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018

破瓶頸不能單靠錢 (雷鼎鳴)


        《財政預算案》的其中一個主題是投資未來,社會中也確有很多人希望政府能在醫療、科技、土地等領域多投放資源。這些項目或多或少都屬投資性,即現在用了錢,將來會有回報。若投資的效益大於成本,我們沒有理由反對。不過,有些項目錢不一定是關鍵,若不能突破一些約束,就算投入了大量資源,效率也不會好。

        
說醫療,在人口迅速老化的環境下,它將是首當其衝,最近流感爆發,不少醫院有如戰場,這雖與人口老化無直接關係,但已向我們發出警號,將來老弱病人若數量大增,醫療系統是否能頂得住?面對此等情況,多建醫院、多設病床自是應該,但這便能解決問題嗎?

        
香港公私營醫院2016年共有32,352張病床,等於每一千人有4.4張,在國際比較上,就不算太差勁,例如擁有560萬人口的新加坡在2014年的公私立醫院,並只得12,505張病床。香港醫療系統的瓶頸是醫生不足。按衛生署數字,2016年每一千港人只得1.9名  註冊醫生,與美國的2.95名、英國的2.8名、歐盟的超過3名、新加坡的2.3名,都相距甚遠。香港醫生平均質素不錯,部份原因或許是因為醫生每天都有大量病人,累積的經驗必十分豐富,但這也造成看病往往要「快過打針」,效率雖高,但壓力終不可能不斷上升,香港的老人人數再大幅上升時,負荷會難以承擔。

        
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法是增加醫生人數,這便需要醫學院多招生及輸入外地醫生。前者起碼要再多等十年才可培養出一些年輕人才,遠水不一定救得了近火,況且國際醫療界常會不喜增加醫科生學額,以免分薄自己的收入,後者要面對的保護主義則更嚴重。新加坡選了世界158間著名的醫學院,其中包括八間中國內地的醫學院,它們的畢業生與新加坡畢業的,學歷都被承認,香港應學此方法。若醫生繼續不足,《預算案》就算增撥資源,也是無濟於事。

        
發展創新科技沒錯合乎香港利益,增加資源的投入也是合理之舉,否則香港的競爭力會下降,港人收入也會陰乾。不過,金錢的投入雖是發展創新科技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份條件。港人能否打造創科之都,要視乎有無足夠的年輕人能集中精力參與,及是否與深圳的創科活動融合起來。我也希望政府將來能撥款鼓勵年輕人到內地創科企業暑期實習。

        
眾所周知,香港樓價高昂,住宅又貴又細,要解決此問題,必須增加土地供應。香港不是沒有地,但只有24%的土地已被發展,其他的都因各種阻力,尤其是政治阻力,尚未能發展起來。投資基建,改善交通設施,可增加市區以外的可用土地,對港人有利,例如現時有五十一平方公里的農地,但道路交通設施不足,誰建道路?坐擁農地的地產商若要建樓要補多少地價?害怕被人指為官商勾結的政府與地產商不易談出結果,農地也就繼續曬太陽,樓價不跌,大家乾耗著。這方面政府可慷慨一點,先行一步搞好基建,錢倒是有助打破僵局。

 

(Headline Daily 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