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2017

中國對金融科技的兩大貢獻 (雷鼎鳴)


今天財經界很多人都在說金融科技(Fintech),並相信這領域前途無限,但它也可能顛覆掉金融業的不少傳統工作模式。甚麼是金融科技?這要看我們把定義定得多寬,我認為只要能好好利用到相關年代的科技而對金融資源配置有重要幫助的,都可當作是金融科技。近千年來,中國對金融科技的重大貢獻我相信只有一次,但今天很可能有第二次機會了。

宋朝發明紙幣啟發後世

第一次的貢獻是宋朝所發明的紙幣。北宋時這稱為「交子」,但它的流通量有限,與鐵錢並存,亦非全國性的貨幣。所謂有需求才會刺激誘發出創新,北宋時一個重要的貿易市場是四川,此地多山,交通不便,而商人做生意用鐵錢,價值低而沉重,十分不便,有人便把鐵錢存在一些倉庫中,並用收據作為買賣的媒介,我們可視之為紙幣的源頭。到了1161年的南宋,一種新的具有現代特徵的紙幣才出現,它叫「會子」。於1163年登基的孝宗在金融問題上是個盡責任的好皇帝,他小心控制着會子的發行量,亦找來專人負責管理相關事宜,並確保會子有足夠的商品作其儲備。孝宗嘗言,會子使他10年中睡不好覺。後來會子漸漸成了全國性貨幣,在南宋末年與蒙古點起戰火之前,價值都相對穩定,對南宋的市場交易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造紙與印刷術都是當時世界先進的科技,又因紙幣可以由政府增印,易引起通脹,南宋後來靠了開動印鈔機來支付打仗,終也把經濟拖垮。

南宋會子是一偉大的金融科技,今天我們仍要使用此等發明,但隨後的幾百年,世界經濟有長足進展,金融工具方面,如股市、信用卡、支票等等新發明,卻非來自中國。這是很奇怪的,雖然在14世紀以後,中國的人均GDP可能已被意大利超越,後來又被英國超越,但中國人口眾多,經濟整體板塊大得很,交易量龐大,為何沒有新的金融科技創新出現以利市場交易,這是值得深思的。近日讀科大舊同事、現在北京大學任教的經濟史權威李伯重教授的著作,知道19世紀初廣州被特許與外通商的13行中有所叫怡和行,其老闆伍秉鍳所擁有的財富竟高達5,600萬美元(以當時價格計算),10倍於當時西方世界首富內森.羅斯柴爾德 (Nathan Rothschild),由此可見乾嘉年間中國經濟規模之大,其他經濟數據也與此判斷符合。

電子支付誘發更多創新

經濟規模是重要的,一點點的進步都可能因受惠人數眾多而使效果擴大千萬倍,這便有可能誘發出更多的創新出來。在今天,中國確有可能在金融科技上有另一次偉大貢獻,這便是電子支付系統。嚴格來說,電子支付這一概念並非中國人所發明,不少相關科技也不一定是中國人搞出來的,但中國式電子支付的發展迅速使人目瞪口呆,卻與它的市場規模有莫大關係。不少方便它使用的應用程式能不斷出現,正是規模效應能夠為懂得撰寫應用程式的人帶來豐厚回報所致。但更為重要的,是大量的電子支付或交易可帶來更多的數據,在大數據年代,數據積累得快,便又可刺激到更多的金融科技發明。這點連美國也怕了中國,美國知道中國的電子支付及商貿市場滲透率比美國更高、數據積累更快,美國資訊科技界便有不少有識之士害怕中國會全面超越美國。要注意,這裏的一個關鍵是規模的大小,大對於創新有利好作用,所以我一直注意中國電子支付的滲透率去到甚麼地步。前些時我聽朋友說在內地「叫雞」這一充滿私隱性違法性的活動也有人用電子支付,立時便判斷出電子支付的滲透性普及性如何厲害,但可惜香港某些人仍欠缺足夠的視野去看懂電子支付發展的前景,這是可惜的,我們也難以要求經濟行外的人都有足夠的修為與洞察力看到此點。

若論電子支付對GDP的直接貢獻,可能只是微信阿里巴巴每年多幾百億的利潤,不算驚天動地。它的重要性是在於大大的減低了消費者市場交易的成本及誘發出更多的創新,這些都是目前GDP計算中尚未能包括在內的。這是GDP算法有問題,不是電子支付用處有限。

(Sky Post 20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