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2014

政改要滿足「雙認許」 (雷鼎鳴)


人大常委副秘長李飛、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與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上周五在深圳會見各界士聽取政改意見,我是成員之一的「十三學者」,有六人當天應邀前往,另有一些人則在此之前已到深圳,並用WhatsApp告知會用抽籤決定發言人。我們預知到場人數有三百人左右,能被抽中的不會超過三、二十人。我用概率論的方法一算,六個人中完全沒有一人被抽中的機會只稍高於五成,所以我們準備了一份意見書,誰被抽中便把此意見書讀出,最後是廖柏偉教授被抽中。


在意見書中我們毋須再描述我們的政改方案,香港媒體對此早有報道,有人亦向有關官員當面解釋過,所以意見書只集中解釋方案背後的核心理念。香港社會對立嚴重,若不找出一個多方面可接受的方案,將來更難管治。若要得到最大的認受性,它必須符合「雙認許」的條件,否則一切都是空談誤事,置國家與港人利益於不顧。「雙認許」缺一不可:


「為要得到中央政府的認許,方案須照顧國家安全及持續發展;為要得到香港市民的認許,方案須照顧香港廣闊的政治光譜。」


學者的特質是思想獨立,各有自己的意見,「十三學者」也不可能例外,大家都同意把「雙認許」放在意見書中,但對這兩點的解讀不需要完全相同,我只談我自己的解讀。


中央不會委任它不接受的人當特首,這個信息很早便十分清楚,只是有些人不願接受事實而已。它要排斥的,主要是它認為對國家安全不利的人,餘下的空間仍十分寬廣。泛民認為香港若有了民主,萬民自會歸心,這便最有利於國家安全。我不相信此話對中央有任何說服力。在港希望中共政權垮台、緬懷港英殖民地、或喜歡探訪外國政要談心的人,不知凡幾,無論香港是甚麼政制,這狀況在一二十年中都不會消失。特首擁有巨大的權力,疑人不用,要說服中央放棄保障國家安全此一思維,並不可行。我二十年來多次說過,中國的經濟力量快將追過美國(今年中國的GDP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便會超越美國),這有如在賽車中,兩車若相距甚遠,危險便不大,但若一車要扒頭,在前面的一輛必會有大動作阻止之。中美關係正在處於此一敏感階段,中央政府不會對此沒有戒心。




照顧國家安全 港政治光譜


第二個「認許」是選舉制度要得到市民的認許。此事也不易,港人對立嚴重,哪裏會有共識?所以最好的做法便只能找尋港人的最大公約數,而據各種民調結果看來,多數的人都希望有普選,超過一半的人都接受所謂的「袋住先」方案,亦即只要是一人一票,就算沒有泛民成功當候選人,稍為超過一半的港人也會接受。


這多於一半的港人其實大有智慧,首先他們明白到「雙認許」的道理,不能單顧自己的偏好。第二,我多次撰文指出民主的功能常被誇大,但一人一票人民便有機會把不稱職的特首趕下台,已是民主最核心的部分,有了這部分,就算兩個候選人一個是希特拉一個是金正日,他們也會面對人民的權力變得乖乖的。美國開國元老之一的麥迪遜總統的民主理念與此也是若合符節。


「十三學者」當然明白除了一人一票的選舉部分外,港人也很關心提名的部分。怎樣使到「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及提名機制都符合「雙認許」,既增加民主成分,又為中央所接受,是很大的挑戰,當中的空間太窄,不易有進展,我們提出的「名單制」,亦即候選人最後的名單要得到提委會過半人最後的支持才可出閘,正是為了滿足「雙認許」而設計,有興趣的學者可自行到以下網站閱讀其細節:http://2017cenom.blogspot.com


一人一票已是很大的進步,港人應以開放的態度看政改,中央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將來外國的干預。十多年後,中國的GDP將兩倍於美國,干預也不成氣候了

(Sky Post   201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