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14

核心基金改善退休保障 (雷鼎鳴)


積金局建議設立「核心基金」的諮詢文件,我認為方向正確,對提高強積金的表現大有好處,可助化解香港一個重要的社會矛盾,不過,其建議也許尚不夠徹底。


該建議是要每一個強積金計劃都要成立一個「核心基金」,各供款者可自由選擇是否把資金放在此基金中,若他們沒有行使選擇權,則供款自動會存在這基金之內。基金的管理費設立上限,是資產總值的0.75%,比現時強積金收費的中位數幾乎低出一個百分點。核心基金會投資在一些較高風險但較高回報的項目上,但隨着供款人的年齡增長,風險承受能力下降,基金的投資組合會慢慢趨向較低風險項目上。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建議言之成理。若要更深刻了解建議方向為何重要,我們需要對不同形式的退休保障作一概括性的檢視。



政府稅收 不夠支持社會福利




退休保障不外乎幾種方案,在傳統社會中,主要是靠多生孩子並培養其成材,可得養兒防老之效。在此等社會中,若沒有大量生產子女,養老時風險會高企,首先是沒有這麼多的子女去分擔父母養老的重責,其次是有些不孝的乾脆不肯負起責任,但若生養得足夠多的子女,此等風險可減低。


在現代社會,退休一是靠自己儲蓄,二是靠政府的養老福利,亦即用所謂的隨收隨支制,對仍在工作的人口徵稅,再把稅款當作福利送給退休人士。
若是用隨收隨支制,便必須面對一些問題。一個現時的年輕人繳交了稅款後,他退休時可拿回多少福利?這有兩個因素決定結果,一是工資增長是否夠快,若是不夠快的話,將來的納稅人因工資不高,繳交的稅款也不多,退休人士也得不到多少福利。二是人口結構會如何變化。倘若人均壽命增長,但出生率低,將來的退休人士會很多,但納稅人數卻會愈來愈少,政府抽不了這麼多稅,但要錢的人卻很多,對退休人士當然不利。由此之故,工資增長慢及人口老化,都會降低在隨支隨收制度下一個供款人的投資回報率,他們年輕時交了稅,到老時算不回來多少,搞得不好,投資會有負回報。


儲蓄當然也是退休保障的重要方法,儲蓄可以是自願的,也可以是強迫性的,如強積金一樣,或二者並行則更好。香港實施強積金後,有兩種批評,一是收費過高,二是投資表現不佳,能否支持退休生活成疑。



加強競爭 助降低管理收費


港強積金的確「食水甚深」,我曾在美國教書,所以在該地有退休金戶口,這些基金服務質素一流,回報不錯,但收費卻低過香港甚多,若是債券基金,收費一般在0.2%以下,我的老師之一,諾獎得主普雷斯蓮特(Ed Prescott)年前在港接受訪問時便說,他的債券基金收費只是0.1%,對香港收這麼高的費用大表驚訝。至於股票基金,收費也只是0.4%左右,低出香港甚多。要注意,這些外國的退休基金,一樣也是要小額的收回客戶的供款再把資金集合在一起,與香港的並無分別。為甚麼別人可以這麼低的收費,但香港卻不能?除了是基金因缺乏競爭而食水深之外,我想不到其他解釋。現在若要搞核心基金,強制一個0.75%的收費上限,我以為收費仍是遠遠偏高,一定要靠競爭壓力去拖收費壓下去。年前提出的「半自由行」,限制太多,競爭壓力依然不足,必須把各種限制廢除掉才會有真正的進步。


為甚麼在強積金投資的人佷多(但不是全部)獲利不夠豐厚?要知道,在歷史上世界各國的投資回報率一般遠遠高於工資的增長率,就以恒指為例,過去五十年,指數上升加上紅利再減去通漲,閉着眼睛去投資恒指成分股,實質回報平均每年也有9.75%左右。強積金部分表現差勁,原因或是基金經理沒能力(但他們卻收費高昂),也可能是很多投資者過於保守,或乾脆不去理財,不敢買入一些高回報但風險尚可承擔的證券。


現在核心基金,可幫助存款人把資金,投放於較高回報與風險的項目,這是正確的。建議又用強制性的方法把收費壓低到0.75%。但我認為更好的方法也政府自己設立一個核心基金,收費可輕易訂在更低的水平,如此會引起競爭,其他公司不減價也便不行了

(Sky Post   20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