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14

石油價格戰的影響 (雷鼎鳴)


原油價格近日急跌,從6月初高位的每桶102.53美元跌至上周末的57.49 美元,共下挫了44%,不可謂不慘烈,近二十五年來,只有九十年代初海灣戰爭以後約四成的跌幅與此相若,但今回尚比不上金融海嘯後67%的跌幅。

 

上兩次急挫的原因與今天的不同。海灣戰爭發生時,油價先因戰亂而短暫急升,美國勝利後隨即回降,油價重復前貌;金融海嘯那次,則是因經濟衰退,原油需求減少,所以油價急劇調整;現在的則與需求無甚關係,主要是供應增加及可能是價格戰所致。

 

石油價格的大幅上落,是經濟及經濟學上的大事。七十年代初期那一趟油價上升,催生了滯脹,同時又因舊凱恩斯理論無法解釋當時情況,致被學術界普遍拋棄,在宏觀經濟研究的方法學上,出現了「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 Dynamic Stochastic General Equilibrium),至今仍是研究院課程中宏觀經濟的必用工具。

 

震盪影響 貨幣波動

 

但油價升跌與經濟周期被視作有更密切關係,主因還是八十年代後曾大行其道的所謂「真實商業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s)理論,當中並出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普雷斯蓋特(Ed Prescott)與他的學生蓋德倫(Finn Kydland)。

 

簡而言之,我們見到的經濟擴張及衰退,構成的原因並非來自貨幣數量的波動,而是來自科技或生產力的隨機震盪(technology shocks)。科技的進步會帶來經濟擴張,退步或進步緩慢會帶來衰退,而經濟學認為,科技與成本是同一件事的正反兩面,科技進步等於生產成本下降,成本上升則等同科技退步。因此,量度科技是否進步或退步的方法,往往便以量度生產成本代替。油價上升造成的經濟效果與科技退步一樣,反之,油價下降則等於科技或生產效率進步。

 

八十年代初,普雷斯蓋特指導了他一批學生進行商業周期與科技震盪之間關係的研究,而後者正正用歷史上油價的波動來代表。他們發現兩者關係極其密切,油價上升意味經濟下行,甚至衰退,反之則經濟擴張。當時好幾位對此項後來取得諾獎的研究項目有貢獻的人,都是我的同窗,後來他們亦到了普林斯頓及UCLA等名校任教。

 

暫緩採油 藏富於地

 

我記得他們當時要化解的一個理論挑戰便是科技(或生產成本)一般波幅不見得很大,但為什麼可以造成GDP或勞動力總投入量甚為敏感的回應?他們給出的其中一個解釋(我的同班同學韓森﹝Gary Hansen﹞有著名論文討論之)是生產力就算只有輕微起伏,不會只使到工人微調自己工作時間的長短,而是會決定某些人乾脆整個人加入或退出勞動市場。科技進步了,工資會提高,這會使到一批之前嫌薪酬過低躲在家裏的人突然全湧出來做全職工作,因此工作時數增加很多,GDP也上升不少。

 

歐美國家在七八十年代或以前,經濟極度依賴石油,因此把石油價格作為量度其生產成本的指標在當時是對的。但在今天,我們難免懷疑,在高新科技層出不窮的條件下,油價對經濟的影響力會否要退位讓賢,留給高新科技?不過,今次油價急挫44%,我們要分析的主要對象卻是中國,高新科技對她的影響力,目前也許仍不是很大,而她已成世界第一大石油輸入國,以前曾適用於歐美的「真實商業周期」模型,反而變得十分適用於現在發展階段的中國。

 

我們不妨算一算賬。今年1 9 月,中國平均每天產油410 萬桶,每天輸入611 萬桶(比去年同期上升8.8%),假設油價每桶跌了40美元後,在一段頗長的時間內沒有反彈,那麼,中國可得益多少?屈指一算,可以知道中國在入口石油方面共可節省約892億美元(611萬乘36540)。

 

這筆節省了的成本幾乎等於中國今年GDP 0.9%。按照「真實商業周期」理論,單是這利好因素便足以把中國經濟推高幾個百分點。但實際上,這作用未必有那麼大,因為中國現在石油進口雖然增幅很大,但總體石油消費的增幅卻低得多,這反映出中國的策略便是利用這油價低的時機多作入口增加儲藏量,或甚至是減慢開採,藏富於地。

 

既然如此,中國經濟不一定能即時全部受惠於低油價。低油價所帶來的益處,可能會慢慢地分散地顯示出來。當然,若油價跌幅更大,或於低位徘徊的時間愈長,那麼中國的經濟表現便有更大的動力得以維持下去。油價可作為我們觀察中國經濟的其中一個重要領先指標。油價會繼續跌下去還是快要反彈?又或油價低企可維持多長的一段時間?我沒有水晶球,不會預測深受隨機震盪影響的變數,但仍可對實況作一些分析。今次油價下跌我相信很有可能是經典的價格戰,對石油需求的增幅放慢我相信不是主因,以石油減價去擴大俄羅斯政府的財赤恐怕亦不會是很有效的戰略,俄羅斯是石油出口國,美國現在因頁岩石油的開發,也是石油出口國了。啟動石油價格戰的應是頁岩石油的開採。

 

這種新技術突然使到可開發的石油數量大增,長遠來說,必有推低油價的作用,但短線而言,卻又未必。按照《福布斯》雜誌一篇文章的數據,頁岩商的生產成本一般比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本高得多。倘若油價每桶在70美元以上,絕大多數頁岩商都可賺錢,不會蝕本離場。若油價跌至每桶60美元以下,四成頁岩商便要虧本,若是50美元以下,則九成虧本。如果油價在40美元,則只有一個頁岩商還能勉力維持下去,其他的都要離場。至於石油輸出國,其生產成本低得多。就算油價在40美元一桶,則幾乎所有成員都仍能賺錢。

 

財力雄厚 方可留下

 

頁岩層石油的開發對石油輸出國的威脅很大,若被其佔據了市場相當份額,她們會有利益損失,所以要及早把頁岩商趕離場。她們既然知道以現今技術,頁岩石油的生產成本較高,那麼,把油價推至足夠低的水平,如60美元以下或甚至是40多美元,頁岩商便幾乎全部虧本,不如止蝕離場。在其他情況下,石油輸出國不想如此減價促銷,因為這有損其國家利益,使到其收入大跌,但長痛不如短痛,忍痛割價以求殲滅競爭者,並非違反商業邏輯的做法,況且她們知道大多數頁岩商早已欠下巨債。

 

但此策略能否成功,視乎交戰雙方的財力與意志。情況或許有如1995年時《蘋果日報》加入市場時引起的報章減價大戰,結果財力雄厚的《蘋果》並未離場,但財力上承受不起的一些報章便要倒閉了。以目前的成本結構,石油出口國若是意志堅定的話,的確有能力趕走一些實力較弱的頁岩商,但我們不要忘記,開採頁岩石油的技術還是很新,未來可改善的空間還大得很,終有一天,除了美國外,其他國家都能掌握並改良其技術,石油輸出國組織是—卡特爾,靠壟斷力量去維持高價格,當有足夠強大的競爭者出現時,其壟斷力量便會瓦解。

 

這一天或許要很久後才會出現,但在此之前,頁岩商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價格戰打得愈是激烈,便愈對中國有利。中國亦應利用此機會多買入石油,自己可減產,藏石油這戰略資源於地下,並大力研究頁岩石油的技術。買石油比買歐美政府債券更划算。

 

(信報   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