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2021

香港要解決的十大問題 (雷鼎鳴)


香港近年運交華蓋,內外交困,挑戰一個個接踵而來。有團體要我談談香港應怎麼辦,我便列出十個領域,都各自有其難處有待解決,每解決一個,香港的形勢都會有改善。

 

第一個領域是政府自己。特區政府近年最大的失誤是做事拖泥帶水,不夠果斷,看在市民眼中,大有為官避事不覺恥的感覺。我不認同什麼事都要政府插上一手,政府要搞清楚它的功能,不應碰的應留給市場自己去解決;政府應該要做的,則要爽快利落。有種說法,是政府作決策前要多諮詢,諮詢本身沒有錯,多聽意見無可厚非,但諮詢在港常被濫用,容易成為阻礙施政的工具,而政府又不敢一錘定音,諮詢容易淪為官員推卸責任的藉口。政府要明白,我們處於一個歷史性的巨變年代,政府若不能對變局作出迅速反應,香港早晚便會被淘汰。

第二個領域是立法會。完善了選舉制度及有了國安法後,立法會過去的亂局是告一段落了,但福兮禍所依,立法會內若缺乏競爭,議政的質素終也會下降,就算人人忠誠,也是不夠,制度上必須有機制防止或減少廢物的出現。在愛國愛港的大前提下,要容許並保護不同的意見,讓其互相交鋒。

港人住的房屋又貴又細小,擁有或不擁有物業,變成香港財富資產分佈不均的主要分割線,很多社會矛盾亦從此而起。所以第三個亟待要面對及解決的困難是如何使港人住得更大更便宜。香港建成的樓宇總體面積有限,就算完全平均分配,每人的居住面積也只得16平方米,遠低於新加坡及內地,更遑論是歐美發達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增加土地供應是必要條件,沒有此條件,一切都是空談。對於土地問題,社會及政府討論已久,但議而不決,決而執行超慢。這與新時代的需要已嚴重脫了節,香港亟待解決的第三個問題便是迅速掃除增加土地供應的政治障礙。

教育是香港的重災區,政府要處理的第四個領域便是教育。近十多年來,世界不少地方的年輕人都出現一個共同的問題,便是極端主義流行,民粹主義時尚,對擺事實講道理的科學精神不屑一顧,事事立場先行。此種思潮對任何社會都傷害極大,但在年輕人中卻是影響深遠。造成此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互聯網及社交媒體資訊的流通機制一早已製造了迴音廊,年輕人從小便只不斷聽到一種聲音,其他意見統統被視為邪惡。更不幸的是,不少年輕老師也是從迴音廊中走過來,他們在學校中把極端思想傳給學生也未必自知。香港的教育局對此後知後覺,以致釀成大禍。不對教育進行深刻檢討,如何對得起社會?救救孩子刻不容緩。

金融服務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香港也發展得不錯,但這仍是我們要提出的第五個要關注的領域。香港地近世界經濟增長最快及資本積累最迅速的內地,金融業有先天性的優勢,但新的金融產品不停出現,金融科技在蓄勢待發,競爭者亦多,我雖對香港的金融業有信心,但對金融此種可隨時出現大殺傷力武器的行業,我們要時刻抱著夜半臨深池的警惕性。


第六個要重視的領域是大灣區的發展及香港如何可善用此機遇。大灣區有高新科技,香港也需要發展高新科技,最需要的條件是從國外吸納相關人才來港,但政府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更麻煩的是,年輕人對大灣區認識不足,跑到那裏也未必競爭得過別人,有可能我們已失去了利用大灣區的大部分時機。

第七是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組成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這對區內的自由貿易大有幫助。香港位處這15個國家的中心地帶,大有潛力成為她們的物流與金融中心。如何利用機會,政府應給予高度重視。


第八個領域仍與金融有關。香港目前用聯繫匯率制度,美元雖仍有霸權,但美國經濟走下坡,中美關係有惡化,中國亦推動了有助搶佔美元位置的數碼貨幣,香港能否仍無動於衷,不思量聯繫匯率的前景如何?

第九個要注意的熱點是一些新科技可能十年八年內便根本性地改變我們的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等的出現,可以使到沒有作出準備的社會失去三四成的工作職位。若不未雨綢繆,將來大量人口一輩子也不會再找到工作,怎辦?


第十個領域是香港的安全。攬炒派雖暫時被打沉,但他們的思想未有改變,背後亦有國外勢力支持。攬炒派會否轉入地下,甚至變成恐怖分子?不可大意,多個國家都由此先創,政府應及早向執法當局增撥資源以作防範。


(中環一筆 20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