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021

中國股市波動與工業政策 (雷鼎鳴)

 

近月中國的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繼多月前阿里巴巴因螞蟻金服遭警告股價插水後,近日又因公司對某高層性侵女同事一事處理不夠迅速而遭炮轟。在疫情期間業務發展矚目的美團,亦受反壟斷及員工權益是否得到保障而股價受拖累。跌得最慘烈的是新東方等教育股,中國官方似對現時的一些牟利教育企業所開展的業務十分不滿。騰訊旗下的電子遊戲項目被官媒《經濟觀察報》批評為「精神鴉片」,股價亦是急挫。這些事件有何微言大義?

  中國的監管當局透過不同的渠道出手,頻密度的確不低,但這些都是主動出擊,反映監管當局頗具自信,不怕會出現股災。監管當局為何會盯上這些企業?原因也許很多,例如政府希望警告企業,若有違規便必遭懲罰。我特別感到興趣的是騰訊及教育企業的事件,他們涉及的,與工業政策的關係似更甚於金融監管。

  甚麼是工業政策?假如政府對某些行業用優惠補貼等方法刻意扶持,而對另一些行業則施加各種限制,我們可稱之為工業政策。政府的目的是讓一些企業能更快的發展起來,受制的企業則是可有可無。

  經濟學界對工業政策的成效眾說紛紜,但不認同的居多。這有原因,我們若看看世界各國的工業政策,倒是失敗的例子多得很,成功的很少。一個行業若是不符成本效益,投入資源,只會付出多賺少,扶也扶不起來,為何要浪費納稅人的錢資助這些行業?如果某行業本是長遠可賺錢,企業家見有利可圖,自會懂得投資,那裏需要政府的資助?在實踐上,政府選擇扶助補貼對象時,對各種行業一般缺乏深入了解,選擇那一種行業去扶持,常常是受到不同利益集團游說的影響。例如,台灣過去發展非常成功的半導體行業,並無受到政府多少扶持,但屬於夕陽行業的紡織業因為業內人員眾多,倒是很能取得政府的補貼。


  此種市場邏輯言之有理,但在一些特定條件下卻可能有例外。最明顯的例外是與國防有關的產業,我們可以一般歷史說明此點。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貧窮,科技落後,國防也並不安穩。為此,當時的中央政府匯集了多名優秀的科學家,在極艱難的條件下發展出導彈、原子彈與人造衞星,或俗稱的「兩彈一星」。當時是在用舉國之力去辦成此事,那些科學家雖受到種種干擾,但不負眾望,當第一位華人物理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從他的好朋友原子彈功勛科學家鄧稼先託人轉交給他的簡信中得知,整個原子彈的研發過程完全是自力更生,沒有外援,他便感動至失控淚流滿面,因他知道這有多困難。我們若以市場數據去評估兩彈一星應不應該研發,根本不會量出結果,市場對科學家自願的犧牲無法測度出其價值,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也非市場所知。


  騰訊是一科技龍頭公司,中央政府顯然不想打擊科技企業,其對發展晶片的支持更足可見其對科技毫無敵意。我們可試從中央的角度看騰訊:你擁有超卓的科研能力,卻把資源用在使人民玩物喪志的電子遊戲上,這雖可帶來經濟利潤,但對國防或科技力量並無裨益,理應把資源轉投到更有利於提升國力的項目上。若在平時,中央政府對科技企業研發的一些娛樂或遊戲產品,或許無興趣理會,但中央已判斷了現時與美國關係緊張,國防與科技的發展都是重中之重,所以用工業政策來調整一下科技的發展方向,也屬合理。

  那些教育企業與國防科技應無甚關係,但內地怪獸家長之多,絕不會比香港遜色。花費巨資讓子女參加各種補習班學習班,在內地早已釀成社會問題。也不見得父母本來便願意花這麼多資源去催谷子女,但因為別的家長有這樣做,自己若不加碼,恐怕子女便會在考試中失利,入不了好的大學,這會造成惡性循環,大家競相瘋狂,在子女教育上一擲千金面不改容,子女所受壓力更沒完沒了。

  因為補習班有強大的市場需求,我相信它們的業務不可能被完全取締。但政府的打壓,或許能縮減這行業的規模,使上述的惡性循環不至於失控地發展下去

 

(頭條日報 202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