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22

話說中國來年大勢 (雷鼎鳴)

 

2022年對整個世界而言,都是困難的一年,但我們跌跌撞撞便度過了。展望明年,中國仍要面對幾個重要挑戰,但破局力量逐漸形成,國運會又再騰飛。

最大的即時困擾依然是疫情。歷史上,瘟疫與戰爭一向是威脅着人類生存的兩大要素,等閒視之只會自招災禍。以現時形勢看來,中國苦扛了3年,終於等到病毒殺傷力大幅減弱,可以開放。不過,以香港的數據作參考,中招後的平均病死率仍遠不是我們所企盼的0.1%,即流感病死率,而是0.2%以上,在天氣寒冷時尤為高企。我們屈指一算,便可知將要付出多少代價。此病毒傳染力驚人,看看身邊朋友,「楊過」、「楊康」、「王重陽」、「陽頂天」之多,便知防不勝防,擋無可擋,我雖打了5針,也只能「久陰真驚」,不敢做「五散人」周圍癲。也許不久的將來,中國感染人數會多達10億,若是內地致死率與香港今天的相若(已遠低於年初之時),那麼死亡人數便是200萬了。中國人口是美國4倍,以人口比例而論,中國的200萬已勝於美國的100多萬。中國的組織力厲害,應尚有能力將死亡人數壓至100萬或甚至50萬以下,若能如此,已等於救回了幾百萬條性命,情勢使然,要接受現實。但此種態勢,對來年第一季的經濟,終會有所拖累。明年本是經濟可以發力之年,應有7%8%的增長,但起步維艱,最終全年或只有6%左右的增長。

對台灣做兩手準備

戰爭風險仍存在。俄烏戰爭尚看不到盡頭,雙方都在拖下去。歐洲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歐盟雖愚蠢,使自己陷入泥沼,脫身不得,但其衰退對中國經濟也不是好事。中國主張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互相貿易,一起賺錢,但西方世界不懂此智慧,我們只能無奈。

更直接的戰爭風險是台灣。雖說時間在中國一方,甚麼時候解放台灣的決定權,北京要拿在手中,但美國並非無法搶奪主動權。美國早已明白軍事上及外交上阻不了中國統一的進程,所以已經變招。現時的策略是掏空台灣,例如把台積電的人才挖走,又在那裏盡可能埋下動亂的種子,增加北京將來在台管治的困難,至於台灣人民的福祉,並非美國需要考慮。若美國認為時機對其有利,可以挑明美國在台早已派駐軍事人員,也可容許台當局宣布獨立,那麼戰事便難免,而時間選擇權在美一方。對美而言,這非上策,但也是可行之策,所以中國一方面要爭取和平統一的機會,一方面亦要準備隨時打仗。

戰爭以外,美國要遏制中國發展的圖謀雖一直起不了多大作用,但美國仍會變本加厲下去。王毅向布林肯說,美國不能一邊談合作,一邊捅刀子,是說中美國戰略的核心。有一個超級大國不斷找中國麻煩,總會耗掉部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

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兩大類,一是無可避免的商業周期帶來的起伏,上文所說的全都是可帶來衰退的負面因素。但除了商業周期本身也有復甦期,經濟會自動走出衰退外,中國還另有重要的長期而且強勁的增長動能,其中我最感樂觀的是中國人民的幹勁與企業精神隨處可見,有點像而且超越7080年代的香港。正因為有拼勁,中國擁有的正面因素也能更突顯。

中國對外恢復通關是重要的一步。或許在開始階段,中國的企業家仍要修補或重建對外的商貿關係,但當今世界太需要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中國的貿易額總會持續向上。

科研投資正在收成

中國近20多年來加大了科研及教育的投資,現在已在收成。中國每年理工科的畢業生,多於歐美的總和,量變到質變,中國科技創新的成果,日新月異,非是無因。美國在芯片等領域上卡中國脖子,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商業利益,但只可能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拖慢一會,改變不了方向,反而刺激中國更加把力建設一個更牢固的創新科技體制。科技成果除了有助國防力量外,對經濟也大有助力,拼多多、抖音等程式在國外大受追捧,正反映中國的企業家有能力把科技商業化。

在外交上,近月中國屢有突破,與東盟關係進一步發展,打通中亞地區,與中東產油國的互動,使人民幣有可能成為石油的交易貨幣,就算是歐盟,也不敢不倚靠中國的市場與資金。這些成就等於替中國經濟打通任督二脈,中國發展的功力自會不斷增長,前途不可限量。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國的發展策略與西方確有大不同。中國以建設生產為核心,一帶一路也是以建設為主。但美國用的方法卻是製造破壞,發動政治力量推翻別國政權,或乾脆軍事入侵。哪一個國家選擇了與中國合作發展,被美國策動政變的風險便增加。從前美國也不是都這樣,二次大戰後她也對一些國家提供過援助,但近年她用炮彈與顏色革命用得熟練。美西國家本有宗教文化,其中教化萬民的思想被政客改為強迫世界屈從,對宗教人士對人類的愛心也湮沒在槍炮聲音中,悲乎!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2-29)

12/23/2022

話說天下大勢 (雷鼎鳴)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的卷首語,充滿智慧。當今世界的一部分國家,因經濟全球一體化而互相掛鈎,融合了幾十年,她們會否「合久必分」?也有另一些國家,因為政治動盪,經濟落後,缺乏基建,一直都與世界發展脫了節,她們與其他國家分開久矣,能否通過「一帶一路」計劃而納入人類命運共同體?

若是要分,裂縫在哪裏?若是要融合,哪些國家較易融合?

有兩套影響頗大的理論或可幫助我們整理這些問題。第一套是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另一套是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的「現實主義政治」論。前者把國家或人民以他們屬於哪一種文明體系來劃分。文明可包含共同的文化、歷史、宗教、價值觀等要素,例如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或中華文明便頗有不同。文明之間若是出現衝突,可以是深層次的,後果嚴重。「現實主義政治」則以國家為劃分的單位,國與國之間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國土與人民,若有利益衝突,可打起仗來,若有共同利益,也可合作。

假借文明衝突 美煽動遏華

世界應以文明體系還是國家作單位來劃分?我不認為這兩種劃分法沒有缺點,但它們都各自含有一定不可抹殺的道理。若是要選,我較傾向以國家而不是以文明體系作單位。兩次世界大戰是否能用不同文明的衝突去解釋?較為勉強。歐洲的大戰,參與的國家文明體系並非南轅北轍,俄烏戰爭參與的雙方,還是同文同種的(東烏與西烏倒是有些分別),但還是出現慘烈的戰事,這顯然與國家利益關係更密切。中美之間,近年美國頗有利用價值觀戰略,有意無意地把中國描繪為一個邪惡國家,非我族類,思想怪異,這有助於動員美國及西方國家,把中國視為一種威脅,美國對付中國便如十字軍東征般替天行道,中美之間的衝突變為文明衝突,避無可避。但只要細想美國或西方政客及傳媒抹黑中國的宣傳,便知其中虛假成分充斥,欺人亦自欺,若中美之間的宿命是文明衝突,大家價值觀不同,哪用製造假資訊去欺騙美國與西方國家人民,使他們憎惡中國?由此觀之,美國只是害怕失去霸權,才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用文明衝突論頂多是個煙幕。

當今世界最危險的關係是中美關係,但這是否意味着這是一個兩極世界?倒也未必。我們可用GDP與人口把世界劃分一下。以購買力平價計,美國GDP佔世界GDP 15.4%,中國佔17.7%2014年中國已超美國)。以人口計,美國人口佔全球人口4.2%,中國14億人口則佔17.5%。世界大得很,中美兩國GDP或人口加起來,都只是世界的小部分,若自稱兩極,實力有嫌不足。但會否兩國各自有忠實盟友,且都是唯命是從的?若如此,則兩極論或可站得住腳。

我們若把美國、整個歐盟、日本與五眼聯盟的其他成員都加起來,總人口也只達10.4億,佔世界人口13%,這比起中國的14億、印度的14億、伊斯蘭國家的16億、非洲的14億,都頗有不如,但高於拉丁美洲的6.6億。以人口論,整個西方世界只是絕對少數,她的文明不能當作普世文明。以GDP論,西方世界加上自以為屬於西方國家的日本,倒是共佔了世界產值的38.5%,若她們團結一致,有資格自許為一極。

霸權將衰落 各國多極發展

不過,GDP與美國旗鼓相當但人口多於美國的歐盟,與美國只是貌合神離。美國通過北約,對缺乏軍事力量的歐盟確有一定影響,但在俄烏戰爭中,歐盟成了大輸家,對美國早已產生不滿,德國總理帶隊到訪中國,已顯出歐盟與美國利益有衝突,結盟並非牢固。日本與澳洲雖站在美國一邊,但她們一樣要照顧自己國家利益,與美國關係不見得如美國所希望的。英國應是美國最可靠盟友,她脫歐後只能投靠美國,但這個國家正迅速衰落,作用不大。

反觀中國,雖有不結盟的原則,但俄國及伊朗都堅決站在中國一方。近年經濟發展迅速的東盟擁有6.7億人口,她們雖不想選邊站,但從月前東盟會議中可見,她們已向中國傾斜,美國對她們的影響力早已急降。中國在非洲素來得到廣泛支持,這裏人口一樣已達14億,前景無可限量。中東不少產油國過去頗不乏美國的朋友,但近年局面已大變,從她們對習近平的禮遇及願意以人民幣作為購買石油的貨幣可見,他們早已往中國那方跑。就算是拉丁美洲,本來是美國地盤,但從近年這些國家屢屢不怕得罪美國可見,她們的獨立性已大增。

從上可知,美國已是沒落霸主,若還懷念着昔日榮光,只會遇上更多不給她面子的國家。中國的外交政策是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不稱霸,也不用把自己變成兩極中的一極。世界大勢的真正走向,還是美國霸權正在衰落,各國走向多極格局。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2-23 

12/16/2022

躺平遲疑的邏輯 (雷鼎鳴)

 二十大後,尤其是在習近平出訪多國後,中國的新冠防疫策略似有重大調整,核酸檢測減少、隔離放寬、不再容許地方政府任意封區封城,香港與內地快將通關的傳聞亦不絕於耳。這對香港的旅遊業、工商界及渴望與內地家人團聚的港人自是天大的喜訊。


歡欣的情緒不應代替冷靜的分析,否則容易樂極生悲。中國嚴厲的動態清零策略去年仍被世衞視為典範,怎麼在世界因新冠而死掉近666萬人,及較為躺平的美國死掉百多萬人後,抗疫成績優異的中國卻走向寬鬆?當中的邏輯何在?調整是太早還是太晚?需要甚麼輔助性政策以保人民安全?回答這些問題,需要精準的成本效益分析。

防控效益降成本增

我是贊成防疫政策要調整的,這是因為嚴厲的防控政策所帶來的邊際效益比前已大幅下降,但邊際成本卻很可能上升了不少。防控政策的目的是要減少重症及死亡人數,眾所周知,Omicron變種致重病率及致死率已大不如前,把多些資源用在防控新冠,所能帶來的額外效益已大幅下降。

邊際成本方面較為複雜。此病毒傳染性增強,幾乎已達擋無可擋境界,還去搞圍封,社會是否在疲於奔命後仍會感到力不從心?在這個意義上,就算只是趨近動態清零,也須付出巨大的代價。但另一方面,內地的組織及動員能力驚人,其核酸檢測的能力與效率當世無匹,把千萬人口都檢測一次,只是小菜一碟,社會成本遠低於其他地方。相比之下,香港講了多時的全民檢測從未有能力實施過,高下立判。但社會成本尚有一節不能不考慮,便是抗疫疲勞。封區封城封關,短時間內尚算可行,但時間一長,誰受得了?早前的所謂白紙革命,有其社會基礎,只是當中甚多外國勢力乘機博亂的痕迹,見識過香港黑暴如何運作的內地人民,對此等活動頗有戒心,所以革命完全搞不起來,但這無礙我們感受到無了期抗疫所帶來的民間挫折感,這本身便是動態清零成本的重要部分。

成本上升,效益下降,過去成功的政策也應調整,但我們可看到,中央政府對此猶豫了好幾個月。當中部分原因是中央政府為求社會穩定,不會喜歡大上大落的政策。更為關鍵的,很可能是中央對生命的價值十分執着。美國社會可以讓100萬人死去,比一次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死亡人數的總和多出近倍,但卻可以完全不當一回事,甚至有人認為死掉一些病殘老弱可減少福利醫療開支。中國政府卻無法接受此種態度,不斷強調人民生命的重要性。《孫子兵法》中有「將有五危」一說,當中「愛民」也是一種危險,是「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在經濟戰中,中國太過重視保護人民的性命,不敢開關,又隨便封城,自是對有形經濟大有破壞,但是否冷酷無情視生命為草芥才可能是勝利者?

中國看重人民生命

這問題涉及我們如何看待生命的價值。按照當代經濟學的看法,生命的價值並不建基於你能為社會帶來多少貢獻或多少產值,別人認為你的生命有多少價值並無多大意義,例如你的仇人認為你的生命價值為零或負數,並不等於真的如此,最有資格作出評估的還是你自己。經濟學中的定義是你若面對生死抉擇,而你若有資源或可借到錢的話,你最多肯付出多少去保住性命。在此領域中,有人弄出不少辦法去間接估算生命價值,多年前我閱過一些文獻,美國人的平均價值大約600萬美元,今天應超過此數。當然,不同人等的生命價值差異甚大,年齡、財富、健康狀況等等都會有影響,李嘉誠的性命便比我貴得多,但我們只需一個平均數。

就以美國作例子,她死掉了100萬人,生命價值損失總值起碼是6萬億美元,等於美國GDP25%,遠超過其實體經濟統計中的損失。這是因為此種損失是由當事人及其家人朋友承擔的,美國政府及社會根本不當一回事。但正如上文所述,中國政府把人民生命的價值看得重,若中國過去抗疫不力,死亡規模與美國相若的話,那麼,死亡人數之多,其中帶來的痛苦可被中央視為等同GDP少了25%。這是天文數字,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對相關決策理應十分小心。

中國不會完全躺平,因為生命價值是很高的,但中國應輔以甚麼政策?中國的疫苗接種率不低,但毋庸諱言,不少老人仍不肯接種,也許部分原因正是政策嚴厲,社會發病率遠低于其他國家,老人以爲安全,無須打針。中國各級政府過去似乎對強迫老人接種並不積極,我相信這應改一改,威逼利誘也應使更多老人打針,否則躺平後的風險也不低。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2-16

12/09/2022

與新加坡搶人才? (雷鼎鳴)

 

特首李家超說香港要搶人才,但在哪裏搶?如何避免自己的人才被搶走?

美國自視高,不用搶香港的人才,反而美國有大量華裔科技人才,在美國排華的氛圍下,這些人有一部分可能被香港搶到。近年有不少港人移民英國,但這是基於政治的因素,香港政府也沒必要阻止他們,人各有志,讓這些人跑到一個早已走上沒落之路的國家,有助他們領悟到真實世界的艱難,對他們人生大有教育意義,將來可再定自己的行止,香港何必插手理會?中國內地早已在港吸納了數以10萬計的人才,但香港歷年以來也有吸引到大量內地來的新移民,這是正常及有益的融滙,內地與香港都需要更多熟悉兩地情況的人才,這裏有互補性,競爭性不大。

但有一個國家常會被港人視為搶奪人才的競爭對手,這便是新加坡。這個彈丸小國,就算加上其百多萬的非永久居民,總人口也只是香港的8成多,為何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港生活享受較優勝

這倒是有幾個原因。第一,新加坡對吸引及挽留外來人才一向積極,宣傳上亦很進取,只要你是新加坡所需要的人才,你大可相信,你會被歡迎。第二,新加坡的商業人才也許仍比不上香港,但其政府精英雲集,李光耀是公認的世界級政治家,其接班人亦甚具能力,香港在政治人才上真的輸了一大截,政府有高人在,政治不確定因素可減少,對移民有吸引力,就算是她的學術界或公共政策評論界,也有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此等頭腦與表達力超乎尋常的人物,香港就是找不到。第三,新加坡是發達經濟體,人均GDP若用市場滙率計,比香港高出25%,若用購買力平價計,按美國中情局的數據,更高出66%。第四,新加坡是金融中心,也是航運貿易中心,與香港相似,對香港的人才,也有需求,會否大力挖角?

光是看上述因素,似乎新加坡對香港是個嚴重的潛在威脅,但我們也需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首先是新加坡的經濟有其獨特之處,她的人均收入雖高,但可用作消費的卻大有局限。新加坡之所以有這麼高的人均GDP,部分原因是她的總儲蓄率在當今天下,數一數二,高達GDP57.5%,高儲蓄率意味着資本積累速度夠快,才可支撑到其經濟增長。但這也同時意味着,每生產100元,新加坡的政府與人民加起來才有42.5元用作當前的消費。反觀香港,每100元的GDP,即時的消費共有77.7元。用市場滙率計,新加坡的人均消費開支只是香港的59%,用購買力平價計,仍是不及香港,只得香港91%的水平。在生活享受或消費量上,新加坡不如香港,難怪不少熟悉兩地的人,嫌新加坡生活較香港為「悶」。

星有地緣政治隱憂

新加坡面對的挑戰卻是十分嚴重的。她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扼守着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航運,若避開了這海峽,成本便大增。這個地理位置為新加坡帶來巨大利益,但福兮禍所依,懷璧其罪,若中美發生嚴重衝突,美國有很強的誘因要控制着新加坡,不讓中國的運油船經過。這會使新加坡左右為難,中國內地加上香港,是新加坡出口市場的27.96%,美國則只佔新加坡出口市場的8.37%,新加坡以外的東盟成員國,加起來也佔26.54%,由此可見,要新加坡完全聽從美國的指揮,是強人所難,違反其自身利益的。但美國有航母,新加坡不可不理會美國,所以她只能兩面不得罪。這策略正確,但不知可利用多久。中國也明白這風險,所以不但在巴基斯坦及緬甸另建立運輸通道,在陸路上更打通與俄羅斯及伊朗等產油國的關係。但這麼一來,新加坡的戰略重要性卻會受損。新加坡的外交平行術雖然高超,但地緣政治的隱憂卻赫然存在,搞得不好,滅國也不能排除。這便解釋到新加坡政府與人民都有強烈的危機感,這對搶人才倒不是有利因素。

在這種態勢下,新加坡當局會否高高地挖走香港的人才?大概不會,因這會得罪中國,違反她的生存策略。會否宣傳自己的吸引力,向世界推銷自己?這倒無傷大雅,誰也不能批評她。作為香港的競爭對手,新加坡若見到香港陷入困局,會否幸災樂禍?她的精英,格局胸襟,應遠不止此。他們應可看到,香港若是繁榮,對新加坡反而有利,因為成功的香港會對新加坡帶來競爭壓力,鞭策着她要繼續努力。我們大可相信,新加坡的精英會緊盯着香港的發展,並從中吸收經驗與教訓。

同理,港人也應把新加坡視為良性競爭對手,努力地提升自己對人才的吸引力。成功的新加坡,對香港一樣也是一條鞭子及一盞明燈。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2-9)

12/02/2022

台灣選舉後 中美如何博弈? (雷鼎鳴)

 台灣九合一選舉基本上結束,國民黨取得13個縣市市長席位,民進黨只得5個,更重要的是,當中具戰略意義的6都,國民黨增添了桃園市,有4個都的市長屬於國民黨,民進黨只掌握到2都。這對民進黨來說,自然是一種挫敗,蔡英文也要辭掉黨主席職位,但若說台灣政治環境已轉勢,則言之尚早。在直轄市長選舉的得票中,2018年國民黨得票48.79%2022年上升至50.03%,增幅1.24個百分點。民進黨在2018年得票率是39.16%2022年是41.62%,上升了2.46個百分點,比國民黨增幅更大,我們尚不能斷言,民進黨已窮途末路,況且其過去在總統選舉策略上,亦往往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能耐。據說蔣介石的曾孫蔣萬安頗有能力,在兵家必爭之地的台北市長爭奪戰中,得票比民進黨力捧的陳時中高出32.5%,將來有無機會更上層樓,拭目以待。

台灣選舉結果雖然也值得注意,但眾所周知,台灣問題如何解決,主要取決於中美兩國的大國博弈。國際大局風雲變幻,一、兩個月形勢都可能大變,我們倒是應不斷更新評估,察看中美兩國的策略有何調整。

 

美藉台拖慢華經濟增長

 

美國對台政策的基礎只在於她把台灣問題視為遏制中國發展的工具,其餘的考慮,如所謂保衞自由民主等,皆是包裝,毫不重要。售賣軍火圖利也是一種因素,但數額不夠大,不足以左右美國國策。美國的如意算盤是,使到中國在統一台灣之前及之後,都要花費大量資源化解各種涉台矛盾,這樣便可拖慢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若然美國「失去」台灣,她也怕面子不保,霸主地位動搖,各國紛紛轉向中國。

在軍事上,美國已明白再也保不住台灣了,我過去曾多次論述,不贅。拜登與習近平在G20會議中,帶來的其中一名幕僚是印裔美籍中國通杜如松,此君一向主張對付中國,要用低成本的不對稱戰術挖中國牆腳,此策略符合當今美國硬實力逐漸相對弱化、財政亦捉襟見肘的現實制約。如何在台灣問題上以低成本對付中國?他似有三招。

第一招是希望誘使中國開第一槍,從而可以利用美國控制的西方媒體把中國扣上挑釁者的帽子,這可成為發力點,迫使美國的西方盟友與日本等制裁中國。要知道,中國經濟體積龐大,光是美國自己搞制裁效果有限。

第二,多賣一些武器給台灣,包括一些用以進攻的導彈,威脅內地的一些城市,甚至包括香港。據台灣坊間傳說,美國早已派遣了一、兩萬名軍事人員駐台,或用以提供軍事訓練,名義上他們是退役軍人,但理論上,離台返美後立可從平民身份轉回軍人身份。美國的一些評論,竟是希望將來受訓者可以打巷戰或游擊戰。此種把台「武裝」起來的策略被稱作「箭豬戰略」,即要對手明瞭,收回台灣要付出代價,避不了有損傷。

第三招是商界收購及反收購戰中常用的「毒丸戰略」,即得了台灣後也無甚好處,甚或管治困難,得不償失,這好比喝下一杯融入了毒丸的飲料,一旦飲了便毒發身亡。在島內大肆散播反中思想,在各行各業留下潛伏人員找機會搗亂或打巷戰,皆按此思路而來。

這些招數看似厲害,但中國其實也不難把它們變成笑話。

 

多數國家不欲與華脫鈎

 

針對誰是挑釁者問題,佩洛西訪台,已給了中國一個天賜良機,把挑釁者的帽子戴到美國頭上,縱然把派遣戰艦包圍台灣演習常態化,別人也說不了甚麼。更重要的是,從最近東盟、G20APEC等幾次國際會議中可見,中國似已展開一連串的外交攻勢,且斬獲甚豐。這不奇怪,絕大多數國家為了本國利益,根本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她們也不願搞甚麼制裁,與中國脫鈎。美國希望其盟國將來能制裁中國,恐怕會事與願違,美國的第一招未出招已呈破綻。

「箭豬戰略」也是吹水多於實際。留意中美軍事的人都應知道,在離中國海岸綫2,000公里以內,中國有足夠實力靠先進的擋無可擋的中程彈道導彈擊沉入侵的航母。真正開戰起來,美國也不會冒此奇險。至於島內的軍事設施,據高人告知,根本不足一論,中國甚至可在10多分鐘內將其近乎全數摧毀。此說並非無依據,例如中國已有設在軍車上流動性極強、成本甚低的排炮,炮彈射程400公里,且有北斗導航,十分準確,整個台灣都可覆蓋。

「毒丸戰略」對付起來倒是稍為麻煩一點。民進黨政府把「護國神山」台積電可能是精華的部分掏空了送到美國,台灣的經濟價值稍減,但中國的統一,主要考慮並非經濟利益。至於巷戰等,雖不排除有小部分人腦筋閉塞,但絕大多數台灣人民愛好和平,很多還長期到大陸生活工作,你叫他們打仗送命,豈非笑話?我估計中國還是會用「北平模式」包圍封鎖逼降,減少人民傷亡,若是武統,也會只打設施,少傷人命。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2-2)

11/25/2022

民粹主義抬頭 世界不穩 (雷鼎鳴)

 山雨欲來風滿樓,世界可能正處於風雲變色的前夕,我們在一些國家的民情中總可找到一些先兆。我們若有足夠智慧,便應早作準備,在危機未發生前便先把它們化解掉。

造成世界政經格局大變的主要動力是全球經濟一體化。這個過程使到整個世界的生產力大幅上升,我以前已多次說過,不贅。但不同國家不同人等得益卻不盡相同,西方國家或富裕地區主要是資本家得益,普通人得到的好處有限。至於有參與全球化生產與貿易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與印度,則脫胎換骨,得益非凡,大多數的普通人實質收入也猛升數十倍。此種東升西降的架勢在原本富裕的地區自然滋生出強烈的不滿及民粹主義思潮,大大不利政治與經濟的穩定。

以動聽口號鼓吹破壞

民粹主義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它的排外性,或甚至是仇外,二是它的反精英或仇富。這很易理解,原本是富裕地區的人民眼見外地人民生活不停改善,自己社會某些精英也暴富起來,但自己卻依然故我原地踏步,怎得不怨忿?打爛舊秩序正合他們心意。他們的思想基於怨恨,就算有愛與和平的口號,也只不過是包裝,並非真實,所以一旦讓其動員起來,所產生的力量只可能是破壞性、不守法及極端的,不會是社會之福,3年前香港的黑暴可充分體現這些原素。

正因為民粹主義者的行事並無底綫,他們也需要一些動聽的口號去填補自己道德上的空虛。有些人會假托自己的信念是自由民主,別人則是邪惡。馬斯克收購了推特,在美國中期大選後留言「Vox PopuliVox Dei」(人民的聲音便是天主的聲音)。此人親特朗普,大概以為共和黨的小勝便是天主的旨意。此種把自己的個人願望或信念假托最高權威,古今中外皆有之,中國周公年代是天命論,法國路易十四也自稱擁有Mandate of Heaven

暫非政治上萬應靈丹

在歐洲,民粹主義抬頭,不但體現在政客與媒體的評論上,在選舉結果也可見端倪。意大利新選出的總理梅洛尼屬極右民粹政黨意大利兄弟黨,在支持梅洛尼的集會中,赫然有見仿效當年墨索里尼黑衣隊衣着的群眾出現,梅洛尼不知會否努力褪去法西斯淵源的色彩?瑞典過去本是一個較為左傾的福利國,但有新納粹背景、反對非歐盟國家人民移民到彼邦的瑞典民主黨一樣可變身為第二大黨,成為執政右翼聯盟的一部分。美國6年前已出現了特朗普,他的選民當中,雖有人認同自由市場機制,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十分民粹,排外精神在蓬佩奧等反華人士中可明顯見到,去年16日衝擊國會山莊也可見其無法無天反精英的態度。

但不要以為民粹主義已取得全面勝利。美國共和黨在此次中期選舉中成績不及預期,反映其討好民粹的手段也不見得被人民完全受落。巴西的民粹主義總統博爾索納羅以輕微票數輸給盧拉,說明民粹主義並非政治上的萬應靈丹。民粹主義者與其他政治力量在西方角力,似在互相拉鋸,仍未到勝負已定。

對假消息免疫力差勁

民粹主義者最使人討厭的一點便是他們理性思維欠缺,喜歡以極端思想指導行為,對製造假新聞自欺欺人,他們認為是替天行道的正義之舉。西方傳媒一直集體抹黑中國,固然有政治利益的考量,但與民粹主義自命正義、他人則邪惡的作風是一脈相承。對於假消息,民粹主義者的免疫力十分差勁。3年前所謂的831太子站多人死亡失蹤鬧劇,至今仍有頭腦閉塞的人深信不疑,足可警惕我們,腦袋一受民粹侵害,智商便再無下限。

半世紀前香港大專界的口號中有一句是「放眼世界」。此口號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放眼世界才可見到西方世界近年亂象紛呈,其既有的西式民主制度不但對民粹主義毫無防範能力,而且還容易遭到騎劫,民粹與劣質民主渾然一體,對世界的穩定性遺禍深遠。香港的黑暴被西方傳媒稱之為民主運動,但黑暴的真身其實是排外、反精英、視法治為無物的民粹主義破壞者,與希特拉的納粹棕衣青年團或文革紅衞兵的行為並無重大區別。但西方傳媒也非全錯,民粹確有可能寄居於民主中,民主有優質元素也有劣質元素,它的劣質部分與民粹主義也難以分辨。只是當今西方世界受此思潮影響的人不少,未來這會是動亂的根源。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1-25)

11/18/2022

習拜會顯示出的微妙變化 (雷鼎鳴)

 

最近幾個月,國際大事頻仍,反映世界正處於大變局中。3個多月前,佩洛西愚蠢地訪問台灣,被視為火上加油、挑釁中國的行徑,中國隨即包圍台海演習,也沒有國家可以說中國不是。英國接連換了兩次首相,顯示英國公投脫歐後,國力大損,進退失據,不知如何是好。中共二十大前,仍有一些「分析員」說習近平快將倒台,這是以主觀願望代替客觀分析的教材。習出國參加上合會議,使人驚覺中國早已布了局,佔有歐亞陸地65%、世界人口43%9個國家,悄悄地已組成合作組織,當中包括能源與天然資源及產業大國,加起來只佔世界人口八分之一的西方盟國若要圍堵上合組織成員,不啻是在孤立自己。二十大後,德國總理帶同商團來華訪問,說明德國也並不願意聽從美國指揮。美國選舉結束,共和黨奪取不了參院,白宮暫不用走極端路綫討好民粹主義。這幾天東盟與G20會議,一會接一會,元首各自開會,互摸底綫,籌劃未來世界的大局。

 

拜登轉軚 提「五不四無意」

這些元首會議中,最受人注目的當然是習近平與拜登開了3個多小時的會。會議過後,王毅向媒體透露,兩位元首開會,是拜登要求的,大家的溝通「坦誠、深入、建設性、戰略性」。「坦誠」意味着雙方都把問題擺出來,「建設性」則應是指美方有讓步,中國認為出現了對己有利的進展。究竟拜登說了些甚麼使王毅如此興奮?

拜登的立場可歸結為「五不四無意」︰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強化盟友關係反中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拜登此種「表態」,使人愕然。兩年前蓬佩奧及其他幾位大員,不是曾信誓旦旦聲討中國共產黨並煽動人民推翻它嗎?美國敢說沒有拉攏盟友向中國禁運高科技產品,打擊華為?組織五眼聯盟、QUAD等,還附上一些軍事演習,這些不是冷戰是甚麼?美國一直賣軍火給台灣,有美國軍人在台灣,已不是甚麼秘密,不支持台獨等,言行不符。貿易戰、科技戰、宣傳戰全部出齊,不是沒有往脫鈎路上走,只是發現一旦脫鈎便活不了,才自稱不打算脫鈎。

拜登是思覺失調?記憶力太差?「五不四無意」只是隨便亂說一通,麻痹中國,以待時機?還是白宮有高人指點,智慧有增長?或是轉了性乎?也許無人能知答案,但我們總可作些猜測或寄以一些希望。

拜登的轉軚,不會是緩兵之計。眾所周知,中美競爭中,時間在中國一方,拖延時間對美國並不利。假若白宮的策略家有足夠智慧,轉軚是要因應形勢,不得不為。

 

歐損失慘重 掀反美暗湧

自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開始,形勢有甚麼轉變,以致美國也要調整策略?美國應感覺到,遏制中國很不順利,貿易戰使美國的物價上升,但中國的貿易總額與順差都無因加了關稅而縮減。為中國的芯片製造設置障礙,倒是使美國的芯片商擔憂,假以時日,中國一樣可提升自己的芯片水平,取代美國,這樣便會使美國喪失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近年的地緣政治也使美國擔憂不已。美國與西方抹黑新疆,但世上的伊斯蘭國家卻一致支持中國,而新疆正是伊斯蘭人口眾多的省份。美國從前在中東呼風喚雨,但今天中東的大國,已不再聽美國指揮,沙特阿拉伯正是一個鮮明例子。澳洲的新任總理,一反前任,很想與中國重建關係。南美洲出現了新的政府,不滿美國,卻想與中國發展關係。就算是歐洲,表面上因俄烏戰爭而害怕起來,被美國乘虛而入,不敢造次,但這場戰爭令歐洲國家損失慘重,美國也不打算補償她們,這些國家與美國疏遠,只是早晚之事。德國總理訪華,頂住了不少反華壓力,但正好揭示了歐洲不滿美國的暗湧。美國要擔心的,是各國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會否都有求於中國,拋棄美國。


台海倘開戰 美無法阻華

台灣問題更是使美國擔心。中國的軍力及武器進步神速,近日聽到一種說法,若台海有戰爭,15分鐘內中國可以摧毀台灣的全部重要基建與軍事設施,靠的還不一定是先進昂貴的導彈,而是在移動軍車上發射的低成本火箭炮彈,原來火箭炮射程已可達400公里,覆蓋了整個台灣,且有北斗導航,十分準確,此仗怎麼還可打下去?以前我討論過的航母殺手已不用再重複了。

美國知道在台海戰爭中無法阻得住中國,可如何調整策略?以前我說過,美國希望中國成為挑釁者,這有助美國爭取盟國制裁中國,共同遏制中國發展,但這招不一定有效,其他國家不聽美國指揮,便成廢招。另一招是拋棄台灣,甚至支持和談,這樣美國還可扮演和平使者,爭回一點面子。是否如此,要看美國有無足夠智慧。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1-18

 

11/14/2022

歲月留情,那些你所不知道的香港故事 (雷鼎鳴)

內地不少官員曾說過香港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書。香港的確並不簡單,要了解香港,分析它的經濟社會數據是必須的,但更具挑戰性的是懂得港人的精神人心。要做到此點,便要先明白港人走過些什麼路。

香港人有很多種,他們觀點可以逈異,但所謂的「獅子山下精神」應被當做主流。所謂「獅子山下精神」,在羅文的《獅子山下》有不錯的詮釋,當中「同舟共濟」、「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的精神,近年雖被黑暴破壞,但在大多數港人心中,它們不會被否定。「獅子山下精神」還包含著堅毅不拔、肯拼搏不怕苦等元素,嚴格來說,在五、六十年代已出現,八、九十年代更形耀目,直接推動了香港的發展,創造了屬於港人的奇跡。若按世代來劃分,它是「嬰兒潮」1945年至1965年出生的世代的主流思想,又因為「嬰兒潮」時期的出生率特別高,這世代的影響力十分大,就算是今天,它的成員在社會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獅子山下精神」是怎樣孕育出來的?這顯然與「嬰兒潮」世代的成長環境有關。今天香港的社會環境已有異,如何才能保持此等寶貴的精神?這需要年輕的一代知道並體驗前人身處過的環境。我近日到石硤尾美荷樓生活館參觀,卻勾起了無數回憶,仿佛那個既困苦又充滿活力的年代又再重現眼前。

 

1953年,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哀鴻遍野,政府建了幾座6層高較為簡陋的樓宇供災民入住,是為香港徙置區的濫觴。今天臨近深水埗地標嘉頓餐廳的美荷樓當年是一座徙置大廈,但已經被翻新活化成為一青年旅社,更為難得的是,大樓中一部分已變身為一可供遊人旁觀的生活館。館中正有一個題為「歲月留情」的展覽。


「歲月留情」的展品都經考證過,但能顯現出五、六十年代基層港人的生活面貌。我是那年代的過來人,有資格驗證其真實性。展品是多層面的,可從不同角度幫助我們重溫當時的生活。

 

生活館中可見久違了的雜貨舖,從前它們在街頭林立,到處可見,販賣的多是柴米油鹽醬醋火水等廚房必備物資。在石油氣未普及前,炭柴被淘汰後,火水爐是主要的煑食能源工具,火水爐是個巧妙的發明,操作簡單,火力大小可控,從前我常要拿個大玻璃樽到雜貨舖買火水,或帶個較小的瓶去打油。


「嬰兒潮」孩童沒有今天這麼多玩具,他們擁有的,大多都是一兩角錢的小玩具,又或是些自製的風箏之類的。展館中有風箏,我記得風箏的線都經我們特殊加工,通常是在街上撿個破燈泡,將其磨成碎粉,用膠漿黏在線上,有利於在高空鎅下掉下來的風箏據為己有。那年代的玩具便是這麼簡單及自製的。生活館中也有收音機,一台原子粒收音機已是大多數家庭的主要娛樂工具,用以聽李我的天空小說、倫理小說、偵探小說等。若有南華對愉園或是星島、九巴的足球賽,到涼茶舖花一角錢買杯蔗水賴死不走,聽葉觀楫、盧振喧,通過收音機講波,是最緊張興奮的娛樂。


生活館的展品亦有反映生活困難的一面。香港缺水,在未有東江水到港前,常常制水,有時4天才供水4小時,家中要放滿儲水的木桶。為了節省空間,晚上睡覺會用帆布床,白天要摺起來,展館中見到近半個世紀未見的帆布床,十分驚喜。我是睡過兩三年帆布床的。但若論最具厭惡性的,卻是廁所。從前美荷樓每一層的多個用戶都要共用一些衛生條件很差的廁所,它們近似當年的公廁,我沒有住過徙置區,但住過沒有廁所的唐樓,孩提時期都是靠公廁的,與美荷樓無大分別,但想來當年並無怨言,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


美荷樓也有展示膠花及其它家中手工作業的產品,我穿過膠花,為塑膠玩具塗過顏色等,那時我們這樣的家庭童工十分流行,今天是犯法的,但當年若無此賺錢機會,恐怕根本便沒有零用錢。把膠花從工廠分散到千家萬戶穿配,是偉大的工業組織模式,大大解放了香港的工業生產力,亦帶來額外收入。六十年代初期,小學教師月薪只得百餘元,若有300元的,便算是穩定的工作,500元便是很高級的職位了。

 

生活館有一展品十分有意思,是一本小學四年級下學期的尺牘課本。我把其中一篇開頭便是「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的半文言書信給小學時的同窗閱讀,一致認為,今天的中學生也不會寫得出,可見香港教育的語文水平比前頗有退步。


以上只是生活館展品的一鱗半爪,但足以使我們感受到「嬰兒潮」一代成長期的環境,他們物質短缺,生活清苦,卻動感十足,奮發向上,改善收入,以低成本的方式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樂趣。學校條件並不完善,有些甚至只是天台學校,但這些都無阻他們把香港從一座不起眼的城市建設成璀璨的國際大都會。他們是建設者,對於2019年黑暴對他們心血的破壞,天然地會特別反感到心痛。


香港來自「嬰兒潮」的建設者終有老去的一天,如何使香港寶貴的獅子山下精神得以傳承下去,是一大考驗。也許過去他們太過忙碌,對教育的被扭曲疏於防範,以致他們充滿正能量的故事險些失傳。這種缺失是要彌補的。黃奕鑑、陳東山、李勁松諸位有心人為美荷樓生活館活化所作的貢獻,對年輕人重新學習香港的歷史很有幫助,歲月留情的展覽值得品味再三。


(中環一筆  2022-11-14)

 






11/11/2022

中美經濟脫鈎會造成甚麼影響? (雷鼎鳴)

近年由美國推動的對華經濟脫鈎論在西方世界甚囂塵上,這是走回頭路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向,對全世界的經濟都破壞甚大。中國雖鼓吹人類命運共同體,西方的有識之士及企業家很多都明白脫鈎之害,德國總理朔爾茨訪華後甚至明確反對脫鈎,但這些國家的政客要擺脫美國控制並不容易。究竟經濟脫鈎或使全球生產供應鏈斷裂,會帶來怎樣的危害?若全球化走上回頭路,中美兩國誰的損失會更大?

這些問題不易回答,近日重溫今屆經濟諾貝爾獎得主之一、前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最重要的1983年論文,頗有啟發。伯南克研究的是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為何會發生,而且持續了這麼久,殺傷力這麼大。他所分析的金融危機與逆全球化的生產脫鈎,表面上風馬牛不相及,但內裏的深層次意義卻大有共通之處。

上世紀30年代,美國一間頗為健康的中型私營銀行「合眾國銀行」周轉不靈,美儲局不肯出手拯救,終於倒閉,這又引發了大量銀行擠提及倒閉,美國的GDP及就業率都斷崖式下跌,此段歷史,是美國財經界揮之不去的夢魘。伯南克延續了佛利民開創的研究,在1983年發表了一篇劃時代的論文,發現大蕭條確是因美儲局的失當所引致的銀行倒閉所造成。但為何銀行倒閉會有如此巨大及持續的破壞?主要原因是銀行在日常正常的業務中,與顧客建立了一定的互信,而互信又是建基於銀行所掌握到的客戶資訊,銀行知道哪些客戶可信,哪些涉及重大風險,在決定是否借出資金時有據可依,若銀行倒閉,這些資訊便湮沒了,受影響的客戶跑到別的銀行借錢,因無信用紀錄可尋,銀行可沒有這麼容易相信他們。借不到錢投資,經濟衰退劇化為蕭條,客戶的信用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重建,復甦變得遙遙無期。

 

中斷分工 降低生產力

 

伯南克的研究結果其實是印證了中國傳統的智慧︰覆水難收。有些東西失去了便回不到頭。銀行倒閉,其所掌握很有價值的資訊便灰飛湮滅了。這與生產鏈脫鈎有何相通?

過去40年全球經濟一體化大步發展,龐然大物的中國融入了世界經濟,使得世界的市場變得更大,生產分工更為細緻,各國或甚至各公司更能按照自己的比較優勢去生產。現代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亞當史密早已在《原富》指出,分工生產是促進生產效率進步的根本性因素。過去40年的全球化分工,更成功地創建了效率極高及十分複雜的生產供應鏈,一環扣一環,哪一環節出了問題,都足以構成重大影響,半年前上海封城波及世界,便顯出供應鏈一旦斷裂所造成的風險。

若中國與美西經濟脫鈎,會對全球生產力帶來甚麼影響?這有三重作用。第一,從前開始的全球分工並不是隨意而為,而是按各國的比較優勢而訂定。脫鈎後,各國便又都走回自力更生的舊路,甚麼都造,把資源從有優勢的生產中調配到不擅長的生產中去,這種過程本身便足以造成生產力下降,令經濟衰退。

第二重作用更嚴重。在原本的分工過程中,沒有優勢的企業早已被迫倒閉,她們的員工失了業、轉了行或已退出勞動市場,這些人原本的技術可能都已生了銹,沒有用了。工廠中的設備若未一早賣掉,恐怕也因年代久遠已不能再用了。銷售網絡在業務中斷幾十年後還能再用?不要開玩笑了。由此可見,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不單可推進有繼續生產的行業之生產力,又同時丟棄了沒有優勢的行業,後者原本擁有的人才、技術、設施、網絡,也是覆水難收,一去不復返了。舉個例子,香港現在是個金融中心,數十年前卻是個紡織業中心,現在若重操紡織故業,到哪裏找人?

第三是各國都生產自己所需,不作出口入口,這樣一來,公司面對的市場一定萎縮,沒有了足夠大的規模,賺不了錢。

 

華產業光譜 全球最寬

 

上述的作用,會造成世界性的生產大衰退或經濟蕭條,各國都會吃虧,但美國的虧比中國更大。美國本來把資源集中到高端產業,脫鈎後卻要重建中低端產業,這不是有較高的科技便做得到的。舉個例子,要美國復活40年前已丟棄的鋼鐵廠,能否找到資金及工人?我毫不樂觀。至於中國,產業光譜全世界最寬,甚麼產業都有基礎。這等於中國雖有大規模的分工,但即使不是擁有比較優勢的行業,依然沒有滅絕,較易重出江湖,在逆全球化時不致措手不及。這好比伯南克在應付金融海嘯時,用量化寬鬆政策注資到所有銀行,防止她們倒閉,保住了其元氣及資訊,美國才能避免大蕭條。

中國還另有一有利之處,脫鈎後,她要強化的是高新科技,會大力加大投資,這會帶來持續的進步,反而美國要投入資源重搞低端工業,往落後方向走,不利之至。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1-11) 

11/04/2022

英國衰敗之路難以逆轉 (雷鼎鳴)

 

近日最能反映西方國家正在踏上衰敗之路的事件,是英國接連換首相,卓慧思當了45天首相,「剋死」了英女王,推出所謂的「小預算案」,英鎊滙價立時應聲大跌,不得不另找高明。印裔英國人辛偉誠接棒,暫時穩住局面,但未必長久。

英國是否在衰落?這問題對世界政經格局有一定重要性,對那些要跑去英國謀生的香港移民,更是絕不能輕忽之事。從數據上看來,英國的經濟確有點不妙,今天英國人的平均工資,扣掉通脹後,比15年前還要低,近年更連續6年呈下降現象。按美國中情局《世界事實書》的數據,聯合王國的人均GDP,在2020年,只是德國的82%、美國的69%,與前佔領地相比,只是香港的74%、新加坡的45%。若以居住面積而論,人均面積只是美國的三分之一,難怪美國的一些評論者也說︰「原來英國這麼窮!」窮以外,稅還多得很,入息稅的最高邊際稅率是45%,增值稅是20%,再加上國民保險稅、房產稅等等,人民的可支配收入真的所餘無幾,尤其是在倫敦以外更是如此。曾幾何時,英國視殖民地新加坡為不毛之地,現在卻希望把倫敦打造為泰晤士河上的新加坡。香港被列入紐倫港之一,看來已並不很馨香。

 

失殖民地豐厚資源 經濟萎靡

 

要明白英國衰敗的原因及卓慧思政策為何不得其法,我們應了解一下英國的歷史。在1500年,英國與西歐相比,並非經濟強國,據世界經濟史大師麥迪森(Angus Maddison)的數據,當時英國的人均GDP,只是歐洲12個有較好歷史數據國家平均值的89.7%,人口絕大部分住在農村,1萬人以上城鎮人口的數量只是總人口的3.1%,遠比不上意大利的14.9%或比利時的21.1%。但在16世紀中葉以後,英國戰勝了西班牙,又派遣船隊積極到世界各角落奪取資源及找尋殖民地,到了1600年,其人均GDP已比歐洲12國的平均高出7.5%,而且在那年成立了東印度公司,逐漸加深在印度的影響力。在1718世紀,科學革命亦在英國出現,為後來的工業革命提供了重要基礎。

要論述大英帝國的歷史,不能不注意印度。東印度公司靠貿易作藉口,慢慢對印度建立了強大的控制力,到了1858年,英國還乾脆把印度納為殖民地。其實英國在印的人口,從來沒超過印度人口的0.05%,例如在1805年只得3.1萬人,為何能把印度控制得死死的?除了船堅炮利外,英國所倚仗的便是分化印度人,讓他們各自互相爭鬥,英國便可漁人得利。這一招英國也同樣用在其他殖民地之上,港人對此應深有體會。1819世紀,英國不斷增加其殖民地,到了1913年,英國在非洲領地人口達5,200萬人、亞洲3.3億人,再加上澳洲、美洲等地,大英帝國人口總共達4.12億,是英國本土的10倍,其中印度獨佔了總人口的四分之三。而英國從這些殖民地,尤其是印度身上,所奪取的資源足以養肥英國,例如從印度得到的稅收可供養到英國龐大的軍費。到了1870年,英國的人均GDP已升至歐洲12國平均的1.53倍、美國的1.31倍。

但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霸權終不可持久,首先是美國大量投資在科技上,工業實力彎道超車,超越了英國。在1913年,英國人均GDP已被美國超越,只等於美國的93%,此後差距繼續擴大。但更大的問題是二次大戰後,殖民地紛紛獨立,1947年印度獨立,大英帝國便失去大部分人口,接着非洲的英國殖民地紛紛離去,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的資源,英國的場面便撑不下去,衰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在1950年,英國人均GDP仍比歐洲12國平均高出37.8%,但到了1973年,已低於這些國家的平均值1%了。

 

退出歐盟仰美鼻息 實屬不智

 

80年代戴卓爾夫人上任,整頓了英國經濟,打擊了工會所造成的低效率,可算是英國中興的功臣,但她退任後,英國的頹勢又再重來。但這時全球經濟一體化迅猛發展,世界的生產力進步快速,英國也受惠。英國加入歐盟本是符合全球化趨勢的明智之舉,有助她抵擋失去殖民地打回原形後所帶來的困境,但英國總是有些人思念過去日不落帝國的風光,以為自己高人一等,愚蠢地退出了歐盟。

一退出歐盟,種種惡果便撲面而來,英國必須找新的靠山,美國是她的唯一選項,為了爭取美國支持,英國反華及反俄的態度十分積極,這是「投名狀」式的表態,一定要做得過分才能得美國相信。自己窮得要命也要資助烏克蘭,自己極需有效率的先進通訊系統,卻在經嚴格檢查並無發現安全問題時放棄華為,這對英國經濟的打擊,總是會體現的。

所以英國的根本性問題是生產力結構性衰落,必須改善生產力才可能解決其收入停滯,政府欠債纍纍的問題,卓慧思靠稍減稅收,又不懂把這與刺激生產拉上關係,自然解決不了問題,下台是活該的。

 

(晴報,經濟日報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