府的公共債務排名最先,澳門的債務是完全歸零!

此等驕人成績,自然與澳門經濟脫不了關係。以官方滙率計,人均GDP去年是82,609美元,若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則接近12萬美元,直追卡塔爾,假以時日,可望成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

不過,這些統計數字需要小心解讀,澳門的人均GDP雖高,但不少收入來自外國投資者從賭場得到的回報,這筆錢算在GDP之中,但卻屬於外人所有。從私人消費加上政府消費才只佔GDP33.7%,我們得知,澳門的消費水平與其高企的人均GDP並不匹配,反映有不少收入屬於國際投資者,而不是屬於澳門人。

證港人自殘愚蠢

另一些數據也顯示澳門發展水平已經很高,她的幾間大學近年進步迅速,變成亞洲以至世界名校,也許只是時間問題。澳門人出生時的人均壽命83.7歲,總和生育率0.924,這些都是最發達地區才有的數據。至於失業率,只在2%左右,有些人說她有很大的失業壓力,是言過其實了。

有上述的世界級表現,澳門居民及中國人的確有資格感到自豪。她的成績凸顯出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澳門只是彈丸之地,中央若要扶持她,只要稍稍通過政策讓多些內地人到那裏旅遊博彩,便足以使澳門成為世界上人均GDP數一數二的地方。按中國的規模而論,香港也大不了澳門多少,若中央願意,多點惠港政策,香港也一樣可以非常富裕。第二,澳門也是實施「一國兩制」,且是通過了《基本法》23條不走樣的「一國兩制」,她的表現剛好變成一面鏡子,反映出港人的自殘是如何愚蠢。若港人切實推行「一國兩制」及通過23條,會否大禍臨頭?看看澳門,雖然其經濟目前還是太單一,人民已是生活安穩愉快,將來還有望可發展金融業,前途不可限量。希望香港頭腦閉塞的人,仍能通過澳門找回一絲靈智。

(Sky Post 2019-12-20)

澳門回歸20年,一眾國家領導人到澳門參觀訪問慶賀回歸。習近平認為澳門的成就值得自豪。
我並無賭錢的嗜好,所以到澳門的次數不多,每三幾年才去一次,跑跑大三巴(名字來自De Sâo Paulo Cathedral),到充滿歐陸風情的小巷蹓躂,在歷史學家朋友黃天開設、門前有對聯「無酒安能邀月飲,有錢最好食雲吞」的黃枝記吃碗雲吞麵,買些蛋卷杏仁餅便打道回府。倒是3星期前母校100周年校慶,大批海外同學回港慶祝,但校慶活動卻因香港暴亂而延期,大為掃興,幾十名同學在幾位澳門出生的同學帶領下,遠征濠江作深度遊,才去了一些平常不懂得去的地方。我有位同學在新四軍的葉挺將軍故居出生,我也在那裏發思古幽情了好一陣子,以助從香港暴亂影響中拾回冷靜。
澳門政府零債務
澳門20年來的成就值不值得自豪?猶記得1999年回歸前,澳門治安頗為不堪,黑社會當道,但今天到澳門,我們已完全不用擔心安全問題,這點已是一大進步矣。
從市容可見,舊城區限於面積細小,而且政府似乎對古老的建築及街道甚為注意保育,所以並無可觀的發展。不少新建築擠在丁點大的城區各處,顯得有點雜亂,但若跑到橫街窄巷,除了可見到種種自成一角的嶺南風情,尚可追蹤到明朝開始首批耶穌會天主教傳教士來華的足迹。若要到較有規劃的新發展區,則要跑到新建的賭場那邊去。澳門在土地壓力下勇於填海,除了打造出一個遠勝拉斯維加斯的賭城外,還可使到在人口增至68萬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能保持在221呎,超過香港的16038%
在深一層次的數據上,使到港人羨慕的是澳門近年派錢達到每人1萬元。這反映到澳門政府財政收入豐盛,年年盈餘,在世界各經濟體中,政府的公共債務排名最先,澳門的債務是完全歸零!
此等驕人成績,自然與澳門經濟脫不了關係。以官方滙率計,人均GDP去年是82,609美元,若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則接近12萬美元,直追卡塔爾,假以時日,可望成為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
不過,這些統計數字需要小心解讀,澳門的人均GDP雖高,但不少收入來自外國投資者從賭場得到的回報,這筆錢算在GDP之中,但卻屬於外人所有。從私人消費加上政府消費才只佔GDP33.7%,我們得知,澳門的消費水平與其高企的人均GDP並不匹配,反映有不少收入屬於國際投資者,而不是屬於澳門人。
證港人自殘愚蠢
另一些數據也顯示澳門發展水平已經很高,她的幾間大學近年進步迅速,變成亞洲以至世界名校,也許只是時間問題。澳門人出生時的人均壽命83.7歲,總和生育率0.924,這些都是最發達地區才有的數據。至於失業率,只在2%左右,有些人說她有很大的失業壓力,是言過其實了。
有上述的世界級表現,澳門居民及中國人的確有資格感到自豪。她的成績凸顯出兩個重要的因素。第一,澳門只是彈丸之地,中央若要扶持她,只要稍稍通過政策讓多些內地人到那裏旅遊博彩,便足以使澳門成為世界上人均GDP數一數二的地方。按中國的規模而論,香港也大不了澳門多少,若中央願意,多點惠港政策,香港也一樣可以非常富裕。第二,澳門也是實施「一國兩制」,且是通過了《基本法》23條不走樣的「一國兩制」,她的表現剛好變成一面鏡子,反映出港人的自殘是如何愚蠢。若港人切實推行「一國兩制」及通過23條,會否大禍臨頭?看看澳門,雖然其經濟目前還是太單一,人民已是生活安穩愉快,將來還有望可發展金融業,前途不可限量。希望香港頭腦閉塞的人,仍能通過澳門找回一絲靈智。
(Sky Post 2019-12-20)

12/20/2019

為何不割席? (雷鼎鳴)


  近半年來黑衣暴徒行使的暴力不斷升級,攻入立法會肆虐破壞後,有些人還懂得害怕,極速逃亡海外,但後來掟磚、縱火、在機場暴打記者、在中環無端揮拳攻打返公司上班之人、打爛商戶及港鐵設施、割警察之頸、從天橋向高速公路擲下重物、一言不合便潑火水燒途人、用磚謀殺了七旬老翁、用弓箭射向警察、中大理大搜出八千個汽油彈,近日還有人藏有半自動手槍及有大殺傷力的無定向炸彈,種種暴力行為早已可歸入恐怖主義範疇,無論怎麼解決,這些都是犯罪行為。若非理大一役有多名暴徒骨幹份子被捕,暴徒一時無所適從,暴亂近日也不會稍為止息。

  我一直有個疑問,泛民的發言人在幾個月前清楚表示了不會與這些暴徒割席,也許那時的暴力行為還未如近月的明顯,但泛民今天為甚麼還是躲躲閃閃,不出來譴責暴徒的暴力?要知道,在世界政壇中,縱然恐怖份子都自以為有一顆正義之心,但一旦他們傷及無辜人民,沒有多少政客敢不與他們劃清界線,否則若被視為恐怖份子或暴徒的守護者,其政治前程堪虞。

  周前有新相識的朋友在山頂豪宅搞吹水會,蒙他相邀,席中亦頗有泛民大老,便不免要追問清楚他們為何不與暴徒割席?這個問題是重要的,因這牽扯到在港搞政治的人有否失德失智,不能隨便下判斷。不過,縱然當晚多位多座朋友對此問題也同樣感到關注,所得答案仍使人失望。

  甚麼樣的答案?是泛民「不同意」這些暴力行為,但不會譴責,不會割席,原因是一旦這樣做,暴徒會走上更極端的道路。

  這是很「縮骨」的答案。對着一些進行着殺人行為(上文提到的眾多例子還只是冰山一角)的人,每個公民都有道德責任強烈譴責,並在可能範圍內幫助警方將其繩之於法,絕不能只輕輕巧巧說聲「我不同意你的做法」後,還和他們混在一起,有講有笑。很多暴徒都是少不更事,頭腦閉塞之輩,他們對泛民所持態度的反應,只會是以為泛民也認同他們的暴力,或是泛民也想利用他們的暴力去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又或是認為泛民也不敢得罪他們。三者都絕不會使他們知錯或感到內疚,只會使他們變本加厲,思想行為都更加極端。

  如此簡單的道理,稍為冷靜思考便可明白,泛民大老都是老到成精之人,對此不可能不懂。他們害怕割席的真正原因是甚麼?自稱正義的政黨不敢堂而皇之譴責暴力,甚至阻礙警方執法,掩護暴徒,這不是虛偽是甚麼?若是看清楚其定位的虛偽性,推斷其真正目的便容易得多,正如不少人所懷疑,他們只是在利用這些暴徒,縱容他們在前線破壞社會安寧,打擊政敵,自己在後面煽風點火,叫人去衝,但絕不會叫自己子女也去衝。

  今天被捕的年輕暴徒中,他們不少家長正為了打官司要用的龐大律師費而發愁,家長更擔心的是官司是打不掉的,自己子女大有機會前途盡毀,泛民中的頭面人物對這些都是十分清楚的。

  與一位中學名校校長飯敍,他力言自己學校的學生並不認同暴力行為,他們並非失德,只是失智,他們絕無一人有參與掟汽油彈,但可能有人蒙過面,戴過豬嘴,走在暴徒後面,而他們這樣做時,是自以為是正義的,因為他們認定警察在八三一有殺人云云。

  我同意這位校長所說,這些少年人血氣方剛,心懷正義,但思想幼稚。有能力冷靜分析所謂八三一事件前因後果的人,都可知道指控完全站不住腳,其「理據」可以秒殺,學生的失智是肯定的,希望他們未來升學後能有更縝密的頭腦。今天他們犯下的錯倒是與泛民的別有用心不同。他們要明白幾點:第一,不認同暴徒的暴行是不夠的,有道德勇氣的都要譴責他們。第二,站在暴徒後面,客觀效果便是掩護他們,在暴動的法律上這可能構成同罪,在道德上也使自己聲稱的不認同暴徒這一說辭不再靠得住。第三,退一萬步說,就算警察有使用過份暴力,這絕對無法增加暴徒行使暴力的正當性,在背後掩護暴徒的學生及記者一樣無法自辯。第四,學生更應開放頭腦想想,自己對警察的判斷是否完全錯誤,若是錯了,自己不去與暴徒割席,是否錯上加錯?


(
Headline Daily 2019-12-20)

12/13/2019

港人在大灣區發展的前景 (雷鼎鳴)


香港近月動亂,再加上大灣區房地產取消了對港人的限購令,以致朋友圈中多個組群,紛紛跑到大灣區睇樓,以便香港出現黑暴時,可到那裏避難。

房地產投資要看很多因素,其中之一是升值潛力,而這又與當地經濟前景有莫大關係。珠三角大灣區是當今世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我的母校芝加哥大學每年暑假要派一、二百個學生來實習,據說原因便在此。若以現在經濟規模而論,它去年總體GDP高達1.64萬億美元,是舊金山灣區的1.96倍,也大約等同中國全國GDP12%。人均GDP2.3萬美元,雖與富裕國家仍有距離,但早已跨越世界高收入門檻。在土地面積上,它等於香港的55倍,並非每個大灣區的城市都會被高地價困擾。

上述說的是它的規模,更重要的是它的增長動力。舊金山灣區有一個世界級的頂尖高科技創新中心,及一個歷史上曾很重要的貨物航運中心。紐約大都會有一個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其航運中心也是世界級的。珠三角大灣區卻有4個世界級的中心,它的高新科技中心尚比不上舊金山灣區的矽谷,但差距在迅速收窄。大灣區的航運中心卻遠為厲害,它的貨物吞吐量是舊金山灣區的31倍,紐約大都會的10倍。
 

全方位開發 拓新金融中心
 

至於金融中心,香港加上深圳尚未比得上紐約,但香港總還守得住世界第3。真正使大灣區超前的,是它還擁有着一個世界最完備多產的製造業中心,舊金山、紐約,甚至全美國也沒能望其項背。由此可見,珠三角大灣區有4個重要的世界頂尖中心,舊金山與紐約都各自只得2個,我們斷不可以認為大灣區欠缺強勁的增長動力。

上述列舉了大灣區目前的一些條件,但港人有無融入其中利用其機會的壓力?對於那些醉心於暴力的黑衣暴徒或對世界及中國發展毫無認識的人而言,他們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些人最多只懂守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怎會有足夠的遠見?在近月暴亂出現後,中央政府對港的政策似已靜悄悄的出現轉變,不思考利用大灣區機會的人,生活將會愈來愈困難。

香港過去曾一度扮演過國內發展的先行示範區,但內地靠實踐檢驗,已自行摸索出一套仍在變化中但卻頗有成效的制度。幾個月前中央宣布給予深圳「先行示範區」身份,已是等於明確表示香港地位不如前,大灣區發展的重心北移。

近日聽到政商界傳聞,未證實其真假,但大方向應錯不了。深圳前海因面積不夠大,局限了發展,將來會弄個前海政策覆蓋區,面積達一個半香港島之大,整個區的優惠政策,適用於香港的人才與資金。原本大灣區發展以香港為龍頭,將來便不一樣了,深圳機場不會因香港建三跑而不再加跑道,另一城市也會建一個與香港同級的新機場。在深圳以北也會騰出一大片土地,讓香港人去開拓。大灣區的新金融中心也在籌備中。

 

中港兩邊走 有能力者居之
 

這些傳聞,未必樣樣都能成功實施,但其總效果卻是容易推斷的。對原意利用大灣區的港人而言,這都是利好消息,但對香港的分離分子,卻可以是噩夢。長期以來,中央為了充分利用香港,投鼠忌器,並不想用大動作打擊這些分離分子,但當香港的精華,包括資金及人才都逐漸轉到大灣區其他地方時,經濟上懲罰分離分子便再不用怕殃及池魚,不用手軟了。香港本地的經濟也會停滯不前,甚至萎縮,但有志氣有能力的港人卻可在大灣區及香港有兩個家,並可利用到大灣區的機遇。

任何地方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科技或創業,都離不開年輕人的貢獻。香港上一輩的中青年人一個個隻身跑到大灣區,創立了一家家企業,他們當中雖有不少人失敗了,但總體而言,有世界工廠之稱的珠三角大灣區,卻離不開上一代港人的貢獻。今天的年輕港人有能力及意志去再闖一次嗎?有一小部分人或許可以,但大多數不容樂觀。創業或參與高新科技需要精神的全面投入,不但廢青玩不起,能力不足的也競爭不過別人。有一方法可彌補這缺陷。香港多間大學已在大灣區開了分校或快要開分校,以目前政經發展趨勢看來,將來這些分校在實力上還可能成了正校,香港的變成分校。為保存港人的一分實力,香港的高等教育應作改革,或可用學券制,成績優異的港人可自己選擇到香港的校園或內地港校的校園上課,若在內地上課,其學券可帶去資源。在理工科方面,香港的條件比不上內地,在內地港校讀書4年,除了有實習機會外,尚能早點領會到當地情況及創業的氛圍,對他們有莫大裨益。

 

(Sky Post 2019-12-13)

 

12/06/2019

財赤已現 香港經濟不妙 (雷鼎鳴)


近月香港經濟負面的數據不斷湧現,9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8.2%10月更是下降了24.3%11月份尚未公布,但看來也不會是甚麼好數字。政府對今年經濟預測也早已下調至負增長,並表示今年會出現財赤。
其實,這可能都是冰山的一角,香港的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早已呈現下滑現象,從20042013年的10年中,香港雖經歷過金融海嘯,實質GDP的年均增長率仍可維持在4.51%,但自佔中開始後,從20142018年這5年平均年增長已跌至2.84%,今年幾乎已可鐵定為負增長,明年及更漫長的一段時日,除非社會有重大改變,否則香港應是處於一種停滯或慢慢萎縮的一種狀態。此等形勢,倒是比幾年前的預期要糟糕。
2013年我參加過一個「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當時對未來經濟的假設是,開始時GDP可保有每年3.5%的增長,很快會跌至2.8%,當時很多人,包括部分政府中大員,認為這過分悲觀,不切實際,現在看來,我們其實還是太樂觀了,究其原因,我們當時並未有把佔中對長遠經濟的傷害考慮在內,更遑論那時會見到黑衣暴力對香港傷筋挫骨的破壞。
萬億儲備恐短期用光
2013年,我們倒是預見到財赤的出現,但這主要來自人口結構的變化,光是人口老化、退休長者增加,醫療福利開支難以不上升,但工作人口減少,乏人交稅,若不早作籌謀防備,財政赤字應該在距離今天35年左右後出現。但今年局勢急轉直下,不但過去幾年的一些努力一掃而清,赤字還提早出現,而此等赤字還有可能是結構性的,不易化解。
據金管局數據,11月份其代管的財政儲備共1.096萬億港元,在正常情況下,這是一筆頗豐厚的資產,亦是香港經濟穩定的定海神針。不過,在經濟持續受重創及復甦乏力的條件下,我們便難免要問,吃香港上一代人這麼多年積下來的老本,可以吃得多久?香港2018年的GDP2.85萬億港元,亦即香港的財政儲備,只是等於4個月18天的GDP。若經濟能保持增長,這筆儲備已有足夠保障性,但若前景灰暗,年年月月財爺都受壓要「紓困」,那麼萬億儲備的用光用盡,恐怕108年以內便要出現。倘若未來一段時間內,香港的自殘行為還是不斷出現,香港便要更快進入舉債俱樂部了。
此等境況對港人絕無好處。黑衣人說要「攬炒」,但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對於香港已「上了岸」的人而言,他們的資產早已區域化,甚至全球化,香港經濟不好,他們或許便把投資組合加多一項在大灣區買棟價廉物美的房子,或減少港股的持有量罷了,沒甚麼大不了。對中國而言,其他的城市也許還躍躍欲試,吸納部分香港的生意或資金,香港經濟就算一沉不起,它們也沒甚麼。有說內地72%的外資直接投資來自香港,但只要一查香港的官方數據,便知這筆所謂香港資金基本上都是大陸資金出口轉內銷,來到香港又再拐回內地,香港爛了,這筆錢不走這路綫便是。
攬炒受害者是年輕人
在攬炒中真正受害的,只是一般市民,年輕人更不妙,近日不斷聽到政商學界耳語,未來幾年的畢業生,很多公司都不願僱用,因怕引狼入室云云。這當然對一些勤奮向學、舉止莊敬自強的年輕人不公平,但他們很難不被黑衣人拖累。我懷疑在公司中有工作、有暴亂傾向的分子,若是隱藏不夠深或不知悔改的,將來一樣有可能失業。
經濟未來可靠甚麼復甦?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物流業已從過去等於GDP 30%萎縮至21.5%,將來只會繼續沒落。旅遊業在2003年自由行之前佔港GDP1.5%,上升至今天的4.5%,但看來這將打回原形。金融服務業及銀行仍守得穩佔GDP18.9%,但這主要得力於內地的企業來港上市及大型內地銀行在港開業。專業及工商業支援也尚可守住佔GDP12.2%,但若香港與內地經濟互動減少,這板塊也會縮小。
從上可知,香港經濟要尋找新動力,尤其是創新科技的動力,但這些行業要靠肯獻身的年輕人去做,整天沉醉在鬥爭思維的年輕人會去創業嗎?若要創業,也要去大灣區這全球經濟活力最強的地方才有更好的機會,但香港的年輕人懂得這道理嗎?這方面香港的「成年人」倒是可提醒他們一下,下周再談。
(晴报 20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