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012

出國留學與教育產業 (雷鼎鳴)


自六十年代初期開始,經濟學中有一概念在學術界與公眾中都大行其道,它便是「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簡而言之,經濟學把教育看作是一種投資,某人若延遲進入勞動市場工作的時間,改為繼續讀書並交學費,或是願意接受一份工資較低但可得到培訓機會的職位,都是在付出代價以求改善自己的知識與技能。


知識或技能得到增值後,將來的收入可望增加,這與投資買些股票或機器,將來得到回報並無重大分別,所以投資教育或訓練可被視作為積累有價值的資本。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的心態

這個概念出現半個世紀以來,有人欣賞有人批評,後者主要是說不能把教育說得這麼功利,因為知書識禮、明辨是非、懂得欣賞文化藝術等等也是教育的目標云云。其實此種說法與「人力資本」理論並無矛盾,若有這些好處,儘管它們難以量度,只是把教育投資的回報推得更高而已。就算我們只是集中觀察對收入的正面影響,我們亦已可從汗牛充棟的大量證據中得出,投資教育實有極高的回報率,而回報率的高低,大大影響着各人的投資取向。


中國人是發明考試制度的民族,但中國人對教育一早便有極功利的思想。從宋朝的科舉制開始,除非是皇親國戚,若要做官的話,便得考取功名,西方漢學家喜把進士等同博士學位,舉人當作碩士,秀才視為學士,以當年與現代人口比例來計算,此說不無道理。考得進士者,可當上縣官或以上官職,而家鄉中人,大都抱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心態,大家都可分到好處。中國自古以來對教育有近乎宗教式的重視,考得功名所能帶來的利益,也許是構建成這種文化的重要原因。


香港可成一教育產業基地?

在今天的中國,無數父母人生的終極目標便是要把子女送進名校。1997年中國的大專院校(包括正式的大學與工專技術學校),共招生100萬人,但在2011年已上升至682萬人。不過,名校學位並無增加多少,滿足不了父母對教育的執着,他們改為把注意力放在境外大學。從2006年開始,內地媒體突然把香港的各間大學捧上了天,使我們負責在內地招生的,深感吾道不孤,有人識貨。


最近閱讀統計數據(這是我的特殊嗜好),竟發現也是自2006年起,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一樣開始急升。在2005年,中國在美的留學生總數62,582人,去年已增至194,029人,升幅不可謂不急。就算是到其他國家留學,人數一樣猛增。1978年中國只派出了860人出國,但單是去年一年,已有397,000人出國留學了。


這對香港有何微言大義?首先是香港的學生若要到外國名校就讀,入學的競爭是大得多了,取錄不易。但我們也可採取逆向思維,既然這麼多內地人要到境外求學,我們何不把香港構建成一教育產業基地,提供優質教育。從各種數據可知,內地人對來港求學極有興趣,把一生積蓄一擲千金者也時有所見。他們把投資放在香港比放在外國對我們更有利

 

(Sky Post    20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