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18

經濟諾獎新得主羅默與港有淵源 (雷鼎鳴)


  今年經濟學諾貝爾獎頒給耶魯大學的諾德侯斯(William Nordhaus)與紐約大學的羅默(Paul Romer),前者我不認識,後者是三十多年的老朋友,且研究領域相同,都是內生增長模型,所以這裏只談羅默。


  羅默的出身只能用一詞形容:「頂級精英」。他父親Roy Romer曾是科羅拉多州州長及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他高中唸的是頂尖寄宿學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亦即是面書創辦人朱克伯格的母校。大學在麻省理工主修物理與天文,經濟博士學位則是在芝加哥大學拿的。以這種背景,一般會不屑研究一些二三流的題材,他也的確把精力放在一個頭等重要的題目上:解釋為何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長期經濟增長率。要知道,只要一個國家找對了發展方向,長遠累積下來能改善人民生活的財富是驚人的,中國四十年來實質總體GDP比前上升了三十多倍便是明證。


  1983年羅默所寫的博士論文(在1986出版)及1990年有關科技進步的速度受甚麼條件影響的兩篇論文,都可視為新發展經濟學或內生增長模型的奠基之作。他1983年的論文,因得到一代宗師盧卡斯(Rolent Lucas, Jr.)的品題,成為了這個研究領域的源頭,等同替宏觀經濟學開拓了一個廣闊的全新領域。他1990年的論文在1988年已寫成;當年我在紐約州立大學任教,同事艾禮智(Isaac Ehrlich)與我們搞了一個重要學術會議,專門探討新發展經濟學,與會論文後來都在頂尖期刊《政治經濟學報》的特刊出版,羅默的那一篇也收入其中,成為經典。


  經濟增長等於投入同樣或更少的資源便可不斷造出更多或更高質量的產品,如何能做得到?這需要生產力或科技進步,但科技的進步是甚麼?是不斷有更優秀可應用多次的「意念」或新設計出現。「意念」本身便是一種產品,並非無緣無故湧現,需要我們的投入及創造相關條件才可達到。如何營造出有利創新意念出現的環境,正是推高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羅默在1990年的文章提出一種分析這問題的理論框架。他也證明了國際貿易有利於生產創新理念。


  2007年,羅默離婚不久,女兒也醫科畢業,無牽無掛,我們經濟系的系主任謝丹陽是羅默口中他最優秀的學生,而我們又深信他會取得諾貝爾獎,所以當時試圖把他招攬到科大任教。他興趣很大,原來他對香港十分關心。他當時正在推動一個「特設城市」(Charter City)計劃,他認為發達國家對窮國的金錢援助效果甚低,最重要的是要使窮國從發達地區的制度吸收養份,才能內生出可重複使用的新意念,從而推動經濟增長,而香港的制度正是可成為中國發展的重要參考,所以他也考慮來港一段時間。


  2007年11月他來訪科大,我負責帶他到處參觀交流了解香港。有次帶他上山頂,卻打破了他來港之意。那天天色有點發黃,他問我是甚麼,我說是香港的霧霾,他臉色立刻大變,原來他有呼吸病,醫生勸他不能住在空氣污染的地方。後來他更了解了中國後,知道「特設城市」這一概念其實早已在鄧小平「特區」中得到相當大的體現,接著他又花了不少時間轉而研究深圳的成功之道。


  2007年那次長聚倒有一事對我稍有影響,當時不知道那份報紙有段假新聞,說我在某區買了幾個住宅單位。我哪裏有這麼多錢?羅默從我的同事處聽到這消息後說我在港一定很有名,若報紙報道的是事實,此人不一定很有名,但若報紙肯去為此人報道假新聞,那他便一定很有名。從此之後,我對有關我的假新聞便變得刀槍不入!


(注:拙著《幫香港算算帳》一書中有幾篇文章便是討論羅默的)


(Headline Daily 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