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017

特首選舉博弈策略 (雷鼎鳴)


隨著提名期結束,薯片與胡官各自得到165與180張提名票而雙雙入閘後,今屆特首選舉已步入第二階段。

 

本文執筆時,林鄭仍未正式報名,但她挾400票以上,入閘已無懸念。至於葉劉,雖得到不少建制派的尊敬,但不滿她的人也不少,而泛民除了策略性的考慮外,也不大可能支持她,恐怕她閘也入不了,中央政府或許將來對她會有補償;長毛梁國雄的參選退選只是鬧劇,不值得討論。

 

今次選舉的形勢比以往的複雜,各方博弈的策略不同,而且屢有變陣,分析他們的策略有助增進對港深層次的了解,就算不懂經濟學博弈論的,只要把自己代入不同集團、從它們各自的角度出發看問題,也可見到權謀在如何運作。

 

第一階段 策略簡單

 

假設有4位競爭者,即林鄭、薯片、葉劉與胡官,4人各自有不同的支持者,他們在不同階段什麼才是最優的策略?我們先分析第一個階段的形勢,即未入閘前各人各派的權謀。

 

第一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自己一方能否夠票入閘,以及如何搭建平台,在選舉中旗開得勝。

 

這一階段的策略相當簡單,各人的意圖可說是路人皆見,只有笨蛋才看不懂。非建制派部分人會投票給薯片,部分人會投給胡官,兩人處於競爭狀態,互相𠝹票。胡官最多只能取得少量的建制票,他的票愈多,愈會削弱薯片的票源,建制一方當然樂於見到他𠝹走薯片的票,但他們不見得肯把自己的票浪費在一個不可能當選的人身上。

 

至於葉劉,一樣可以𠝹走林鄭部分的票,若葉劉入不了閘,便無此憂慮;建制派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葉劉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取得小量的票。林鄭支持者的態度比較統一,不像非建制派中既有薯粉,亦有人視薯片為建制中的建制,絕不靠得住,薯片與胡官一早便注定互相爭奪非建制為數不多的票,兩人的勝望都絕微。

 

既然一開始我們便知非建制的票根本不足夠把薯片或胡官任何一人推上特首之位,遑論兩人互相分薄票源。非建制的意圖究竟是什麼?我相信他們有兩大目的。

 

建制是不會投給胡官的,觀乎他一票建制的提名也取不到,便可知一二。薯片本來並非無機會,他也曾得到中央的信任,但他雖非泛民,卻想取得80票泛民的提名,既然有求於人,便不得不放下身段,在8.31及重啟政改的立場上較為含糊,這便觸了中央之忌。建制中本也有一些薯粉,若林鄭不出選,這些票都會跑到薯片處,他頗有機會當選。但從建制的角度看,林鄭與薯片兩人的政策取向只是大同小異,若中央在政治問題上對薯片信任不足,西瓜靠大邊,建制大多數人對林鄭又無宿怨,實在沒有多少理由把票投給薯片。胡官入閘分薄了票源後,只要計一計數,薯片幾乎已全無機會了。

 

在開始階段時,部分非建制拙於計算或以為建制的想法與己相同,可能真以為薯片可以夠票,把他捧上位便是第一個目標。當然也有人心思更深一層:就算是林鄭勝出,也可先打擊她的民望,使她的管治權威受損,這樣非建制將來才可把她壓制。這些人的第二個目的是攪局,他們對誰當選不寄厚望,就算是薯片當選,他們一樣不會賣賬。這些人的政治生存空間便是靠反建制,誰當選他們都不能不反。

 

打擊林鄭的選情可以有助達到上述第一個及第二個目的,為此,非建制採用過三種戰術。第一是杜撰習核心鍾情於找薯片上位,而張德江、港澳辦及中聯辦等都只是從中作梗,假傳聖旨。這種小說式的「理論」我從一開始便不相信,習近平權力集中,過去曾是港澳問題的最高負責人,在資訊發達年代,怎可能對一些架空他的「陰謀」毫不知情?此種自欺欺人的論述在近日中央要員在深圳傳了話後已經再撐不下去了。若有關張曉明會升任港澳辦主任及梁振英會當上政協副主席的傳聞正確,此論述更是徹底破產。

 

第二是提出一套天真爛漫的理論,認為只要人為地推高薯片的民望,壓低林鄭的氣勢,中央便會棄林鄭取薯片。殊不知這容易引起反效果,在中央的尺度中,信任的比重遠大於民望,中央愈見到有人發動宣傳攻勢捧薯片,便愈容易視此為死亡之吻。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林鄭的民望分數只低於薯片一個百分點,但大眾對她能力的評分卻比薯片高出十個百分點,這戰術已經失效了。

 

第三是盡情找機會嘲諷林鄭,希望激怒她後她會犯上錯誤,最好是大家互作攻擊,亂成一團。但林鄭與薯片都有修養,並沒有對罵,到目前為止,兩人之爭仍是君子之爭。

 

建制一票 胡官難求

 

倒是胡官的舉措使人意外。薯片取得建制35票,非建制125票後,便正式申請當候選人,不再拉提名票,這客觀後果分明是讓票予胡官。若薯片繼續拉票的話,胡官的提名票不可能暴增至180票,但胡官在別人仍在拉票時卻認為別人損人不利己。怎會得到這結論?不讓胡官入閘,薯片才有半線生機,讓他入閘則等同自殺,生死攸關,怎地損人不利己?胡官入閘對𠝹走林鄭的票全無作用,但卻可𠝹走薯片的票,此事彰彰明甚,胡官的意圖使人費解,或許他只是有興趣在這遊戲中玩得久一點而已。

 

薯片並非不懂算計之人,既然放胡官入閘會挫敗自己的選情,為何他肯這樣做?觀乎胡官在建制一票也拿不到,只要薯片肯在非建制中多爭取三四十票(而這可能做得到),胡官便根本無望入閘(除非建制故意放他入閘攪局),選舉變成兩位前司長的對決。我猜想,薯片應對形勢有充分了解,知道就算有所謂的暗票也離成功太遠,所以便無所謂了,反正贏不了,不如玩得格調高一點,以保身後之名,反正為了特首這份「衰工」付出一切,不值!

 

中央的態度及策略又如何?在回歸最初幾年,中央對港採用懷柔與放任政策,但效果不彰,自2003年以後每年都出現大示威。所以中央不再相信靠懷柔便可足以解決香港的問題。但中央同時也想保持「一國兩制」的方針,不想把香港視為敵人,所以團結大多數人的工作仍要做。按照中共的政治哲學邏輯,正確的策略是集中力量打擊一小撮港獨分子,我去年在京見張德江時,這訊息很清楚。

 

港獨與中央是敵我矛盾,中央也希望港人視港獨為敵我矛盾,至於某些非建制派,中央與他們的關係可能只被當作是對抗性矛盾,並未上升至敵我矛盾的層次,一般港人,則頂多是人民內部矛盾。要團結大多數人打擊港獨,需要一個懂得懷柔而且又「好打得」不是和稀泥的人,林鄭與薯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因為香港問題複雜,中央還是較為相信能力夠強做事夠堅決的林鄭。因此中央的策略便剩下替林鄭拉票一項,目標單一清楚。

 

上述分析只適用於通過選委會選特首這一特定環境。我們不妨作一假想,倘若年前的政改方案通過了,普選得以出現,情況會有何變化?

 

整個遊戲規則都會起改變。最重要的是在篩選後進入普選期間,民意再非諸多因素當中的一個,而是決定性的,我過去在本報曾指出,根據「中位投票人」(median voter)理論,參選人為了爭取最多人的支持,不得不把自己的施政方針放在較中間的政策光譜中,否則便無望當選。就算參選人都是「爛橙」,他們也無法迴避這規律。

 

但在小圈子選舉中,他們的光譜中位位置與數百萬人的位置不一定相同,這自然會對候選人的定位有影響。在提名篩選階段又有何變化?這要看篩選的具體機制如何設定,但每名成功被提名的人都要得半數以上的提委的支持,這意味著最終每名提委可提名多於一人。

 

無論如何,成為最後參選人所需跨過的門檻低於在現時機制下被選中當特首的門檻,不但薯片更有機會成為普選候選人,葉劉可能也有機會,但我相信在1200名提委中,胡官還是不夠票。如果是全民選出的特首,中央雖有最後任命權,但不接受結果的機會極微。

 

今次的競選過程有一鮮明特色,便是策略性投票並非暗地裏討論,而是大鑼大鼓的在進行。這其實等於參與者根本不相信民主制度的基本價值。我二十多年來沒有寫過十篇也有八篇的文章指出,根據經濟學中的Gibbard-Satterthwaite定理,無論投票機制如何設計,只要有多於兩位候選人,那麼投票者便必定有誘因進行策略性投票,亦即投票時不一定按照自己對各參選人的評價而投票。例如這次選舉中,有些人也許喜歡葉劉多於林鄭,或胡官多於薯片,但卻會投林鄭或薯片,最後選舉結果不一定能反映選委的真正民意。

 

任何選舉的結果都未必代表民意,民主制度的功能豈不有限?此定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兩位經濟學家用嚴格的數學證明,他們顯然是受到剛去世的阿羅(Kenneth Arrow)所證明的「不可能定理」所啟發。順帶一提,林行止兄上周大作中指出阿羅的定理十分深奧,不易明白,這是對的,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濟學早已把阿羅的證明簡化到大學本科生也可明瞭的程度。

 

另行止兄提到阿羅的定理不但使人對民主機制的有效性存疑,其結果對自由市場機制的有效性一樣提出挑戰。此點我倒是不同意,在民主選舉中無論某人對候選人的態度有多強烈或多無所謂,他的影響也只是一票,與其他人無分別。投票機制不理會意見的強烈程度,票票一視同仁的局限正是證明阿羅「不可能定理」的關鍵。但在市場機制中,人人以付出金錢的多少來「投票」對某商品的喜好程度得到反映,因此阿羅的定理不適用,經濟學家由是相信市場機制比民主選舉更能準確反映民意。

 

(HKEJ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