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2014

社會分化、中間路線與普選 (雷鼎鳴)


香港社會有分化現象,已是大多數評論人的共識。《信報月刊》前總編文灼非說我是第一個提出香港會兩極化理論的人,我不知自己是否是第一個,但四年多前我在《信報》的確連續寫過兩篇理論文章,探討造成兩極化的原因及後果(見拙作《社會兩極化的成因與後果》及《優質民主與政治兩極化》,分刊2010621日、28日)【註】。

 

在人數眾多的社會中,大家對不同議題意見不可能都相同,但這並不構成撕裂或分化。在較「正常」的社會中,意見的光譜大多呈「正態分布」或「單峰分布」現象,中間派的佔多數,兩邊對立極端的佔少數。這類社會通常會較為穩定。但社會若出現分化,中間派消減,兩邊互相對立的人多起來,呈「雙峰分布」(或多峰也無不可),例如人民因種族或宗教等而分裂,則社會極易不穩,內耗嚴重,就算有民主制度,問題也不會得到解決。世上此類例子很多,我們若要香港繁榮穩定,人民生活愉快,便不能不想方設法防止兩極分化。

 

侮辱言詞 加深裂縫

 

一個「單峰分布」的社會如何會轉化成「雙峰分布」?這自然需要大量中間溫和的人走向相反的兩端。這些人本來意見與價值觀都接近,怎會變成如此?這首先涉及對世事的認知問題。就算中間溫和派的認知及支持的政策本都正確,但世事無常,正確的政策也有可能因一些無可預料的干擾而偶然失敗,這便會動搖部分中間派的信心, 使他們各自向不同的方向傾斜。兩邊的極端派也會乘機自說自話,力說中間及對立一方的觀點如何錯誤,自己的才對。

 

本來對立的觀點不大可能同時正確,但要驗證誰對誰錯,便須要搜集大量經得起推敲的證據才可細說分明。不過,被驗偽的一方或雙方哪會容得下中間派的獨立思考,所以他們只會論述對己有利的觀點,不談對方的看法。對大多數人而言,他們對各種觀點是否有科學根據並不重視,久而久之,他們的觀點也會因各自偏聽而進一步分化。這還未是最嚴重的,若雙方求勝心切,採用侮辱性的語言提高聲線喝罵對方的策略,那麼裂縫只會愈弄愈闊,難以修補,只要看看激進泛民與溫和泛民的對立,便知此言不虛。

 

我雖認為香港民意已嚴重分化,但卻也認為現時尚未至完全撕裂、雙方都走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沒錯,很多人都說對香港感到陌生了,但千萬不要搞錯以為只有一派的人才有此想法,其實對立的雙方(或多方)都驚訝為什麼別人如此蠻不講理,而這些「別人」可能是朋友甚至是家人。不少港人甚至認為自己是處於「白色恐怖」當中,但我要說清楚,有此感覺的也是兩邊的人,而且很多都是有識之士。例如最近有網報停刊,有人說原因之一是「白色恐怖」,我不知這恐怖到什麼程度,有多少根據,但同一時期,也聽過不知多少較親建制或思想獨立與泛民不同的人表示有「白色恐怖」,因為他們一發表言論,便會有激端分子對他們圍攻辱罵,與麥卡錫時期無異,所以他們懶得再發聲。若說受到恐嚇或收過不知來自何方的恐嚇信,我相信雙方很多人都有此經驗。

 

雙方投票 各有水分

 

香港的情況的確看似不妙,但若要更清楚形勢以求作出正確政策判斷,我們須要仔細的定量分析。我是一個相信民意調查結果的人,但前提是這些調查所提的問題要合乎邏輯沒有誤導性,更重要的是,所採取的樣本是否隨機抽樣所得,否則只問某一類人的意見,結果自然難有代表性。香港的各種民意調查多如牛毛,從政者及市民對它們也不見得全都重視,但從不同而又互相獨立的民調中,我們對香港的一些重要議題不難得到一些客觀總結。

 

在贊成「佔中」與否問題上,認同者大約每四人便有一人,反對者則稍多於一半;換言之,反對者是認同者的兩倍左右。認為「佔中」可迫使中央讓步的,十多人、甚至數十人當中才有一個。在普選問題上,接受「袋住先」想法的大約兩倍於只接受沒有篩選的人,但絕大部分港人都希望有普選。我們在此也可大膽假設,只接受沒篩選的人與認同「佔中」的人很可能基本上是同一組群的,「袋住先」與反佔中的人也有很大程度的重疊。

 

倘若上述的民調結果總結大致正確,那麼在數量上我們還可進一步引申。香港18 歲以上的常住人口不足600萬,「反佔中、保普選」的人便應有300萬左右,支持佔中及反對篩選的人可能有接近150萬人。若單從找出真相的認知角度而言,實在不用搞所謂的「公投」或「簽名」運動,因為靠這些活動所得到結果,相當受雙方的動員能力及有多少水分影響,答案反而不及科學的民調來得準確。

 

在動員能力方面,以周融為主要搞手的「大聯盟」按理會遠遜於已有多年動員群眾經驗的泛民,但「大聯盟」有會員眾多的工聯會支持,雙方差距也不會很大。在水分方面,雙方都肯定會有。「公投」的網上投票,漏洞是無法杜絕一人多投的可能性,在網上填上身份證號碼後,以後仍可填另一身份證,當中真偽無從查考,而且又有多少人願意在網上填上真姓名、電話及身份證號碼﹖這些都是敏感資料。「簽名」若有水分,應主要來自一些過度熱心的人的重複簽名,但在其機制之下,簽名要親身去做,並要拿出身份證跑到不同的街站去,機會成本遠高於在網上作偽,按照經濟原理,我不認為這方面水分比「公投」的要多,況且主事人多次三令五申,要求支持者不要多簽,否則便是幫倒忙,所以若有此作為的,反倒更可能是故意「惡搞」之人,他們人數不會多,這與有些人為了證明某地犯罪率高企,竟自己跑去犯罪,有異曲同工之處。至於說有多少億香港以外的人會簽,當然是惡意的胡說,18歲以下或拿不出香港身份證的都要簽「綠表」,統計分開,到現時總數只有幾千人,對大局無影響,我們若多與各方人等了解,可清楚知道「公投」或「簽名」,都各自有不同階層的廣泛支持,不明白此點便是昧於事實了。

 

在此文執筆時,「簽名」總數已超過106萬,我相信它最終有機會挑戰120萬大關,若然如此,那麼近日有在兩個運動中表態的人便有200萬之數,超過立法會選舉人數。如何解讀這些數字對當前的政改形勢判斷十分重要,政黨、政府及中央都應各自研判。但數字是不應只用來製造聲勢的, 「公投」或「簽名」運動的更大意義在於過程中雙方「練兵」是否有成效。在這方面,建制派是明顯的贏家。

 

中間多數 說服目標

 

在過去的選舉活動中,建制派雖也有發動群眾的經驗,但今次卻使得他們強化了群眾工作的基礎架構,我在一些街站遠距離觀察及向不同人等查詢,簽名的眾多人什麼類型的都有,反映出其口號得到極多港人的共鳴,人數亦超越了在歷屆選舉中的得票。這對將來的立法會選舉,尤其是特首選舉都影響深遠,溫和泛民中有智慧的人應從中得到啟示,以訂對策,否則很易吃虧。若是誤以為自己的支持者才是高質素的,其他人則無知,不但有違事實與民主理念, 還會在選舉中落敗。

 

現在回到政改的前路上。對某部分泛民來說,沒有任何篩選的選舉是唯一可接受的方案。對中央某些決策人而言,中央委任信得過的愛國愛港之人當特首是主權的體現,此人是否靠普選產生,不是這麼重要。對於中間主流來說,普選與得到中央放心這兩個條件都是必要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不會有普選出現。按此邏輯,雙方對立的強硬派有意或無意的, 可能都十分樂意一拍兩散,不想見到普選出現。

 

在各方博弈的過程中,經濟學中的「合作性博弈論」(cooperative game)有一出發點,便是雙方都要先搞清楚「威脅點」(threat point)在哪裏,亦即倘若一拍兩散出現,雙方的各自得益或損失究竟多少?對泛民中的強硬派而言,普選拉倒後果並不嚴重,反而在社會氛圍可能劍拔弩張的2016 年立法會選舉中,有望把溫和泛民的部分選票拉過來。對中央政府的強硬派來說,沒有普選也無足掛齒,沿用老辦法委任便是。

 

若情況失控,出現危機,還可按照《基本法》宣布緊急狀況,在廣東省委之類的地方找一人來接管香港當臨時特首,中國的全國性法律也可適用於香港(哪怕只是暫時性的)。

 

以今天香港經濟依賴內地之深及內地並不靠香港的形勢來看, 強硬派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不過,大多數港人及中央的溫和派相信都希望香港能有普選。

 

放棄「公提」 才有出路

 

既然一拍兩散後的「威脅點」對雙方的強硬派都無甚嚇阻力,而且還可能被視作對他們有利,那麼,說服他們是浪費時間的,我們只應做的,是說服大多數的中間派。雖然香港已呈分化,但從以上的數據及討論中仍可見到,大多數港人還是希望有普選。

 

但正如上面分析所顯示,雙方的強硬分子都不見得希望有普選,現在可容走出困局的縫隙很窄,而唯一能走出普選之路的方法便是上述兩個必要條件----有普選及候選人要得中央放心認可----都要同時滿足,而在整個過程中,雙方似都有人在刺激對方,踏其底線,當中困難凶險,不言而喻。

 

我看到的唯一方法便是放棄公民提名,但增加「提委會」的民主程度,使大眾都能參與到選舉部分提委。在本文見報日,我有參與的「十三學者」,應已公布了他們修訂了的方案。此方案按照提委民主化的思路而來,但並不排除有泛民可成為最後的候選人之一。

 

對溫和泛民而言,此方案沒有違反民主原則,對中央而言,沒有違反《基本法》。但我們充分明白,中央要有足夠的「安全系數」,這可理解,在國際環境如此複雜的今天,中央的顧慮十分合理。

 

不過,我相信這不用太過擔心,主要原因有二:一、港人大多數仍理性,不願找個無行政管治經驗,與國外勢力有說不清的關係,及得不到中央祝福的人當特首;二、從「大聯盟」動員到的人數可見,在特首選舉中,得到中央認受的候選人會得到巨大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所謂建制派的選舉或民意基礎已大有長進,更有把握取得戰果。

 

這些條件在下一屆及再下一屆的特首選舉中相信都會繼續存在, 但十三年後的情況無人可預料,不過,到時第23條應已立法,選出的特首受第23條約束,賣國難度大增。況且若有風險,中央仍可拒絕委任選出的特首。時間在中央政府的一邊,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仍盛,十多年後,中國的GDP大有可能已兩倍於美國,整個國際格局都有變化,今天顧忌的,到時可能再不是問題,何懼之有?

 

據我所知,十三學者對中間方案是否成事,都不會認為機會率很高,縫隙太窄及時間不足都是原因。不過,機會雖低,若普選能實施的話,對港的利益卻大得很,所以推動中間方案的預期社會回報率依然很高,值得港人努力。

 

【註】兩篇文章可在筆者的博客http://www.francis-lui.blogspot.hk尋得

 

(HKEJ   20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