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2022

中美劍拔弩張與全球化退潮後的中國經濟發展 (雷鼎鳴)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2021年,扣掉物價因素後,實質GDP共上升了43倍,如此的高速發展,是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跡。不過,今天國際環境並不和諧,中美關係劍拔弩張,俄羅斯與烏克蘭更是打將起來,跨越各國建立起來的生產供應鏈似斷未斷,中國在此百年不遇的新局面下如何能把好舵,繼續快速前行?

      不讀史便難以識興衰,要懂得未來怎樣走,先要知道過去中國與其對手做對了什麽?做錯了什麽?中國又凴什麽跑贏其他國家?

      眾所周知,中國的高速增長是1978年的改革開放所啓動,在此之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雖也有成績,但浪費與低效率的現象也是到處可見。改革與開放不可分割,有了開放,等于把中國的企業放到競爭最激烈的全球市場中,優勝劣敗,政府不補貼,企業要生存便只能各顯神通,改善管理,集中生產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放棄沒有比較優勢的部分。這也意味著中國必須深度參與國際貿易。此種模式與過去的自力更生模式有重大差異,加入經濟全球化的大潮意味著國家或企業要的生產要分工,合理的分工能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增長,分工也導至國家與國家之間變成互相依靠。

      互相依靠本來可把世界構建為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世界和平,若一個國家受到攻擊,經濟受損,她從貿易夥伴進口的商品便會減少,她的生產能力也會下降,貿易夥伴買她的商品難度也增加。摧毀別人形同打擊自己,怎會打仗?不過,若有些國家只知道別人要依賴她,卻忘記自己一樣要依賴對方,把貿易當作武器化,試圖用貿易戰或制裁手段威脅對方讓步,促進和平的力量反會變成衝突的來源。

      美國正是犯了此等政策與思想錯誤的國家。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並成爲世界最大的貿易國與此同時,全球化經濟不斷深化,分工更細,生產模式已演變成爲跨國的供應鏈,即一個產品的多項生產程序會在不同國家完成。按照此種模式,一旦國與國之間經濟脫鈎,生產受到的破壞恐怕比舊式的產品分工更嚴重。全球化退潮,必然的後果是全球的生產力進步受壓,經濟衰退不易避免。

      為何美國會犯此錯誤?最重要的因素應該還是修昔底德陷阱維護既有霸權的思想在起作用。自蘇聯解體後,美國一直沉醉于擁有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並長期低估中國國力增長之速度。2014年,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超越了美國。驀然間,美國發現,在多項國力指標上,中國若不是已超過美國便是差距已大幅縮小,就算用市場匯率計算GDP,中國在2030年或更早便會超過美國,到了2049年建國100周年或更早,中國GDP會兩倍于美國。用美國引以為傲的基礎科學成就作標準,美國一樣感到巨大的壓力。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每年都出版一份“自然指數”報告,把世界各國科學家在最全球最頂尖的刊物所發表的科學論文數量統計出來,2015年中國的數量還只是美國的37.0%,但在2021年中至2022年中之間,中國的數量已升至美國的96.7%美國的確有理由對中國忌憚。

      美國的總體軍事力量比起中國仍然有很大優勢,但若要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要依靠的很可能還是經濟,科技,外交等手段。美國不久的將來便必須面對中國收回台灣的問題。美國的總體軍力雖然佔優,但在中國海岸附近打打仗,美國經過十多次沙盆推演後,已知無法取勝,所以較為合理的策略是盡量刺激中國,使其打第一槍,再把中國抹黑為挑釁者,經濟上科技上及外交上制裁中國及鼓動西方國家一起制裁,便出師有名,北約國家制裁俄羅斯的手法可作參考。

      中國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作回應。美國在世界搞分裂,各國不和,便要找美國支持自己,她便可以大玩平衡術,把其他國家玩弄于股掌之上。中國推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認為經濟全球化有利發展,所以必然贊同合作共贏。但美國從中作梗,中國不可能把所有的國家都團結在一起,所以策略上更有效的方法是締建一個又一個經濟合作平台,把覆蓋面擴大。

      我們若算一算,中國所主導的多個合作平台,現時已具規模,開始發揮作用。一帶一路,RCEP,金磚五國,上海合作組織等,本來還有個中歐投資協議,被美國破壞,估計要拖一拖才會實現。就以最近多國元首參與的上合組織為例,我們可容易看到其重要性。上合組織有9個成員國(包括已啓動加入程序的伊朗),内含中國,俄羅斯,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這些國家有資源大國,產油大國家,工業大國,軍事大國,戰略位置重要。其土地面積共等於整個亞洲加歐洲大陸的65%,人口則是世界總人口的43%另有3個觀察員國,9個對話夥伴國,都各有其重要性,假以時日可能也想加入。

      中國本身已是一個土地遼闊與人口衆多的大國,工業體系完備,自給自足的能力遠較其他國家為強,今年又刻意建立“内循環”的環境,不怕美國發動的制裁。加上上面所說的幾個重要合作平台,以推動國際貿易為方向的“雙循環”也會發展不錯,以美國為首的整個西方國家,人口只是世界人口的12%,她們根本孤立不了中國,更何況歐洲只是受制于美國,這些國家並無足夠誘因與中國過不去。

      由此可知,中國早已在佈局,建立有利經濟長期發展的合作平台,即使美國在搞局,也有足夠手段應付。不過,不能說美國破壞供應鏈,打關稅戰,限制芯片出口等措施對中國沒有負面影響,雖然美國自己也會蒙受其害。中國能否保持高速發展,還要做得更好,這需要幾方面的發展策略配合。

      我曾對中國經濟的動力作過些定量分析,今年中國GDP增長的動力70%來自資本的積累,30%來自生產力的進步。資本積累靠投資,中國的縂儲蓄率大約是GDP43%,這麽大比重的儲蓄不是放著不動,不聞不問,而是用來投資的。中國的高投資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保證,投資率不宜低于GDP 40%,否則不能最大化人民未來幾十年的總消費。保持生產力的進步速度並不簡單,尤其是國際環境暗涌不斷。農村人口繼續城鎮化,大力投資在教育上,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美國科技仍有優勢,中國別無它途,只能加大科技的投資比例,與美國一較長短。在全球化環境中,這本來不是必需的,但美國千方百計要遏制中國的發展,在科技上中國不加強自力更生的能力會吃虧。


 (讀書 2022年 第5期)

     

10/28/2022

土地、人才、公務員 (雷鼎鳴)

 

行政長官李家超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包含的範疇甚廣,我只評述3項。

香港經濟面對着不少長期性與短期性的問題,其中兩項便是土地與人才的不足對發展所起的制約。在土地問題上,我過去多次指出,新界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都符合香港的利益,應該上馬。

施政報告把北部都會區看成是香港發展的一種動能,並且設立兩個委員會推動政策的制定與落實,算是有足夠的重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便可看到成果。至於明日大嶼,本來分開兩期,第一期是交椅州附近填海1,000公頃及相關交通與基礎設施的建設,第二期是再多填海700公頃。今次施政報告只提及交椅州的1,000公頃,也許是等待將來再議第二期是否落實。我是主張要落實的,但時間性比不上第一期。據我所知,關於交椅州的顧問報告10月份完成,施政報告撰寫期間,可能無足夠時間消化報告(或其初稿)的內容,施政報告落墨不多,也屬正常。

 

投資基建能長期刺激經濟

 

這兩項土地及基建項目,除有助香港的經濟發展、提高樓宇供應量、完善交通系統外,尚有兩種作用。一是提供一種符合成本效益但同時能長期刺激香港經濟的途徑。香港經濟未來1020年要面對動盪的國際環境,花錢在有效益的基建上是穩定經濟的有效方法。

二是這些項目可製造投資機會,本來用以購買外幣資產的儲備,可抽掉回來投資在香港。從前外幣資產十分安全,無此需要,但時移世易,香港的外滙儲備因地緣政治而被凍結的可能性雖不是很高,但風險絕非可以忽視。

施政報告也大篇幅講及人才。香港確有人才不足問題,先不說流失掉的14萬人是否人才,香港30多年來的超低總和生育率,已構成重大的人口結構風險。從前每年約有10萬人中學畢業,現在則剩下三分之一左右,大學收生時若要保持質量,十分困難,香港的人才產出是否能支持到這個國際大都會的發展,頓成疑問。解決之道是輸入人才,既起到換血作用,亦可擴充香港的實力。

 

應擴本地大學外地生限額

 

輸入人才可以有多種途徑,施政報告中提出可讓年薪250萬港元的高薪人士得到簽證來港兩年。我不知此政策針對的是甚麼群體,250萬應屬於內地及海外中高級的科技與商界人才,大學教授則要相當資深的才有此薪水。這些人若有香港僱主聘請,本來便可以來港工作,不用通過這個新計劃,所以這批對象只能是一些高薪但又願意辭職到港另覓工作的人士,這些人是誰?使人費解。不過,新方案也包括容許那些全球排名百強以內並有3年工作經驗的人到港,這些才應是主要來源。

吸納他們是好事,但這也有一些技術性問題。不少大學排名並非可靠,有些在不錯學校畢業的也殊非人才,而且其技能知識不一定符合香港所需。也許特區政府應把所謂首100名大學擴大至首150名,但同時又加入新的限制條件,例如擁有香港較為缺乏的專業知識有優先權,又或成績較優異的較易被批准。次級學校的優等生比一級學校的劣等生,往往會好得多。

另一項吸納人才的方法是擴大本港大學招收外地生的限額。目前只有等於本地本科生20%的外地生能來港入學,他們要繳交昂貴得多的學費,是香港高等教育重要的經費來源。不取消這20%的限額,香港很難成為輸出教育的中心。

 

「懶政」公僕難透過制度革走

 

公務員體制也有新的改革,新設立了「行政長官表揚榜」,這是正確的做法。公務員雖有種種缺點,以我多年來的經驗,他們當中也有勤力與認真做事的。10多年前我便察覺,就算黃昏67點打電話找一些政府官員,他們很多仍會在辦公室。我過去曾有一些稅務上的疑惑,直接聯繫一些稅局公務員,在經過漫長的溝通程序後,他們也建議了一些合理合法的減稅方法,皆大歡喜,其專業精神我十分欣賞。當然與政府部門交往,也有一些不好的經驗,表過不提。

現在的改革中,有部分打破鐵飯碗的措施,這當然是好事,但所罰所炒者,主要是犯了較大過失或犯法之人,對於那些「懶政」、做事一味推搪之人,我看不到如何可通過制度早日把這些瘀血排走,這對那些勤奮工作的很不公平。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0-28)

10/21/2022

守江山 守的是人民的心 (雷鼎鳴)

 「二十大」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中,有段話會引起美西戰略家的關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美國在全球多個地方策劃顏色革命,其手法正是「攻心為上」,只要人民對政府心懷不滿,則顏色革命便有成功機會。若上段說話純粹是宣傳性口號,缺乏實質內容,那麼美西的戰略家也可置之不理,不用頭痛。但問題是,這段說話確有實際成績支持,等若對西方國家提出了挑戰。這便難怪,中國既未派軍遠征美國、英國或澳洲,但這些國家總有人認為中國在「威脅」着她們。

 

威脅甚麼?西方世界一直在推銷一種政治模式,即她們所廣泛採用以投票選舉作基礎挑選政府領導人的政治制度,聲稱這已是最好的制度,甚至是「歷史的終結」。但中國現在卻跑出來搞亂美西國家的論述,中國也搞民主,但不是西方的一套,卻同樣是以人民為本,能守着他們的心,政府及領導人得到的人民支持度及滿意度,還不難驗證出是世界最高,比新加坡還高,這使美西國家情何以堪?李光耀生前被訪問時曾表示過,兩手空空跑去選舉也會當選,今天習近平一樣有資格說這話。


美歐政客 精通哄騙之道竊取選票

 

此種支持度是靠高效且是人民感受到的成績贏來的。更嚴重的是,西方制度的缺陷近年一再顯露,屋漏兼逢連夜雨,幾個例子便可說明。英國的幾任首相都是靠其既有制度獲得權力的,但他們上任後的支持度都慘不忍睹。再看看美國的總統,他們都是一流的演講家,競選時擅長拉票推銷自己,但當選後,民望卻可一瀉千里,直往低流。美國社會嚴重撕裂,民粹主義當道,利益集團對社會控制太大,其政治制度根本無法破解這些難題,被投票選出來的政客,是否真能代表民意很成疑問,但卻可肯定,他們精通哄騙之道,否則為何能得到足夠選票後又會民望低企?

 

美國已確認中國是其頭號對手,她必會全方位針對中國,所以她對兩國制度孰優孰劣一定會有回應。若只把中國的政治制度說成是低效,並無說服力,餘下的方法便是抹黑,包括道德上的抹黑,例如說她是獨裁政體、不自由、欺壓人民,甚至是邪惡政權。但這裏有一難點,中國的領導人在社會中的支持度極高,正如上文所說,若行西方選舉制度,跑出去選舉一樣可勝,那麼在抹黑中國時如何可弄出一套可自圓其說的理論?

 

總會有人提出此等理論。近月有兩位經濟與政治學家GurievTriesman在他們合著的《Spin Doctor》(姑且譯作《形象包裝醫生》)一書中乾脆把西方世界以外的大部分國家都稱作獨裁體制國家,但他們又認為,現在不少獨裁者都學懂了形象包裝,用欺騙代替鎮壓,採取此種手段的獨裁體制國家包括中國在內,但其祖師爺是新加坡的李光耀。

 

政制優劣 須看有否改善人民生活

 

按照這兩位作者的看法,行使「形象包裝」手段的獨裁者,其主要策略便是以欺騙或事後懲罰,代替即時的暴力打壓,他們並不反對開放,反而常常參與世界經濟論壇,容許傳媒某些批評言論,亦會主動提供自己的論述,以說服其他人。他們十分重視爭取民意,提升人民對自己的支持度,若有人要作反,不一定立時派軍警鎮壓,而是事後罰款或放逐。一旦有人眼尖,「看通」他們的獨裁本質,便在公眾面前羞辱這些「有識」之士。若管治者有人民支持,他們根本不用依靠恫嚇方法。爭取支持度的最佳方法便是提升管治水平,解決社會問題,如果能力不足,解決不了,便找藉口,把責任賴在外國身上。

 

其實以上的手段,自稱民主的西方國家一樣嫻熟,若是說那些被西方世界被標籤為獨裁體制的國家在搞欺騙性的形象工程,西方政客不是一樣在欺騙嗎?政制的好壞,或是否在欺騙世人,其實也有客觀的標準,這個標準不是在於政府的官員是經選票選出,還是靠一年年的績效打木人巷冒升出來,而是要看他們是否真有改善人民的生活。若然對人民對社會有貢獻,標籤是什麽便不重要,形象工程因為符合事實,也無不妥。

 

習近平既然指明守江山便是要守人民的心,這本身已是提供了重大的激勵,要把國家管治好。用Spin Doctor的概念去抹黑中國,沒有說服力。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0-21)

10/14/2022

真理可否靠事實檢驗? (雷鼎鳴)

 

很多人都會有此經驗,在他們所遇過的人當中,或是在網上,有些人雖然口頭上認同「事實勝於雄辯」,但實際上,在無可質疑的證據面前,大多數人恐怕還是不會放棄一些被推翻掉的錯誤成見,而是繼續堅持,甚至頗為憤怒。

原來此現象絕非港人獨有,可能還是人性的一部分。近年來,國際社會科學界對此作了數以千計的實驗,大都推翻了這假說︰「當你的信念受到事實挑戰時,你會改變你的看法,並把新的資訊融入你的想法中。」但卻支持這假說︰「當你最深的信念與證據相矛盾時,你原本的信念會更強烈。」

這可是小事大事都不妙。我有位小學與中學同學麥錦雄,很熱心搞舊同學的聯誼活動,他從實踐中得到一句很值得深思的名言︰「真理絕非愈辯愈明。」為何對人性的認知有此悲觀的看法?蓋因他發現,就算一方能提出大量事實作根據,持相反理念的另一方也絕不會接受。既然如此,還是友誼萬歲,不爭論尖銳問題為上。

 

多數人不會改正錯誤信念

 

上述只是有普遍性的小事,我們這一輩人,大都懂得在社交場合中避談政治不談宗教。但信念並不一定有事實作基礎,對政治制度的成敗卻大有影響。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杰弗遜在1789年說過︰「當人民都掌握充分資訊時,他們當有資格建立自己的政府。」換言之,當人民並非無知時,西方的民主制度可行。近年的大量研究卻指明,在事實面前,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都不見得會改變自己錯誤的信念,既然如此,怎可保證選出來的總統不是個壞蛋?

更有甚者,上面提到的大量研究中,發現人民對某些信念的強烈執着,並非源自他們對相關問題有深入認識。這樣便慘情了,政治的活躍參與者,雖事事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但原來大有可能是無知之輩。此等情節,3年前港人早已領教過。有些人信口雌黃,繪影繪聲,聲淚俱下,連大學校長也甘心受騙,卻原來全無事實依據。香港的輿論也並非全無反擊,但這又墮入所謂「適得其反效應」(Backfire Effect),提出事實者會使到對方十分不舒服,因為這會造成他們認知失調,其自我保護機制會促使這些人作出與事實無關的人身攻擊,攻擊愈厲害愈反映攻擊者的不安。也有研究者用抗生素作比喻,使用藥力不足的抗生素,不但治不了病,還會產生抗藥性,對病情不利,用事實去推翻錯誤的信念,起到的效果只是讓某些人以後更不願意認識事實,繼續把頭埋在沙中。

千萬不要以為上述論斷只是憑空臆測。在生活中或國際大環境中,在在可見事實改變不了信念的例子。篇幅所限,只舉幾例。

20年前,美國國務卿用一小瓶粉末作「證據」,說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必須揮軍攻入伊拉克摧毀這些武器。事後美國完全找不到這些武器,連痕迹也沒有,但不要以為支持侵略的人便甘心接受道德審判,承認自己的錯誤,這些人今天還在死撑,更強烈相信伊拉克確曾擁有大殺傷力武器。

 

反疫苗者拒接納科學證據

 

新冠肆虐,但不肯打針的大有人在,以致香港近380歲以上的長者一針也未打,身陷險境。其實反疫苗並非香港獨有,外國的研究顯示,她們的反疫苗者(並非只反新冠疫苗,一切俱反)對科學證據毫不理會,證據愈多,他們只會更認為這是藥物公司在背後指揮。

中國近43年實質GDP上升了43倍,但一向以來,每年都有人說中國經濟在當年便要崩潰。此等「預言」以在美國的反華律師章家敦為代表,奇便奇在他的「預言」次次都被事實推翻後,他還敢再作預測,希望終有一次是對的,更奇的是,還有人相信,足見事實有時並非矯錯良藥。

南京大屠殺的人證物證多不勝數,但日本否認有此罪行發生過的,不在少數。

3年前831事件今天還有人相信,今年的831日,還有人到太子港鐵站拜祭「亡靈」。港鐵錄影中找不到證據,「死者」眾多,但竟沒有家屬或朋友苦主,聽說也有人「復陽」了,但今天對831深信不疑的人不少。有無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若此事沒有發生過,那麼當日的激情怒氣,豈不顯得可笑?這如何可接受?

世上的末日邪教不少,曾有邪教預言19541221日為世界末日。據研究者發現,預言落空後,這批信徒更堅持信念。

物理學一代宗師普朗克(Max Planck)曾說︰「科學真理的勝利並非靠說服反對者,使他們看到真理之光,而是靠反對者都死乾死淨。」我常說,大學教育只要能使學生習慣用邏輯推論及用科學方法搜集證據,那麼就算學生其他的學不到,大學教育也算成功。看來這不容易。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0-14)

10/07/2022

中國的能源危機 (雷鼎鳴)

 

俄烏戰爭爆發後,一下子全球多個國家都似陷入了一場嚴重的能源危機。北約曾說要制裁俄羅斯,不買北溪2號供應的俄羅斯天然氣,但俄反制,連北溪1號也順帶停供一段時間,近日北溪2號又被炸損,修復需時,最有動機進行爆炸的嫌疑是美國。這個冬天,不但德國人民難捱寒冷,整個歐盟都甚有可能因能源價格上升而陷入經濟大衰退。


能源價格上升帶來的殺傷力是無遠弗屆的,脫離了歐盟的英國一樣要叫苦連天,英國政府若要靠補貼來穩定能源價格,需支出千億英鎊,比其政府在新冠疫情上的開支更大。英國政府控制不了開支,又一度說要減稅,全球擔憂英國出現危機,各地股市崩盤,香港也被波及,可見能源危機不爆發則已,一爆發後果很嚴重。


中國有無能源危機?有的,且去年今年都有,不但對經濟有負面影響,且可能引致未來能源及環保政策的調整。不過,中國能源危機與俄烏戰爭關係並不密切。

 

電廠怕虧本減產停產

 

去年我到大灣區遊歷,慕名而到順德樂從鎮的傢俬城參觀,見到其規模大得驚人,走兩天也走不完。問及不少店主傢俬的行情,多次被告知要等很久才會有貨,原因是不少工廠停了電,要等有電時才能生產。停電不會只影響傢俬工廠,很多其他的工廠都要停產,當然會拖累經濟,若無能源危機,去年疫後的經濟復甦會更加強勁。


要了解去年的多次停電及電力配給,我們先要明白中國對碳排放的政策。過去89年間,中國的空氣質素大幅改善,最重要的因素應是煤炭的使用被控制着。據「國際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數據,2020年中國能源供應中,59.2%來自煤炭,大部分電力也是靠煤炭產生。但在過去的89年,中國一直努力減少對煤炭的倚賴,其產量不再像過去般年年大幅增長。中國對氣候的高度關注,也反映在20209月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中,當時習宣布中國計劃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即碳排放從此以後便會持續減少),及2060年做到「碳中和」(即淨零排放,排出的二氧化碳可全被樹木等吸納)。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監測,中國的減排計劃非常進取,大有可能在限期前達到目標。


我們知道,2021年中國經濟有不錯的復甦,能源的需求自然會強勁。在此期間,政府不會喜歡能源價格節節上升。但這卻是違反了市場規律,能源需求增加,價格卻被控制着動彈不得,煤炭價格卻依然上升,這意味着產電成本愈來愈高,電力公司產電愈多,虧本便愈嚴重,惟有用發電機要維修等等藉口減產停產,產電量自然應付不了市場需求。

 

可再生能源供應不穩

 

2022年情況又有不同,78月間天氣炎熱不已,很多地區長時間氣溫在40度以上,冷氣機要開個不停,我曾身歷其境,若沒有冷氣,會苦不堪言。光是7月份,家用電力消費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6.8%。更有甚者,神州大旱,江河斷流,湖泊見底,水力發電怎生得了?四川這個工業生產重鎮8成電力來自水力發電,經濟無可避免大受影響。


上述情況對中國的能源及氣候政策有何影響?管制電費的錯誤不難糾正,但能源供應不穩定及不足卻不易應付。按照國際能源機構的推算,中國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佔總能源的比重是12.2%,這包括了水力、風力、太陽能、生物能源等多種來源。到了2030年或更早,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可達18.5%,在2060年或以前,更可升至58.9%,到時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的能源比重,只會是總能源的26%,碳排放大幅減少,可達碳中和。此等推算並未有把時不時會出現的極端天氣或戰爭等因素考慮在內,倘若某年水流不足或不太刮風,又或天陰時間長,太陽板沒多少陽光吸收,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又產能不足,中國的整個工業產值豈不大受影響?


要應付此問題,除了科技上找尋新的節能方法外,還需增加煤炭發電機及爭取石油及天然氣進口可靠性。在十三.五規劃中,本來煤炭火力發電量被設了上限,規定在11,000億瓦以下,但現時已達10,740億瓦,而且還有1,500億瓦的新設施已被批准建造。由此看來,十三.五設定的上限已名存實亡。


這是否意味着能源安全與綠色能源之間的平衡點應有所調整?我認為有需要,但要分短綫與長綫,先立後破。短綫而言,火力發電的產能要再擴充,否則在可再生能源尚跟不上的階段,中國便不時要停電停產,缺乏能源安全性。但這跟大力加快風力、太陽能、水力甚至是核能的發展並不矛盾。可再生能源發展得更成熟,中國才更能應付因氣候變化或地緣政治帶來的能源不穩定性,到時自要減少火力發電。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