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2017

「逆周期」政策弄巧反拙 (雷鼎鳴)


  任志剛先生最近發表鴻文討論政府的理財哲學,其中一點是政府可以更進取,採用「逆周期」財政政策。陳茂波司長在訪問中也認同「逆周期」政策。  所謂「逆周期」政策,一般而言是指在經濟衰退時採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政府開支或減稅,以利刺激經濟,在經濟過熱時則實施緊縮政策。本來調控貨幣量也可以是「逆周期」政策的一部份,但香港用聯繫匯率制度,沒有貨幣政策,貨幣量基本被動。

 

  「逆周期」政策聽起來十分合理,但鼓吹此類政策的人,可能低估了現代經濟體制的複雜性。要此政策行得通,一個基本要求是時間要拿捏得當,經濟衰退時得到刺激,過熱時得到冷卻。但這裏有一個嚴重問題,便是財政政策所帶來的效應,往往要頗長時間才可浮現。例如,搞基建便完全起不了「逆周期」的效果,在香港,政府若決定搞基建,通常要四、五年後項目才能真正開始,到時世局已變,人面全非,也許經濟已不再低迷而是過熱,姍姍來遲的擴張性刺激豈不使經濟熱上加熱?

 

  要加快達到「逆周期」的效果嗎?沒有這麼容易。奧巴馬在金融海嘯後迅即宣佈要增加政府開支,但也要等待幾年資金才逐漸到位。中國政府明白此困局,所以幾年前用四萬億「救市」(其實不需要救)時,要求政策落實時要快。但欲速不達,大量資金轉到了被優惠但沒有能力有效利用資金的國企手上,後者唯有成為高利貸,把錢再轉借至資金短缺的民企,後來更因此造成資金鏈斷裂危機。

 

  退稅或派錢的效果可能較快出現,而且能還富於民,我倒是贊成,但恐怕鼓吹大有為政策的人,不喜歡此種政策。

 

  若是按實證去衡量政策後果,「逆周期」的成績也十分差勁。曾任奧巴馬白宮經濟政策委員會的羅默(Christine Romer)早年研究經濟歷史便發現,在美國採用凱恩斯式「逆周期」政策的數十年間,經濟的波幅並不低於之前沒有此政策的幾十年,顯示政策的無效。日本在八十年代後期,政府欠債只佔GDP的五六成左右,但現時欠債已高達GDP的230%,這中間大幅增加的欠債,正是由政府大開赤字預算的「逆周期」政策所致,但這政策有效果嗎?日本經濟一直低迷了二十多年,翻不了身。

 

  經濟大師佛利民曾用一部破車作貨幣政策的比喻。這部「錢七」機件有問題,踩油時它不立刻加速,但可能是三分鐘後,也可能是十分鐘後,它卻突然反應,車飛速前進,把你嚇得急忙煞車,但煞車掣也失靈,速度不減,你唯有死死的踩煞車掣,幾分鐘後汽車完全停頓。坐上此「錢七」有生命危險,其車速會因你的過度反應而大上大落,絕不平穩。其實佛利民此比喻一樣適合財政政策,後者的時滯效應還更加嚴重。「逆周期」政策本身可使經濟波幅更大。

 

  政府長期性對社會有利的投資與「逆周期」倒是不可同日而語。只要投資的社會回報率不錯,例如建高鐵,長期投資倒是可以的。

 
(Headline Daily 201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