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2012

壓抑樓價的政策與時機 (雷鼎鳴)


兩年多前,我在本欄寫了篇題為〈香港樓價高企的原因〉的文章(見2010 8 30 日本報),指出樓宇如此昂貴,決定性的因素是供應不足,其他解釋,諸如所謂地產霸權、炒家興風作浪等等,皆是使人分析時誤入歧途的枝節。當時頗有些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但是在今天,當地產商無力推出足夠多的新盤,炒家又趨審慎時,中原地產領先指數卻比前年8月再上升了30%,輿論界主流似乎已得到共識,供應不足確是樓價高企的關鍵。

 

 

為什麼樓價可以再升三成? 2010 年新落成單位數量只是13405 個, 2011 年更降至9449 個。從1997 年回歸至2006 年的十年內,香港住宅樓宇每年平均落成量是23284 個,而這個平均已是遠低於八十、九十年代近三萬個私人單位的每年平均落成量了。這兩三年這麼低的落成量,稍懂市場規律的人都會明白樓價上升的壓力有多大。

 

 

脫離大部分港人購買力

 

現時的樓價顯然已脫離大多數港人的購買力。以一個700呎(實用面積恐怕不到550 呎)呎價7000 元的中價單位作例子,假設首期三成已付,按揭利率2.5%,年期25 年,那麼每月供款便是15388 元,是去年家庭入息中位數20500 元的75%,更遑論那147 萬元的首期可能要儲蓄十多年才儲夠。

 

在息口如此低、外圍經濟環境仍處於不妙的形勢下,港人收入與按揭貸款又脫了節,為什麼樓價暫時還撐得下去?房中的大象顯然便是樓宇供應極其短缺。前兩三年這頭大象也許仍蟄伏在房中一角,有人近視看不到,但今天這頭大象已站了起來在房中到處亂闖,我們已很難再不理會牠了。

 

要解決樓價問題,最根本辦法便是增加土地供應。地產商都想壟斷市場,謀取暴利,但若土地供應大增,他們並無能耐擋得住樓價狂瀉。香港最大的地產商所售樓宇數量,其市場佔有率(一手加上二手市場)也不過是4%左右,當年八萬五一出(私人單位只得三萬五),樓價還不是乖乖的下跌67%?

 

既然增加土地供應是壓抑樓價的根本法門,但現在現成的可用地不足,移山填海搞道路基建造地需時甚久,發展新的衛星市鎮又遭到利益團體阻撓,那麼香港是否必須多等五、七年,待到有大量新的地皮出現,樓價才可下降?這倒不一定,方法是如何可管理好預期。

 

我不明白政府行政架構的邏輯,既然開發出多一些可建住宅的土地是壓抑樓價的主要政策工具,那麼發展局與房屋局為什麼由兩個不同的人當局長?陳茂波局長與張炳良局長雖說可分工合作,但若前者被認定不會找到足夠的土地,後者對樓價高企問題便根本無計可施。因此,樓市將來能否健康發展,幾乎便全繫於發展局政策是否成功之上。

 

 

政府架構現邏輯漏洞

 

發展一些新的衛星城市,以及在原地創造職位減少交通時間(例如當年工業衛星城市荃灣的模式),本來是很適合香港的做法,但眾所周知,這會涉及大量不同的利益,而利益團體又會懂得找不同的「理據」捍衛自己利益,政界也會喜歡把問題政治化。

 

香港的地產業從回歸前佔GDP 12%左右已萎縮至現在的5%、6%左右,樓價雖有上升,但不少地產股價仍未回到1997 年前的高峰期,原因正在於土地及樓宇建造量都不足,所以地產商不一定反對搞衛星城市,增加土地供應。不過,不同的地產商利益差別頗大,沒有在要發展地區打了釘的地產商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利益受損,一些在發展地區租用土地或物業的人也不會歡迎政府收回土地。這類利益衝突的問題在世界各國的城市化發展中是屢見不鮮的,政府要解決,首先便要有足夠的政治實力。

 

在香港目前的環境下,這政治實力的來源無疑是要靠市民及輿論界的支持。共產黨從前在推動政策之前,往往會先下發文件,供各級幹部群眾「深入學習」,待大家都「領悟」了文件的「精神」後,政策才會落實。這種方法雖不見得適合香港,但輿論先行,市民的支持先行這一道理特區政府卻似乎並不真正懂得。我們見到的是急躁,在沒有輿論準備及沒有擺平各方利益的條件下,政府似乎為了要顯示自己是在做實事,急著便要推出發展新界東北的大計。我贊同這個發展方向,但卻認為政府尚未為自己建立到足夠的政治實力去推動它。若要爭取支持,起碼首先要在輿論界中搞起辯論,讓市民知道怎樣選擇在捱貴租及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上文提到,現在土地供應不足,若要樓價早點回落,便要管理好預期。1997 年未回歸前八萬五早已被提出,但樓價仍在上升。引起大家恐慌,改變樓價會不斷上升的預期是亞洲金融危機,霎時間,八萬五所可能帶來的效果迅即變得可信,樓價急速下滑。

 

不過,靠經濟危機來建立預期會十分危險,更健康的做法是在危機尚未殺到之前便為樓市降溫,這便需要大量市民確信將來供應一定會充裕,樓價必跌,現在買樓不是好事。要做到這點,政府不但要讓人知道將來地從何而來,而且要市民清楚看得到它有決心及能力可以得到這些地。現在市民仍未普遍預期土地會大增,也許真的要歐債危機爆發才能啟動樓市崩盤的機制。

 

談到預期,想到一個有趣的問題:樓市有沒有淡季旺季之分?根據我系畢業生現任倫敦政經學院(LSE)教授魏莉華的研究,英國及美國的房地產市場確有明顯的旺淡季之分,夏天樓價的升幅比冬天的升幅等閒高出幾個百分點,而且交易量一樣大有分別。

 

這便帶出兩個問題:既然房屋一般價值不菲,而大家又能準確預測淡季旺季的時間,買家為什麼不選擇在淡季時才買房子?賣家為什麼不選擇只在旺季時才出售?多等幾個月便可保障到巨額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旺淡季買賣配對理論

 

魏莉華用了一個搜尋與配對(Search and Matching)模型去解釋這些問題,簡而言之,夏天旺季時市場「厚度」較大,要買房子的人可得到更多的選擇,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所以多一些買家願意旺季才出動。反之,賣家也知道在旺季有多一些買家入市,所以也較願意在此時把房子推出。因為害怕在淡季時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房子,所以買家在旺季找到合眼緣的便肯付出較高價格買入。

 

香港樓市有沒有旺淡季之分?我不是地產經紀,沒有第一手的感覺,但可以靠分析統計數據作依據。我把1994 年至今每月的中原城市指數找來,並計算每月樓價(指數)相對於上月的增幅(或減幅),也發現了幾個有趣的現象。在這19 年中,香港樓價平均每月的增幅是0.3%左右,不算很高,這是因為香港曾經歷過樓市連續幾年大跌所致。但這些增長主要集中在12 月至次年的4 月,尤其是3 月,後者相對於上月的增幅,19 年中有16 年錄得正增長,平均是2.8%。但從5 月至11 月,每個月樓價錄得平均負增長。這七個月的跌幅足以抵消3 月份的增幅。換言之,香港一樣有明顯的旺淡季之分,最旺的是23 月,淡季較長,但沒有哪一個月十分突出,只有6 月比其他月份稍淡,也許這是學生的考試季節,家長無暇找房子的所致。

 

 

升勢似暫難遏止

 

我也用過自1979 年至今的季度性數據用一些計量經濟方法把季節性因素抽離出來,發現結果與上並不矛盾,第一季通常是旺季,其他三季是不同程度的淡季。

 

以上所得有什麼微言大義?樓市買家或賣家或可用此作參考,以定行止。對政府而言,若要建立樓市會回落的預期,在旺市中恐怕會事倍功半。過去數個月及現在仍處傳統淡季,但樓價依然節節上升,反映到供應不足及QE3 低息等等利好因素仍是得勢不饒人,從12 月至明年4 月左右,若無重大的外來危機衝擊,這升勢可能不易遏止,能做到升勢放緩已是不錯。

 

從正面的角度看來,政府也許得到一些時間,可以利用旺季讓市民更深切感受捱貴屋之痛,從而爭取到更大的政治力量支持其增闢土地的發展大計。若有足夠強大的支持,幾個月後淡季再謀出擊,建立樓價會下挫的預期,效果可能更佳,這裏有時機的問題。若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困境,急於求成,反而可能誤了大事。如果是這樣,或許要經濟危機來臨,樓市泡沫才會自動爆破,這種過程會十分痛苦。

 
(HKEJ   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