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8

政府理財與開支乘數效應 (雷鼎鳴)


財政預算案下月便宣讀,財爺事先張揚,稍顯其理財哲學,表示應用則用、應慳則慳。這兩句說話不會有錯,但有點滑溜,因為我們仍不知用與慳的標準是甚麼,也許財爺仍未有定見。

若政府開支是用作對香港的長遠投資,例如在教育,或在修橋起路、建高鐵、填海造地等基建項目上,標準倒是簡單,只要投資的社會回報率不錯,成本的折現值低於效益的折現值,那麼自應去馬,反之,則應唱停。此類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已頗成熟,大公司在投資前都會做。

不過,政府開支的另一常見目的,是要進行逆周期的刺激經濟。在經濟暢旺時,政府加大開支常會得不償失,因為這會造成「擠走」(Crowding Out)效應,有損經濟,例如樓市火紅時,若政府自己也配置大量土地建政府辦公室,自會使樓市火上加油。

更有意義的探討應聚焦在經濟衰退時,政府應否增加開支以挽救經濟。這裏我們需要明白經濟學上的所謂「乘數效應」。

政府與私人開支或有替代性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認為,政府增加1塊錢開支,GDP會受到刺激,上升幾塊錢。舉個例子,若GDP因而增加了5元,那麼政府開支的乘數效應便是5。若真有如此神奇的乘數,政府當然用錢愈多愈好。凱恩斯認為,政府開支會提高GDP,而GDP的提高又會使人民感到比前富裕,於是更願意消費,消費一增加又會刺激GDP再升高一些,如此效應綿綿不絕,最終乘數會頗高於1。

但在實際世界中,乘數真的大於1嗎?我們也可設想另一種情況,政府的開支與私人開支有替代性,政府開支增加後,私人開支便會減少,例如政府若在街上免費派飯,市民得到這些飯後便會減少自己的食物開支,私人消費會因此減少,何況政府開支的效率一般比不上私人,當中有不少浪費。

理論歸理論,實證結果中,究竟政府開支的乘數效應是大於1還是低於1?若是低於1,這便意味着納稅人交了稅給政府開支後,社會得回的利益並不足夠補回其成本。損敵八百,自己卻死了千人,笨得很。

去年8月8日《信報》刊出一篇我評論任志剛的公共理財觀後,我收到城大關蔭強教授的電郵,提醒我他在2007年有篇論文,當中研究了亞洲9個地區與美國,發現除新加坡及印尼外,政府開支與私人開支有替代性,換言之,增加政府開支會遏抑私人開支,乘數很可能低於1。他的研究包括了香港,用的數據是1960年至2002年,會否今天時移世易,乘數會變為大於1?

近代研究顯示乘數遠低於1

這可能性很低。近閱一篇快將在頂尖經濟學學報《政治經濟學》(JPE)出版的論文,作者是Valarie Ramey及Sarah Zubairy,他們用了從1889年到2015年每一季的數據,而且用先進的計量經濟工具去檢視前人的估算,他們的發現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乘數的了解。他們的結果顯示,就算在失業率高企、經濟低迷時,乘數也是遠低於1,這意味着不少前人的猜測都是錯誤的,這些人以為經濟不景時政府增加開支是及時雨,人民受惠不少,但實情是政府錢是用了,卻只能在經濟中引起一點點漣漪。若是在經濟興旺時,乘數便更低了。除了失業率高企時出現乘數低於1,在利率低至接近零時,也有近似情況。

要注意,乘數效應是累積性的。今天若政府增加開支,會引起一種「脈衝」,不但對今天的GDP有影響,一個季度、兩個季度……N個季度後,其影響都會殘留,乘數效應需要把這些影響都加了起來,技術上的工具叫「脈衝響應函數」(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根據兩位學者的看法,在近代,乘數比在數十年前更低。由此觀之,政府用錢前確要三思。

(Sky Post 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