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020

疫症中的保險 (雷鼎鳴)


   新聞中屢見港人似是十分恐慌,在超市中不但廁紙、大米、罐頭等一掃而光,甚至連劫匪也打廁紙的主意。

  經濟學家不會輕易說某些人是瘋了,因為這等於說經濟學這威力無窮的分析工具再不能解釋這些人的行為,只能用他們都是非理性行為推搪。這些爭先恐後掃貨的港人是否都是白癡?

  首先要注意的,是他們囤積的物品都帶有持久可保存的特性。買回來後儲存一兩年,物品也不會變壞,可助他們打「持久戰」。值不值得這樣做?我們要看成本效益。

  在效益方面,他們是替兩種風險買保險。第一種風險是疫情會否擴大至完全失控,內地及其他國家生產鏈斷裂,生產不了港人所需的消費品,就算可生產,貨物也因封關入不了香港。若如此,沒有早作準備豈不餓死憋死?這種風險雖然難以完全排除,但實事論事,出現的概率極低。

  第二種風險是,就算只有小部份群眾有此羊群心態,但只要他們連連掃貨,導致貨架空空如也,同樣也會造成別人入不了貨,坐困愁城。這有如銀行擠提,就算銀行本身流動資金本無問題,也會因銀行外大排長龍而難以應付,最後倒閉,觸發銀行擠提的謠言,也變成自我應驗的預言。此種風險難以評估是高是低,要看群眾的心理素質及供貨商急速應變的能力,但短期內貨架上無貨可賣的情況,起碼會造成相當的不便。

  為了減低上述兩種風險,及早入貨是自我保險的法門,但因相關的風險不是很大,是否值得去買保險?這要看保險的成本多少,若是代價甚低,便值得買。

  2003年沙士時,我也曾算過一帳,決定在家中囤積了足夠維持生命兩三個月的糧食及罐頭,花費大約3000大元左右,隨時可在家當宅男用。當時甚至有記者聞風而至,跑到我家中拍下我「糧倉」的照片作為證據。據我計算,這是很理性的行為,因為我付出的保險費其實微不足道。先用3000元,並不等於我浪費了3000元,我付出的機會成本其實只是這筆錢的利息。當年利率已很低,假設年利率是兩厘,我
3000大元早用了三個月,總共只是耗掉15大元的利息,只夠買杯奶茶,但可換來心安及到處吹水的機會,除笨有精。由是觀之,今天掃貨似瘋癲的港人,也有其經濟理性。不過,是否值得大排長龍浪費時間,又作別論。我估計,真正去排隊的人,時間成本都是較低的。

  港人甚或是內地人對疫症有恐慌情緒,他們減低社交活動,不外出消費,在家隔離等措施,也可視為買保險的一些行動,但他們是否過度反應,致使保險的成本大於效益?

  這是有可能的,新冠肺炎至今全球死亡人數稍高於2000人,但據一位美國醫生Dr. Eric Berg所提供的統計,美國每個月光是死於醫療失誤的便有2萬人,全球每月死於流感的有38千人,死於心臟病的每月超過100萬人,這些風險都遠遠高於新冠肺炎。目前,絕大部份死者都死於武漢,在湖北以外而不治的,寥寥可數。美國的醫學界便有多人質疑,是否媒體或政府都把新冠肺炎的疫情誇大至不成比例。

  這個質疑是有道理的,人民資訊不足,道聽塗說者甚眾,自己嚇自己的可能性不低。根據上述的數字,流感的風險似遠大於新冠肺炎,為何人民防新冠肺炎所費之勁似大於防流感?除了以上受資訊不足所誤導外,我們也可另提一個經濟分析,以作補充。

  我們先注意三個觀察:第一,流感性傳染性強,中招後死亡率卻不高;第二,大多死亡都集中在武漢及湖北,其他地方死亡率及感染率都低;第三,若然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大於流感。

  第一個觀察意味着除了打疫苗外,流感防不勝防,又因就算中了招,死亡率不高,因預防付出代價後,得回的效益也不顯著,所以很多人對此也就不大理會。第二個觀察說明及早防治及醫院有足夠的設施後,新冠肺炎的殺傷力可以大大減少。第三個觀察也顯示,多花工夫去減低感染,效益比防治流感更高。嚴格來說,防新冠肺炎與防流感的措施差不多,防了新冠還可順手防了流感。因此之故,人民花資源防新冠肺炎,功效較為明顯,所以他們願意付出較大代價

 

(Headline Daily 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