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022

烏克蘭危機雷聲大雨點小? (雷鼎鳴)

 

美國近月一直高調警告,俄羅斯會入侵烏克蘭,並揚言會聯同其盟國制裁俄羅斯云云。俄羅斯國會在215日以大比例票數通過承認烏克蘭東部,主要是俄羅斯人居住的兩個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獨立國,普京在221日也正式承認她們的獨立國地位。一時之間,所謂二次大戰以來歐洲最大的戰爭危機一觸即發等消息滿天飛,美國股市也下跌不少。

 

烏東兩州自治權 遭烏克蘭打壓

 

烏東這兩個州走向獨立成國有其歷史因由。據美國前駐蘇聯大使(1987-91)麥迪洛克(Jack Matlock)的回憶,老布殊當總統時,剛遇上蘇聯解體,喜出望外,對蘇聯的各組成國留在一個自願參與的聯邦內也欣然接受,但其後這些國家紛紛獨立出來,烏克蘭東部的居民多是俄羅斯人,若俄烏兩國友好,問題便不大,但當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奪權後,情況變糟。2014915日,俄烏在明斯克簽了協議,這兩個州留在烏克蘭,但擁有自治權,德國、法國甚至是美國政府也都認同這協議。

 

不過,烏克蘭政府卻不但沒有打算讓這兩州擁有自治權,還對這兩州百般設限,連當地人民在烏克蘭開設銀行戶口也遇到困難。更有甚者,有烏克蘭的極端分子還不斷製造衝突,所以這兩州人民一直要獨立。近日衝突惡化,基於歷史原因及血緣關係,普京便承認這兩國獨立,烏克蘭當然很不高興。

 

若是以為烏克蘭危機只是源於這兩個州的獨立成國,便大錯特錯。我們必須把視野提升至整個國際大局。上面提過,在老布殊年代,就算蘇聯不解體,只因放棄了共產主義,美國已十分滿意。在整個90年代,俄羅斯經濟與國力都一蹶不振,美國也不用忌憚她。但俄羅斯畢竟是一個擁有核武及先進軍備且國土遼闊的超級大國,無論其政制及意識形態若何,獨霸世界的美國最終都視其為潛在威脅。1999年北約開始了5次東向擴張潮的第1次,從這年到2020年,總共吸納了14個國家加入北約,並且是帶有軍事設施的。若無假想敵,北約根本沒必要存在,假想敵顯然是俄羅斯,普京在2000年終明白了這點。當時克林頓訪問莫斯科,普京問他若俄羅斯加入北約,美國態度如何?普京這一問厲害,若美國容許假想敵也變成北約一分子,那麼北約的存在豈不自相矛盾?克林頓支吾以對,當然普京的要求也不會被答應。

 

從此,普京肯定美國謀求的只是霸權,民主與否,全部無關宏旨,只要俄羅斯是大國,有力量翻身,美國便要把她視為威脅,所以北約一直要東擴,把飛彈都放在俄羅斯門口。

 

在這次的所謂烏克蘭危機中,普京的訴求十分簡單︰北約必須承諾不再東擴,更絕不可以把烏克蘭及格魯吉亞兩國納入。其實歐盟的領袖及美國的有識之士都十分明白,烏克蘭最好的做法便是做中立國,這樣最能維持世界和平。若烏克蘭也加入北約,俄羅斯絕不可能容忍別人把刀架在自己頸上。1962年的古巴危機中,美國也是揚言若蘇聯有核武部署在古巴,美便不惜發動核戰。北約是否停止東擴,對俄羅斯而言,是生死存亡問題,北約諸國也明白此點,大多也反對烏加入,為何美國又故意唱反調,挑釁普京?

 

美國為維持霸權 想歐俄爆衝突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德國與俄羅斯已建好了從俄羅斯輸送天然氣到德國及其他國家的「北溪2號」管道。美國十分反對這管道,原因是德國早已高度倚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若再多一條天然氣管,德國及歐洲其他國家與俄羅斯的關係與互信,必會貿易而改善。美國最希望歐洲諸國與俄羅斯有衝突,她這個外來者才可漁翁得利,上下其手,維持霸權。拜登近日也發表言論,要把北溪2號終結,此話倒引起德國人反感:你為何可干涉德國內政?美國要達到其目的,便要人為製造一個危機,借故迫使德國就範。德國人民大多數支持這管道,德國政府在壓力下,只能對北溪2號暫緩審核,一審核後便萬事具備,燃氣立時可通。

 

2個原因是美國國內陷於困局,拜登要民主黨選舉得勝,便須轉移視綫。拜登素有Sleepy Joe之稱,能力低下,上任後處處碰釘,從阿富汗倉惶撤軍,找不到足夠支持推動重建美國的基建,通脹高企,Omicron死得人多,他十分需要外交上裝扮為和平使者,又使人尊其為武林盟主。把烏克蘭危機吹得天般大,才能吸引美國投票者的注意。

有上述背景,除非有極意外事出現,否則整個危機也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美國及其被脅逼的盟國只是在利用烏克蘭,此棋用完可棄。特朗普任內共推出了3,800次制裁,平均每天3次,並無實效。德國與俄羅斯在天然氣上有強大互利,德國也明知美國圖謀,找個機會便可審批北溪2號,使其通氣。至於中國,不會理會制裁,更不會理會美國威脅若中國不加入,連中國也會制裁,中國與烏克蘭關係友好,但與俄羅斯互相支援則實力強大,根本不用理會美國的恫嚇。反而美俄關係緊張,有利於中國。

 

(晴報,經濟日報 2022-2-25)

2/18/2022

抗疫戰爭的最高動員令 (雷鼎鳴)

 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身份而不是國家主席身份發出最高指示,通過國家機器國務院的副總理韓正轉述對港疫情的關懷,並提醒香港特區政府要負起主體責任,把控制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動員一切可動員的力量與資源,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去抗疫,中央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都要全力支持。

習總書記這段指示內涵豐富,在香港人人鬱結的日子中,我們應可看到曙光。現時制定抗疫策略的領導機制,似已從特區政府轉到港澳辦及國家衞健委身上,加上廣東省委及內地富有經驗的專家,特區政府的主要角色恐怕主要是執行決定。內地是當今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地方,香港本來也有點成績,但疫情近日失控,其策略備受質疑。現在由最有經驗與成績的內地機關及專家一錘定音,負責制定新的策略,我們大可不用太擔憂在策略上的錯誤,但特區政府的執行力是否足夠?是否要多倚靠紀律部隊幫助?香港的特殊擠迫家居環境會否造成不易克服的困難?我們仍需拭目以待,但資源及人手比前豐富,卻已成事實。對現時新形勢,有好幾點應該注意。

 

來港幫忙 料黨員多

為何用總書記的身份?這是因為中共中央視抗疫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場戰爭。我們要明白,內地人民雖都為中國抗疫成功而感到驕傲,但對香港的拖拖拉拉卻早已看到心頭火起,在通關問題上一直有抗拒,怕自以為是的港人到內地播毒。兩年多前的黑暴,更易使內地人民不滿,他們難免要問,為何要幫助這些不知感恩的人去抗疫?要知道,他們來港幫忙,有如上戰場,可能付出生命與健康代價,囘到内地又要隔離。就算是我在科大的內地同事,很多人都對港人向中央要求這要求那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態度十分不滿。中共的軍隊有個傳統,最危險的工作要黨員身先士卒上陣,習近平的動員令不啻也是對着黨員說,你們要以身作則不怕危險,走上抗疫第一綫,不能像港官般都躲在家中對着電腦辦公。我估計,來港的抗疫人員很多都會是中共黨員。

把抗疫視為戰爭是很正確的做法。歷史上,大瘟疫的影響不遜於戰爭,瘟疫可以喪邦,亦可興邦。這類例子歷史上多的是。14世紀中葉鼠疫殺至歐洲,最終歐洲人口死掉近半,但這過程中,部分歐洲人民痛定思痛,看到了中世紀封閉思想與愚昩會導致死亡,在醫學上漸走進實證之路。思想上也逐漸開放,造就了文藝復興及更後來的科學革命。16世紀西班牙人入侵美洲,並帶來了天花,其對手阿茲德帝國的軍隊對此沒有免疫力,中招後變得不堪一擊,若無天花,今天世界的政治版圖恐都要改寫。就算是今天,美國的抗疫失效,死亡人數下月可能過百萬,超過美軍在2021世紀的總陣亡人數,而中國則因抗疫成功而民心有強大凝聚力及制度自信。習總書記能不把抗疫當作一場戰鬥嗎?

在抗疫的戰略及戰術上,我們可預期甚麼?在戰略上,肯定是繼續走動態清零之路。這條路不可能永遠走下去,當病毒毒性減弱,絕大多數人都打了針,或有特效藥時,疫症流感化,當然便可與病毒共存。但以目前數據判斷,Omicron毒性雖不及過去,但尚未流感化,英國從121日至今,新增病例是死亡人數的540倍,美國則是214倍,這些數字顯示死亡率似非十分可怕,但也不是無所謂,更重要的是,病逝者多集中在長者,尤其是沒有打針的長者,例如根據英國病例,80歲以上沒打針的,死亡率高達22.54%,打了3針的,死亡率則是2.61%

香港雖也自稱為動態清零,但卻一直存有重大漏洞,在中招者減少之時,不懂得利用各種誘因軟硬兼施增加接種率,以致今天打了第3針的只得130多萬人,等同港人在抗疫戰爭中自我裝備不足,隨時中招,中招後又較易死亡。全民的核酸檢測也從來不肯做。

 

內地4 港可引進

在戰術上,內地有幾招頗為有效,可望引進香港。第一,內地接種疫苗起步雖然較慢,但迅速增長,現時已打了近30.6億針。第二,其追蹤系統效率高,容易找出可能中招之人,就算內地團隊撤離香港後,特區政府也應把這系統搬過來以保港人安全。第三,內地其實也沒有搞全民驗測核酸,但在有爆發時,卻可迅速替受影響的地區或群組驗測,再加上其高效的追蹤系統,可把中招者隔離出來。至於香港,若中招人數太多,找不到地方隔離,全民驗測或許也無濟於事,所以提供更多隔離及醫療設施才可使全民驗測有作為。第四,內地嚴防外來輸入疫症,在國內中招者不多的情況下,人民可自由自在生活。香港也有此政策,但現在急需的是把中招率壓下去,使到醫療系統不至崩潰,才可望市民過着正常生活,但這未必是2030天內可做到之事。

 

(晴報,經濟日報 2022-2-18)

2/11/2022

谷愛凌所創造的價值 (雷鼎鳴)

 18歲的天才滑雪運動員谷愛凌從首鋼大跳台騰飛而上數十尺高空,翻了幾次身後穩妥美妙地落地的情景,震撼了全國人心,其他國家的滑雪愛好者也為之讚歎不已。冬奧的焦點又重新回到它理所當然的主角,即運動員身上。這位2019年加入中國籍的中美混血兒,也許還不知道她為世界創造了多巨大的價值!

奧運金牌超模學霸 集一身

谷愛凌並非一般的奧運金牌獲得者,她身上擁有太多使人眩目但又勵志的原素。早在她正式加入中國籍前,她已獲得過無數獎牌,在內地年輕人中是大紅人。她是IMG模特兒公司旗下的超模,其面孔多次出現在時尚雜誌的封面,這與她的高顏值當然有關。她是一名學霸,在三藩市私立名校「大學高中」早一年完成課程畢業,又在以滿分為1,600分的SAT考試中取得1,580分,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奧運金牌、超模與學霸集於一身,已是教人羨慕,但更重要的是她同時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化與和平使者。

她的英語與普通話都是母語發音的水平,既成長於三藩市頂級豪宅區海崖(Sea Cliff,此區地位與香港山頂相似),每天看着金門橋及日落閃着金光的太平洋(我到過此區考察過房地產,並無虛言),母親是北大畢業生、史丹福的MBA、華爾街的風險投資人、滑雪教練,外婆則也曾是運動員。谷每年暑假還會回北京一次,所以她自稱是北京大妞。以此背景,她作為中美文化的使者,促進人民的互相認知,可算是十分有說服力。更難得的是她很有見地,在某些酸溜溜的網民攻擊及西方傳媒想預設陷阱的提問下,也應付得揮灑自如,不忘倡議要享受運動的本身及激勵多些人參與學習滑雪。蘇東坡在《留侯論》中有言︰「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谷年紀輕輕,竟然做到了,她媽媽谷燕的教女秘術,很值得參考!

年輕人楷模 中美和平使者

她創造了多少價值?對世界有何貢獻?隨便也可數到一大堆。很多運動員能進名校,往往被認為是靠校方放水,不是靠真材實料的成績,但有了谷愛凌這學霸作先例,運動員也可挺起腰來說,運動員也有可能爭取好成績的。模特兒常被視作花瓶,但出了個谷愛凌,誰敢懷有偏見,以為模特兒都是無腦的?學業成績標青的人是否都是書呆子?以後我們還能抱着如此偏見嗎?

據谷媽媽所言,每年暑假帶谷愛凌回北京,目的之一是參加「奧數」的學習班,在那裏10天,所學頂得住在美國學習一年,谷愛凌學霸的能力或許便從此而來。這對「奧數」本身已起到重大的廣告效應。

在美國帶過孩子的人都會明白對子女提供中英雙語教育的困難,現在谷家有樣板可看,谷愛凌雙語流利,對中美文化皆熱愛,性格中既有美國姑娘的爽朗自信,又有北京大妞對傳統中華文化的自豪,谷家的教育方法極有市場價值。

以上對社會對世界的貢獻,又都比不上她作為年輕人楷模及中美和平使者來得那麼重要。以她的影響力,將來可能會有以千萬或甚至上億計算的年輕人會對滑雪感到興趣,這是政府千金難求的結果。

回歸中國籍 粉碎抹黑謊言

她和平使者的身份更是從天而降的禮物。西方傳媒及政客一直都在千方百計謊言盡出的抹黑中國,希望世人都相信內地人民正過着暗無天日慘被壓迫的絕望生活。但一位前途無可限量、充滿陽光、笑得燦爛、有強大心理質素及聰明絕頂的學霸、金牌得主、時尚寵兒,卻甘願回歸中國國籍,這與惡意抹黑中國的宣傳是如此相衝突,西方媒體能不手忙腳亂,苦思如何變陣?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她也抹黑掉,所以要設下陷阱等她說錯話。但這不易,此女天性活潑,思茲念茲便是如何在滑雪上再創高峰及懷有大愛,希望鼓勵年輕人,她對政治權謀並非無知,但顯然不感興趣,若對一位面孔在時尚雜誌經常出現的人硬是扯上醜惡的政治,徒自使人反感,得不償失。高台自由式滑雪,其可觀性源自它體現出的自由舒展精神,喜歡這運動的,自會喜歡自由。谷愛凌根本不用做甚麼,只做回她自己,她的存在已足以打敗一大堆在暗室中惡意虛構出抹黑中國的謊言。當然,西方還是會有不少民眾愚蠢地相信這些謊言,拒絕到中國來一探究竟,谷愛凌就算神通廣大,也救不了這些人。這對中國也並不造成太大威脅,若你的敵人都是蠢材,你又何用擔心甚麼?

當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後,她會成為一塊有巨大吸力的磁石,把人才都吸了回來,谷愛凌只是一例。人才淨回流現象早已出現,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自2010年開始,每年回流的留學生,人數已多於在早4年前出國的留學生,這反映讀畢4年後,大多都回來,再加上從前在外生根的也開始回來,這現象對抹黑者來說也是一很不方便的事實。

 

(晴報,經濟日報 2022-2-11)

中俄聯合聲明與民主理論創新 (雷鼎鳴)

冬奧在京舉行,固然使人興奮,但若論對當今國際局勢的影響,普京乘冬奧之便訪華,中俄兩國發表了《聯合聲明》,也許更值得我們研判。

這份聲明的第一部份便把重點放在民主理論與實踐上,為何一個涉及兩國戰略合作的聲明會如此「務虛」而不是「務實」?若細看內容,這段文字非同小可,一套新的民主理論,可挑戰傳統西方民主理論的雛形已然被勾勒出來,足可讓後世忙於辯論。在大國博弈中,銳實力當然重要,但若缺少了軟實力,也會十分吃虧,而軟實力中,自己制度的優越性是否得到認同會起很大作用,認同感又無可避免地要建基於一套完整理論。

《聯合聲明》中對民主提出了甚麼觀點?《聲明》第一部份開宗明義表明,「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這段說話已等提出挑戰:不是西方國家的一套才可稱為民主,中俄的同樣是民主。那麼民主的目標或定義若何?「民主是公民參與管理本國事務的途徑」,這與林肯的「民治」(by the people)並無重大分別;「旨在增進民生福祉」,這顯然與林肯的「民享」(for the people)一脈相承;「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這也可理解為林肯的「民有」(of the people)。由此可見,中俄聲明中民主的目標或定義與西方的一套並無本質上的區別。那麼西方或美式民主觀與中俄民主觀主要分別在哪裏?

眾所周知,西方或美式民主的核心是一人一票的投票機制,當然也有其他機制的配合,但一人一票卻是其核心。這個機制是否能達到「民治」、「民享」和「民有」,卻是另一碼子事,中俄兩國不見得相信西方的制度有此功能,就算在西方國家這些目標可以達到,也不見得這些機制或手段在中俄行得通或有不錯的效果。「各國人民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民主實踐形式和方式。」是否民主,「只能這個國家的人民來評判。」

中俄不採用手段或機制來界定管治制度是否民主,那用甚麼標準?是用效果。聲明認為中俄的民主傳統植根於千年的發展經驗,「受到本國人民廣泛的支持,體現了公民的需求和利益。」這觀點話中有話,西方民主徒重形式,若效果不佳,社會問題叢生,怎可能體現出民主精神的真諦?

這種角度,若在二、三十年以前提出,恐怕無甚說服力,今天則不同。西方形式主義的民主當中隱藏的缺陷已相繼浮現了出來。政客參與選舉,最重要是能否取得足夠競選經費或得到某些重要傳媒支持,選舉時要懂得甜言蜜言,每四年或五年開一些空頭支票,迎合到當時的思潮(可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便可。近日美國有學的研究也發現,大多數選民的利益,並沒有影響到政府的政策,反而少數利益團體更能左右政策取向。每幾年一次的選舉及換人,也使政策缺乏連貫性,例如奧巴馬推動了個TPP架構,特朗普一上台便把它廢掉,美國過去簽過的各種國際協議也有此下場。但最使人對西式投票制度失去信心的是為何可以選出特朗普此等奇葩及約翰遜此等大話精?我們若再看看西方國家領袖在執政一段時候下的支持率,常會慘不忍睹,拜登「只得」56%的人認為他做得差勁,約翰遜卻足有73%的人認為他不行。反觀中國,國際上的民意調查卻發現93%95%的中國人民滿意政府。如此的結果,美國有何理據認為自己的一套優越?


經濟學中的「社會選擇」理論多年前已指出,一個獨立生存或運作的個體,是不需要民主制度的,例如流落荒島的魯賓遜自己會管自己,民主毫無意義。但假如一個群體要作出一個集體決定,例如一個鄉村要不要大家集資建一道橋,那麼民主便有意義。當前世界各國有自主權利決定如何管理自己的國家,只要其政策不涉及侵犯別的國家的自由,別國又有個理據可把自己認同的制度強加於人?《聯合聲明》中特別反對這種作風,認為這是對民主的背叛。這個說法符合現代經濟理論。在社會選擇理論中,獨裁者是如此被定義的:假設甲是A的選擇,而A選了甲後,他所屬的群組,便必須也要選甲
那麼A便是一個獨裁者。按此定義,美國在國際關係上便是一個獨裁者。她認為只有她的制度才對,不接受她制度的,可被轟炸,也被其挑起顏色革命政府被推翻掉。這不是獨裁是甚麼?《聯合聲明》中指出這是背叛民主,並無說錯。但西方國家常會用雙重標準看事,要她們承認此批評,難矣哉!

 

(頭條日報 2022-2-11) 

2/07/2022

香港未來經濟展望與創意能否勃發 (雷鼎鳴)

 

新春時分,社會對來年經濟展望的觀點頗有需求。我十分認同晚清民國神童陳澹然所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香港深陷大國博弈的夾縫中,同時亦身處百年歷史轉折中,時空皆在急劇變化,對香港經濟的展望不能只停留在短線的分析,否則會受困於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對中短線經濟的走向作一點推斷並不困難。香港最依賴的兩個能賺外邊錢的行業是貿易與金融,面向本土的服務業能否蓬勃,頗受能否從境外轉到多少錢影響,否則落入塘水滾塘魚的局面便大事不妙。

 

在貿易上,雖有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及新冠疫情影響,但中國的出入口貿易總額卻屢創新高,這對香港十分重要。因為香港的貿易基本上都是進出內地貨物的轉口貿易,貨物流經香港,支持了本地的物流業務。在新冠疫情下,全球的供應鏈本有斷裂危機,但因中國控制了疫情,生產能繼續,其他國家反而更要依賴中國,香港也因此蒙受其利。以航空公司為例,國泰的客運雖因乘客銳減而虧損嚴重,但貨運仍是一枝獨秀。不少港人認為政府對國泰引起第五波疫情處罰不夠,此種情緒可以理解。但若過了火,打擊了國泰的業務,尤其是貨運業務,則會對香港的出入口貿易及物流大大不利,禍延整個香港經濟,不可不防。(利申:我與國泰並無任何利係)

 

香港金融也許並無多大近憂,但遠慮卻是不少。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資金不斷流入香港,以至於香港資產價格上升不少,就算在近月,資金凈流入的態勢依然不改,從金管局每天發布的貨幣基礎數據便可知道。那些預測在香港國安法立法後資金便都會流走的預言家恐怕要又一次失望了。美國繼續打壓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對香港亦是利好因素,多些企業來港上市也。不過今年美國加息,已是板上釘釘之事,在聯繫匯率制度下,香港的利率有壓力要跟隨美國,否則資金會流出,但因為以前流入香港的資金太多,流走一部分或許是好事,所以香港利率也未必立時跟隨美國而上升。只是美國一直靠多印鈔票由聯儲局借錢給美國政府,此事十分不健康,財政上無休止的赤字終會變成財政危機,財政危機又會帶來金融危機。但危機爆發的時間卻是難掌握,我們只是知道,美國若是如此無上限地先使未來錢,通脹及金融危機若仍未見爆發,不是不會爆,只是時辰未到而已。

 

受到內地今年高新科技發展的啓發,港人也開始重視高科技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不過,高新科技發展需時,長遠是很重要的,但一兩年間我相信難以見到重大成績,我們仍需耐性。

 

香港本來是一塊寶地,資金充足,且因資本市場依據自由市場機制運作,資本進出自由,更使香港成為資金避風港,資金供應源源不絕。香港有幾所有些水平的大學,雖因受過黑暴的衝擊,有部分學生沒有認真學習,大學教育的成效打了折扣,但此局面已開始改善,所以香港仍有能力訓練人才,增加人力資本。資本與人力資本都是推動經濟的關鍵因素,既然兩者都不缺,是否香港經濟前景一片大好?

 

這可能是太樂觀了。我們要問香港當前缺了些什麼?

 

經濟學2006年諾貝爾得主費爾普斯(Edmund Phelps)有本鉅著《群眾勃發》(Mass Flourishing)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按照費氏的研究,歷史上一個經濟能否蓬勃地興旺起來,並不只是靠少數精英的創新,而是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能展現出強大的積極性,樂意在自己的領域中艱苦奮鬥,開動腦筋,想出無窮無盡的新意念。這些人的特徵是肯付出,腦筋轉得快,工作就算辛苦,他們的笑容還是燦爛的。美國十九世紀末,二次世界大戰後都經歷過群眾勃發的時期,但自六十年代中期以後,這種勃發精神便日漸消失,表面上科技仍有進步,但社會卻日益停滯,今日美國社會積累的諸多困難,冰凍三尺,實非一日之寒。至於歐洲在七十年代後,亦陷入同樣的困境。

 

中國情況不同。在百多年的屈辱中,中國不但經濟不斷頹敗,除了少數民族精英外,人民的精神面貌普遍萎靡不堪,以致迅筆下的阿Q等人物出現。在八國聯軍入侵時,道旁竟有不少群眾夾道歡迎。日本侵華時,中國也不缺乏提供漢奸充當偽軍,協助日軍殘殺中國人民。在香港,我們也見過揮舞龍獅旗的戀殖份子及黑暴份子如何危害香港的生機。


在中國內地,這情況已根本性地改變了。中國近年的創新科技成果不斷湧現,使人目不暇接,國際民意調查機構皮尤(Pew)亦發現,近九成的中國人民對前景十分樂觀,認為下一代比這一代會活得更好。反觀G7國家中,只有不足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比例有此樂觀。

 

回到香港,皮尤無相關的統計數據,但我們斷言,在七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這二十年內,香港也出現過一段勃發的時期,這與殖民地管治倒是無甚關係。這段時候有兩樣重要的因素。第一是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使到剛遇上來自南韓競爭壓力的港商,在內地找到新的立足點,有了新的頗為自市場作平台,大量港商發揮出其潛藏著的企業家精神,打出一片新天地,自己也分享到其努力的成果。就算在文化方面,香港的電影事業也進入黃金期,大量優秀創作不停出現。第二是很多香港人移民外國,他們離開後,空出一大片職位,以致年紀輕輕的較能迅速上位,填補空缺,社會流動性因此而加快,社會怨氣減少。今天也有不少人移民,但效果恐怕有些不同。今天離開的不見得多是中高層,他們離開後剩下的職位也不是高級的,對社會流動幫助有限。

 

今天香港能否見到二十多到四十多年前的勃發精神?恐怕不易。港人怨氣不少,這與歐美國家倒是相似。我們若分析一些統計數據可得些啓發。從1995年至2020年,2024歲年輕人每月實質收入中位數平均年增長率只是0.93%,低於所有全職工作者的1.57%。如此低的增長率,反映社會停滯,年輕人入讀大學的多了,但生產力並無怎麼進步,他們不但未能分享到社會進步的成果,反而因樓價在同期上升了210%而生活更困難。此種情景與一個有著勃發精神的社會很難並存。

 

如何破局,重建香港本來曾有過的勃發精神?這需要一個有遠見有魅力的特首作領袖,為香港人指明方向並且打氣。舉兩個例子:第一,以人均Omicron每天新增個案而論,美國近日雖大有改善,從高位回落,但仍是香港的50倍左右。可想而知,香港的抗疫成績不算太差,但因為政府其他的失誤,港人只落得個怨氣沖天,絲毫感覺不到自己的付出能換來什麼成果。第二,2010年以前的前幾年,上海大規模建設,人民生活十分不便,但當時市長韓正卻有辦法使市民感受到及分享到建設完成後所帶來的居住環境及面積的大幅改善,人民又分派到大額消費券,以感謝其包容。香港硬是出不了這樣的氛圍,這是缺乏領袖了。

 

價值觀也是很重要的。中國高新科技的發展與人民價值觀並無重大衝突,例如疫情中的追蹤系統與街道上密佈的CCTV(閉路電視),人民只感到有需要,更加安全,私隱問題並不突出。反觀美國,卻會說這些都侵犯人權,大惡極。在冬奧期間,傳統基金發的一篇文章便大罵中國要運動員安裝的監測軟件如何惡毒,中國人民每天都是如此被監視云云。我的手機也有內地的各種疫情追蹤二維碼,但並不覺得受什麼監視。這是價值觀不同使然,但可看到,不同的價值觀會直接加快或拖慢科技的進步。港人宜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有哪些能與勃發精神相符合,有哪些是不合時宜與現代科技相悖應該丟棄的。此種重塑價值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有成效後,香港的勃發精神才能再出現。

 

 

(中環一筆 20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