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2022

全球滙市衝擊波與影響 (雷鼎鳴)

最近幾個月國際金融市場一片愁雲慘霧。各國股市紛紛下跌,例如美國標準普爾指數從今年高位至今跌了近25%。滙市一樣風高浪急,主要貨幣中貶得最多的是英鎊,從去年5月底到今年9月底,英鎊相對於美元,共貶值超過25%,光是剛過去3個月的跌幅也大於13%。英鎊以外,幾種不同的主要貨幣也不倖免,這3個月歐元兌美元下挫了9%,日圓6.5%,人民幣也跌了6%,但兌英鎊歐元當然是升了值。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的滙率指數,則節節上升,從今年初到9月底,總共升值了18.4%,單是過去2個月的升幅便達6.3%

這些數據反映了世界有重要的事正在發生,同時也提出了一連串問號,小心的經濟分析仍是最好的解惑手段。既然近年不少港人變賣家產移居英國,我們便從英國說起。英鎊兌美元貶值了25%,等於兌港幣的貶幅也相若,早已賣掉港元資產變為英鎊資產的虧大了,若手上仍拿着港元的,移民英國去買田買地卻突然變得划算,只是英國經濟出了大問題,以後在彼邦生活有點不妙。

 

政策失當 英經濟雪上加霜

 

為何英鎊如此大貶?這與英國不自量力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有莫大關係。英國脫歐早已使她的經濟前景黯淡無光,再加以其政府胡亂用錢,更使情況惡化。7月和8月,英國的CPI通脹率都徘徊在10%左右,但其新政府及央行打算如何應付?新上任的財政大臣關浩霆(Kwasi Kwarteng)本是位頗有學術素養的經濟史家,但他的所謂「小預算」方案,卻劣評如潮。其核心內容是50年來最大幅的減稅,但開支依然增加。本來英國財政赤字已經嚴重,現在政府還減少收入擴大開支,便需借更多的錢。要多借錢,利率便會被推高,再加上英倫銀行眼見通脹如野馬亂奔難以控制,也要加息,此股加息浪潮不易消退。問題來了,英國加息理應使英鎊轉強,不是轉弱,為何英鎊反而大貶?部分原因是英國通脹高企,不利滙價。但更根本的原因應該是世界對英國及其新政府的經濟政策沒有信心,這一任首相雖然故作強悍,但其能力不足早已為世人洞悉,難怪美國前財長及哈佛前校長森瑪斯Larry Summers認為英政府的行為似一個從新興退化為沒落的國家。

另一使人疑惑的是美國。她的情況其實與英國頗有相似之處,大家都是通脹高企,中央銀行加息十分進取,政府赤字巨大,負債沉重,為何英鎊與美元滙率走勢卻是大異其趣?美元為何不貶反升?

滙率其實是一個相對概念,假如兩種貨幣都很糟糕,但其中一種沒有這麼差勁,它相對於另一種便會升值。美元與英鎊的一種重要區別,是其認受性不同。202158.8%的世界儲備貨幣是美元,只有4.78%是英鎊。既然各國央行持有很多美元,英鎊便變得可持可不持。這會造成一種習慣,國際貿易以它美元作交易貨幣,借債亦以它為單位,大家對美元有一定信任(雖然它是否值得信任是另一回事),當世界出現某種危機時,人人爭相走避,美元成為保值工具,英鎊缺少了這實力,大家亦看不到英國的前景,所以美元強英鎊弱不用奇怪。

美國這幾年印的鈔票太多,聯儲局加息態度雖十分進取,但短期內不似能控制到通脹。這便意味着美元還會因市場的加息預期而維持強勢,這對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經濟有何影響?

 

擾亂貿易 美元霸權難維持

 

美元強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是好壞參半。美元強會使別的國家認為美國貨貴,不肯購買,這對美國出口不利,也影響就業率。美元購買力增加,從美國人的角度,進口外國貨便宜一些,他們會高興。不過,這些好處與壞處也不一定能維持很久,美國出口商眼見自己貨品滯銷,便有減價壓力,否則會失去不少市場。出口到美國的廠家,若是用自己貨幣計價的,也會把價格調高一些,若是用美元計價的,可乾脆維持原價。換言之,若有足夠時間,市場價格會自動調整,化解因美滙急速上升帶來的扭曲。

若美元的升值是反映其國力而且是緩慢的,美元滙率若何,根本無關宏旨,各國商品價格會因應滙率而適當調整。但美國今次是因通脹太高,用急劇提高利率的手段對抗,但這樣一來,卻會使到用美元作國際貿易計價單位的市場受到嚴重扭曲。例如,A國與B國簽了定單,要從B國進口商品,價格以美元計算,突然間,美元卻大幅升值,這等於A國入口的商品成本會被推高(用A國貨幣計算),這會使他們失去預算,蒙受損失。若貿易不是用美元作計價單位,則無此困擾。現時世界貿易約40%是用美元計價簽定單,美元突被推高,市場未有時間調整,可能引致世界性的衰退。長遠而言,其他國家也會起戒心,減少在貿易定單中用美元計價,美元霸權也較難維持下去。

順帶一提,中國有頗大的貿易順差,有能力維持人民幣強勢,事實上,相對與歐元英鎊等主要貨幣,人民幣是升了值不是貶了值,為何人民銀行不讓利率上升,使它升值幅度與美元相若?這樣做對中國經濟並無好處,人民幣太强會使她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減弱,提高利率也不利中國經濟復蘇,人民幣犯不著與美元般發癲。其實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的匯價指數相對平穩,這可能正是人民銀行的策略。

 

(晴報,經濟日報 2022-9-30) 

9/23/2022

中美博弈新招紛呈 (雷鼎鳴)

 

這兩個月發生的一連串事件,對我們了解未來1020年中美博弈的策略有很大的幫助。

1件事是82日佩洛西竄訪台灣。我以前已經說過,她的訪台,不見得符合白宮的戰略。美國政府經過多次評估後,已判斷一旦台海出現戰爭,就算有美國參戰,台灣也會守不住。所以對美國而言,上策是賣些軍火給台灣,美軍最好不要真正捲入,若是協防,做些訓練工作,提供作戰所需的高科技資訊,隨時離開不要傷亡便是。美國要打的是持久戰,利用一切辦法拖中國發展的後腿,所以要把中國塑造為打第一槍的挑釁者,以利說服西方國家一起制裁中國。若只得美國制裁,效力有限。

但佩洛西的訪台,本身便是先挑釁,中國就算有激烈的行動,也只能被視作對美國挑釁的回應,白宮不想中國有此機會,所以不見得認可佩洛西鹵莽的行為。可是,畢竟事情還是發生了,這機會即時被中國抓住,讓她執行計劃多時的海空包圍台灣演習。這個演習便是第2件事,它震驚了美國,她的軍事將領,可輕易從中國發射的導彈的落點、速度等計算出它們的精準度與打擊範圍,中國是故意示警的。從包圍的勢態看來,將來收回台灣時,中國的策略應大致上是采用「北平模式」,包圍禁運逼降,減少台灣人民的傷亡,避免製造仇恨,但美國也許希望雙方打得愈激烈愈好,最好還有巷戰,只是台灣人民戰意不高,美國算盤未必打得響。

 

美自殘本土芯片創新發展

3件事是拜登在89日簽署了《2022年芯片法案》。此法案動用了527億美元去鼓勵芯片商撤回美國生產。這是典型的工業政策,亦有遏制中國芯片發展的圖謀在內。美國芯片商在國外生產,原因是美國本土成本太高,並無比較優勢。但美國政府靠派錢能否補償到她過高的生產成本?我不表樂觀。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一些效率不高的芯片商見到政府派錢,會千方百計跑來分錢,這527億中,冤枉錢一定不少。本來美國芯片生產的模式是美國本土用大量資金搞高端設計,然後要台積電等在國外的公司代工,所產的高端或尖端芯片可自用,也可賣給外國。若美國再實施對中國的芯片禁運,《芯片法案》便可謂病急亂投藥。根據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事實簿」(SIA Factbook 2022)的數據,總部設在美國的半導體公司,2021年從中國市場取得的收入是960億美元。假如中國市場沒有了,屬於美國的芯片公司便少了近960億的收入。2021年美國用在芯片的研究開支是502億美元,若收入少了這麼多,研究開支必須大幅減少,這便會使芯片的創新發展停滯起來,更易被中國追上。

此種工業政策與禁止出口芯片到中國的政策,長遠對美國不利,但短綫或可起到一點政治作用,況且用總額527億的一次性補貼,哪能抵得上每年損失可達960億的市場?美國政府真的是失了方寸。

4件事是914日美國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通過了《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但尚要通過參眾兩院及總統簽署才能立法。美國在亞洲有所謂非北約盟友,這法案把台灣當作擁有同等地位,綠燈一開,美可對台售賣更多軍火。若中國攻台,美國也可制裁中國的金融機構及包括習近平在內的相關中國官員。美國實質上是把「一個中國」原則掏空了。

 

上合成員國佔歐亞面積65%

中國對美國此招的反應相對低調,我相信她看通了這法案內容實則上是虛的,只是意圖刺激中國。美國若要賣軍火給台灣,有沒有這法案都可這樣做。制裁習近平及相關官員?若台海打將起來,中美成為敵國,這些制裁豈不變為笑話?中國愈低調,愈反映她對台已訂定了戰略,不會被美國刺激到。

5件事是習近平外訪,到中亞開「上海合作組織」會議。一看嚇一跳,「上合組織」共有9個成員國、3個觀察國和9個對話夥伴。這9個成員國包括了中、俄、印度、伊朗等充滿戰略意義的大國,9個國家總面積佔了歐亞大陸總面積的65%,世界人口的43%,若把其他希望也能加入的國家(如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等)都算在內,面積更達歐亞面積的76%。這些國家包含了中國這世界第一的工業大國,及天然資源豐富、核武眾多的俄羅斯,又包括中東的產油大國,連北約成員土耳其也可能加入。網上流傳一張習近平、普京與穆迪3人將手放在一起微笑的照片,又有一張眾多總統共聚一堂談笑風生的照片。美國一直想世界視中俄為敵,看來只在佔世界人口12%的美西世界有點效果,在別的地方十分失敗。我們也可看到,中國走的是下圍棋式的長遠部署,一早便低調地布了此局,這些國家靠經濟內循環已可活得不錯,更何況在別的地方也有朋友,她們不怕對抗美國

 

(晴報,經濟日報 2022-9-23)

9/16/2022

英女王與殖民主義 (雷鼎鳴)

英女王逝世,香港的戀殖人士如喪考妣,心情複雜。我對這位女王並無惡感,亦不覺其討厭,畢竟她是大英王朝及其殖民地的門面,有如掛在牆上的月曆女郎,外觀總會使人順眼。我對以侵略別國為志向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一向反感,偏偏英國卻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帝國主義的源頭,當今整個世界190多個國家中,只有22個未曾被英國侵略過,在我至今的整個人生中,女王既然是這個王朝的象徵,我實在不可能對她有任何緬懷之念。不過,她在位期間,英國國力迅速衰落,英國雖間有惡劣行徑,例如無根無據便侵略伊拉克,導致生靈塗炭,但英國尚無實力當上首惡,英女王更無權力,所以若把她等同有如日皇裕仁般的戰犯,便不公平。

分析任何國家或歷史人物,我們應一分為二,看清其輝煌與衰敗、善良與邪惡、美麗與醜陋,否則便易偏頗。伊利沙伯二世繼位之時,英國早已失去世界一哥的地位。女王繼位前21歲時的公開演說便表明會以服務英聯邦為其職志,但英聯邦本身正是殖民地歷史的餘暉,由此可知,她對已逝去的大英帝國的眷戀,剪不斷理還亂。但歷史的潮流終不是她阻擋得了,看看數據便知。據IMF2022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的估算,中國世界第1,美國第2,印度第3,日本第4,德國第5,俄國第6,印尼第7,英國第8,她竟被昔日的殖民地印度拋開,連印尼也追不及。就算用人均GDP(也是用購買力平價計),英國只排26,反觀香港,排名夾於排第9與第10的國家之間,又是大幅拋離英國。

印度受英殖民傷害最深

殖民地的作用本便是用來吸納別人的資源為己所用,二次大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失去殖民地的供奉,自然好景不常。若論明白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之害,中國人民與港人中懂得歷史的一群,自然深有體會。英國人為了要得到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但又沒有白銀付帳,竟甘作毒販,把在她殖民地印度種植的鴉片強行賣給中國,中國不肯買,英國便打了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搶走了香港,第二次後來還火燒圓明園,燒了三天三夜,珍寶不是被掠走(大英博物館儼然是賊贓館,訴說着帝國主義的猙獰)便是被毀掉。正直的人對此等惡行焉能無動於衷?雖從未聽過英女王對殖民地有所反省,但她尚算家山有福,家中出了個知道為英殖民行徑感到愧疚的孫兒哈利與孫媳婦梅根,保存了王室的一脈正氣。

若論受害最深的應該是印度。18世紀中葉以前,印度仍有自己的皇帝,不算英國的殖民地。據經濟史大師麥迪遜(Angus Maddison)的估算,1700年時印度GDP是世界總體GDP27%,但到了1947年獨立時卻只是3%。此種停滯並非無因,印度學者Tharoor著有一書《不光榮的帝國︰英國對印度幹了些甚麼》,詳列出種種苛捐重稅,農業稅是當時世界最高的稅率,稅收除了流回英國外,主要用來支付英國的海外軍費。一些貿易數據顯示,每年有8%GDP被轉移到英國本土去。在19世紀末,印度是英國收入最大的來源。經濟以外,英國常會徵召印度壯丁到處打仗,侵略其他國家。在工業上,英國卻刻意打壓印度的紡織業及造船航運業。Tharoor寫此書的目的是要打開向英國索償之路,應賠償多少?以今天的物價算,起碼是英國一年的GDP,但英國肯定不會賠。

那麼,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東西,有無值得珍惜的部分?大約20年前麻省理工幾位經濟學家研究過歷史上幾百個殖民地歷史後,發現殖民者有兩策略︰假如殖民地不宜久居,死亡率高,殖民者便會以掠奪資源為目的,不會建立長治久安的制度。但若地理優越,殖民者要長期利用,便會引進一些當時尚算是現代化的管理制度,香港被英國人視為轉口港,應屬後者。

港公僕制度僵化須改革

客觀而言,英國人引入的法制,在英佔時期常有偏袒英國人及權貴,但尚有某程度的公正性;自由市場及資金自由流動都是香港要保留的寶貴遺產;百多年來沒有民主,在離開前幾年才引入某些民主選舉,匆匆忙忙,恐怕是別有用心。公務員制度有其優點,但公務員重程序不重實效的制度已不合時宜,需要改革。我觀察香港多年後得到的結論是,在制度上,英國人留下的,並非如有些人所吹的功效神奇,但應保留的還是很多。世界在進步,英國自己也在面對着巨大的危機,英國制度用得太多,並非妙事。制度改革應是不斷進行的。

最值得珍惜的,倒應是科技及文化上的成果。英國王朝出過牛頓及蘇格蘭人麥士維,前者的牛頓力學,後者的麥士維方程,都是與相對論同一檔次的科學基礎,這是英國對人類的巨大貢獻。英國不大可能賠償過去對佔領地的傷害,我們從其科技文明中吸收一些積極因素,倒可稍彌補損失。

 

(晴報,經濟日報 2022-9-16) 

9/09/2022

美元因何而興?因何而衰? (雷鼎鳴)

 上周談到貨幣的出現打破了物物交易的困局,貨幣亦從有價值的實物演變至今天並無實物作儲備支持的「法定貨幣」(fiat money),世界經濟及生產力都因有了貨幣作為交易工具而邁進了很多步。現在的所謂「美元霸權」怎樣形成?人民幣會否取代美元?

 

法定貨幣其實是一種很奇異的發明,你拿着一張張本身並無內在價值的紙鈔(或只是銀行帳戶中的一串數字),別人為何肯用有價值的實物(例如一斤牛排、一件衣服、一間房屋)與你交換?這疑問在用黃金、白銀或有實物作儲備的紙鈔時並不存在,但今天若我肯接受了這些無內在價值的紙張,將來別人不肯接受,我豈非損失慘重?一個簡單的回應是紙幣(或更廣義的法定貨幣)有政府作擔保,不用怕。但政府作了甚麼擔保?你拿着紙幣到中央銀行兌換,其實換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政府只擔保你若拿一元鈔票來,會願意換一張新一點的一元鈔票給你,不會有其他,這擔保不見得能解決你的疑慮。

 

法定貨幣價值 取決於信任發鈔政府


法定貨幣之所以有價值,依然要取決於信心是甚麼?是相信我收了一元鈔票後,我拿去買東西,賣家也會肯接受。為甚麼他肯接受?因為他也相信再下一位賣家肯接受,如此直到無窮。這個邏輯,跟政府有無擔保,無甚關係,反正政府也沒有真的擔保甚麼,但大眾誤以為政府有擔保,卻也有益,因為可更使人民相信貨幣可持續有人接受。

信心是很虛無的東西,要建立起來,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及要有足夠的條件。我相信有幾個條件都有利於建立對某種法定貨幣的信心。第一,發行鈔票的政府愈是穩如泰山愈好。假如一個政府風雨飄搖,隨時倒台,法定貨幣變成非法,不准再用,誰還會相信手上的鈔票?40年代末,國民政府的金圓券崩潰,原因在此。

第二,有長期歷史證明,這個政府不會濫印鈔票。我的真正身份其實是一個百億「富豪」,因我手上有張面額100億元的津巴布韋紙幣,這個國家要多印鈔票很簡單,只需在面額上多加一些0便是,有朋友見我有100億,便向我祭出一張千億鈔票,立時把我比了下去。你以為大家都肯用此種貨幣作交易工具嗎?

第三,使用時間夠長,便會形成習慣,當人人都用港元購物,你突然弄出張歐元在市場買罐汽水,雖云這張歐元可以到銀行兌換港元,但別人怎會不煩厭你?一萬個人習慣了一種貨幣,你突然鶴立雞群用另一種貨幣,能否行得通?祝你好運。

第四,科技帶來的方便性很重要,若某種貨幣背後有科技支撑,用起來方便,那麼便更容易為人接受。10多年前,我的一位好友、今天人民銀行的行長易綱訪港,我問他為何內地沒有私人的支票戶口?答曰,中國早已跨越了支票這一種貨幣形式。支票從前是一種先進的科技,有助國內及國際交易,但以今天金融科技的標準看來,的確是太落後了,我近年很多個月才會寫一張支票,它是快要淘汰之物。一種貨幣若沒有先進科技提供方便性,也會慢慢被淘汰。

對自己國家發行的貨幣培養出足夠的信心已不是簡單的事,在國際貿易中信任別的國家所發之鈔票更是不易,但我們又的確看到一些為多國人民接納的國際貨幣,美元當然是最重要的國際貨幣。美元取代了英鎊已有大半個世紀,這與她的國力及大家相信她的政府沒這麼快倒台大有關係。歷史上她的貨幣政策也曾大致穩健,未曾出現津巴布韋式的問題。使用美元作國際貿易,難以變動的習慣亦已形成。配合美元的國際支付系統,例如SWIFT,科技及運作亦頗為成熟,上述的4個條件都存在,大家慣於用美元。


美儲局狂印鈔 挖走美元儲備購買力


這本來不是壞事,美國提供了一樣公共通用的工具,使貿易更加方便,從而促進了供應鏈的全球化分工,生產力得以突飛猛進。美國因此也獲利甚豐,各國願意付出價值不菲的商品去換取美國印鈔機印出來的紙張,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沒有甚麼不當。不過,近年美國政府頭腦發熱,把美元武器化,哪個國家用了美元,她便隨時要你聽令於她,否則祭出制裁大棒。美儲局近年狂印鈔票,通脹嚴重,等於挖走了美元儲備的購買力,這便不能不使別的國家考慮美元的代替品。

因為使用美元已成習慣,縱使美國國力開始衰退,貨幣政策也胡來,改變習慣也是不易。我相信假以時日,上述的第4個條件,方便性,會帶來改變。中國早已發展出一套極為方便的電子支付系統,把消費者及生產者高度組織起來,市場資訊的變化可第一時間在網絡中運轉,其發達程度絕非其他國家的系統可以比擬。中國政府又推出了政府自己發行的數字法定貨幣,只要多了解其系統,真有理由相信中國是在布局,最終取代美元霸權。

 

(晴報,經濟日報 2022-9-9

 

9/08/2022

市場政府 誰主香港經濟沉浮? (雷鼎鳴)

 

香港未來的5年,甚至是10年,很可能仍是一段艱苦期,道路崎嶇。世界地緣政治不變,外部環境動盪,已不容我們存在僥幸心理。

國安法雖已穩住大局,但社會中一些深層次矛盾仍未根除,需要經濟健康發展去化解。國際環境雖不穩,香港卻仍有重要的經濟機遇可加利用。加快融入高增長的大灣區經濟與科技發展是機遇之一;「一帶一路」的繼續拓展,打開全球的新秩序是機遇之二;加入RCEP並在其中的轉口貿易及金融服務中作出貢獻是機遇之三。但香港可憑什麼去利用這些機遇?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香港的核心優勢是什麼。百多年來,香港素以自由市場見稱。嚴格來説,香港的某些資源配置,例如公屋如何分配,並非市場力量説了算,而是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作決定。但香港稅率較低,政府對資源的控制便受到局限,絕大部分商品沒有關稅,貿易可自由進行,資金進出香港也不受限制,這些因素便造就了香港規模龐大的轉口貿易及金融中心地位。可以說,沒有了自由市場,香港今天最重要的兩個經濟支柱:貿易和金融根本不會發展起來。就算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港商在珠三角創造的世界工廠傳奇,也絕非由政府政策推動,而是由一位位手執公事包北上創業充滿企業精神的港商所締造出來。

 

近年名義上是自由市場經濟的香港表現平庸,這便難免有人質疑這是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去糾正。我很懷疑政府有無比市場更有效的能力。林鄭在卸任特首一職後,第一次的公開活動是91日到科大(清水灣)見證科大(廣州)的開學禮,並臨時受邀發表簡短的演講。她有一段感觸我相信十分符合事實,她很體諒大學(或其他團體)與政府一起工作之難,我看她並不是說政府會故意設置障礙刁難其他的合作者,而是政府這一龐然大物有著它自身的行動規律,外人要掌握這些規律十分困難,費時失事。

  

再看看政府的人員,即公務員,他們很多都是優秀的員工,但挑選他們入職的標準及對他們的工作訓練,政府卻十分在意他們是否都重視一板一眼的程序,不會做出格之事,至於對世界形勢的判斷或市場力量的變化,卻與他們的性格與背景拉不上關係。我們敢相信公務員比企業家更懂得帶領我們掌握經濟機遇嗎?

 

對香港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產生懷疑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有實施「五年計劃」的中國在經濟上十分成功。我們應先分析一下中國經濟奇跡從何而來。1978年以前,以計劃經濟為特色的中國經濟模式表現本就差強人意,正因如此,才逼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短短43年間,中國實質GDP上升了也剛好是43倍。

 

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正是把企業放到競爭最激烈的全球市場中,在此壓力下,不思改革的企業競爭不過別人,便只有關門大吉了,能適應市場力量的,則如魚得水,利潤豐厚。正是市場力量,替中國企業大浪淘沙,汰弱留強。

 

中國經濟當中,這數十年來,民企與國企並存。2020年,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資產總值是私營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45倍,但前者的利潤總額卻只是後者利潤總額的64%。其他年份的比較也大同小異。國企佔據的資源遠多於民企,但創造的財富卻少得多,哪一种模式更有利於創富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中國科技有一短板,芯片常被美國卡脖子。為何中國很多方面的科技十分優秀,但芯片卻不理想?我猜測這多多少少都受到2003年至2006年間,「漢芯」造假事件的影響。當年中國政府推動科技心切,撥出不少經費去鼓勵科技創新,這本是好事,但我們同時也應知道,但凡政府有錢可分,便很容易吸引一批能力有限的申請者來分錢,他們當中甚至可能内存騙子。當年正有一名很懂形象包裝的海歸學界騙子,把摩托羅拉56800芯片的名字刮去,刻上「漢芯」之名。此事影響惡劣,一大批並不一定要負上責任的科學家被牽連在内,半代芯片精英都要垂頭喪氣,芯片發展不受打擊才怪。由此可知,政府資助,有時也會出事,反觀華為,這一個中國最成功的科企,卻是私營不是公營的。


以史為鋻,我不相信香港的自由市場模式會不及計劃經濟。若我們再分析一下香港一些失敗的例子,倒是多與政府的錯誤有關,而不是因為市場。就以影響香港發展較大的兩項因素:土地和人才為例,政府的相關政策便頗有缺失。香港近20年來,幾乎沒有填海,在新界也發展不了多少土地出來,以致土地儲備用得乾乾淨淨,樓价升勢便只能被動地受經濟的盛衰所遏制,很不理想。此事難以當作是市場失靈,政府用招錯誤才是主因。

 

香港生育率30年來都低企,年輕人才供應不足,如何解決?大學本是識別人才的理想地方,現時本地夠資質的學生因生育率下降而日漸減少,但内地及海外學生對在香港接受大學教育卻十分火熱。不過,香港的大專院校,錄取的境外學生,因條例限制,不能超過本地學生的兩成,這政策對為香港吸納人才無益無建設性。若大幅放寬此限制,香港的高等教育可如歐美般成為產業,可以輸出,可以賺取科研經費(外地學生學費數倍於本地學生),當然也可吸納及培養高質量科研人才。此事的障礙也只是政府,不是市場。拆墻鬆綁是政府應做之事。

 

不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市場經濟的效果也可能比不上政府干預,一個重要例子是戰時經濟。

 

各國政府在發展某些與國防有關的武器或科技時,往往會不惜工本,用上大筆的資源,這是因為某些武器或科研的出現可能有極大的時效性,來不及擁有這些,可能國家也被滅了。在市場經濟中,公司通常不會願意不理成本。香港尚未正式進入軍事性的戰時經濟,但時局風高浪急,經濟戰、地緣戰、宣傳戰、金融戰等,有些早已展開,有些則是山雨欲來。未來的5年,香港除了以市場機制為基礎,與大灣區融合,參與「一帶一路」及RCEP外,政府決策層還應有戰時經濟的思維,設立一個政策的「特種部隊」,隨時因應時局的變化而制訂並實施一些可緊急落實並不一定符合市場邏輯的政策。

 

(中環一筆 2022-9-8)



 

 

9/02/2022

貨幣制度 推動生產力 (雷鼎鳴)

中國在一些城市中正在試驗一種官方支持的數字貨幣,此種貨幣若發展成熟,將來會對美元霸權造成重大衝擊。中國以數字貨幣為特色的貨幣系統能否取代美元,固然是一重要問題,我們將來須詳加分析,但大多數人可能會不了解貨幣一直都在演變,其演變對生產力及甚至科技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貨幣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若沒有貨幣,世界文明及科技很可能比現在落後一兩千年,為何如此?亞當史密在《原富》第一章第一節早已說明,生產分工是推動生產力進步的關鍵因素,勞動力分工,可使人各有所專,使自己的技能不停進步。但有了分工,卻又意味着人與人之間必需要有貿易,互相交換自己的產品,否則便只能消費自己生產的缺乏種類的商品。分工加上貿易是自古至今經濟活動的基礎,但這需要條件,便是要有交易的地方或機制,即市場,及使到交易變得效率高的貨幣。

 

物物交易 阻貿易活動

 

若無貨幣,貿易便變成物物交易,麻煩便大了,這需要所謂的「需求雙重巧合性」。例如我有一頭牛,但想換來一袋米,那麼我便要跑到市集中找找有多少人有米可換,但有米之人並不一定對牛有興趣,我需要尋尋覓覓,看看能否找到一位有米而又需要牛的人才可能完成交易。此事的交易成本太大,貿易活動一定滯塞缺乏了貿易,人民只能退回沒有分工甚至人與人之間生死不相往來自給自足的世界中。採菊東籬下的桃花源世界雖使人嚮往,但此種世界是生產與消費未經組織化的世界,生產力與科技都難以發展起來。

 

人類還算是聰明的,已有考古證據顯示,巴比倫在幾千年前已有市場,後來更有了貨幣。較原始的貨幣可能是貝殼,也可能是銅、鐵、金、銀等貴金屬。有了貨幣,大家買賣,便可以此為媒介,不用受制於物物交易,有了貿易,及有了等同市場血液般的貨幣,分工生產便變成可行,供應鏈及大規模生產逐漸出現。不過,用有價值的實物作貨幣也有先天性的缺點,它們的供應常會出問題,例如找不到足夠的金銀銅鐵便怎麼辦?羅馬帝國所發行的金幣,常被人刮走部分的金,以致它的價值比不上它鑄在幣上的面額值。

 

宋朝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創新年代,那時的人石破天驚地發明了與貴金屬性質上完全不同的紙幣,為貨幣體制、經濟管理及市場組織帶來全新的局面。唐朝時有所謂飛錢,其實只是一種滙款制度,不是貨幣,後來還被禁了,其後的所謂大唐寶鈔,是後人的托古偽作。北宋時因為蜀地山多,用的貨幣是鐵錢,太過沉重,交通不便,有人把鐵幣放在倉庫中,再弄出存倉的收據,這些收據便可用作交易的媒介。此種收據演變為一種叫交子的物事,便是紙幣的雛型。真正的現代意義上的紙幣是南宋的會子,其數量由政府控制,亦只有政府才有權發行,違令者斬。會子背後有實物儲備作支撑,但不是,也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儲備。宋孝宗是個好皇帝,為了監管會子,常常無心睡眠。劉亦菲的《夢華錄》在表現宋朝文物與生活上十分考究,香港拍不出此種劇集,但內中提到北宋時有用飛錢而沒有提到交子,我十分懷疑編劇是否正確。

 

有了紙幣,政府便多了一種理財工具,可靠印鈔票去支付自己的開支,這當然會引起通脹,不能濫用。但這誘惑力太大了,南宋末年的政府要與蒙古人打仗,也就大印鈔票,終於通脹把整個制度擊垮。明太祖朱元璋也懂得發行紙幣,但很快他又犯同一錯誤,紙幣制度崩潰,要靠白銀做貨幣。中國並不擁有足夠的銀礦,明中葉以後,白銀主要從美洲的玻利維亞及日本而來。自1572年後,明朝大量輸出當時最吃香的工業產品絲綢、瓷器、茶葉等,經馬尼拉用西班牙大帆船運到墨西哥作中轉站,再運去歐洲,回程便是運回白銀,當時世界上的第一條唐人街在墨西哥城,有近兩萬華人在那邊做生意。有明一代,雖有了白銀作貨幣,但付出的代價卻是無數產品需要輸出,換回的卻是沒有多少直接使用價值的白銀。在清代,英國人連白銀也不願意付,改為用鴉片,這是後話。

 

美元背後 乏實質支持

 

現代的貨幣體系比宋朝的紙幣又進一步的演變,鈔票變成「法定貨幣」,背後並無實物作支持,你拿一塊錢美鈔到美儲局兌換,她甚麼也不會給你,只會給你另一張一元紙幣,你為甚麼信這張紙有價值?鈔上只印明︰「In God we trust」,不作任何其他承諾。不單如此,你若用美元做一些美國政府不喜歡的事,例如與伊朗做生意,她還會制裁你,此之謂「美元霸權」也。

 

有了美元作為行通世界的通貨,全球化經濟更加徹底,國際供應鏈也愈完備複雜,全球的生產力也大幅增加,當然美國從中獲利巨厚。但以美元為核心的貨幣,其背後只是兩手空空,美國的儲備還不到彈丸之地香港的30%,能否維持下去?如何維持下去?這套貨幣體系背後也有一整套金融科技配合着,但這套科技,恐怕也避不過不斷進步的科技的挑戰,中國的電子支付系統及數字貨幣,大有可能代表世界的未來。以後再談。

 

(晴報,經濟日報 20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