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2023

耶倫伸出的是橄欖枝? (雷鼎鳴)

 

美國財長耶倫420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等國際研究學院發表了一長篇演說,闡釋她對中美經濟關係的觀點。演說中雖有不少地方是老調重彈的美國八股,但有幾段卻頗引人注意:「我們(拜登與耶倫)相信世界之大足以包容(中美)兩國,中美可以並且需要找出共同生存之道共享全球繁榮」、「美國並不尋求與中國脫鈎」、「兩國經濟體若全面分割,對兩國都是災難性的」。

若感到這些段落似曾相識,便是對了。曾幾何時,中國官方對美發話時,主調完全一致!要知道,在當今美國的政治圈中,各政客正都忙着爭相表現誰最反華,堅決把中美關係視為你死我活的零和遊戲,耶倫的言論便顯得突兀了。葫蘆裏在賣甚麼藥?中美關係是否有轉機?

耶倫非死硬反華派

耶倫說話的用意,我認為有3種可能。第一種是她真心實意的認同中美不應脫鈎,大家可互相共存。耶倫並非死硬的反華派,過去她曾表示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可以減低。在美西方金融制裁俄羅斯不亦樂乎之時,耶倫卻指出過此等制裁並無法律依據,現今提出中美脫鈎是災難性的,正是久經訓練的經濟學家之常識,又有何奇?至於立場與美國政圈的基調不合,也可理解為美國並非只有一種角度的國家,各利益集團可有不同的觀點。

第二種可能是美國自己內外交困,周身不妥,形格勢禁,不能不放出氣球,試探中國肯否幫她一把,尤其是不要減持美債,甚至是借更多錢給美國。耶倫前一陣子眼見有中國富豪資金轉離美國,已發表過勸喻,  要他們不用這麼做,並說把錢放在美國是絕對安全云云。其實她更早之前也曾表達過擔憂,美國政府把美元武器化,總會對美元的認受性帶來不利影響。她因身份關係,話說得風輕雲淡,但近日在多個國家去美元化之風逐漸吹起,她會否心焦如焚?耶倫極想到訪中國,已是溢於言表,若非有求於中國,為何在美國朝野盡皆反華的期間,一個財政的主管會這麼渴求訪華?有此訴求,先伸出橄欖枝營造氣氛,也合情理。

美需華幫助脫財困

第三種可能性是美國政府不安好心,混淆視聽,本來是美國大力打壓中國的經濟發展,卻把自己打扮為力求和平與中國和平共存、反對脫鈎的旗手,目的是坐實中國才是破壞穩定的壞孩子,若有動盪,中國要負起責任。也許另一意圖是要迷惑中國,使 她繼續對美國抱有幻想。

我相信以上3種可能性都存在,它們互相並不矛盾。在經濟學界,耶倫雖並未被視為偉大的經濟學家,但她總算有一定學術地位,不能只按政治本子說話,不理行內共知的常識。早在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之時,美國經濟學界早已不以為然,耶倫焉會不知?所以她對脫鈎會為美國帶來災難性後果的論斷,是她專業意見的誠實表達。在此事上,她與負責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頗有分歧,亦非秘密。

美國的政客也許不一定明白,但耶倫應懂得美國財政狀況並不穩定,沒有中國的幫忙,極難脫困。美國政府欠下美國人民及外國政府與人民的債項共31.46萬億美元,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對其他國家政府與人民欠下的外債,亦高達31萬億美元,中國政府是第二大的美債債主,雖經多次減持,仍有8多億美元,舉足輕重。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的減債行動會起到示範作用,其他國家為了害怕美債被拋售會帶來自己的損失,也可能加入售債的快車。這便可能動搖到美國財政根基,若不早日扭轉此趨勢,以後美國政府借債,便只能靠提高利息去增加吸引力。

美對華打壓未止息

至於耶倫的演說有無混淆視聽的部分,答案是肯定的。美國早已把所謂的國家安全泛化到每一領域,樣樣都說成國家安全受到威脅,要犧牲經濟保衞國家安全也在所不惜。此等藉口有時頗為荒謬。至今華為的設備仍未有專家發現存有洩密的後門,打壓華為無所不用其極,難道不是為了要除去一個科技與經濟的競爭對手嗎?孟晚舟被拘留,觸發點是滙豐的銀行業務,這又與美國國家安全有何關係?長臂管轄,禁止ASML賣光刻機給中國,分明是使用旁門左道破壞中國的發展。對中國商品實施的高關稅,至今依然故我,還敢說美國無意打壓中國經濟阻止其發展?誰是挑釁者,一目了然。

中國對耶倫的發言,反應冷淡。與耶倫談一談,不是不可,但美國若無實質性行動減少敵意行為,中國不應存有幻想。

 

(晴報,經濟日報 2023-4-28

4/21/2023

中國科技發展已超越美國? (雷鼎鳴)

 金融海嘯年代的美國財長保爾森(Hank Paulson)是個知華派,他今年初發表文章,指出美國試圖與中國脫鈎的政策失敗,中國早已是世上三分二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美國自己也做不到跟中國脫鈎,迫使其「盟國」也仿效美國去孤立中國,最終只會使美國被孤立。

美國對付中國,常常採用兩敗俱傷的策略,這本非上策,但如果認為自己比對手強大很多,對方承受不了痛楚,縱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能使中國一蹶不振,美國也願意做。但如果雙方實力接近,所採用的策略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又大於對方,便是十分愚蠢的自殘,而美國正是這樣做,以致保爾森十分心焦,認為美國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中國。

保爾森的觀點只是常識,但在不懂世情的美國政客當中,他的言論已是一泓清泉。本來美國最能領先世界的強項是她的科技實力,所以她便以為有條件採用兩敗俱傷的方法去打擊中國科技,但縱使在這方面,美國一樣未有與時並進,犯下了低估對手的戰略性錯誤。

美國科技力量真的比中國強大嗎?大多數人應會對這個問題持肯定答案。幾個月前,我也會這樣回答。但我同時也是一個相信證據的人,近日閱讀了兩份報告,卻不得不修訂立場︰美國的科技水平在不少領域恐怕已被中國超過而仍懵然不知。

 

頂尖刊物發表論文 中國首超美

科技可以分為基礎性的研究成果及較為接近實用的知識。在自然科學的基礎性研究上,《自然》雜誌每年編製的「自然指數」是最具權威性的指標。《自然》雜誌把全球自然科學各個領域最頂尖的共82份刊物都找來,算一算內裏的論文,看看每一個國家有多少篇論文被發表。如果某篇論文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作者,《自然》雜誌會按人數比例去計算論文誰屬。又因為在這82份頂尖刊物能發表的文章都是最高水平的,所以論文的總數量是可以兼顧到研究數量與質量的準確指標。

1213年前,美國每年約有2萬篇論文能進入「自然指數」中,而中國只有45千篇,但時移世易,美國一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而中國則年年大幅上升,202112月至202211月這12個月內,中國出現重大突破,「自然指數」第一次超越美國,中國是19,172篇,美國是17,776篇,兩者都拋離排名第三、擁有4,255篇的德國甚遠!要知道,在頂尖刊物發表的論文多,意味着2030年後的諾貝爾獎很可能便在此中尋。

 

「自然指數」華年增14%美負增長

用另一種角度去看,過去7年,中國的「自然指數」平均年增長13.97%,而美國卻是負增長2.2%。其實,歐洲的所有科技大國都是負增長,正增長只在中國、印度和南韓等國家出現。

「自然指數」也可用作對各大學的排名。香港的大學資源不夠多,罕能排入百名之內,早已被20多所內地大學比了下去。我們若用過去5年的平均數,科技大學則以年均118篇在香港排名第一,港大105篇第二,中大103篇第三。

除了「自然指數」外,我讀到的第二份報告是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今年編製的「關鍵科技追蹤」報告。此報告追蹤了44項重要科技,人工智能、太空科技、新能源等等都包括在內。根據它的數據,中國竟在37項科技項目中領先美國,後者只能在7項中領先中國!

更有甚者,中國在個別項目中領先的幅度還頗大,例如全球關於航空工程中影響力最大的論文,有48.5%是中國科技人員所寫,中國學生讀理工科的人數等於美國的9倍,在人工智能的專利權中,中國的數量是美國的6倍!

 

人工智能專利權 中國數量是美6

這些驚人數據顛覆了我對世界各國科技實力的認知,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似已成功組織起來,專注地為科技發展作出貢獻,而美國對世情的脫節,在其國會議員胡亂質詢TikTok的無知問題中已顯露無遺。

自己被中國超越,或快將被超越,還要去搞制裁搞封鎖,不會持續得了多久。這種趨勢愈到將來便愈為明顯,我們大可拭目以待。在古代歷史上,世界最重要的科學發明,大半皆為中國人作出的貢獻。這個科技史家李約瑟的著名論斷,也許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體現。

 

(晴報,經濟日報 2023-4-21)

 

4/14/2023

美國霸權崩沮徵兆初現 (雷鼎鳴)

自蘇聯解體後,美國獨霸世界,但近年形勢開始逆轉,我們難免要問,美國的霸權是否已在走下坡?甚至可能瞬間崩塌? 

走下坡是顯然的,我們就算不注意其社會諸種矛盾不斷激化,槍殺案頻仍,人民政治立場兩極化,人均壽命竟從79歲倒退至76歲,比香港的85歲足足短命了9年,光是看其經濟板塊的萎縮也可見微知著。1985年美國的GDP,以市場滙率計算,是整個世界GDP34.6%,而中國則只是2.47%,但到了2022年,美國的佔比已跌至24.6%,中國則已升至18.0%。其實若用購買力平價計算,即為國與國之間物價不同作出調整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在去年,美國GDP只佔全球15.5%,而中國則是18.6%,早已超過美國。 


美元地位岌岌可危 


哲學思想中辯證法有個原則,量變可引致質變。美國經濟板塊的縮小,並不一定即時構成其國力的衰敗。事實上,自90年代初至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一直雄霸世界,沒有國家能攖其鋒。但持續的相對經濟力量下降,終於也會出現質變,最近幾年,美國在國際舞台上,諸事不順,武林盟主地位裂縫漸顯,而美國亦為此甚感焦急,發蠻地意圖力挽狂瀾,但觀其效果,卻往往是事與願違,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此種例子不勝枚舉。 

例子一︰美元霸權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柱,但這支柱漸使人感到有搖搖欲墜之險,其原因正是美國政府染了有風駛盡𢃇、貪勝不知輸的惡習。世界各國過去樂於使用美元作交易貨幣及儲值工具,原因只是相信它安全可靠,但美國近年卻將美元武器化,誰不聽從她的號令,美元資產便被凍結,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都是可鑑的的前車,這大大降低了美元的吸引力,近日多個國家出現去美元化動作,正是美國自己一手造成。美元的需求減少,使到美國政府難以用低息從別國借來資金,美國聯儲局惟有印鈔票自己借給美國政府,但這又帶來通脹,接着利率又不能不提高以壓縮通脹,這又帶來一些銀行的倒閉及衰退壓力。剪不斷理還亂,美元地位能不被侵蝕乎? 


欲希望將台灣變烏克蘭 


例子二︰拜登對台政策不斷調整。近月的策略是不斷拱火、激化矛盾,希望台海早日發生戰事。雖然這樣一來台灣人民會損失慘重,但美國卻希望自己可滴水不沾身。美國不但要多賣軍火給台灣,連可以禍害台灣人民數十年的地雷系統也落力推銷,又鼓動台灣人民打巷戰,並以烏克蘭為榜樣。這策略的意圖是促使台灣為美國而戰,當地人民若戰死沙場,追封他們為民主自由戰士便可。本來台灣人民並不太擔心會打到來,因為中國仍盡力採用和平方法,又或有人還相信美國會出手防衞台灣。但美國的政客把台比擬為第二個烏克蘭,卻嚇怕了不少台灣人。他們與內地人並無深仇大恨,而且同為中華民族,經濟上大陸又欣欣向榮,你要他們選擇和平統一還是在台灣自己家附近布滿地雷打巷戰,答案不言而喻。美國政府當慣霸主,以為人人都相信她那一套,反而弄巧反拙,所拱之火不見得能燒起來,反而使和平統一多了一分機會。 

例子三︰自特朗普年代以來,美國政客及接受過美國國會和索羅斯撥款抹黑中國的西方媒體,一直要把中國政府描繪為一個邪惡的組織,人民被壓迫得苦不堪言,全世界正義之士都應除之而後快。此種宣傳,目的之一或許是靠渲染外敵的威脅而達到團結自己內部,但宣傳過了頭,一樣出現反效果。美國社會絲毫未見比前團結,但中國人民卻似乎看穿了此等伎倆,反而凝造了更強大的自信與創造力,人民更為支持政府。國際營銷公司Ipsos所作的調查發現,91%的中國人認為自己快樂,哈佛的調查亦顯示高達95%的中國人民擁護政府,這些數字都應使到美國的智者明白其政府抹黑政策的失敗。 


刁難TikTok自暴其短 


例子四︰因為TikTok的母公司是中國企業,而且TikTok非常得到美國年輕人的喜好,所以美國國會要除之而後快。他們把TikTokCEO周受資找到國會接受責難,怎知卻暴露出這些議員的橫蠻與無知,且通過TikTok自身強而有力的傳播能力,使到不少美國人目睹這些議員的愚蠢,不能不思考為何美國的制度會選出這些人?這將對美國的政治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當慣霸主的人有一毛病,以為只要夠惡便無人敢逆其旨意。今天的國際大形勢卻是美國要保住霸權已力不從心,但似乎不願意接受現實,硬是要對敢於有獨立自主政策的國家,尤其是中國,狂打猛打。從上述例子可見,這策略不會減慢美國衰落的步伐。話雖如此,歷史的時間單位是很長的,當後世的歷史學家說美國的霸權在21世紀「瞬間」崩潰,這「瞬間」可能是指三幾十年。 

 

(晴報,經濟日報 20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