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2012

暑期到外國遊學? (雷鼎鳴)


  坐飛機到舊金山(三藩市),機上遇到幾十人組成的赴美遊學團,剛巧坐在我旁邊的是一位15歲的小姑娘,她也是成員,來自廣州。

  這位小姑娘告訴我,團員都來自內地,大多在1517歲間,在舊金山參觀大學後,會到羅省上十天的課,住在主辦機構安排的寄宿家庭(Host Family)中,隨後會再飛到美國東岸,坐巴士暢遊各大名校。整個行程收費共四萬元人民幣,即五萬港元左右。

內地家庭 教育一擲千金

  五萬港元是一筆大數目,以內地城市人民平均收入與香港的差距作比較,大約是等於香港的父母要為孩子準備近20萬港元,去參加一個暑期遊學團了,在香港有多少父母願意出或出得起這筆錢?中國政府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一向偏低,在世界中排名連100名也不入,但中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卻極為積極,不但一擲千金,面不改容,甚至付出全部時間精力也毫不猶豫。我在大學中有不少內地學生,耳聞目見,對家長的緊張程度已是習以為常。

  花費巨款參加這類遊學團有無成效?應該有點效益,但究竟有多大,卻絕對因人而異。我中學一年級時讀過一篇課文「學問與遊歷」,當中便指出「坐井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其所見小也」、「淺隘之子,蟄居鄉曲,見聞有限,遇事好以臆度,中者十一,不中者十八九」。現今是全球化的年代,讓青少年人及早增長見聞,培養全球化視野,當然是好事。

短期學習 未經足夠沉澱

  不過,我們也不用誇大這類短期學習的效益。美國所有著名私立大學(除了普林斯頓外),據我所知,都有為中學生而設的暑期班,其中規模最大的是約翰霍普金斯的CTY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課程(現今香港科技大學也有協辦),十多年前小兒也曾在那裏參加過化學、微積分、物理與生物的課程。每個課程三星期,要在這期間完成該學科整個高中課程,結束前要考試,通常學員的考試成績與全國高中生畢業時的成績不遑多讓,但問題是這麼短時間內學到的東西,未經足夠的消化沉澱,有多少能成為真正自己的學問?

我在芝大時的室友、前港大副校長王于漸曾告訴我,他讀過一些研究報告,發現收入與過去總共上課的時間(用小時而不是用年份計算)有極密切關係。這意味暑假有機會繼續學習進修的少年將來收入會更高,中產父母願意花錢投資在子女身上,不是無根據。不過,這會使社會中的貧富差距拉闊。政府多投資在教育,才可減輕此問題。

(SkyPost   2012/7/24)