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5

香港與美國校園的風波 (雷鼎鳴)


近年香港的大學校園政治事件層出不窮,佔中過後,香港更被撕裂。今年開學前的迎新活動中反而少人願意挑起此話題,觸及傷口,但若說校園已完全重歸平靜,卻並不正確。香港大學衝擊校委會事件過後,洩密風波還在繼續;嶺南大學學生會搞論壇,邀請某校董會成員參加,也出現學生粗言侮辱校董及其家人,致該校董拂袖而去。

 

其實校園中的衝突只是冰山的一角。只要稍有留意香港某些媒體報道的風格或網上一些群組發表言論時的修辭與內容,便不難察覺,尊重他人意見、持平評論、遵守規則秩序等民主制度所必需的條件早已在不少人身上不留痕跡。代之而來的是,一聽到他人持有與己不同意見便立時拔劍相向,惡言恐嚇,見到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也無限上綱放大。香港的「成年人」,如大學中的高層,則往往見到學生的錯誤時不但不加糾正,反而把他們當作是嬰兒般千呵萬護,唯恐他們弱小的心靈受創。

 

我本來以為這是香港獨有的現象,病灶是香港自九十年代開始,獨生子女人數大增,他們沒有機會學懂與人相處之道。這個想法我相信還是有其道理,但現在很可能需要補充。因為近月美國校園也風起雲湧,出現了大量衝擊事件,不少學生也是絕對容不下他人意見,校園中圍攻抹黑不斷,以致不少有獨立思考的人感到言論自由受威脅,無法不奮起反抗。美國的總和生育率遠高於香港,獨生子女的數量也少得多,既然美國也出現性質接近的校園事件,倒是值得比較港美的異同,再從中找出更深層次的因果關係。

 

美國的政治文化背景跟香港不同,觸發近月美國校園衝突的導火線,應是去年八月九日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費格遜黑人青年布朗遭白人警察無辜槍殺事件。一時之間,與種族主義有關的爭議蓆捲各大校園。

 

事件搞得最大的是密蘇里大學,一名學生絕食,多人在校園中紮營抗議,七千人簽名要校長下台,但影響最大的卻是該校足球隊決定在事件解決前拒絕參加比賽(這在美國是全國性的大事),該校校長日前辭職,校監(Chancellor)也會在今年年底下台。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以致校長校監都要下台?原來是學生認為校方對種族歧視問題反應遲鈍,有不知來歷的白人在車上路過時喊叫種族主義口號,其學生會會長也遭人粗言「問候」,而校方未有及時譴責及組織討論如何善待少數族裔等等。

 

耶魯大學在剛過去的萬聖節中也出現事件,有學生認為一些人穿的節日古怪服飾藏有種族歧視的隱喻,要求校方監管,而校方卻不大樂意干涉學生穿衣的自由。又據說有一校園中的兄弟會在萬聖節前夕搞了個派對,門外寫上「只歡迎白人女子」(該兄弟會已否認有此事),引起極大不滿。一批學生埋怨校方忽視制度與文化中的種族主義影響,校長最後發信,說委屈了這些學生。

 

UCLA,有位教育學院的教授在一位黑人學生交來的作業中糾正其文法、拼字與標點的錯誤,竟引起了抗議,說這位教授在校園中製造「敵意」。在Steven Point的威斯康辛大學,校方要指定需要避忌的用語中,竟包括「美國是一個(文化或種族)熔爐」。柏克萊加州大學有學生反對在課程中教授柏拉圖與阿里士多德,因為這些只是適合給來自帝國主義國家富裕學生讀的東西。華盛頓州立大學有教授聲明,誰用上「非法移民」一詞便會遭到扣分。不過,不少主流報刊的評論人也對此種風潮大起反感,嘲諷這些學生是穿著尿布的獨裁者。芝加哥大學校方也發表聲明,認為大學校園本應是容納不同觀點的地方,校方不應扮演替校園中人抵擋不同意見的角色。普度大學的校長也和應了芝大。

 

在多起校園事件中,最使人對下一代看到希望的是普林斯頓大學。該校有些學生認為曾任美國總統及普林斯頓校長的威爾遜(Woodrow Wilson)是種族主義者,但校方卻對他太過尊崇,所以發起批鬥威爾遜。他們曾闖入校長室中不肯離去(這與港大校委會事件何其相似),對持不同意見的學生諸多抹黑恐嚇,要他們不敢亂說亂動。普大一批學生對此大起警惕,成立了普林斯頓開放校園聯盟,聯名寫公開信給校長,表明一定要確保每人都可合理表達自己信念而不用擔心受到威嚇,並指出根據他們的民意調查結果,大部分普大學生都支持他們的觀點,相信理性辯論的重要,又對某些學生佔據校長辦公室表示反感。這封公開信辭理並茂,作者之一正是香港的資優生盧安迪。

 

為什麼香港與美國的大學生以至部分知識分子中,都出現了一批思路不清、唯我獨尊、只要自以為目標正確便可不擇手段、肆意攻擊不同觀點的人?我懷疑相當的一部分原因是互聯網的影響,有些人從小便生存在虛擬的互聯網世界中,不用真實名字,卻對諸事評頭品足。遇上不同意見時,痛罵對方一頓後,別人也不知道你是誰。在現實世界胡亂批評會帶來後果,但在虛擬世界發洩卻不一樣。久而久之,意見近似的聚在同一個網站,別人闖入便將其罵走,這樣容易使人失去思想的開放性,對事理道德的判斷力日減,容易小題大做,上綱上線,也對多元性的觀點缺乏包容。這種情況會動搖民主制度的根基。普林斯頓開放校園聯盟的成員肯挺身而出,捍衛言論自由,是為香港學生的榜樣。

 

(亚洲週刊 20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