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仁天皇在位30年後遜位,在日本,這是頭等大事,這會否象徵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日本並無朝代之分,按照官方的說法,明仁是第125任的天皇。明仁並無劣績,起碼他在位期間並無像他父親裕仁般發動過侵略戰爭,他對日本人也算愛民如子,但在他任內,卻正好碰上日本由盛而衰,不知歷史學家將來如何評價他?
在近代史中,明仁的曾祖父睦仁(即明治天皇,1867至1912年在位)自然最受日本人尊崇,他把日本從一落後的農業國變為一工業與軍事霸權,影響不可謂不大。但若論一生見盡大上大落,卻要數明仁的父親裕仁(1926至1989在位)。在裕仁在位的63年間,日本發動過侵華戰爭,又在亞洲各處燃起戰火。嚴格來說,發動戰爭的是日本軍閥,但天皇被日本人奉若神明,裕仁不可能脫得掉責任。
日本GDP 被中國遠遠拋離
在上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軍隊只有335,000人,但同期的日本卻有85萬士兵;到了1941年,美國軍人增至160萬,但日本也增至240萬,後來更上升至773萬,美國人曾有段時間不願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原因之一便是怕打不過德國與日本。但美國資源終究比日本豐富得多,在1944年期間,日本敗局已現,美國政府卻顯出其遠見,找了位傑出的人類學家潘乃德(Ruth Benedict)研究日本人的民族性,其研究報告寫成了《菊花與劍》一書,深刻地影響美國的對日策略。
據潘乃德的發現,日本人欺善怕惡,階級分明,美國若表現出強大,日本便會低頭貼服;反之,日本人認為中國國民政府要以德報怨,這被視為低一層次國家對日本此等上國理所當然的行為,所以日本不用感謝,更遑論向中國賠償認罪。潘乃德亦認為天皇制度不可廢,否則日本人會覺得天塌了下來,日本會混亂非常,難以服務美國利益。這一發現便使天皇制度保存下來,裕仁也撿回性命。有了戰爭的失敗後,日本刻意發展經濟,其GDP總量在上世紀80年代直逼美國。不少人認為美國為了遏止日本經濟的冒升,在1986年逼她簽下《廣場協議》,日圓被指令要大幅升值,從此使日本經濟一蹶不振,明仁這30年,正好碰上這噩運。
日本經濟在這期間當然不好,經濟停滯不前,日本政府的欠債從GDP的一半左右上升至幾近GDP的2.5倍。日本GDP世界第2的位置,大約10年前也被中國取代了。到了今天,日本GDP只有4萬餘億美元,中國卻已增至13萬億美元了,日本被遠遠拋在後面,這對日本人的心理打壓頗大,尤其在近代史中,不少日本人是視中國人為次等的。
拓展經濟 需保持政治中立
不過,我卻不相信《廣場協議》的作用這麼大。它不是沒有影響,但其效果不會維持這麼久。日本經濟之停滯與衰落,與她的人口有關。日本人壽命長,出生率低,人口大量老化,卻無多少人口出來工作。社會負擔加重,工作人口減少,日本人本來樂於儲蓄,資本積累不錯,但退休者不但不會儲蓄,還會把過去積累起來的資金吃掉,所以總體資本累積便緩慢。日本政府屢屢想通過擴開支及減稅去刺激經濟,但投入的資金卻如泥牛入海,毫無作用。用了這麼多錢後,日本的欠債更易增加,難以減少,光是償還巨債的利息,已使日本難以翻身。
明仁退位後又如何?人口結構改變的速度十分緩慢(其實在這方面,香港正面對着相同的問題),日本又不願輸入移民,所以她經濟的困境會持續很久。日本所需要的是一個和平的環境去拓展市場,否則她實在難以頂得住人口老化帶來的負面效果。發展科技應有正面作用,但搞了這麼多年也未足以使日本脫困,恐怕是不可倚靠的了。要擴大市場,日本的政治立場有需要改變。她若不保持政治上的中立,在中國這一龐大市場所能爭到的份額,終究有限。沒錯,美國正為日本提供軍事保護傘,她敢不敢拋棄美國?其實她若保持中立,鄰近地區又有哪個國家會向她進攻?美國的保護傘可有可無。日本倒是要想清楚未來的政治經濟如何定位。
(Sky Post 20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