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在十二月十六日發表了一份名為《長遠房屋策略》的文件。眾所周知,房屋問題是香港最重要的深層次社會矛盾之一,在二零一三年的《施政報告》中,解決房屋問題也被視作本屆政府的首要任務,財政司司長在文件公布後,也立時說會先撥出第一期二百七十億港元(折合約三十五億美元)儲備支持之,由此可知這份文件所宣示的政策的重要性。現在判斷新的策略能否解決房屋問題這個香港深層次矛盾,仍是言之尚早,但細讀文件,反而可窺見另一更深層次但少人注意的矛盾。
首先總結《策略》的主要內容。在二零一二及二零一三年,政府採用了需求管理的政策,推出了所謂的雙「辣招」或三「辣招」,以增加交易時的稅務成本去控制需求,但現時改變思維,認識到增加房屋供應才是治本之道,所以計劃在十年內供應二十萬個租住公屋單位、九萬個居屋出售單位,另外再有十九萬個私人市場單位推出。
這個以增加供應為核心的新政策方向無疑是正確的,在數量上是否足夠卻是未必。我四年多前在報紙發表文章,指出過去幾十年來,香港的房屋建築量遠遠不足,人均所佔樓面面積比不上新加坡,更遑論與中國內地相比。這便是香港樓價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它不但符合經濟學中的供求定律,過去十多年的兩項實踐經驗也印證了此判斷。一九九七至二零零三年間,政府計劃大幅將樓宇供應增至每年八萬五千個,樓價便滑落了百分之六十三,縱然一九九九與二零零零年香港已擺脫了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但樓價下挫趨勢卻是無法逆轉。二零零九年金融海嘯餘威仍在,但樓價卻仍節節上升,正因當年新供應的私人樓宇單位只得區區的八千餘。一些評論把注意力放在「地產霸權」之上,是嚴重的失焦。不是說地產商不會千方百計謀取暴利,而是在供應若能大增的情況下,他們根本也無力抵擋市場的力量,「八萬五」一役正是明證。
辣招只能揚湯止沸
過去兩年來的「辣招」政策,我一開始便認定為無效。「辣招」沒錯可壓低需求,但同樣會使二手市場供應短缺,減少了地產商推出新樓盤時面對的競爭壓力,在供求同時減少的條件下,樓價並無道理一定要下降。因為推不出土地及新單位,「辣招」最多只能起到揚湯止沸的作用。過去兩年樓價居高不下,也印證此說。
《策略》中最矚目的一段話,倒不是我們早已預料到的會改以增加供應為綱的新政策,而是對土地開發流程的描述。據《策略》所述,把一塊「生地」開發成「熟地」,並建成房屋,要經四個階段﹕三年的規劃及工程研究,當中又涉及多個階段的公眾參與,三到四年的詳細設計研究,兩到三年的地盤平整工程,再加上三到四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樓宇建設,總共需時十一到十四年。我們若接受所謂「墨菲定律」的智慧,原本以為不會出現的困難多半會出現,這十一到十四年的時間恐怕還不一定足夠。
利益集團角力影響供地
若然真的要用這麼長的時間,最穩妥的方法自然是不斷造地,亦即把一些沒有基建、不能建樓的「生地」發展成為可用的「熟地」,至於什麼時候建樓多少,可由市場決定。倘若過去一直都有足夠造地,土地供應不致斷層,造地時間就算很長,問題也不大,反正造新的地可與在已造的地上建樓同時進行。但現在情況不同,從二零零二年起,政府開始收縮土地供應,政府近日雖尋尋覓覓,也找不到多少即時可供發展的土地,新界東北等地方也因利益團體的角力,步履維艱,我們便不能不深究造地建樓是否真的需要十四年!
有人可能認為,要這麼漫長的時間,只是因為香港重視規章制度,做事一板一眼,充滿專業精神,是法治與民主的體現云云。這類說法也許有真實的成份,但真理只要多走半步,即成謬誤,我們總不能以官僚規章為拖拖拉拉毫無效率的掩飾。
與美國醫療系統相似
此種情況與美國的醫療系統大有相似之處。在美國看病,有經驗的醫生就算相當肯定你並無重大惡疾,往往也要你做很多無謂但成本高昂的檢驗,原因是醫生怕一旦出事會被病人控告,要罰巨款,所以就算檢驗的成本效益很差,也要做足全套,反正付鈔的是保險公司,但此等道德風險行為最後還是會推高醫療成本,使到美國成為醫療最貴的地方。同理,究竟在香港的土地規劃、研究與諮詢的各種程序中,有多少是因真正的需要,有多少是制度化了的各持份者的自我保護主義,很值得社會檢討。冗長的審查或工程程序不一定完全沒有效益,但邊際效益會遞減,際此社會急需更多樓宇落成,延誤總會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不一定值得。
已故經濟大師奧爾森(Mancur Olson)在《國家的興衰》中有言,穩定的社會往往會產生一批利益集團,它們各自進行「尋租」活動,製造各種框框去保護自己的利益,但這卻會嚴重拖慢經濟增長。造地竟需時十多年,可能正體現出規章制度與發展效率並未取得合理的平衡,這正也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之一。■
(亞洲週刊 201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