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金管局出資46.37億港元在市場中購入6.03億美元,一般意見認為這是QE3所導致資金流入香港所引起的結果,不少人都問我這會對香港的樓價及通脹造成甚麼影響。
要評估這些影響,我們大可先參考QE1及QE2實施後外資流入香港的情況。
銀行界金管局 早有對策
假如有價值100億港元的外資流入香港,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理論上這些外資全部可被銀行用來換取100億的負債證明書(CI),從而銀行可被授權增印100億港元的現鈔,隨着貨幣的乘數效應出現,整體貨幣量都會按鈔票增加的比例上升,通脹於是出現。2008年8月金融海嘯前,香港的流通鈔票只有1670億,但隨後兩年流入的外資可能有七千多億,若這些外資全變成港幣現鈔,香港的鈔票會上升四倍有多,物價也可能上升四倍以上,但這顯然未有發生,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因有二。第一,銀行中人見外資流入,不一定相信這筆資金永遠留港,倘若熱錢突然流走怎麼辦?在97、98年間亞洲金融危機時期,流出的資金只有區區幾十億港元,息口便曾一度扯上280%,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為了防止這局面,銀行體制早就經一事長一智,它們存放於金管局帳戶中的「銀行體系結餘」,從2008年8月的47億迅速增長至2009年11月的高峰3180億,就算有近3000億港元的資金突然流走,銀行界也作好準備,隨時可讓市場贖回外資離開。
第二,外資流入雖會引致港元增發,從而帶來通脹,但金管局大可施展吸星大法把流通中的港元吸回來。用的辦法是發行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向市場借錢,減少鈔票的流通量。具體而言過程是這樣:當價值100億港元外資流入香港後,銀行悉數把它交給金管局,以換取多印100億元的權利,金管局把筆熱錢再送回海外購買美元或歐元債券,在市面上流通的100億元又給金管局借走,所以市場中增加的貨幣不多。從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金管局用此方法吸回5342億元,佔流入七千多億資金的絕大部分。
因為以上兩種方法同時進行,2008至2010年間雖有七千多億外資流入,但並未構成重大的通脹威脅。2009年11月「銀行體系結餘」大幅增加697億,其後一個月內又急速下降535億,反映金管局有大手買入外幣,資金來源便是靠其後的不斷發債。
房屋難快速脫手 非熱錢對象
今次金管局只是買入46.37億港元的外幣,與前相比,規模暫時仍算細小,對物價影響有限。熱錢來港,假如目的是短暫性的,不會買入難以快速脫手的房屋,對樓價不會有大影響。不過,股票是熱錢的對象,股價於是上升,但這會使到希望賣出股票換取資金買樓的人有機會套現,樓價也可受到間接的影響。
(Sky Post 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