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2012

曾特首搞錯了水滴理論 (雷鼎鳴)


曾特首上周檢討過去幾年的施政失誤時,表示從前他相信只要把餅搞大(即經濟有增長),便會有「水滴」效應,窮人自會受惠,怎料實際與理念並不是同一回事。言下之意,他是指經濟增長後,貧富懸殊更加嚴重。

曾特首過去的理念並沒有錯,搞錯的是現在的檢討。

這裏有兩個問題:過去十多年,香港的經濟真的有增長嗎?現在的貧富差距真的是比前惡化了嗎?



名義收入vs實際收入

據統計處的數據,1997年香港的名義GDP1.365萬億,住戶總數是1893千戶,平均每住戶的產值是721千元。到了2009,名義GDP是增加了,達到1.623萬億,但住戶也多了,增至232萬戶,戶均產值變成6996百元,共下跌了3%,從此可知在12年中,香港的家庭平均收入,不但沒有寸進,反而是萎縮了,經濟的餅哪裏有變大?



貧富差距一樣穩定

我這裏用住戶的名義收入,因為統計處在量度貧富差距時,也是以住戶作單位。用名義收入還是用實際收入並不重要,物價經歷過通縮及通脹,97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09年時幾乎完全相等。

經濟沒有增長,貧富懸殊有惡化嗎?我過去用過多個角度及數據去解答這問題,發現香港貧富差距從97前至今,一直都很嚴重,但卻沒有惡化。

本周一統計處發表的關於住戶收入分布的報告也指出,經合理調整後的「堅尼系數」,一直十分穩定,顯示貧富的差距一樣穩定。



富豪窮人同受損失

  既然如此,為甚麼不少港人及曾特首都以為貧富比前更懸殊?原因之一可能是他們誤以為經濟有長足增長,但反觀自己腰包,腫脹程度卻毫無改善,那麼社會中新增的收入一定都是跑到富人手中了。

  富豪真的是把香港的財富都吸走嗎?97年間,以新地(0016)為例,股價一度超越110元,現在的股價卻在90元的水位。新世界(0017)的價位亦有類似情況。這再次印證,經濟停滯時,富豪窮人都可能同受損失。

(2012-6-21 Sky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