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2013

本土主義與經濟融合 (雷鼎鳴)


前天到香港的經濟支柱幾乎都與地有密切關係。香港貿易總額等於GDP3.6倍,但本地出口卻只佔GDP2.8%。金融服務業近來雖大走國際化路綫,但主要份額已轉到地去。旅遊業佔GDP總量雖不大,但大部分旅客已靠自由行支撑。就算是香港的專業服務,如會計、法律諮詢等,地的比重也愈來愈大。香港的工業家自八十年代開始,也早已轉戰神州大地,地的直接投資中,來自香港的資金從來遠遠高踞首位。由此可知,中港經濟早已很大程度地融合。


內地不用靠港 港極靠內地

兩地唇齒相依,卻並不準確。嚴格而言,地已不用怎樣依靠香港,但香港卻極度依靠地。以進出口貿易為例,上海、深圳,甚至天津的港口,已超過了香港。金融服務業香港仍然重要,但上海羽翼已豐,前海能部分取代香港,也只是早晚的事。地富裕遊客首選目的地已是歐美,而不是香港,沒有天然資源的香港能獨自生存嗎?


本土主義的其中一個極端是要從地分離出去。我不相信這可以做得到,但這卻無礙我們考慮一下,後果會是怎樣的一種光景。首先,地必然把香港看成是敵國,處處抵制。它根本不用出動解放軍,只要切斷與香港的一切經濟來往,香港便活不了多久。


首先樓價會大瀉,我看起碼跌九成。但樓宇仍然存在,可供人居住,若是想賣出套現救命,卻換不了多少錢。香港的股價也會大跌,地的股票則不一定。香港的外滙儲備在今年三月有2.886萬億港元,但扣除欠債後,只有1.374萬億可以動用。這筆錢等於八個多月的GDP,可用作購買糧食消費品,但頂不了多久。港人儲蓄起來的資甚豐,但很多在富人手上。他們可以輕易看到香港經濟崩潰,一定會盡快走資,以避此劫。他們從此不願留港剝削港人,後者卻是無工可開,沒有收入了。


新加坡模式不可行

要搞新加坡模式嗎?不要忘記,新加坡一樣極度倚靠國際貿易與金融,香港與地關係搞僵了,還有空間搞這些行業嗎?發展高科技如何?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香港的高科技人才(其中很多都是地人)肯繼續留港嗎?港人從外滙儲備及私人儲蓄積得的彈藥,也許支持港人一兩年的生存,再長便十分困難了。這麼短的時間,經濟不會成功轉型到不用倚靠地。


由此可知,若把本土主義推到一種極端,港人連生存都成問題,香港的人才都醒目,哪會不懂趨吉避凶?他們一早便跑掉了。


分離主義的愚蠢之處是不懂得香港與地早已是坐在同一條船上,有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一人一虎同坐一船,若是雙方劍拔弩張,能生存下去的機會大減。首先死掉的毫無疑問是香港的經濟。一些意氣用事的話,如孔姓某人「港人是奴才走狗」,或香港某些憤青或別有用心的人用乖張的「邏輯」,把愛國成是罪惡,別人用真金白銀來購物,卻被成是「蝗蟲」,統統不利香港發展下去,而且十分無知。我與我的朋友接觸的地人及來港讀書的學生,優秀傑出的極多,他們是中國將來的希望,哪裏與某些偏執評論人所描繪的有半分相似?不少人認為部分港人的排斥地人,是源自他們在競爭中的挫敗,從而轉化為憤怒。我是個樂觀主義者,仍不肯相信大部分港人會墮落到這地步。(二)


(Sky Post   2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