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015

再評《二十一世紀財富論》 (雷鼎鳴)


皮凱提(Thomas Piketty 的《二十一世紀財富論》我去年616日已在本報發表過評論(《評〈二十一世紀財富論〉》),但一直模糊地感到尚有一關鍵的要害觀念未有清楚的掌握到,這對一個事事都要圖個明白的人會造成一定的困擾,不搞清它便睡不安寢。

 

去年8 月底,芝大商學院分校在港成立,典禮後的晚宴中,墨菲(Kevin Murphy)坐在我旁邊,談了差不多一整個晚上,其中一個話題正是此書的問題在哪裏。讀者也許不知,墨菲是芝大經濟教授中鼎鼎大名的天才,他不但早已取得行內地位與諾貝爾獎可比的克拉克獎章及麥克亞瑟天才獎,而且系內流傳一個被戲稱為「墨菲定律」(這是借用了坊間的「墨菲定律」的名詞了)的說法,若系內有人在苦思某經濟難題多天後仍無所得,大可打電話到墨菲家中,他是一個出色的木匠,可以一邊做木工,一邊聽同事訴說難題,在幾分鐘內便替人找到方向,百試百靈,所以可稱為「定律」也。

 

孟橋觀點 一針見血

 

墨菲的研究興趣與我的有重疊之處,大家都做過經濟增長理論。關於皮凱提一書的核心「發現」,財富的投資回報率r 在歷史上長期地大於經濟的增長率g,這似乎意味著資本家財富的增速會高於普通人民。墨菲的看法是r大於g正常之極合理之極,若不如此,世界便早有問題了,但r大於g並不一定會導致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今月初美國經濟學會在波士頓舉行年會,這是世界經濟學界每年一次的最大盛事,今次議程中便有專題講座,由各方高人評點皮凱提一書的觀點,當中我認為最一針見血的便是哈佛宏觀經濟學家孟橋(Gregory Mankiw)的評論。要注意皮凱提中譯本的書名雖用「資本」,但書中所指其實更接近「財富」,所以我一向認為中譯本書名譯得不對,孟橋的評論中也指書中所說的是「財富」。

 

孟橋對皮凱提雖十分尊重,但其對書中主要論點的批評卻是殺傷力極大,皮凱提不易支撐得住。孟橋的觀點與墨菲其實相當一致,但他在文中用數學模式清楚地點明了問題之所在。首先是在理論上,r大於g是很自然而且是理所當然的,並非什麼新觀念。為何如此?

 

經濟學中有所謂的「資本邊際產量」(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MPK)概念,即投入多1元的資本後,產量可增加多少。在競爭性的市場中,MPK 等同投資回報率r,例如你多投了100 元後,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你可多產出價值5 元的貨物,那麼你的回報率便是5%了。如果你的儲蓄率很高,資本積累得很快,愈來愈多,那麼投資回報率會怎樣?答案是愈來愈低,這是因報酬遞減律的緣故。我常說建第一條公路可能有很好的效益,但已建了100條後,第101條的效益或重要性便沒那麼大了,亦即回報率會下降。由此可見,回報率的高低要視乎人民選擇了多高的儲蓄率。

 

經濟學也有另一較高層次的概念,叫「儲蓄金律」(Golden Rule of Saving),如果儲蓄率低,便有餘錢今天多消費,但代價是因缺少積蓄及投資,將來沒這麼多錢消費。人民若是夠聰明,會選擇一個最優的儲蓄率,使到自己一生中的總消費(折現值)得到最大化。諾獎得主費爾潑斯(Edmund Phelps)當學生時便發表過一篇經典短文談論此事,他證明了最佳的儲蓄率是使到資本的邊際產量,剛好等於勞動效率的進步速度,在此簡化了的模型中,這也剛好等於經濟的增長率g。換言之,若人民是最聰明的,他們儲蓄及投資不會過多或過少,剛好會使到回報率r等於g。不過,實際上,西方社會多數的人不願意有太高的儲蓄率,資金積累不快,投資回報率仍可高企,r 因此大於g。但在中國社會,這不一定永遠正確。

 

我們假如像皮凱提般引入資本稅,市場不再完全自由,經過一些數學推導,很容易證明r 也幾乎一定大於g。這些結果在孟橋的論文中有提到。我對這些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其實也十分熟悉,但正如上文所說,為什麼曾經總是掌握不到皮凱提的關鍵缺陷呢?原因很簡單,在增長理論的文獻中,我利用慣了資本邊際產量MPK,而不是與它等值的r,符號的不同會引致短暫的近視目盲。

 

著名富豪 意念起家

 

一知道r大於g完全可納入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後,皮凱提推導的結論及政策便顯得頗為不妥了。就算r大於g,並不意味r賺錢的資本家財富會日漸拋離了靠g增加收入的勞動者。這是因為資本家也需消費,而且消費較普通人更大,消費會吃掉一部份回報,財富增長的速度不再是r,而是r減去c。這裡的c是資本家每年消費佔其財富的百分比。(孟橋實際觀察,認為c大約等於3%),而且經濟增長理論早已證明,當中自有動力會使到r-cg趨同,換言之,就算本來r 大於g,資本家最符合自己長遠利益的消費,便是把r-c控制在等於g的水平,他們將來財富增長的速度也不會比工人的快。(資本家財富累積的速度也會受制於他們要把財富攤分給自已後代等等因素,不贅。)

 

這立時解釋到皮凱提解釋不到的現象。倘若資本家的回報率長期高於經濟增長率,按理這會導致資本家的消費與工人的消費愈拉愈遠,因為這個過程很久以前早已開始,古代富豪在今天的後代,必都已成巨富,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說「富不過三代」,家道中落是等閒之事,歷史上的富豪如羅斯齊(Rothschild)家族、麥迪齊(Medici)家族或中國古代富豪的後人,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在人海中找到他們?今天著名的富豪,如李嘉誠、馬雲、蓋茨,他們致富靠的是新意念,不是祖宗留下來的無有盡時的資本回報。

 

一用上增長理論,皮凱提所建議的全球徵收資本或財富稅的政策更立時變得漏洞百出。沒錯,抽資本家的稅並把稅收入用作補貼工人的確會提升工人收入相對於資本家收入的比例,使到他們貧富差距收窄,但當中卻另有一不妙後果。這種稅收自動會減低資本家的投資意欲,激勵他們自己多消費。但這樣一來,由於資本積累減慢,GDP也不易達到高水平,這會連累工人的收入。孟橋清楚用數學證明了最終資本家及工人的收入或消費同時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這不是什麼新的結果,也不是孟橋的創見,文獻中早有論述。抽資本稅可以使到貧富收窄,但最終卻會減低工人的收入或消費,得不償失。要注意:皮凱提建議的是全球各國都徵收資本稅,務求對所有的資本家都「一網打盡」,但這樣一來,卻同時也會「趕絕」了全世界的工人。假如只是一個地方徵收資本稅,打擊了資本家在當地的投資意欲, 他們大可跑到別國投資,使到那裏的工人有更高的收入。但有了全球稅,這便不可能了。

 

另一位經濟大師墨科斯基(Deirdre McCloskey)最近也寫了篇長文評論皮凱提的書。墨科斯基的評論不容忽視,因為她的本行是經濟史及經濟思想史,熟悉幾百年來西方的經濟變化。她指出,過去二百年是資本主義在西方主導社會的年代,也是她稱為「大豐盛」(Great Enrichment)的年代。1800 年至今,西方世界人口增長了7倍,但人均收入卻增加了1030倍!中國過去三十多年人均收入也上升了近20倍。資本主義社會中什麼因素成就了此「大豐盛」(中國也是走了市場經濟路線才有此成績)?這主要不是靠資本的積累,而是靠人力資本帶來的新意念。美國的蓋茨、喬布斯、朱克伯格等當代富豪無不是靠意念致富,中國三位姓馬的首富也是如此。由此可見,皮凱提把鏡頭對資本回報是搞錯對象了。

 

但更有甚者,若政策主要是搞收入再分配,效果卻是甚低。據墨科斯基所算,就算把美國收入最高的1%的人的收入悉數充公平均分配給其他人等,後者的收人也只能增加22%,與上述所說的1030倍的收入增長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這樣一搞,投資必劇降,最終所有人收入都會減少。

 

我在寫此文手稿時,多次錯誤地用「他」來代表墨科斯基,其實「她」是經濟學界中著名的變性人。當年在芝大念本科課程時,三年級的香港經濟學生多會跳班讀博士班一年級的理論課程,「價格論」(芝大以外叫微觀經濟)博士班第一學期正是墨氏所教,經他(當時仍是「他」,不是她)「打底」後,才敢念第二及第三學期貝卡爾或佛利民的「價格論」。墨氏不大用數學,但經濟思想極具深度,他所出的習作及考試,都要想爆腦才懂作答,而且他的題目必有毫不含糊說一便一的答案。

 

看法悲觀 以顯深度

 

她有本絕了版的本科經濟課本,但在網上可免費找到;要真正讀懂經濟理論的,此書乃天書,不讀過它等於沒「食過夜粥」。月前墨氏來港開會,晚宴中我坐在她旁邊,聽她談到他當年與張五常共用辦公室,她活靈活現描述年輕時的張五常,與我近年在內地常見到的張五常,完全一樣,由此可知,人的性情不易改變。

 

墨科斯基在他大文中也指出了幾處皮凱提經濟學上的硬傷,但更使我感到興趣的是她對人性深刻入微的分析。例如她指出,根據某君利用Kindle 數據的研究,讀皮凱提七百頁巨著的,平均只讀了26頁便不再讀下去。這頗可能是不少「知識分子」讀此書只求追上時尚潮流,稍讀一點已經可在雞尾酒會中評頭品足扮飽學。她又指出,人多數喜歡把前景看得悲觀,正如皮氏書中所展現將來愈來愈糟透的收入分配,若不是站在悲觀一面,便愈是看起來缺乏思想深度,哪管此種悲觀是否與事實相符。皮凱提一書我幾乎讀過全文,但我卻同意讀到二十六頁左右便差不多了,再輔以墨氏所寫的淺白評論及孟橋的技術性較高的分析,可能比讀遍全書更符合成本效益。

 

(信報 20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