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2024

從游說集團 窺探下任美國總統取向 (雷鼎鳴)

美國民主黨有識之士早已斷定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必敗,終迫使拜登退選,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補上。此女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常常無緣無故的傻笑,但大家搜索枯腸,也不易找到她對世界大局有何獨特精深的見解;代表着加州的白左思想,此種政治理念衍生出零元購、屋霸、流浪漢滿街睡等等問題,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右派民粹主義者不會支持她。

我相信她大概率會敗北,她最好的機會,是能否以前檢察官的身份,把早已被定罪的特朗普如審犯般審,從而打散特朗普一方的氣勢,但這不容易。

山雨欲來風滿樓,世界正處於百年未見的大變局中,美國戀棧霸權,不願在歷史舞台當配角,所以會盡可能全力對付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未來10年世界必有巨變。從中國的角度看,對方陣前易帥,不能不弄清其後果,否則易定出錯誤的政策。

特朗普及賀錦麗二人的外交政策有何分別?這問題不易回答,特朗普善變,隨時翻臉,賀錦麗在國際問題上基本是名素人,也含不少變數。不過,美國的外交政策很受各種游說集團(lobby groups)的影響,我們也可從他們與游說團體會如何互動,而窺探出美國未來在重大外交政策上的取向。

以國游說集團 屢扣「反猶太」帽子

美國的游說集團多如牛毛,經費最多的是以爭取老人利益為主的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但這在內政方面,不是我們所關心的外交政策游說集團。與外交有關而又對政策有重要影響的,應包括勢力極大的以色列游說集團、「軍工綜合體」,及台灣在美僱用的游說集團。

以色列游說集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此組織的影響力據說全美排第二。芝加哥大學著名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著有《以色列游說集團與美國外交政策》一書,書中詳細列出證據,說明以色列政府如何能通過這些組織,使美國的政策不合自己利益地倒向支持以色列。其手段頗為凌厲,誰批評了以色列政府,就算本人對猶太人十分友好,也會輕易被扣上反猶太主義的帽子。

不能說他們能完全控制美國的傳媒,但米爾斯海默卻找到大量證據,指出傳媒若刊登某些被認為是批評以色列政府的文章,麻煩便會接踵而來。例如有不少律師會找你訴訟,又或幾小時之內有幾千封譴責信寄到編輯部等等。傳媒為怕麻煩,往往自我審查,不敢登載批評以色列的文章。游說集團又往往與智庫合作,提供利益,讓親以色列政府的人物加入智庫。

他們最難攻陷的是學術界,但也不是全無成績,例如曾大搞活動讓學生免費參與,並鼓勵其注意親巴勒斯坦的教授,若有教授對以色列政府持批判態度,偶然也會狙擊他們,例如名重學林、已故思想家薩伊德(Edward Said),便曾受過其「招呼」。

這類策略加起來對政客的影響頗大,在媒體、智庫、及學界噤若寒蟬的條件下,不對以色列友好的政客隨時被扣上反猶太的帽子,政客自然不願此事發生。

軍工綜合體 安插「自己人」進政府

軍工綜合體的手段不盡相同,不少評論人認為軍工綜合體財雄勢大,但其實美國市值最高的5個軍工企業,加起來總值才5,140億美元左右,遠低於市值第一的蘋果公司(Apple)的3.45萬億美元,或只等於貴州茅台市值的兩倍,其財力並非這麼驚人。他們慣用的手法,是把自己人放在有巨大影響力的政府部門中,他們在選舉時也很懂得選擇性地捐款,官員或政客退位後,很多能通過旋轉門到軍工企業擔任高位。國務院及情報系統中有不少高級人員便是來自軍方,政府高層官員也充斥着大量有軍事背景的員工。

軍工綜合體喜歡戰爭,有戰爭才使他們有利潤;他們的做法,是典型的以小眾利益凌駕國家利益。

美反華力量增 台游說集團再冒起

台灣的游說集團在中美建交前曾極為活躍,但後來力量大不如前。近年隨着美國反華力量上升,民進黨政府僱用的游說集團又活動起來。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公開鼓吹放棄「一個中國」政策,以及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等事件,便是這游說集團所交的功課。他們花費不多,反而花巨資買美國過時武器才是正中美下懷。

假如賀錦麗當選,她大概會蕭規曹隨,與拜登分別不大。拜登不敢得罪以色列集團,且因其好戰,甚受軍火商歡迎。美國擺脫不了以色列的掣肘,深陷中東,這對中國有利。軍工綜合體不想讓俄烏戰爭結束,賀也會照辦,這樣美國無力抽身對付中國。台灣民進黨政府會希望與民主黨政府眉來眼去,但除了拉攏韓日外,美做不了太多事情。

特朗普一樣不敢得罪以色列集團或軍工綜合體,但他因個人歷史關係,不喜歡傳統精英,或較能終止對烏克蘭的支持,但對以色列的態度則難說。他在任時,把大量軍方背景的人拉入內閣,說明他明白得到軍工綜合體的重要性。對台灣,他收保護費的形式是高價賣軍火,但因知道阻不了中國,不會與中國決一死戰;台被統一了,他不會太介懷。

 

(香港經濟日2024-7-26)

 

 

  

7/19/2024

萬斯若當美國副總統 有何影響? (雷鼎鳴)

 

特朗普(Donald Trump)遭行刺,但只受輕傷。去年當大多數人不敢預測特朗普會勝得今年大選時,我已推斷他大概率會勝出。現在他在競選活動中被刺不死,情況有點像20年前台灣前領導人陳水扁被子彈擦傷大大有利於選情。除非出現特大意外事故,否則特朗普會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已是路人皆可預測到之事。如此容易的預測毫無挑戰性,再無趣味可言,反而他選了萬斯(J. D. Vance)當競選拍檔,其含義深遠,更值得我們注意。

我過去指出,美國人才濟濟,但竟弄出拜登(Joe Biden)與特朗普兩個奇葩候選人,錯不在美國沒有人才,而是制度出了問題。既然她有人才,便怎也會有人想法彌補現時的錯失,萬斯能被選中,特朗普或得到高人指點。從特朗普本人及共和黨中短期利益的角度而言,萬斯確是不錯的選擇。

背景主張 助特增勝算支持率

說推出萬斯不錯,並不是說他對挽救美國經濟或化解其社會危機有何靈丹妙藥。據說他也接觸過經濟學,也做過風險投資者,但他的經濟理念十分錯誤,不會救得了美國。他主張大幅加關稅,以為這可保護得了美國的製造業,但過去兩任總統沒有大加關稅嗎?加是加了,但美國外貿赤字依然巨大,本土製造業也了無重復昔日光輝的迹象。此等道理不難理解,舉例假設香港突然對紡織品徵收6成入口關稅,你以為香港在觀塘、荃灣等地的紗廠便都會重新開工,幾十萬名少女會像陳寶珠年代般跑去當紡織女工嗎?

但萬斯的背景及主張,又的確有可能增大特朗普勝算及將來的支持率。他出身破碎的工人階級家庭,貧苦長大,靠努力入讀俄亥俄州立大學及耶魯法學院,又在耶魯華裔法學教授、《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的鼓勵下,把自己成長環境寫成暢銷書,並被拍成電影。此種背景可彌補特朗普出身富貴花花公子不學無術的形象。特朗普靠民粹主義的支持起家,美國精英對他不屑,萬斯顯然也十分民粹,但他本人也屬精英,卻肯為陷於窮途末路毫無前景的製造業工人吐苦水,雖然他的政策無甚用處,但卻大有可能強化這些人對特朗普民粹路綫的支持率。他也當過海軍陸戰隊,在伊拉克打過仗,退役軍人本身在美國有一定的受尊敬優勢,這是特朗普此等世子弟所不擁有的。現時頗多人視他為特朗普以後的熱門總統人選,他1984年才出生,如此年輕,未來的確大有前途。

萬斯和特朗普若獲勝,對美國及世界有何影響?美國總統的施政往往受制於利益集團或所謂「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幕後影響,但特朗普行為怪誕,不易預測,利益集團若要控制他,要頗花氣力。他不喜歡打仗,已為軍工工業體所不喜,他搞貿易戰,美國也許有部分商界認同,但不以為然的恐非少數,只要看看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三藩市會見美商界領袖時,受到的熱烈歡迎便知。所以特朗普在傳統利益集團中的支持,可能根基不足,但他可靠神經刀煽動民粹主義來增大支持。萬斯在這方面和特朗普一鼻孔出氣,二人都支持貿易戰,所以他們當選後,世界的保護主義會更甚,對全球經濟都不是好事情。

勢停對烏軍援 大力支持以國

萬斯並不認同軍事干預,他過去並不認為美國要支持烏克蘭,若當選,立場可能稍為調整,但烏克蘭想得到美國支持,難度大增。他對歐洲的態度與拜登迥異,更接近特朗普,後者似乎十分不喜歡歐洲國家,新加坡的外交家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認為,這是因為歐洲象徵着傳統的精英,而特朗普一直不被精英接受,所以心理上對歐洲也頗存芥蒂。萬斯認為歐洲自身要負起更多的自衞責任,亦即這些國家要多負擔軍費,這一向是特朗普的態度。看來歐洲諸國在俄烏戰爭中付出巨大代價,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以色列,萬斯主張大力支持,甚至主張若校園有反以色列示威,便應停止政府對這些學校的資助。原因是他認為以色列可助美國控制着中東,亦可能他受到福音教派原教旨主義的影響,以為以色列是上帝選民,美國人也是上帝選民,要站在一起。

華力拓經濟 阻美施崩潰手段

他認為減少在俄烏戰中的消耗,可促成美國有更多資源對付中國。從中國的利益角度看,美國被俄烏戰爭牽制,更難對中國出招,而且俄羅斯一面倒向中國,但特朗普及萬斯上台後,這有利條件會改變。不過,萬斯對軍事上美國能否遏制中國,卻似乎並無信心。他雖認為未來40年美國應把注意力集中在東亞,但他的意圖似乎是希望通過種種手段,使中國經濟崩潰,從而打擊到中國的發展。中國還招之道,應是大力發展經濟,使人民滿意,更加團結,那麼特朗普或萬斯便無法施其技矣。

(香港經濟日2024-7-19)

 

 

7/12/2024

誰當美國下一任總統? (雷鼎鳴)

 

美國總統選舉活動隨着拜登(Joe Biden)與特朗普(Donald Trump)二人的電視辯論,已經正式開鑼。這次選舉不可等閒視之,無論誰人當選,都會拖累世界,但拖累的形式及角度有異,世界各國的回應也要調整。

兩位古稀老人的辯論充斥着人身攻擊,乏善可陳。要知道,美國人民平均壽命近十年來減低了不少,現時足足比港人85歲的平均短了89年。所以拜登的81歲在港人眼中可視作89歲,特朗普的78歲則大約等同港人的86歲。我們不應有年齡歧視,年長者腦袋若無退化,可能很有智慧。但可惜我們不易看出這兩位仁兄身上有何智慧留下的痕迹。

特朗普謊話連篇 仍是犯罪之身

拜登常搞不清自己在幹甚麼,腦退化病徵明顯,但這卻無阻他的頑固。有時他在論述國事時,語無倫次,我們倒是不易分辨這是他謊話連篇,還是認知有障礙。

特朗普一如既往,胡說八道、謊話連篇時,卻理曲氣壯,說得十分順口,氣勢輕易輾壓拜登。一個「廢」、一個「癲」,你叫美國人如何選?去年我自駕遊環繞美國一周時,問及朋友如何投票,大都表示兩人都投不落手,今天恐怕答案也不會變。

美國是人才濟濟的大國,但為何其所謂民主選舉制度最後篩選出來的候選人卻是「廢」、「癲」二老?我們一向被教育,好的制度會替我們篩選出最好的人才。按照形式邏輯,既然選出的候選人很爛,那麼制度便必定十分不妥,把美國視為民主燈塔的人,情何以堪?

從拜登辯論及民意的大敗,我們可清楚見到民主黨的困境。本來以特朗普此人的瘋瘋癲癲及大話連篇,就算勝了,拜登也是勝之不武。但民主黨竟敗下陣來,一定是它自身的政策出了嚴重問題。這些問題不難找出,美國通脹嚴重,實際通脹率似遠超官方的數據所示,若沒有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通脹恐遠不止此。不少城市治安不靖,「零元購」(單次搶劫只要在950美元以下視為輕罪)、屋霸等匪夷所思的怪事層出不窮。

在國際事務上,拜登政府沒事搞事,鼓勵烏克蘭加入北約,弄出個大頭佛,以為能把俄羅斯一招打殘,卻不料北約耗掉巨額資源後,還敗象畢呈。在加沙問題上,美國政府受制於以色列的影響力,得罪了世界大多數國家,也使美國的正義年輕人十分反感。對中國的種種貿易與科技制裁,一樣毫無成績,反而對美國有反效果。拜登聽命於軍事工業體,到處撩打,卻不明白自己已在衰落,愈想展現帝國的餘暉,愈會發現自己事事力有不逮。

找不到人替代拜登 民主黨陷困

現時民主黨內部眼見拜登幾乎必然敗北(我去年在公開場合已有此判斷,今年223日在本欄《假如特朗普再當選總統》中也假設特朗普會當選)十分焦急,卻找不到人替代他。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民望比拜登還要低,由她出選,輸得更慘。加州及密歇根州的州長蠢蠢欲動,但他們準備不足,也不會贏。唯一有不錯民意支持的是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太太米歇爾(Michelle Obama),她的能力卻未經考驗,而且似不願出山。為何猶豫?在衰落中的國家當話事人,歷史的評價好不了。

民主黨找不到人才並非偶然,這幾年來,美國政府走上了錯誤路綫,加快了她的衰落。民主黨有頭有面的人與政府的錯誤政策拉上了關係,走錯了路。高人也會愚蠢化,還會有甚麼人可走出來振臂一呼,挽狂瀾於既倒?我們見不到。

衰落帝國 誰緊跟美誰便倒楣?

特朗普其實也好不了哪裏去。他現時仍是犯罪之身,若當上總統,他可特赦自己的聯邦罪行,但卻赦不了在地方的罪行。如果有一天他在監牢辦公,那才開歷史之先河。他在內政上得力於民粹分子的支持,但排外反精英的取向終會損害美國社會的肌理。他上一任所發動的貿易戰並沒有替美國帶來好處,拜登延續了特朗普的貿易與科技政策,效果不妙。若特朗普回朝採用相近政策,一樣也會失敗。特朗普同樣也會受困於找不到人才的困境,他在任時用人糊塗,蓬佩奧(Mike Pompeo)等人是極端反華分子,卻充當着美國外交界最高位置。特朗普的謀臣班農(Steve Bannon)也是名犯罪分子,最近坐牢去了。

在國際上,美國仍有相當影響力,但我們一看近年的局面,便知誰緊跟美國、誰便倒楣!英國是跟得最緊的,看看幾任首相輸得有多慘。最近的國會選舉,保守黨席位竟只近乎工黨的四分一!南韓、日本、菲律賓,無不受制於美國,其國家領導人近來民望全部十分低迷。法國有繼續支持烏克蘭,但也力圖與美保持點距離。最近大選,馬克龍一樣輸了不少,能否維持聯合政府,前途艱險。誰聽命於一個衰落中的帝國,誰便事事不順。下任美國誰當總統,此局面也會延續。

 

(香港經濟日2024-7-12)

7/05/2024

美國社會怪事多 衰象已呈 (雷鼎鳴 )

但凡一個國家或社會從盛轉衰,走上頹敗階段,一些荒誕的社會現象必會伴之而來。不要以為這些荒謬的現象只是突然出現,且無「理據」,它們往往源於一些盛世時訂定的制度。此等制度本來便有漏洞,在盛世時一般人看不清,只有智者一早已看出;到盛世不再時,這些漏洞便藏不住,社會的裂縫會愈撑愈大,鬧劇便不斷出現。當我們觀察到社會充滿荒謬,更合理的解讀是,衰敗中的社會已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化解制度中的缺陷了。美國人民再过两年便要庆祝其250周年國庆,250年差不多等如中國一个朝代,有没有出现衰敗征兆?我看有的,這裏舉一些例子。

盛世訂定制度 盛世不再漏洞盡現

近日網上瘋傳兩個三藩市的路牌,路牌在市中心聯合廣場及華埠刀板街南端附近的名店DiorLV旁邊,提醒路人偷盜物品價值一定要低於950美元(Stolen Goods Must Remain Under $950)。我相信這些路牌都是子虛烏有的,但其內容則是真實的。我用谷歌地圖搜尋過這兩個路牌的位置,發現這些路牌並不存在。雖然谷歌的街道場景不是常常更新,但紅綠燈柱變成外觀不同的路牌柱,差別太大,假的概率很高。(后记:据加州的电视报道,这些路牌曾短暂存在,是不知名人士搞的,政府发现后立刻除去。)不過,加州「零元購」現象威名太盛,我從前也討論過,有人在網上嘲諷,不足為奇。

加州2014114日全民公投,以超過59%的票通過所謂的47號法案,從此,在商店偷盜950美元以下,便不算是重罪,只算是輕罪,不用坐牢,但實際上加州政府也懶得檢控這些犯法者,因在法庭他們大多會當庭釋放。

加州的一位零售業商會會長被訪問時,指出入店的偷盜者往往帶着計數機,算着順手牽羊了950美元的商品,放在自己背包中便會自行離開,把賊贓交到在外等待的夥伴後,便又再入店搜掠。有時入店的是聯群結隊有組織的犯案者,有時他們也指揮未成年少年行事,因這些人連被起訴也不會。不少商店老闆因害怕員工會受傷,還命令店員不可阻止賊人,違者開除。在如此條件下,生意如何做得下去

因受輿論批評太甚,加州政府也要答辯一番。其中一項是說有了這47號法案後,入店偷盜的個案有所減少。2014年時每10萬加州人口每年有253次商店偷盜個案,但到了2022年只得210次。此種辯解,不啻掩耳盜鈴。從前的個案是小規模的,但現在每一個案卻可以是大隊人馬一同入店掠奪。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是今屆或未來美國總統選舉的黑馬,加州有「零元購」名聲外揚,對他不利,所以去年他也把商店偷盜的刑罰加重了一點,3年內若有3次偷盜紀錄,才有可能被判3年以下徒刑,但此微調恐怕停止不了現在的犯罪浪潮。

加州「零元購」店舖遭大隊人馬掠奪

不要以為這個47號法案無中生有,毫無理據。其實自1982年開始加州已有相近法例,19822014年犯重罪的標準是偷盜400美元以下,47號法案只是把400美元作了一次通脹調整變為950美元而已。當然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監獄成本太貴,平均一個罪犯坐一年牢成本高達132,860美元,即過百萬港元!所以納稅人公投了不用讓這些罪犯坐牢。

在道德水準較高及人民生活豐足的條件下,刑罰過輕本也不一定造成嚴重後果,但現時美國的衰落已破壞了這條件,眾潛在罪犯一見不用受罰,不鋌而走險才怪。

另一怪現象近年頗引起美國人恐慌,它是所謂「屋霸」(squatters)現象。「屋霸」問題席捲美國全國,但有些州更嚴重。屋霸是指有人未經屋主許可,擅自搬入一些房屋住下來,賴死不走。

美國法律古怪,原來「擅闖」(Trespassing)進入別人物業,是刑事罪;但未經許可,入住了別人物業後,便可變成「住客」與業主的民事糾紛,縱使業主從不知道有人住進了自己的物業也是如此。在紐約市,若自己擁有的單位被人佔據30天以上,便已絕難收回單位。美國的傳媒對屋霸個案報道甚多,但大多無可奈何。若業主把門鎖換掉,以防屋霸入屋,會有甚麼後果?原來業主會被警察鎖走,控告他私自強迫屋霸離開,反而犯法。

要知道,若屋霸佔了你的單位5年(或10年,看是哪一個州)不走,他反可通過「逆權佔有」(adverse possession)直接申請擁有這單位。據美國地產界朋友介紹,有些業主痛心疾首之餘,乾脆僱用一些更硬朗的屋霸,強行進駐已被其他屋霸佔據了的單位。新屋霸的強硬作風,可使舊租霸「民不聊生」,生活不下去,惟有自己搬走。

「屋霸」現象揭居住權比私有產權大

這些現象固然荒謬十足,但原來是植根於普通法,亦有人認為居住是人民的權利,此權大於私有產權。有人要提出挑戰,說屋霸的相關法例不合憲法,但仍未見美國最高法院有判決定案。話說回來,屋霸現象是近年才廣泛起來,原因之一可能是貧富懸殊,流浪者大增,這不正也是美國社會衰敗的現象之一嗎?


(香港經濟日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