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瀰漫一股歪風,部分港人似患上狂躁症,互聯網及社交媒體中的留言粗暴惡毒,大學生在眾目睽睽下對參加完會議的校董可以高呼「隊冧佢」(有打倒他殺了他之意),教育局副局長剛上任便痛失愛兒,竟有人在大學的民主牆上張貼冒犯性的涼薄標語。更使人感到失望的是,社會中總有一些人千方百計要為此等行徑找藉口開脫。有人說「我城」病了,沒錯是病了,但「我城」一詞還可能隱藏著多一種病。香港素來自許為開放社會,但「我城」卻露出一種要躲在城牆中自保甚至是排外的心態,與「本港」所包含的充滿開放外向的港口形象大相徑庭。
上述的歪風也許在約八年前已經成形,當時有些人不懂進行專業的成本效益分析,只是基於情緒而反對建高鐵,他們行為的躁亂已是路人皆見。其時的樓價不及今天一半,比九七年時還低,政治環境及政府管治風格與今天也不盡相同。放眼世界,更可發現香港並非獨特例子,不少歐美國家一樣出現近似的情況。若要更深層次了解香港,外國的現象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美國政治生態與港迥異,但在社會撕裂及人民行事情緒化方面,與香港比劣競賽卻未必會輸。據皮尤(Pew)研究中心的調查,二零零四年民主黨與共和黨人意識形態分歧並不大,雙方都是中間派佔多數。但到了二零一四年,民意的所謂「雙峰分布」(bimodal
distribution)已經呈現,民主黨中的中間派比九成二的共和黨人更左,共和黨的中間派則比九成四的民主黨人更右。看他們對世事發表意見時,不同政治光譜的人有不同意見不在話下,但他們所用的「事實」也可以是南轅北轍。
美國校園近年是麻煩的重要源頭,粗暴事件層出不窮。擁有各種觀點的名人到校園演說,本是體現百川匯海有容乃大精神的學術活動,但近年一些政治活躍分子迫使主辦單位撤銷邀請講者,已成時尚。看看一些被disinvite的名單便可知其廣泛性﹕基辛格、哈佛前校長森馬斯、印度總理穆迪、諾獎得主發現DNA的沃生(James
Watson)、電影人摩爾(Michael Moore)等。有些「漏網之魚」真的來到演講,則常有人集結要喝走(shout
down)他們,進出講壇時還有學生及不知名人等組成的群眾大演肢體暴力的功架,往往要勞動大批警力維持秩序。更危險的是,高達五成一的學生認為趕跑講者並無不妥,兩成甚至相信用暴力妨礙別人演說也可以接受。我不知道香港的相關比例有沒有這麼高,但我們若嘲笑美國人對言論自由講一套做一套,恐怕底氣也不大足夠,因為香港自己也許不遑多讓。
文革紅衛兵「敢把學閥拉下馬」的威風在港或許尚未普遍,但我也曾在校內目睹一些品性謙和的教師同事被一小撮人公開批鬥。美國有些學生認為教授的某些觀點不合心意,有損其玻璃心,會要求校方取消該等課程或學科,這也是所謂「安全空間」(safe
space)的由來。有些人認為在校園中他們應受保護,有免於接觸不合自己觀點的權利,奇怪的是大學本應是百家爭鳴之地,竟也有些大學屈從學生的要求。芝加哥大學年前成立委員會研究校園中的言論自由問題,並由校長發表聲明,嚴詞反對設立安全空間,堅定捍衛言論自由,確是美國學界的清流。
今年九月二十四日,美國知名評論人、芝大校友史提芬斯(Bret
Stephens)在《紐約時報》撰文報道及批判校園歪風,慨嘆美國出現了這麼多年輕極權者(junior
totalitarians)是美國教育的失敗,和而不同的藝術(art
of disagreement)日漸失傳,對美國的自由與民主制度威脅甚大。在史提芬斯眼中,真正懂得如何與別人意見相左的人都應深入思考過對手的理據,甚至比對手更了解其觀點,而不是膚淺地只看對方立場便下定論。至於一見別人有與己不同觀點便把對方扣上非忠必奸的道德標籤,更是嬰兒化的幼稚行為。
史提芬斯把問題癥結歸咎於教育,我並不反對。玻璃心是如何鍊成的?這應該是孩子從小便缺乏懂得和而不同藝術的模範所致,父母或教師若因害怕對小孩造成壓力而不敢責罵他們,或是自己本人不講事實只問立場,孩子耳濡目染,再加上網上的社交媒體早已成為回音廊,各人都只跟與自己意見相近的人集結一起,孩子長大後怎會不自以為是,不懂得以事實檢驗自己的觀點?
史提芬斯的討論其實還引出一個不易解答的難題。傳統的自由主義觀點大都認為在公眾空間中暴力行為不可接受,但言論自由卻應保障。這種看法當然很有道理,其理論基礎之一是暴力行動會傷及別人筋骨,言論卻不會。但近年出現了一個名詞「語言暴力」,顧名思義,若有人認為某些言論有暴力成份,便一定是假設了這些言論會使人心中不快或甚至心靈創傷,效果與暴力行為無大分別。我們很難否定此種情況的存在,法律上也有以言入罪的例子,誹謗便是一例。言論自由的界線在哪裏?我相信是越寬鬆越好,若是意見有理有據,縱使立場觀點與主流民意不同,使人不快,我們應該尊重,但若是違法的或是並無理據,只是辱罵的,這便與暴力行動不遑多讓,而且會減低人民對言論自由的支持,社會應對此等言論有所制約,這不算違反言論自由的原則,反而會因免除人民受胡亂攻擊的恐懼而更暢所欲言。■
(Yazhou Zhoukan 20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