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2021

從「頂流」到抗疫策略

 

與《南華早報》老總譚衛兒(Tammy)在網上群組聊天,大家都對內地及香港網上媒體一些「打着紅旗反紅旗」的評論或假新聞十分反感,認為它們居心叵測。Tammy又提到網上一種現象,叫「頂流」,並指連內地政府也對此關注起來。

我不懂頂流的含義,為免被人認為Out了,只好在網上自找答案。原來頂流是指頂級流量,這比網紅又高了一個層次,網紅一般指某人近來很紅,在網上很多人瀏覽或Like,頂流的走紅時間卻是更長更穩定,不斷有話題被粉絲炒作。

 

頂流比網紅更高層次

 

瀏覽的次數要有多大的量才有資格被認作頂流?總要上億次吧。據網上的報道,曾有一位藏族少年丁真,因為有張純真笑臉的照片在網上出現,流量竟超過16億,這可被視為頂流的新標準吧。最近有位歌星演員吳亦凡,也是頂流,他因涉嫌誘騙年輕女性發生性關係,被北京市公安局拘禁起來,竟也成不小的新聞。

我雖有看內地電視劇,但我的記憶力很奇怪,對有用的數據及日期,數十年內都可如數家珍。但對於樣貌及名字,卻是過目即忘,這些頂流小鮮肉,我倒是沒有一個記得。但既有人氣流量,便即可化為經濟利益,甚至是社會影響力,連《人民日報》、中央政法委、《中國婦女報》甚至香港電視台的新聞也要接連發聲,評論事件。評論甚麼?原來吳的「飯圈」(飯來自Fan一字)不斷袒護他,所以官方要重申明星沒有法外特權,頂流不是法外之流。此點倒有幾分香港輿論批評政府容許妮歌潔曼來港有免隔離特權的味道。

我們若分析頂流現象,當可看出一些經濟含義。為何那些飯圈少男少女都要湧到數量不多的頂流圈中蹓躂?我們大可假設這些人希望得到兩樣東西,一是掌握流行文化的最新信息,二是有發表慾的人要表達一些意見。有着此等目的,最有效率的方法便是到人流多的網站瀏覽並留言,這好比開店做生意的,總是要把舖位選在人流旺盛的市中心。人人有此想,在頂流的圈子內,聚合到的人便愈積愈多。

 

「與病毒共存」遭圍攻

 

除了明星偶像頂流的圈子外,原來其他行業也會有頂流,不過流量也許會低不少。近日另一有關頂流的事件是張文宏醫生所引起的。張文宏何許人也?這問題在香港問沒甚麼,但在內地問可被人視為無知之輩。張是復旦大學附屬的華山醫院感染科的主任醫生,也是新冠抗疫的頂級專家。去年抗疫期間,他率領醫生奔赴抗疫前綫,一句說話「共產黨員先上,沒有討價還價」,瞬即使他成為頂流。內地人民應如何抗疫如何保健,往往要他親口講出來,大眾才能安心。但最近他發表的「與病毒共存」的觀點,卻在網上引爆爭論,他本人也備受攻擊。

我了解過他的觀點,不一定人人同意,但絕對是一種務實的想法。他或同路人的觀點可以歸納為幾點︰新冠病毒本來是可以清零的,在中國便做到了。不過,外國不少國家沒有用中國式的嚴厲手段,病毒便失控、擴散,不能清零了,就算有疫苗,也不足以百分百防守到。只要海關不是完全封閉,病毒總有機會傳入,但海關不可能長久封閉,所以我們必須學懂如何與病毒共存。

為甚麼不能一直封閉海關?這是因為經濟及社會都會吃不消,而且若一國人民從不與別國人民接觸,對病毒的免疫力也會較低,隨時爆出大疫。情況有如16世紀時西班牙人在今天的墨西哥攻打阿茲德王朝時,西班牙人對天花有免疫力,阿茲德人卻沒有,以致一敗塗地。

為何張文宏此等專業界的頂流一樣會遭到眾多攻擊,包括人身攻擊?世上總有些人喜歡揚名立萬,在公眾的視野中挑戰著名權威,是有效率的方法,他們就算不一定反對張文宏的觀點,也要跟他對着幹。若跑出來說自己的觀點跟張相同,哪能吸引眼球?所以一定要把張罵得狗血淋頭才顯出自己的「權威性」。

這好比有人跑到佛山開武館,自是先向葉問挑戰,大打一頓,向武功低一些的挑戰沒有用,貶損張的醫術才顯出自己的地位。

 

專業意見勝眾口紛紜

 

衞生部的前部長高強不是頂流,但也算權威,他發文不點名的批評過「與病毒共存」的觀點。他認為與病毒是零和遊戲,你死我活,絕不能放鬆。高的說話也有其道理,有些網民也以此攻擊張文宏,但兩者並非必然矛盾。

如何做到高程度防疫,又不致對經濟造成慘烈代價,仍是沒有被好好思索過的難題,例如香港與新加坡的策略便完全不同。這是有待社會真正研究的,香港的政策只是從醫學觀點出發,有缺陷。我們要問,若世界其他地方一直都不能清零,香港怎辦?

此類探索不能在頂流的飯圈中爭吵出甚麼答案,需要專業科學的意見。恃人多但非科學的意見,並無價值。

 

(晴報,經濟日報 202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